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肾不交"这一名词演变的哲学基础开始于《周易》,在诸多经典医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等已有一定雏形,在唐宋时基本得到确定。"心肾不交"一词的记载首见于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明清时一些医家认为心肾不交证为心火旺肾阴虚证,将心肾不交作为失眠、遗精、健忘的病机。据文献查阅"心肾不交证"一词现最早见于程莘农院士1964年所著《中国针灸学》,现代认为心肾不交证等同于心肾阴虚阳亢证、肾阴虚心火旺证,与明清医者观点一致。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均用"心肾不交证"作为规范名。  相似文献   

2.
四关辨析     
李艳梅  高树中 《中国针灸》2005,25(5):340-342
"四关"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继<内经>之后,诸代医家有引用"四关"者,并对"四关"一词给予解释.但笔者认为后世医家对"四关"一词的理解都与<内经>原意不符.本文提出对<内经>中"四关"一词的认识以供同道参考,并指出正确理解"四关"一词的含义对治疗五脏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阳微结"一词始见于《伤寒论》第148条,多数医家认为该条文中的"阳微结"一词是指阳明腑结之微或指阳气衰微而结,并将其中"结"字解释为大便秘结,然而,笔者认为"结"的含义在"阳微结"之中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当指"大便秘结",而广义上则有胆气郁结之意义,以此再来审视"阳微结"之涵义,其本质当是少阳经气郁结,胆气不疏。  相似文献   

4.
"牵绳"与"攀绳"作为医学术语义同形别,散见于《小品方》《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方》等方书中,是书中为描述咳喘病症而设,该词在原文中无训诂释义,后世相关研究匮缺。通过分析历代医籍中有关"牵绳"的条文,并结合临床实际考证"牵绳"一词的医学含义,研究发现"牵绳"是一种类似绳子勒住脖子而自觉呼吸困难的症状,即咽喉部拘急窒息感。这种关于咳喘病症的细微认识,体现了晋唐医家重视实际临床经验的务实精神,也提示后世医家在阐释医药著作中的语义时要结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5.
正"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后世医家历来重视其内涵的延伸,涉及针灸治疗的取穴、补泻手法的实施、疗效判断等多方面,是针灸术语中的重要概念。"气至"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是针灸取效的重要判断依据,在针灸的发展中一直是医家指导针灸临床的圭臬。然而,纵观当代《针灸学》教材,大多数将"得气"与"气至"二词并称为一个概念,而文献研究则将二者解释得纷繁,尚不能  相似文献   

6.
浅论心下悸     
正从古至今,医家对心下悸病证的诊断以及病机认识不一。本文拟从心下悸之证、病机及证治规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希冀广大中医同仁对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启发临床遣方用药。1心下悸之证历代医家对心下悸之证的描述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为自我感觉症状,即自觉心下跃跃筑动,不能自止,正如"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者是也",然此与"心悸"实难辨别,在指导临床方面难有成效;其二为腹证之内容,即心下按之搏动应指之象,其中"心下"部  相似文献   

7.
心悸是指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常伴有气短、胸闷,甚则眩晕喘促,脉象或迟或数,或节律不齐的一种症状.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疾病,可单独出现,也可伴见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在<内经>中就有"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扑之"、"心如悬若饥状"等对心悸特征的描述.杨少山系杭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潜研岐黄之道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心悸即为其擅治病证之一,兹就其辨治特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按祖国医学对心悸病认识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初步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宋金元时期)、完善和成熟阶段(明清时期),对记载心悸病证的主要医学著作进行查阅,对涉及心悸病病名及症状内容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总结。认为先秦两汉时期,医书中有关心悸内容的记载是后世医家得以继续研讨的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宋金元时期,心悸病病名及症状内容得以极大丰富,称谓繁多、概念混杂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惊悸"已成为当时相对固定的心悸病病名;但同时,医家们也认识到"惊悸"与"心忪"、"怔忡"、"忪悸"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清时期,医家们在前人对心悸病认识的基础上,对心悸病病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辨析,最终将心悸病分为"惊悸"、"怔忡"两部分,现代中医将其统称为"心悸"。随着祖国医学对心悸病证认识的不断发展与积累,心悸病病名趋于统一、概念逐渐明确、症状描述趋于规范。  相似文献   

