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芹 《智慧健康》2022,(22):50-53
目的探讨肝衰竭应用基于早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内毒素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对象40例,均为肝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基础治疗+早期PE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HF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内毒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内毒素水平均更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PE治疗肝衰竭基础上联合HF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肝肾功能与血清细胞因子及内毒素水平,但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治疗有效且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的50例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后肝衰竭症状纠正时间、精神神经症状缓解时间、黄疸症状减轻时间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状态和肝功能指标,统计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的病情缓解时间为5~15 d,平均(7.78±2.98)d,2例患者死亡。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状态和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伴肝性脑病患者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称为非生物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早期采用的手段多为 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和胆红素吸附,其中尤以血浆置换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分析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作用和缺 陷,介绍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概念,就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抢救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先行血浆置换,随后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并监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结果经过联合治疗,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8例。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是改善重症中毒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净化技术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称为非生物型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早期采用的手段多为血浆置换、血浆灌流和胆红素吸附,其中尤以血浆置换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分析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作用和缺陷,介绍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概念,就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肝衰竭中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抢救重症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先行血浆置换,随后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并监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变化,评估疗效.结果 经过联合治疗,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8例.结论 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及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是改善重症中毒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比较两组肠胃激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两组AMY、GAS、IL-6、TNF-α、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CK、MTL、CD3~+、CD4~+、CD8~+、CD4~+/CD8~+水平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患者肠胃刺激并降低血清中的淀粉酶水平,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猪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评价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诱导猪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在给药后24h、48h治疗组分别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动态监测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PTA、血清IL-6、IL-1β水平变化,同一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动态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急性肝衰竭时血清IL-6、IL-1β明显升高,肝功能损害,肝组织损伤严重;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清IL-6、IL-1β下降,IL-6从(321.00±9.19)pg/ml到(122.06±3.48)pg/ml,P<0.01;IL-1β从(146.98±5.72)pg/ml到(94.03±3.28)pg/ml,P<0.01。血清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PTA升高,各检测指标同一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动物生存时间延长,肝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IL-6、IL-1β是参与急性肝衰竭肝细胞损害的重要因素,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能够清除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对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东丽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6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血液滤过治疗,给予研究组血液灌流器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生命体征以及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炎性因子、生命体征以及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和乳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脓毒症患者应用血液滤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为急性肝衰竭(ALF)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血液净化器+膜型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对ALF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2022年8月在本院接受ALF治疗的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1,血浆置换+血浆灌流治疗)与对照组(n=21,血浆置换治疗)。结果: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后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治疗后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血液净化器+膜型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进行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治疗ALF,患者肝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细胞因子水平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感染分为继发感染组51例与非感染组69例,入院后,两组均行营养支持、促肝细胞生长、维持电解质等常规治疗。