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徽某地区老年人孤独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孤独现状,探讨孤独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某地区抽取一街道和一行政村实足年龄在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用自制调查表(包括孤独评定量表(UCLA)、家庭功能量表(APGAR)、社会支持量表等)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并运用Epidata3.1和SPSS13.0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孤独评分平均为(42.76±8.95)分.在所调查的项目中,职业为医务人员、高年龄组、居住城镇、文化程度低、未婚或离异及分居、子女很不孝顺、无权支配经济、睡眠质量差、重度和极重度起居困难、从不参加娱乐活动、吸烟者、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差的老年人,孤独评分较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变量对预测孤独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社会支持的作用最强.[结论]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起居困难程度和睡眠质量等是影响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家庭应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老年人孤独,从而顺利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孤独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了解合肥市离退休老年人群孤独现状 ,探讨孤独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合肥市 63 3名 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的孤独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UCLA孤独评定量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询问调查。结果 孤独评分平均为 3 7 85 (SD =9 99) ,女性、高年龄组、文化程度低、独居、单身或丧偶、家庭经济收入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不好的老年人 ,孤独评分较高。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度等变量对预测孤独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中家庭功能的作用最强。结论 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因素。针对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而采取人群干预策略和措施是减轻孤独、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抽取安徽省临泉和全椒地区1个街道和1个行政村,对实足年龄在60岁~2212名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膳食情况、生活习惯和家庭功能状况等,并对他们的孤独状况和社会支持等进行评定.结果 11.8%的老年人家庭功能出现严重障碍,34.3%的老年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53.9%老年人的家庭功能良好.单因素分析中家庭功能与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等有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状况影响因素为孤独、社会支持、子女孝顺等.结论 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值得关注,社会和子女应重视对老年人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简表及自编问卷,对武汉市4个社区的483名离退休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30人存在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0.5%。卡方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低、自理能力差、患多种疾病、有孤独感、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不好、娱乐活动欠缺的老年人有更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家庭人均收入、职业、自理能力、孤独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显示,社会功能、身体健康状况、孤独感对老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退休老年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与社会功能和身体健康状况、孤独感关系较大,可通过改善社会功能、加强身体锻炼和多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人交流等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5.
探讨社会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为提高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人逆境信念量表,对采用整群抽样、自愿参加的贵州10所高校的497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与孤独感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47,-0.46,-0.27,P值均<0.01).朋友支持、其他支持、逆境信念负向预测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β值分别为-0.28,-0.22,-0.09,P值均<0.05),累积解释总变异量的25.50%.逆境信念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分别为8.70%,8.94%.结论 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逆境信念能有效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石河子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人健康干预措施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市区和团场各7个社区的1 400名≥60岁常住老年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和孤独量表(UCLA)评估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 398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71.81±5.99)岁,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15~56,平均得分为36.08±6.30。获得社会支持低水平有17人,占1.2%;中等水平有1 221人,占87.3%;高水平有160人,占11.4%。影响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睡眠及锻炼情况、生活满意度和孤独感水平。结论石河子垦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有待提高,应重视并给予老年人精神文化支持,进一步开拓和完善政府、非政府组织对其关怀与帮助,提升晚年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谢其利  宛蓉  张睿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236-238,241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离退休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合肥市离退休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633名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标准化的生活质量相关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询问调查。结果:有躯体残疾或患慢性疾病者占70.6%,生活活动功能完全正常者占71.9%,孤独评分平均得分37.85,生活满意度指数A平均得分10.08,社会支持平均得分33.95,家庭功能平均得分23.80,有74.7%的老人对目前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满意。多因素分析表明孤独、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慢性疾病、经济收入、膳食营养、睡眠、体育锻炼、职业和年龄等是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孤独、社会支持、睡眠与体育锻炼是预测生活满意度指数的前三位变量。结论:重视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积极发挥家庭、社会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是今后老年卫生保健、老年社会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老年人孤独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城市老年人群孤独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对合肥市 6 33名6 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人的孤独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研究 ,使用UCLA孤独评定量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人口特征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孤独评分平均为 37.85 (SD =9.99) ,女性、高年龄组、文化程度低、独居、单身或丧偶、家庭经济收入低、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不好的老年人 ,孤独评分较高。结论 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是老年人孤独的重要因素。提出应采取针对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多项干预策略和综合措施 ,以减轻城市老年人的孤独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农村失能老年人情绪社交孤独感状况,并分析家庭功能对失能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329名开封市农村失能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社交孤独感量表(ESLI)、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失能老年人情绪社交孤独感总分为(30.72±15.24)分,家庭功能总分为(5.85±1.73)分。家庭功能良好组有129人(占39.2%),家庭功能良好组失能老年人情绪社交孤独感得分低于家庭功能障碍组(均P<0.01)。失能老年人孤独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 0.180~ - 0.909(均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顾者关系、家庭功能是失能老年人情绪社交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功能可独立解释失能老年人孤独感37.5%的变异量。 结论 农村失能老年人情绪社交孤独感较重,孤独感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协助失能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改善其孤独感。