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体外研究趋化因子12(CXCL12)对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振荡分离和差速贴壁等方法获得OPCs,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鉴定;CCK-8检测OPCs在不同浓度CXCL12(0、5、10、20 ng/mL)作用不同时间点(0、24、48、72 h)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OPCs在各浓度下72 h后下游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CXCR4 siRNA、CXCR7 siRNA分别干扰CXCR4、CXCR7蛋白表达后,检测在20 ng/mL CXCL12下OPCs在各时间点的增殖,Western blot检测该条件下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MMP9 siRNA干扰MMP9蛋白表达后,检测在20 ng/mL CXCL12下OPCs在各时间点的增殖.结果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XCL12能够明显促进OPCs增殖,并且促进OPCs内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与0 ng/mL相比,20 ng/mL CXCL12作用72 h后,OPCs增殖及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增加最明显(P<0.05,P<0.01);CXCR4、CXCR7分别干扰后,OPCs增殖受到抑制,MMP9蛋白表达量也明显降低(P<0.05,P<0.01);MMP9干扰后,OPCs增殖受到抑制(P<0.05).结论 CXCL12对OPC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与CXCR4、CXCR7、MMP9蛋白表达上调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生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获取纯度较高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方法 原代混合胶质培养,利用振荡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再用无血清化学条件培养基培养.免疫荧光法及膜片钳记录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鉴定.结果 振荡分离后超过90%细胞为NG2阳性OPCs:OPCs电生理特性:输入阻抗Ra相对较高;电压依赖的K 电流具有外向整流特性;对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敏感的小的内向Na 流,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结论 振荡法结合差速贴壁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OPCs;OPCs具有区别于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独有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增殖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脊髓脱髓鞘疾病的髓鞘再生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吸附法原代培养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表面标志物A2B5及NG2;采用Alarm blue法检测其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诱导原代培养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成熟少突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MBP及GalC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吸附法可以对大鼠脊髓组织中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分离获得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A2B5及NG2表达呈阳性,Alarm blue法检测结果显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诱导分化实验证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可以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并且MBP及GalC表达呈阳性.结论 采用免疫吸附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脊髓源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体外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以及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世平  朱将虎  屈艺  郑臻  母得志 《西部医学》2017,29(10):1352-1355+1360
【摘要】目的 建立简单、高效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取出生2天的SD大鼠大脑皮层,分离消化皮层细胞为单细胞悬液,采用A2B5免疫磁珠提纯OPCs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并在第7天采用免疫荧光检测OPCs特异性标志A2B5和O4;培养7天后换为OPCs分化培养基诱导OPCs分化,分化培养7天后,免疫荧光法检测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骨髓碱性蛋白(MBP)。结果 培养过程中观察发现,95%以上的细胞具有双极或三级突起的典型形态,免疫荧光显示纯化培养的OPCs 95%以上表达A2B5和O4;分化培养后95%以上的细胞为MBP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采用磁珠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OPCs,并且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髓鞘再生是脱髓鞘疾病发生后的重要修复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主要由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OPCs)介导,OPCs分化形成具有功能性的少突胶质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OPCs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CNS,这使髓鞘再生过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脊髓压迫性损伤 (CSCI)后,电针对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OPC)表达的影响,分析电针促进大鼠CSCI后受损神经纤维再髓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SD大鼠建立CSCI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根据治疗时间分别分为3 d、7 d和14 d 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对照组只造模,不治疗;治疗组于造模后,针刺脊髓损伤节段局部夹脊穴、双侧足三里和双侧太溪穴,并于双侧足三里和太溪穴进行电针刺激 (连续波,输出频率为2 Hz,电压1.5 V,30 min)。运用神经功能评分和电镜分别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有髓神经纤维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OPC标记物NG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显示:3 d和7 d对照组和电针组组间及组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电针组分别与7 d电针组及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均有程度不等的轴突肿胀,轴浆内细胞器变性、丢失;髓鞘出现水肿,髓鞘板层结构紊乱、增厚,直至溃变、崩解。电针组的髓鞘、轴突肿胀程度比同时期的对照组略轻,髓鞘结构较为致密。