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总结历代医家学者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中医络病理论,提出"肝肾阴虚,脑络瘀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认为病位在脑,其与肝肾关系密切;病机中"肝肾阴虚"与"脑络瘀滞"并重,脑络瘀滞为病机关键,贯穿始终。肝肾阴虚为致病之本;脑络瘀滞外延气滞、痰、虚、火、瘀等皆致脑络瘀滞而发病,是致病之标。立足病机,提出"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病机发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历代医家对肺痿的病机认识。结合络病理论和肺络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阐述特发性肺纤维化"肺虚络瘀"的病变机制。其中"肺虚"以肺阴亏虚为本,络虚不荣为枢;"络瘀"以痰瘀伏络为本,痰热毒瘀互结为要。  相似文献   

3.
络脉瘀滞、络脉损伤与络脉空虚为络脉的病理特点,无论是络脉瘀滞、络脉损伤还是络脉空虚,均可致瘀。络病机理虽然复杂,但络体细窄易瘀.其证候特点总不离一个"瘀"字。血溢络外及离经之瘀,是络脉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络病的局部基本病理应是络脉郁滞,伴有瘀血、痰、湿、毒等病邪的聚集,痰、瘀在络病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痰瘀互结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痰湿是造成痰湿阻络的病理机制;瘀血则是导致血瘀阻滞络脉的病理特征。痰、瘀、络三者常常互相影响,导致多种复杂病变的产生。因此,痰瘀络阻既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证型,也是络病病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络以改善微循环可防治冠心病,化痰活血通络方通过改善络脉瘀滞,为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有效方。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属中医脉络病,动脉粥样硬化首要因素是血脂过高,脂质代谢失调,导致高脂血症,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痰瘀。动脉粥样硬化病机为本虚标实,肝脾肾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痰瘀则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病理因素,肝脾肾虚损,则生痰、生浊,痰浊日久化瘀,痰瘀伏络则发胸痹心痛。以中医络病学说为基础,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规律,从痰瘀伏络角度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开创一种崭新的诊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兰坤  过伟峰  肖婧  盛蕾 《中医杂志》2014,(9):804-805,808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首创"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学说,提出络病以"通和血脉"为治疗大法。基于其"络以通为用"的络病基本治则,以虚、实为纲,从气滞血结、络脉瘀滞、痰瘀阻络、络脉空虚等方面立论,谈及了辛味通络、虫药通络、藤药通络及补虚通络诸法。  相似文献   

6.
从"主客交"论治慢性乙肝纤维化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交"的形成因素是以感受湿热疫毒之邪为外因,以正本真阴消损为内因,内外之因交合而病成;病机实质为肝络受病,阴伤络阻;病位主要在肝络;"主客交"是对慢性乙肝纤维化"湿热疫毒、郁气、凝痰、瘀滞、阴伤、络阻"胶结缠着状态的概括;治疗上应以"分解主客,疏通络脉"为核心,代表方如吴又可之三甲散.  相似文献   

7.
以代谢类疾病为基础病而又累患不育者,因发病是渐进而慢长的,往往会影响患者睾丸曲细精管等组织的功能状态,从而导致不育的发生。痰瘀互结作为致病因素是"痰瘀"在"入络"后在络中的病理改变;毒损入络,以损伤睾丸曲细精管的组织结构,产生生精细胞功能受损为特征;其病机符合"痰瘀互结,毒损入络"的特性,所以临证需明辨其病机特性及演变脉络。针对性地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入络"治疗男性不育的思路,主要是为适应以肥胖、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类疾病而伴发的不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肾主生殖固然有可取之处,然饮食不节而诱发的代谢类疾病,其病机特性亦有自身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事随时移,临证把握络病至要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络病理论与肝纤维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归纳了络脉理论基本内容,提出络病的基本改变是气滞、血瘀、津停、络虚,引用古典文献及临床实验、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系统论证肝纤维化和络病的关系,提出肝纤维化可归入络病进行辩治,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毒损肝络,痰瘀交阻“。认为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纤维化,进而出现门脉高压,肝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络伤气滞,进而发展至痰湿阻络,痰瘀交阻的过程,应重视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因、病机的分析,指导诊断和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肥胖性高血压多从痰论治。络病病变与高血压血管重塑发病机制相关。杨传华教授在基于络病理论的基础上,认为肥胖性高血压的病因为痰湿体质,多食少动;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脾失健运,痰阻络痹;治疗上以平肝补肾运脾、活血化痰通络为基本原则,分别从痰热、寒痰、痰湿、痰瘀论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04-1206
介绍夏翔教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临床经验。自闭症的病位在脑,与肝、心二脏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属于先天胎禀异常,元神受损,心窍不通,肝失疏泄,化风内扰,痰浊瘀热,蒙窍阻络。治疗大法从肝论治,祛风熄风,兼顾痰瘀,开通心窍。  相似文献   

