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嘉斌 《四川中医》2022,(12):219-221
目的:观察通腑逐瘀汤保留灌肠温度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腹胀腹痛、排便改善效果及血清AMS、LPS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温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采用39-41℃的肥皂水进行灌肠,常温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39-41℃常温通腑逐瘀汤进行灌肠治疗,实验组则联合通腑逐瘀汤保留35-38℃灌肠温度进行灌肠治疗。观察三组排便改善效果(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三组腹胀、腹痛症状差异、三组血清胰酶水平[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结果:三组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常温组、对照组(P<0.05),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常温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三组腹胀严重程度、腹痛VAS评分、AMS、LP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腹胀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空肠营养管注入复方大柴胡汤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者血TG浓度,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首次排便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天后血TG浓度均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刘晓玲 《光明中医》2020,(3):444-446
目的研究大黄灌肠联合芒硝外敷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大黄灌肠联合芒硝外敷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复常时间和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尿淀粉酶复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大黄灌肠联合芒硝外敷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肠鸣音恢复,缓解患者腹痛症状,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3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WBC)、血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和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和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AP痊愈率高,且能显著缩短SAP患者的腹痛和腹胀时间,降低AMS、CRP及WBC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自制安胰合剂保留灌肠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观察,对用药前后两组血淀粉酶、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进行了观察。结果:两组血淀粉酶显著下降(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淀粉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迪  徐芬  郑银成  赵建南 《新中医》2019,51(10):131-133
目的:观察平胰灌肠汤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受试对象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参照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平胰灌肠汤剂进行灌肠。2组均连续观察7天。比较2组症状消退和体征恢复时间以及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复常时间。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以及肠鸣音、肛门排便、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WBC、CRP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平胰灌肠汤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促进症状体征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逐瘀汤内服与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大黄逐瘀汤内服与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评分;进行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脂肪酶(lipase,LPS),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记录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排气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痛评分,腹胀评分,恶心呕吐评分,血清AMS,LPS,IL-6及TNF-α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0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逐瘀汤内服与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瘀毒互结证,能够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淀粉酶及脂肪酶水平,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促进抗炎因子表达及肠道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用西药及柴陷复方汤治疗,观察组加用芒硝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淀粉酶、WBC及CRP指标低于对照组,体温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皆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合格且自愿参加实验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胰承气汤治疗的60例患者被设为治疗组。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或通便时间。总结患者临床表现。结果:经清胰承气汤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腹痛和腹胀缓解时间水平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不大,两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但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差异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有效地改变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灌肠的首次排便时间,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传统治疗。结论:清胰承气汤能有效地刺激患者排便,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外敷辅助治疗胃肠热结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P胃肠热结证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2组均参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及基础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芒硝外敷及饮食护理等护理干预。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体温复常、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恢复时间,并检测2组血清及尿淀粉酶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缓解、腹胀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肠鸣音恢复、肛门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中药灌肠和外敷辅助治疗胃肠热结型AP可促进症状、体征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下调血清和尿中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两组患者中转手术或ICU人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AMS、UAMY、LPS和CR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和ICU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可以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MS、UAMY、LP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加用通腑合剂灌肠和芒硝全腹外敷治疗.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腹膜炎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血三酰甘油(TG)、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大黄水高位灌肠联合胃管注入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SAP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SAP按指南予以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生大黄水高位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生大黄水高位灌肠联合胃管注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高位灌肠联合胃管注入可明显改善SAP引起的肠功能障碍,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刘武斌  夏永法  王喜波 《新中医》2015,47(5):169-170
目的:探讨中药吴茱萸外敷在改善腰椎骨折后术后患者腹痛腹胀的应用。方法:将腰椎骨折术后腹痛腹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2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吴茱萸外敷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对照组为7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吴茱萸外敷可改善腰椎骨折术后患者腹痛腹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朱健 《河南中医》2014,(11):2245-224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予以西医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淀粉酶复常、肠道通气及排便、腹膜刺激征缓解、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方面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黄通泻合剂灌肠治疗脂源性胰腺炎(H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L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黄通泻合剂灌肠治疗。比较2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三酰甘油(TG)水平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且2组CRP、TG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通泻合剂可以快速缓解患者腹痛及便秘等症状,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快速降低TG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总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黄附子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大黄附子活血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的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通气、开放流质饮食、发热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附子活血汤保留灌肠能够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1):58-5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记录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变化,并记录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7d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均比治疗前降低(P0.001),但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结论:与西医规范治疗相比,中药内服合并灌肠治疗可更好的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更快的缓解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腹痛症状和使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科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口服或鼻胃管注入。观察组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保留灌肠。观察组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甘油灌肠剂保留灌肠。观察组1和观察组2在上述基础上均给予芒硝腹部外敷。四组患者均治疗7天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腹痛和腹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数值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口服或灌肠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齐长磊 《新中医》2015,47(3):135-1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高(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