G-ratio值显示,3 d和7 d对照组和电针组组间及组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电针组分别与7 d电针组及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和电针组的NG2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均逐渐上调,对照组和电针组各组内不同时间点及相同时间点(7 d,14 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I后,通过电针刺激穴位,并给予足够有效的刺激时间,可促进受损神经纤维炎症、水肿的吸收,并使OPC的表达增强,帮助脊髓受损神经纤维再髓鞘化,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改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方法 新生1~2 d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质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8 d后,采用恒温摇床振荡分离法、差速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结合条件限定培养基纯化培养细胞,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纯化培养2 d后进行A2B5和DAPI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和细胞纯度分析。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纯化培养细胞的胞膜完整,细胞无损伤;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纯度分析显示,A2B5染色阳性细胞占DAPI染核细胞的百分比为98.14%。结论 通过对传统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及振荡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改进,能够培养出高纯度的OPCs。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改良,以获得更高纯度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方法新生1~2d Sprague-Dawley(SD)大鼠的大脑皮质混合胶质细胞原代培养8d后,采用恒温摇床振荡分离法、差速贴壁法和胰酶消化法结合条件限定培养基纯化培养细胞,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纯化培养2d后进行A2B5和DAPI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和细胞纯度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纯化培养细胞的胞膜完整,细胞无损伤;免疫荧光染色后细胞纯度分析显示,A2B5染色阳性细胞占DAPI染核细胞的百分比为98.14%。结论通过对传统的混合胶质细胞培养及振荡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改进,能够培养出高纯度的OPC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Nogo-A在新生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系(OLPs)缺氧缺糖(OGD)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OLPs损伤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振荡分离纯化法体外培养OLPs,特异性抗体A2B5、O4和O1作细胞鉴定;用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培养基制作OLPs OGD模型,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Nogo-A在细胞OGD后的变化.结果 Nogo-A在OLPs OGD 10 m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30 min继续增高,60 min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OGD 30 min及60 min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OLPs在OGD后Nogo-A表达明显增强,细胞存活率降低,提示Nogo-A可能参与OGD后OLPs的再生抑制过程.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of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s (OPCs) into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in chemical conditional medium. Methods: The mixed glial cells from cerebral cortices of 48-hour-old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 OPCs were separated by shaking procedure around 9-10 d in the primary culture. Then the isolated OPCs were further transferred into the chemical conditional medium for cell differentiation. The pattern of OPCs maturation in vitro was continuously observed with contrast phase microscopy and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assays. Results: OPCs grew well when co-cultured with glial cells and distinct cellular stratification formed about 9-10 d in the primary culture, which indicated the appropriate opportunity for the separation of OPCs. Following cultured in the chemical conditional medium, the OPCs progressively differentiated into the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These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were also immunostained with the oligodendrocyte lineage-specific antibody, Oligo2. Conclusion: The OPCs isolated from the cerebral cortices of neonatal SD rats can progressively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in the chemical conditional medium in vitro.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激酶11p58(cyclin dependent kinase 11 p58,CDK11p58)基因对大鼠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株RSC96凋亡的影响。方法:SCs分为4组:转染HA-p58质粒;转染pcDNA3.0空载体;HA-p58质粒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组;pcDNA3.0空载体和LPS处理组。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K11p58基因表达水平;转染不同剂量的HA-p58质粒到LPS处理和未处理的SCs,Western Blot检测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24 h后,与空载体组相比,实验组CDK11p58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CDK11p58能够抑制Bcl-2的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CDK11p58基因与SCs凋亡相关,其高表达能够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主运动对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E)和自主运动
组(EX),以上两组又进一步分为6、13、23、33、43、53 d共6个亚组。各组大鼠从实验开始,连续5 d腹腔注射BrdU,于上述时间
点处死大鼠并取脑组织观察下丘脑的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X组下丘脑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
23、33、43、53 d亚组中明显高于SE组(P<0.05)。EX组中经43 d的自主运动后,BrdU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元双染色细胞数明显增
