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修复骨巨细胞瘤骨缺损的生物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行病灶刮除、颗粒型n-HA/PA66填充植骨术的骨巨细胞瘤患者48例,术前及术后做血常规、肝肾功、钙磷及免疫相关检查,术后1周,1、3、6、12月及以后每6月行影像学检查。将1例复发患者再手术时取出的含有n-HA/PA66复合生物材料的骨组织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3例失访,45例获得随访。患者术前、术后的血常规、肝肾功、钙磷、免疫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除1例复发外,余影像学示材料颗粒随时间逐渐融合,植骨区密度逐渐增高,与宿主骨界限逐渐模糊。术后1年,植骨区密度接近正常骨密度。组织学检查示:成骨细胞爬入材料的孔隙内,周围钙盐沉着明显,大量骨细胞镶嵌于材料中,材料与新生骨及周围组织结合紧密。结论 n-HA/PA66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良好的骨传导性及成骨活性,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游离胫骨骨膜,通过与缝合法比较,了解在关节活动下,骨膜在关节软骨缺损区的固定情况及纤维蛋白粘合剂是否影响骨膜增殖分化为软骨组织。结果显示,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的骨膜未见翻转和移位,骨膜与受区松质骨接触紧密,纤维蛋白在2周内可完全吸收,对局部组织无毒性损害。另外,用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骨膜还具有操作简单,不受受区位置和形状影响的优点。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修复中青年软骨缺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恒  桑平  李光淳  赵云鹤  李亮 《吉林医学》2008,29(23):2145-214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非负重区软骨替代负重区病变软骨自体软骨镶嵌式移植修复软骨缺损的方法。方法:2004年3月-2008年4月共30例中青年关节面软骨缺损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将膝关节非负重关节面骨软骨条,移植修复膝关节负重面的病灶性软骨缺损。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32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复查MRI结果显示软骨缺损区表面光滑,移植的骨软骨柱位置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具有疗效好,创伤小,且避免异体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及疾病传播,是修复软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从骨膜的解剖生理功能和骨膜再生软骨能力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关节内营养环境、关节活动、骨膜生发层不同朝向、年龄及手术技巧等因素对移植修复的影响。同时总结了该方法的临床应用状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实验及临床的研究证明自体骨膜游离移植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重要手段,局部环境因素影响骨膜成软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将健康大耳白兔 20只,分成4组,选右膝为实验组,左膝为对照组。结果造成软骨缺损后,膝关节腔注射HGF及盐水,于不同时间,对损伤修复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论实验证明HGF有利于软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泡沫状聚DL-乳酸(PDLLA)材料后产生骨诱导的可能性,以得到一种较好的可吸收骨构建材料。方法将PDLLA材料采用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三维多孔材料(150~300 μm),45例1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分为3组,分别植入PDLLA、PDLLA/bFGF材料和作空白对照,术后2、4、8和12周行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骨生成状况,8、12周行生物力学测试(三点折弯强度)评价骨生成质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成骨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DLLA/ bFGF复合材料成骨数量和质量均优于纯PDLLA。结论P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制成泡沫状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该材料能成功承载bFGF,有效地发挥其诱导成骨的能力,增加了生成的骨量并能提高生成骨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缺损膜移植修复与自身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能力和方式及骨膜移植对软骨缺损重建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兔45只,分为软骨全部切除组,部分软骨切除线,骨膜移植组,各组15只,手术后2,4,8周各组处死5只,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切片及电镜进行评估。结果:软骨全切组与部分全层软骨切除组均以类透明软骨修重缺损,骨膜移植组各期之表现均优于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现生软骨接近正常软骨结构,纤维蛋白粘合剂固定骨膜牢牢靠,结论:兔软骨缺损缺乏自身修复能力,外源性修复以类透明软骨为主,骨膜移植修复优于自身修复,再生软骨接近正常软骨结构,应用纤维蛋白粘合剂粘贴骨膜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组织工程用细胞移植载体材料聚已丙交酯(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及肌肉植入试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术后PLGA组与对照组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急性毒性实验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意义(P>0.05),心、肺、肝、脾、肾组织学检查未见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溶血试验PLGA组与对照组均无溶血,双蒸水组全部溶血。PLGA的溶血率为0.28%,小于公认的5%。肌肉植入试验PLGA组与丝线组炎性反应程度和包膜形成情况相似。结论:PLGA无毒性,无溶血作用,体内植入后与周围组织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组织工程用细胞移植载体材料聚已丙交酯(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为其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对PLG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及肌肉植入试验。