12.
痰瘀相关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脏器纤维化、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防治中;络病理论以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发病特点等为核心,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痰瘀伏络、肝肾亏虚为膝骨性关节炎病机演变的中心环节,提出"肝肾亏虚为本,痰瘀伏络为标"的病因病机新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屈杰  付雪聪  李培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562-2563
文章从络病学的相关理论和脏腑病机学说的角度,探讨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机,认为"久病肺虚,痰瘀阻络,肺失肃降"是本病的络病学的病机关键,根据"络以通为用"的指导原则,提出了"活血通络,化痰降气"的治疗方法,同时简要介绍了自拟方"化瘀涤痰汤"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体会,以期对本病的治疗思路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从络病角度提出"脏络虚损,痰瘀热毒阻络"为器官纤维化的共性病机。在络病"承制调平"核心理论指导下结合器官纤维化临床特点提出"补虚通络贯始终,分期论治是关键,以调为要平为期"的中医治疗方法,为器官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复杂,迁延难愈,呈现"久病入络"的病理特点。肝络病理论是中医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气滞血瘀、肝络瘀阻是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基本病机,在肝络病理论指导下,以活血化瘀通络为法治疗婴儿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痰瘀"角度浅析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痰瘀”角度对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痰瘀互阻于肝络是肝纤维化的病机关键及共同病理基础,活血化痰法是防治肝纤维化的大法。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是由于情志不遂,导致肝气郁结,气机瘀滞蕴结于乳房胃络,肝气郁久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滞痰瘀即可形成肿块,若冲任失调,气血瘀滞,积于乳房而结块。因此,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调理冲任、祛瘀化痰、通络止痛为主。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收治的2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通过循经推拿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认为毒、痰、瘀、虚为其病因病机,是其病理基础。所谓毒,乃指湿热毒邪,邪传由经入络,蕴结于肝络脉,毒邪伤络,因瘀生痰,因毒生痰,并因毒、痰、瘀处于肝络脉,相互衍生转化,使致气血皆伤,络脉空虚成虚,演成因虚致瘀,络中气血阴阳不足,则肝体失养,延久肝体枯萎变硬。从中看出,内伤杂  相似文献   

19.
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缺血性眼病的核心病机是"目络瘀阻"。"虚、瘀、毒、水"是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表现为络虚生瘀、瘀而生毒、毒邪伤络、饮生阻络、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正虚是缺血性眼病内在的发病基础,目络挛急是发病的始动因素,目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本病的发病较为符合络病由气及血及络的发病规律。因此,依据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特点,确立了"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并创立了5个通络方剂。现将缺血性眼病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总结如下,对丰富其内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与络病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根据络病学说,CSA具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病机特点,以痰瘀互结为病理基础,易夹杂气滞、湿困、血虚、风动等兼证。治疗时当遵循"络以通为用"的原则,以痰、瘀为切入点,痰偏盛者治以温化痰浊、通经活络,瘀偏盛者治以活血化瘀、行气通滞。若见多证夹杂则应在通络思想指导下分清主次,针对不同的兼夹因素分别采用相宜的治法疏通络脉,兼顾理气、养血、息风、利湿等法。根据络病病机综合运用辛味、虫类、藤类、补虚四类药物,调节络脉病理状态,缓解CSA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典型临床症状,同时预防继发性病理改变的出现,达到使络脉"通且久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