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氨肽联合伊可新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抗感染、抗病毒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伊可新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脾氨肽联合伊可新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维生素A水平、T淋巴细胞水平、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 71%,显著高于对照组74. 19%(P 0. 05)。观察组维生素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脾氨肽联合伊可新有助于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229-2231
目的评价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年月~2017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疗效以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8+以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明确,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可君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CMV)肝炎婴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CMV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比较2组肝功能、巨细胞病毒载量(HCMV-DNA)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HCMV-DNA载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症状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 67%,显著低于对照组43. 33%(P 0. 05)。结论利可君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婴儿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与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邢台市第三医院140例CARA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鼻炎与哮喘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2项计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与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8,P=0.011)。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IgE及E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脾氨肽较糖皮质激素单独应用疗效更优,不仅改善CARAS患儿的鼻炎与哮喘症状,而且能有效控制血清IgE及EOS水平。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158-3159
目的研究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确诊的400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患儿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2000例)与观察组(20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光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5d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疗效为96.10%(1922/2000),明显高于照组的84.05%(1681/2000),同时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沐浴配合五行音乐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起效快等优势,可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胃肠道症状,减轻胆红素的重吸收,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脾氨肽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脾氨肽治疗,对照组单用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疗程均2个月,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IL-4、INF-γ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的94.1%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5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3%(P0.01)。治疗2月后,治疗组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FN-γ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口服脾氨肽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环形按摩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行腹部环形按摩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d、3d、5d、7d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每日排便次数、每日进奶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皮肤干燥、皮肤损伤、腹泻、食欲不振等光疗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环形按摩联合间断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光疗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E治疗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3)。两组在急性感染期均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加强营养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联合维生素A、E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脾氨肽口服液。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04%(61/67)、73.02%(4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9,P=0.01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IgG、IgM及IgE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IgG、IgM及IgE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氨肽联合维生素A、E治疗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瑶瑶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99-1300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CMV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8例)予常规保肝及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n=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mg/kg,1次/d,连用5d。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CMV-IgM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先天性CMV感染肝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免疫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6例CARAS患儿分为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进行治疗,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患儿的鼻炎及哮喘病情在治疗后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的鼻炎症状评分与哮喘评分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2组患儿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在治疗后均明显升高,细胞免疫指标中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最大呼气流速(PEF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脾氨肽不仅能有效改善CARAS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同时还能显著增强其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5、7 d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P0.05)。治疗3、5、7 d两组血清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胎便排空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改善黄疸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伏祥 《大医生》2023,(2):72-74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临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均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80.49%)高(P <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每日胆红素降低值较对照组高(P <0.05);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 <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进而加快黄疸消退,且安全可靠,可于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苦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苦黄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加甘草酸二铵治疗.治疗前后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酶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指标下降,但与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及TBIL、ALT、AST下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黄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显著的退黄、降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40-1241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茵栀黄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10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治疗,观察两组胆红素水平及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3d、5d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BNA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NBNA评分,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793-795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蓝光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7d的总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7d观察组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可有快速降低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8例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肝脏回缩时间、脾脏回缩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肝脏回缩及脾脏回缩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L、ALT、GG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3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8,P=0.310)。【结论】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促进肝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脾氨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2例MPP患儿纳入实验组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脾氨肽2 mg连续睡前口服30 d,分别观察治疗的效果。同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儿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和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IFN-γ和IL-4水平在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组的IFN-γ和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患儿IFN-γ和IL-4水平在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IFN-γ和IL-4水平均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脾氨肽能增强MPP患儿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Th2介导的体液免疫,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提高儿童MPP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武  姚英民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42-1143
目的了解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人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CMV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117例临床诊断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血清HCMV IgM和CMV DNA(PCR法 )检测 ;将HCMV IgM或CMV DNA阳性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给予病毒唑 [10~ 15mg/(kg·d) ,静滴 ,10~ 14天 ],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 [5~7.5mg/(kg·d) ,静滴 ,10~ 14天 ],其余对症治疗相同 ;观察患儿CMV感染转阴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①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CMV感染率是 4 1.88% ;②治疗组CMV感染总转阴率 (85 .71% )明显高于对照组 (30 .4 3% ) ;③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19% )明显高于对照组 (31.82 % ) ;④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是 (13.4 8± 11.0 3)天 ,对照组是(2 4 .0 8± 7.34)天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时间是 (34.4 8± 11.0 3)天 ,对照组是 (48.6 7± 9.11)天 ,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⑤治疗组不良反应率 (33.33% )与对照组 (2 7.2 7%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苯巴比妥口服治疗,联合治疗组75例给予新生儿退黄洗液药浴+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黄疸出现时间及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等。联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黄疸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经皮胆红素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光疗联合药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使用中药制剂泡浴退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某院收治的107例黄疸患儿,依照患儿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53)与试验组(n=54),对照组施以口服凉血活血中药治疗,试验组施以中药制剂泡浴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3~5 d的胆红素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 d,试验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中药制剂泡浴退黄疸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