加(P<0.05),对照组各亚组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自主运动可促进下丘脑的神经祖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神经元,这可能与长期
的运动锻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非整合质粒载体在体外将成人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重编程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方法经外周静脉采集志愿者血液5 m L,利用Ficoll-Paquem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电转染携带外源基因(OCT4,SOX2,KLF4,C-myc,LIN28,Nanog)的质粒,然后在加有化学小分子的特定培养基中分三步培养。结果转染后30 d左右,可以获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阳性的早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Pre-OPC),该细胞能传20代以上,继续分化30 d左右可以获得表达O4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结论利用非整合质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可以将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较短期时间内重编程为具有增生能力的早期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且能继续分化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Leptin对体外培养的缺氧状态下视网膜祖细胞(RPCs)增殖、分化的影响及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RPCs,不同浓度Leptin作用RPCs细胞,分为:常氧培养组(Control组)、缺氧培养(Hypoxia)+0、0.3、1.0、3.0、10、30 nmol/L Leptin组,分别培养至12、24、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原代培养的RPCs细胞分为: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Leptin组,培养48 h后,转换为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6 d,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GFAP阳性细胞比例和β-tubulin III阳性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分析。Control组、Hypoxia组、Hypoxia+Leptin组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RPCs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原代培养的P0代RPCs为圆形悬浮生长,培养2 d后细胞可聚集成神经球。低浓度Leptin(0.3、1.0、3.0 nmol/L)作用RPCs 48 h,细胞增殖活性较Control组及Hypoxia组增强,RPCs细胞增殖活性随Leptin浓度增高呈递增趋势,其中,3.0 nmol/L Leptin作用48 h细胞增殖活性最强(P<0.05);高浓度Leptin(10 nmol/L,30 nmol/L)组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减弱(P<0.05)。细胞培养48 h,与Control组及Hypoxia组相比,Hypoxia+Leptin组β-tubulin III阳性细胞比例和GFAP阳性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TEN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 低浓度Leptin可促进缺氧状态下大鼠RPCs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对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ART(400 nmol/L、800 nmol/L、1.6 μmol/L、3.2 μmol/L)作用于NSCs 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其对NSCs增殖的影响.促增殖作用明显的800 nmol/L ART组加入10 μmol/L 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采用CCK-8法检测该通路对NSCs增殖的影响;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Y294002组、800 nmol/L ART组、800 nmol/L ART+ LY294002组,待细胞培养24h时,行Ki-67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RT对NSCs增殖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stin、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800 nmol/L ART组在波长450 nm处的光密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在加入LY294002后,其光密度值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水平相当;②Ki-67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提示800 nmol/L ART可促进NSCs增殖,LY294002可抑制这一作用;③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Nestin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800 nmol/L ART组明显上调,在加入LY294002后两者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 ART可在体外促进SVZ区NSCs的增殖,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激动剂PPT(α亚型激动剂)和DPN(β亚型激动剂)对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与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I(FITC-UEA-I)、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双染及CD133免疫荧光鉴定EPCs。培养的EP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PPT和DPN(分别为1×10-10mol/L、1×10-9mol/L、1×10-8mol/L、1×10-7mol/L)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分析(WST)、显微镜下EPCs计数及Transwell技术测定对EPCs迁移的影响。结果:E2及PPT呈浓度依赖性促进EPCs的增殖和迁移,PPT刺激作用等同于E2,DPN无刺激作用。结论:雌激素α亚型激动剂PPT明显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与17β-雌二醇相同。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体外促进兔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体外培养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可行性.方法:获取新西兰兔膀胱黏膜,Dispase酶消化法收集上皮细胞,分不同浓度(0.3、0.6、1.2、2.4、4.8 g/L)壳聚糖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培养细胞.培养72 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NAG酶反应比色法和细胞计数法测定壳聚糖对膀胱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细胞为膀胱黏膜上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在浓度》0.3 g/L时能促进兔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促进作用在浓度为1.2 g/L时最明显(P<0.01),2.4、4.8 g/L时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壳聚糖体外可以促进兔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用于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