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B组。A组为出血后≤6 h给予手术治疗,B组为出血后6h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出血具体部位、血肿量、出血量大小进行手术分类,将其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机及不同方式患者的各项评分及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A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感染发生率稍高于大骨瓣开颅组;A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Ⅳ级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的ADL分级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参数,尽早地行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其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MESSS评分以及3个月后预后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导航引导下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HICH患者110例,其中55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55例行神经导航定位下微创血肿抽吸术(微创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术后14 d,两组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 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开颅组(P 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引导下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常规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术式将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骨窗组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GCS评分、ADL评分等。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血肿清除率与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1.0%(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6%(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微创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45例(开颅组),对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功能和个人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并发症、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开颅组改善更显著(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及时清除血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较少,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无脑疝、出血量40 ~5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185例的临床资料.93例采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骨瓣组),92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穿刺组),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骨瓣组为53.8%,穿刺组为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骨瓣组死亡32例,病死率34.4%;穿刺组死亡17例,病死率18.5%,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出血量40 ~50 ml且无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优于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代表性的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法,将2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大骨瓣开颅术组、小骨窗开颅术组以及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组,每组70例。观察各组患者术后病死率,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手术后6个月,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t=3.201,P=0.001)以及大骨瓣开颅术组(t=5.747,P=0.000),小骨窗开颅术组术后NIHSS评分明显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2.517,P=0.01),三种手术方式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χ2=5.60,P=0.01)以及大骨瓣开颅术组(χ2=10.36,P=0.01),小骨窗开颅术组与大骨瓣开颅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37)。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但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更佳、治疗有效率较高,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相适宜的手术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与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手术组)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穿刺组)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量、格拉斯昏迷评分(GCS)加分值;计算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减分值、病死率.[结果]手术组术后24 h内复查CT血肿清除量、GCS 评分加分值、术后1个月NIHSS评分减分值均显著优于穿刺组( P <0.05);减少了再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两组死亡病例、并发肺炎及呼吸衰竭病例无明显差异( P >0.0 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较微创穿刺术治疗HICH,血肿清除量较高,止血较彻底,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08例;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A组,42例)、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B组,32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C组,34例),对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患者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肾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C组术后2周GOS评分为优的患者比率显著高于A组,A组在术后2周GOS评分为差的患者比率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中C组总有效率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2)。结论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相比,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与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更好,并发症少,预后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观察组予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GOS和ADL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GOS和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3、5d的血肿量,术前与术后2w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3,5d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w,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与细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细孔引流组,分别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细孔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级。结果:细孔引流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颅手术组(P<0.05),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值大于开颅手术组(P<0.05),血肿清除率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再出血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癫痫发生率与开颅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GOS评分等级与开颅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ADL评分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细孔引流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且细孔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BI评分及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死亡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好,自理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引流术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后对三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在治疗1个月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对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对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引流组与小骨窗组血肿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明显低于常规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流组与小骨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再出血发生率5.6%明显低于引流组的16.7%和常规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别为(11.9±2.7)分和(12.3±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术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9%、16.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患者的NIHSS和SDS评分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后NIHS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1、0.857,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均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HIGH(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HIGH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予以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手术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NIHSS、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88%(2/34)低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GH患者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高 血压脑出血患者116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开颅组和内镜组,各58例,分别接受小骨窗开颅手术和神经内 镜手术。记录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死亡率、血肿清除率。于治疗前和术后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价患者意识情况。术后随 访6个月,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 均无死亡病例。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明显长于内镜组(P<0.05),血肿清除率为显著低于内镜组(P< 0.05)。术前2组NIHSS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 疗前,GC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内镜组的改变程度高于开颅组(均P<0.05)。术前2组ADL评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6 个月时,2 组 ADL 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内镜组高于开颅组(均 P< 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治疗效果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20例HICH患者的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肿量及NIHSS与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5 d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与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观察组给予直切口小骨瓣加骨瓣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5.70±11.79)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42.80±17.4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25.15±1.90)d]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29.95±1.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4例,对照组颅内感染12例,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GCS评分观察组为(8.00±1.12)分,对照组为(6.55±1.01)分,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17例,不良1例,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ADL评定为效果良好9例,不良7例,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骨瓣开颅,直切口小骨瓣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患者时具有快速解除脑疝、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预后较好、无需二次手术修补颅骨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发脑疝的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20.
曾静波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1352-1354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40例(观察组),常规骨瓣开颅治疗36例(对照组),比较二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7.50%(2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有效率高,并可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