9.
心悸一病,以往医家多从心阴不足论治,笔者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心悸与中焦脾胃关系密切的观点。阐述心之"体""用"与中焦关系,指出心悸的根本病机分为虚实两端。提出了补气养血、健脾益胃,调理阴阳、升降有度,清热化湿、健脾消痰,化气行水、通调中焦,滋阴清热、益胃健脾的五种治疗心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为"病机十九条"之一。对于此句含义的理解,历代医家意见不一。其分歧主要集中在:1认为"心"为"火"之误,刘完素等医家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1];2认为原文无误,因"心主血脉"之故,但对痛、痒、疮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或认为痛、痒作为疮之症状,或认为痛、痒、疮作为3种独立的病症。对此,笔者现通过临床三则病案就以上分歧提出个人观点,以期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1.
论命门为君主之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提出:"心者,君主之官.""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这一结论至今仍普遍认可.但如果深入研究"君主"一词的内涵及明代医家赵献可、张景岳对命门的理解,笔者认为"心为君主之官"这一观点欠妥,并提出"命门为君主之官"之说.  相似文献   

12.
李鼎 《中医药文化》2001,18(1):36-37
“吴侬软语”所称的“吴侬”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指吴人。那吴地又是包括哪些地方呢?从吴语方言区来看,应是从苏南到浙南,也就是包括原来的越国,其外围还涉及闽北,这是通过方言调查而划定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所举的吴语,苏南以苏州话为代表,浙南以永康话为代表。就此范围的方言作比较,可以了解吴语的变异和发展的历史,浙南甚至闽北保存吴语的古音,苏州则属后期吴语的发展,“软语”之“软”也是以苏州为最。 吴人所以称为“吴侬”,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方言“人”说成“侬”,实际是“人”字的变音。此字不见于《说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梳理张仲景著作中"心"的含义,探讨清代伤寒大家柯韵伯提出"伤寒最多心病"的观点是否允当。方法: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剖析总结。结果:仲景著作中"心"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指代人体躯干的正中心,大致相当于剑突的位置,这层内涵是指实的,有形可见;二是指中医学的藏象之心,这个藏象之心主要重视"气"而不是"形";三是通常话语而非医学术语,主要描述人的情绪、感受等内容。结论:单纯将"心"的含义划归功能与解剖的层面是片面的,"伤寒最多心病"的观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29-2030
<正>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文献中对病毒性心肌炎没有明确的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记载"心瘅"[1]病,由于感受温毒之邪,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心膜,而出现心悸、发热、胸闷等临床表现与本病相类似,一些文献也将其归于"心悸"、"胸痹"、  相似文献   

15.
郝雅文 《吉林中医药》2011,(10):927-928
心悸主要责之于心,言心悸为“心之脾胃病”则与其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心悸病因多样,病机也很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思路也有不同的见解.临床发现痰湿之邪在心悸病程发展过程中表现明显,从心脾相关探讨心悸的辨证论治,以期对临床有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四关穴"能大开通"机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舜  方莉  毛竹 《新中医》2008,40(7):111-111
"四关"一词最早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有六十六穴之中、四肢末端、两肘两膝、合谷太冲等多种说法.但针灸界仍以双侧合谷、太冲为"四关"者居多.四关穴之所以临床疗效满意,乃是因为其配伍具有开通之意.  相似文献   

17.
痿躄一词见于《素问·痿论篇》,今人对其含义见解不一,大多认为痿躄即是皮痿;痿躄指下肢不利。本文通过对《内经》相关篇章探析,比较痿、躄含义,并参考相关古籍医著,得出结论,痿躄是用于描述痿病表现为四肢不利的专有症状名词,并非仅限指下肢不利,与今之痿病含义范畴相同。皮痿乃五体痿之一,包括了多种临床表现,痿躄是其症状之一。痿躄与皮痿并非一词双名,二者含义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将通法论为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方法。历代医家对通法各有论述,北齐医家徐之才提出十剂之一的通剂,有"通可去滞"的功能;张从正云"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其原义狭隘,后世医家不断赋予通法更深更广的含义,李宗源《医纲提要》指出:"通之义有三,一曰宣通……二曰攻通……三曰旁通。"通法的含义不仅指下法,更有通畅经络、宣通气机、活血化瘀、通阳宣痹等含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甚至可概括于其中,通法寓意广泛深刻。胃脘痛记载始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端,故在中医辨证及治疗上增添了难度,而"六腑以通为用",故胃腑以通为顺,故在临床上治疗胃脘痛需着重一个"通"字,即通法可作为治胃脘痛之大法。其用药的特点主要有:质地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  相似文献   

19.
痰、火是心悸发生发展常见的病理因素。心为火之脏,痰火可直接影响心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心悸的发生。黄连温胆汤有清火化痰之功,尤擅于治疗证属痰火扰心之心悸。该方选药精妙,配伍严谨,为历代医家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之一。刘中勇认为此方具有清热泻火、宁心止悸、化痰安神之功,将本方加减用于治疗因痰火内扰导致的心悸病证,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潮热,是指发热似潮汐之定作,或按时而热势增甚者。他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个证名。本文试就潮热的含义、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作一初步探讨。源流及概念潮热一词,始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