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its predictors between the empty-nest and not-empty-nest elderly. METHODS: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Life Satisfaction Index (LSI), UCLA Loneliness Scale (UCLA-LS), and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 was administered to 275 empty-nest and 315 not-empty-nest rural elderly in a Chinese count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predictors of LSI score. RESULTS: The empty-nest elderly had lower life satisfaction, lower income, poorer relationships with children, less social support, higher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s, and more feelings of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compared to the not-empty-nest elderly. "Empty-nest statu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 Depression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both groups. The second strongest predictor was loneliness among the empty-nest group, while it was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not-empty-nest group. Marital status and income were correlated with life satisfaction only among the empty-nest elderly. CONCLUSIONS: The empty-nest elderly were likely to hav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to feel un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These findings als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ental health as the determinant of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empty-nest elderly.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源性艾滋病高发乡艾滋病病人(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PLWHAS)的孤独现状。探讨其孤独的相关因素。方法整群抽取某血源性AIDS高发乡10个行政村的219名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用自制的农村社区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社会支持模式调查表(包括孤独评定量表(UCLA)、家庭功能量表(APGAR)、社会支持量表(SSS)、日常生活功能状态量表(ADL)等)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孤独均分为(47.62±11.52)分。在所调查的项目中,职业为农民、子女不孝顺、无经济来源、与邻居关系差、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差的PLWHAS。孤独评分较高。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等变量对预测孤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最强。结论PLWHAS孤独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针对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而采取人群干预策略和措施是减轻孤独、提高PLWHAS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212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抑郁、孤独的相关性。结果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慢性病数目、自我健康状况评价、1年内是否住院过,部分因子与有无配偶、有无子女、居住状况、脉压、腰臀比有关。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社区空巢老人其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社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尤其是高龄、患慢性病、无配偶、无子女、经济收入差、缺乏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loneliness in older adults METHODS: The subjects (N = 195) were members of the Newar caste/ethnicity, aged 60 years and above (mean(+/- SD) 68.81 (+/- 7.69) years and 52% male) and living in Katmandu City. Data were collected by face-to-face interview using a three-item loneliness scal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 Loneliness Scale and prepared with a translation and back translation technique from English into Nepales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RESULTS: More than two-thirds of Newar elderly experience some type of lonelines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age, sex, household status, total family size, network size, social participation, self-reported health, chronic health problems, working status,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 and perceived economic satisfaction.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age, network size, and perceived economic satisfaction to be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loneliness. CONCLUSION: Loneliness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issue, predicting low quality of life among older adults.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many elderly Nepalese experience some form of loneliness, with age, network size and perceived economic satisfaction as significant factors. However, this result may not be generalized to the greater population of Nepalese older adults and the external validity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i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to examine in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2月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孤独量表(UCLA—LS)对养老院内16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及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抑郁、孤独的相关性。结果总调查人数160名,占该养老院老人总数的76.2%,年龄分布范围为60—98岁,平均年龄(82.0±8.8)岁。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养老院老人生活质量中与生理功能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3个,分别是有无子女、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情感职能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3个,分别是有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躯体疼痛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2个,分别是性别、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总体健康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是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慢性病数目、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与精神健康明显相关的影响因素有4个,分别是年龄、居住状况、参加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评价。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养老院老人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量表中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呈正相关,其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养老院老人其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结论影响养老院内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了解城乡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北省三地区城乡居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6173名,进行生活质量量表(SF-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居家老年人除精力(VT)和精神健康(MH)两个维度外的其他六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农村,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固定收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家庭功能、社会支持、自我健康管理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首要危险因素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在八个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高度重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城乡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中危险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