抽取两组入院时和继发感染组出现典型感染时两个时段空腹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及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促炎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胆总红素(TBi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结果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PCT水平(2.12±0.57)ng/ml高于非感染组的(0.28±0.24)ng/ml(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CRP(30.78±5.42)mg/L、IL-6(41.87±8.29)ng/L、TNF-α(425.83±35.92)mg/L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TGF-β(148.52±20.27)mg/L、IL-10(97.38±10.14)mg/L、IL-17(228.79±17.68)ng/L水平均下降,且低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CD_4~+(27.69±4.07)%、CD_4~+/CD_8~+(0.81±0.12)低于非感染组,CD_8~+为(36.84±6.92)%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继发感染组确诊时的ALT(217.65±21.43)U/L、DBil(231.65±20.78)μmol/L、TBil(392.52±25.64)μmol/L高于非感染组(P<0.001)。结论肝衰竭继发感染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损害肝功能,加速肝衰竭病情进展,其中血清降钙素原及抗炎因子水平上升,促炎因子水平下降,免疫功能指标下降,对肝衰竭继发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SCr、 BUN)及炎性因子(CRP、TNF-α、 IL-6)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SCr、 BUN、 CRP、 TNF-α、 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休克状态.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8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6h及12 h的中心静脉压、尿量、收缩压及血清IL-6、TNF-α、CRP水平进行统计检测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6h及12 h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为(6.04±1.43)、(6.61±1.42)cm H2O、尿量为(71.35±11.43)、(76.53±10.41)ml、收缩压为(100.78±7.26)、(110.32±7.48)mmHg均高于治疗前,血清IL-6为(98.72士11.98)、(64.47±13.26)pg/ml、TNF-α为(110.20±18.43)、(85.41±18.43)pg/ml、CRP为(12.48±2.18)、(6.81±2.09) mg/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6h上述检测项目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治疗后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休克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目前国内治疗严重脓毒症三种常用的血液滤过置换液配方的特点,总结经验,制定更合理的配方.方法 选取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A组(13例)置换液配方为南京军区总医院改良Ports配方,B组(12例)置换液配方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配方,C组(11例)置换液配方为其他改良配方,D组(14例)置换液配方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记录每个血液滤过治疗前后患者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糖波动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滤器内钙浓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钠、氯、镁、钙、碳酸氢根及碱剩余均无明显变化(P>0.05).四组治疗后肾功能均明显改善,对hs-CRP清除均有明显效果(P<0.05),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糖波动度、滤器内钙浓度、普通肝素用量均明显小于A、B、C组[(3.0±0.9) mmol/L比(11.2±2.0)、(3.8±1.1)、(5.5±1.3) mmol/L,(1.5±0.5) mmol/L比(2.0±0.7)、(2.3±0.5)、(2.1±0.4) mmol/L,(6.5±2.8) U/(kg·h)比(8.9±3.4)、(7.9±3.0)、(8.7±3.1) U/(kg·h),P<0.05].结论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相对其他配方,可以更好地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减少普通肝素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发生率88.29%(98/11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型相同,均以麻木和/或搐搦为最常见.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并完成治疗计划,无因不良反应而造成死亡.结论 CPEFA是一种新型、安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45-94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6、 IL-10、 TNF-α、内毒素、 MAP、 NE、HR水平,采用生化仪检测乳酸和PO_2/FiO_2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28 d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和内毒素水平、血流动力学、乳酸和氧合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 IL-10、 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IL-6、 IL-10、 TNF-α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的MAP、 PO_2/FiO_2水平均明显升高, NE、 HR、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MAP、 NE、 HR、乳酸、 PO_2/Fi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预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肝衰竭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血生化指标及人工肝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72例经人工肝血浆置换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5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TBi L,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TA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173次血浆置换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87%。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也称为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ouple plasma filtration adsorption,CPFA),是指全血先由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被吸附剂吸附(清除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等中大分子物质)后与血细胞混合,再经过第二个滤器的作用,清除多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毒素。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商品名克芜踪,人体吸收后可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胆红素吸附(BA)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3).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PE治疗,观察组采用PE联合B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研究简易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用于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与价值及提高急性中毒救治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重症毒蘑菇中毒合并肝、肾及血液系统受损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置换组与药物组。置换组对30例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并行一次性血浆置换,之后进行血液滤过并配合其他药物进行补液、利尿及碱化尿液、输注洗涤红细胞等治疗;药物组进行针对性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脏器功能指标变化、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置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显著优于药物组80%。且经过治疗后,置换组发生不适症状者有恶心2例,呕吐1例,剧烈腹泻1例,乏力1例,无昏迷病例,药物组发生不适症状者有恶心5例,呕吐4例,剧烈腹泻4例,乏力4例,无昏迷病例且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各脏器功能指标如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置换组各值为(91±11)、(99±52)、(87±21)、(211±112)、(137±49)及(13±4),药物组各值为(27±6)、(55±9)、(31±16)、(109±71)、(76±49)及(7±3),由此可知,经过置换组不适症状发生人数显著少于药物组人数且置换组心、肝、肾功能检查指标显著优于药物组指标(P〈0.05)。结论使用简易血浆置换-血液滤过序贯对救治重症毒蘑菇中毒及多系统功能损伤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