结果:急性毒性实验术后PLGA组与对照组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性意义(P〉0.05)。亚急性毒性实验同性动物组间,体重差异性无显著意义(P〉0.05),心、肺、肝、脾、肾组织学检查未见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溶血试验PLGA组与对照组均无溶血,双蒸水组全部溶血。PLGA的溶血率为0.28%,小于公认的5%。肌肉植入试验PLGA组与丝线组炎性反应程度和包膜形成情况相似。结论:PLGA无毒性,无溶血作用,体内植入后与周围组织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藻酸包埋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 FY  Lu SB  Zhao B  Xu WJ  Huang LH  Yuan M  Sun MX  Zhang W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3):886-890
目的 探讨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作为软骨种子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四肢关节软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条件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藻酸钙凝胶包埋培养1周,植入兔膝关节股骨髁间软骨缺损,对照组缺损旷置。术后3、6个月分别取材,观察缺损修复情况;切片特染和免疫组化观察修复组织病理,并Wakitnni评分评估修复质量。结果 7/8缺损为成熟透明软骨组织修复,1/8为纤维软骨修复;Wakitani平均评1.75分;空白对照组评7.65分。实验组3个月组标本未见淋巴细胞或白细胞浸润,6个月组标本未见明显退变;所有标本均未见藻酸残留。结论 用藻酸包埋异体关节软骨细胞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是可行的,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在适当的处理后可成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关节软骨创伤及关节疾患可导致关节软骨坏死、剥脱 ,而软骨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较差可直接影响关节功能 .1 骨膜移植骨膜在组织学上分为纤维层和生发层 ,其中生发层所含有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终身的潜在分化能力 ,在关节腔无血液供应、低氧张力及较大的局部应力下 ,可促使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向成软骨细胞分化 ,达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目的 .骨膜移植的修复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骨膜生发层的朝向、关节的运动、年龄、骨膜与创面的比例及缺损面积的大小等[1 ] .夏虹等[2 ] 首次通过分析不同方向的骨膜移植于关节软骨缺损处形成的新生软骨…  相似文献   

12.
软骨细胞纤维蛋白胶混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关节软骨细胞与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方法:(1)用自制消化瓶消化分离原代兔关节软骨细胞并培养;(2)通过硫酸铵沉淀法从兔血液中提取纤维蛋白原并制备纤维蛋白胶;(3)分别用自体或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和纤维蛋白胶的混合物修复兔股骨滑车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术后1、2、3个月从大体观察,组织学等方面了解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自体软骨细胞组在术后3个月时修复组织已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13.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细胞的体视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 ,进一步了解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过程 .[方法 ]在 38只家兔双侧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随机分成红骨髓移植组、红骨髓 骨膜复合移植组和骨膜移植组 ,观察家兔股骨髌面软骨体视学变化 ,包括计算单个修复细胞面积及修复组织数密度 .[结果 ]透明软骨细胞除单个细胞面积数值较小外 ,修复组织数密度较钙化软骨细胞的数值高 ;各组再生组织中的单个细胞面积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 ,而修复组织数密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创伤性关节软骨创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用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在两侧髌股关节股骨侧的关节面中心分别造成直径3.5 mm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选择右侧为实验组,自术后起,膝关节内注射0.1 U/kg的r-hGF,每周3次,共4周;左侧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一时间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后4、6、8、12、24周分别取材进行大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修复组织填充快,质量好.4周时缺损区充填完全浅部,再生软骨明显深部纤维组织为主.24周时再生组织与周围正常软骨外观相近,肉眼难以区分;光镜下损伤区基本恢复正常软骨组织结构;电镜下可见到大量,形态成熟为主的软骨细胞.而生理盐水对照组6周时缺损区仍有浅表凹陷,并以纤维组织性修复为主.除术后4周外,其余各期两组的组织学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同时显示再生软骨于24周后变薄.3例修复软骨较正常薄,2例修复软骨与正常软骨厚度大致相同均无裂隙形成.结论 rhGF局部关节腔内注射,能促进创伤性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为微创性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手法治疗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手法治疗对兔膝关节软骨浅层和深层缺损修复的效果。 方法: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手法组和对照组。分别在24只兔双侧膝关节的股骨内侧髁造成直径2mm的浅层软骨缺损,在股骨髌面造成直径3mm的深层软骨缺损。造模4周后,手法组采取手法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分别于治疗后4、8、12周取材,对缺损区域的修复组织进行外观形态、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采用O’Driscoll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价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结果:治疗后,手法组软骨浅层缺损和软骨深层缺损渐渐修复。