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肝炎血液学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型肝炎血液学变化 ,探讨其变化的可能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对 97例重型肝炎和 5 0例健康人外周血常规参数进行观察分析及对 16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 重型肝炎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比值、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1)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 ;12例骨髓形态学检查正常、4例为增生性贫血。结论 重型肝炎可引起血液学变化 ,对重型肝炎定期进行血液学参数检测应成为重肝诊治过程中的必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意缺铁性贫血(IDA)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因再发性腹痛就诊的患儿中。抽^13C呼气试验阳性者26例为观察组,^13C呼气试验阴性者22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清铁蛋白(SF)和血常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SF、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儿童IDA发病有关,Hp感染可能是IDA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血常规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出2018年10月-2019年9月于在我院进行诊治处理的6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结果对检测结果展开分析后可知,两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P<0.05),而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绝对值等血常规指标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常规指标会发生明显变化,对血常规指标进行监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儿童肾性贫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肾性贫血儿童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选择天津市泰达医院2019年收治的80例肾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罗沙司他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液生化指标(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儿童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均较高,胱抑素C、C-反应蛋白、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肾性贫血给予罗沙司他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贫血症状,促进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趋于正常,疗效显著,建议在儿童肾性贫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样实施不同采血方式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于我院实施血常规检查的健康志愿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静脉采血检验结果作为实验组,末梢采血检验结果作为参照组,对比2组血常规指标、复检情况及疼痛感评分。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较高,实验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水平低于参照组,同参照组相较,实验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血样复检符合比例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不同采血方式疼痛感评分同参照组相比略高,其差异性较低(P0.05)。结论:静脉采血实施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水平较高,但其疼痛感稍高于末梢采血方式。  相似文献   

6.
邹攀 《现代养生》2014,(16):61-6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进行血常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儿科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门诊体检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详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所占比例、单核细胞绝对值等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以及绝对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通过血常规变化的比较,可以初步的判定小儿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三项及红细胞四项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2019年3月住院的106名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微量元素铜、锌、铁及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七项检验项目。结果:缺铁性贫血患儿组微量元素铜、锌、铁含量及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元素铜、锌、铁及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联合检测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测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东丽区金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地中海贫血的40例患者为观察1组,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观察2组,55例血常规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3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1组和2组均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血红蛋白(RBC/HB)、平均红细胞比容(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HB、RBC高于观察2组,RDW低于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常规检测能够准确区别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12月于本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不同采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进行末梢血采集,对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检查项目的差异。结果:两组血常规检测指标中WBC、RBC、PLT、HCT、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静脉血采集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静脉血液采集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两种采血方法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体检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其中实验组采用末梢采血,对照组采用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 HCT)、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检查。结果两组的检查结果中,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末梢采血方法,它能准确检测出血细胞计数,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儿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检测106例热性惊厥患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并以同期94例呼吸道、肠道感染而无惊厥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其结果。结果:惊厥组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多为小细胞性贫血(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血液特征)。结论:缺铁性贫血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对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有效诊断贫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贫血合并感染患者共80例,将缺铁性贫血20例患者为试验一组,地中海贫血60例患者为试验二组,同期选取医院血常规检测的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人员相关资料,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一组患者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3.12±0.58)×1012/L、(69.1±4.2)g/L、(256.3±1.2)g/L,试验验二组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平均浓度分别为(4.98±1.23)×1012/L、(92.3±3.7)g/L,(342.6±2.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一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比试验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常规检测在诊断及鉴别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合并感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操作快速、简便,价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冯学珍 《医疗装备》2015,(16):45-46
目的:探讨和研究不同脂血浓度对于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测量时的干扰状况。方法:将收集到的726例正常新鲜全血标本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得出结果作为对照组,之后将标本离心,使得血液中细胞与血浆分离,将血浆用相同体积的脂肪乳液置换出来,形成低、中、高不同浓度的人工脂血标本,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中、高浓度脂血标本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较之对照组假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浓度增高,上述指标显著增高。结论:脂血浓度大于10mmoL/L时即可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会造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假性增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血常规检查中应用末梢采血法与静脉采血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体检行血常规检查的18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的入院顺序,奇偶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n=90)行静脉采血法;对照组(n=90)行末梢采血法。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指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90例研究对象中中度疼痛者多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血常规检查应用静脉采血的准确率优于末梢采血法;末梢采血法采血时疼痛程度要稍低于静脉采血法。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静脉采血法进行血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缺铁性贫血(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儿童IDA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50例IDA患儿为IDA组和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红细胞参数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网织红细胞百分率(RET%)和铁代谢指标包括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水平; IDA患儿采用间断小剂量补铁法2 mg元素铁/kg,每2日服药1次,疗程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变化,统计总有效率;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智力Gesell评分和睡眠评分。结果两组儿童红细胞参数和铁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IDA组患儿治疗后Hb、MCV、MCH、MCHC和TRF水平高于治疗前,RET%和SF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D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6. 0%; IDA患儿治疗后智力Gesell评分和睡眠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身高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动态评估红细胞参数在儿童IDA早期诊断、补铁效果及生长发育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缺铁性贫血(IDA)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因再发性腹痛就诊的患儿中,抽取13C呼气试验阳性者26例为观察组,13C呼气试验阴性者22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清铁蛋白(SF)和血常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SF、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儿童IDA发病有关,Hp感染可能是IDA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血常规白细胞(WBC)总数、血小板(PLT)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GB)含量变化与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孕妇首次孕检即孕12~14周及孕24~28周行糖筛查时,予血常规检查,测定WBC、PLT、RBC及HGB.将葡萄糖糖耐量检查确诊为GDM的78例孕妇作为病例组(GDM组),糖耐量正常的683名孕妇作为对照组(Con组),分别比较两组早、中期WBC、PLT、RBC等计数及HGB水平与GDM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GDM组中期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升高,无统计学差异.GDM组早中期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患者高危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孕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与GDM患病正相关(P<0.05);孕中期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红蛋白含量升高与GDM患病正相关(P<0.05);GDM患者血小板计数下降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建华  李汉群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51-395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7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的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宽度,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ESR、FIB、CR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小板在儿童获得性肺炎患儿体内显著升高,有助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采血方式不同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进行血常规检测的患者100例,根据采血方式不同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两组采集血液均行血常规分析,并对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静脉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含量(Hb)均高于末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末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影响,相比而言静脉采血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常规及hs-CRP检测。结果: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hs-CR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血常规联合hs-CRP的肺炎诊断阳性率为96.67%,显著高于单一血常规(58.33%)或hs-CRP(66.67%)(P0.05)。结论:与健康儿童相比,肺炎患儿白细胞计数及hs-CRP含量更高,血常规联合hs-CRP对肺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