修复组织质地稍软,表面光滑,外观与正常软骨类似,大部分区域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模糊,与周围软骨整合良好。对照组浅层缺损虽然有部分被修复,但所修复组织与周围软骨界限清晰;深层缺损只是缺损面积略减小.未见到缺损修复,或以纤维样组织填充。HE染色显示手法组修复组织内有大量的透明软骨细胞,番红O染色显示手法组修复组织基质染色接近周围正常关节软骨,对照组无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手法组浅层缺损和深层缺损的修复组织Ⅱ型胶原染色与正常软骨相比染色正常甚至较深;对照组浅层和深层缺损的修复组织无染色,修复组织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晰。O’Driscoll评分结果显示,手法组的浅层缺损和深层缺损的评分均高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手法组无论浅层缺损还是深层缺损,各时间点O’Drisco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治疗能有效地修复兔膝关节的浅层软骨缺损和深层软骨缺损,修复物质与透明软骨相似。  相似文献   

16.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寻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实验观察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变化过程 .[方法 ]将自体骨膜移植于 2 4例中国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 ]自体骨膜于术后第 12周完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 ,修复组织中细胞分布及排列接近周围正常软骨组织 ,整个细胞被胶原原纤维环绕 ,经方差分析示 ,实验组单个细胞面积与空白对照组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自体骨膜具有成软骨能力 ,其参与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区的细胞有骨膜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和骨原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实验观察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将自体新鲜红骨髓移植于 2 6例中国家兔膝关节股骨髌面制作的 3 0mm× 6 0mm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区 ,通过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观察不同时期修复组织的形态变化 .[结果 ]于术后第4周 ,自体新鲜红骨髓移植组修复组织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排列接近正常软骨组织 ,其修复组织中单个细胞面积达到正常水平 .[结论 ]自体新鲜红骨髓具有良好的成软骨能力 ,成软骨的过程分为肉芽组织形成期、前软骨期和成熟软骨期 3个阶段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分析移植自体游离骨膜修复家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学变化过程.[方法]在18只中国家兔双侧膝关节股骨髌面上制作6.0 mm×3.0 mm大小的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模型,行胫骨内侧面骨膜片移植,利用显微镜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股骨髌面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第4周时,自体游离骨膜组可见明显的软骨陷窝及同源细胞群,第12周时,细胞密度降低,基质增多,接近正常透明软骨的特征.自体游离骨膜移植组在术后第4,8,12周时平均单个软骨细胞面积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移植自体游离骨膜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其过程可分为细胞分化增殖期、幼稚软骨形成期及软骨改造塑形期等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含和不含天然钙化层的修复材料,比较两者在猪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探讨钙化层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普通实验猪膝关节骨,软骨通过Ⅱ型胶原水凝胶冻干技术和天然骨软骨脱细胞技术构建含有钙化层和无钙化层的骨软骨支架,以贵州小香猪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移植修复材料.30只小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无钙化层组、含钙化层组(n=10).双膝关节滑车骨软骨缺损造模,直径8 mm,深至软骨下骨,植入对应的修复材料.分别于12、24周取材,采用大体、体式显微镜观察,以及MRI检测缺损填充情况,HE染色、番红0-固绿染色,以及Ⅰ、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修复物的组织类别,O'Driscoll组织学评分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各组术后24周修复效果较12周均有改善.大体和体式显微镜观察,24周空白对照组新生组织部分填充缺损,为纤维组织,软骨表面凹陷深大;无钙化层组移植物填充缺损,软骨表面凹陷;含钙化层组缺损填充较好,表面微凹陷,三层结构可见,与宿主组织整合佳.组织学观察提示空白对照组为纤维组织填充修复;无钙化层组为骨和纤维软骨修复,三层结构不明显;含钙化层组钙化层结构清晰,移植物与宿主整合,软骨表面微凹陷,透明软骨修复.O'Driscoll组织学评分,12、24周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80±0.83)、(5.50 ±0.52)分,无钙化层组分别为(10.30±0.63)、(14.20±0.68)分,含钙化层组分别为(15.10±0.58)、(18.80±0.87)分,各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钙化层组评分最高.结论 含有天然钙化层的骨软骨支架,在猪骨软骨缺损修复中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无钙化层支架和空白对照,是今后软骨组织工程支架设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Sun W  Wang J  Jin D  Liu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3-26
目的 探讨长期给予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对关节软骨修复的影响。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髁间关节面造成全层软骨缺损。随机分为 (1)对照组 8只 ,关节软骨缺损不充填任何物质 ;(2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组 8只 ,缺损应用BMP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充填 ;(3)S 甲基异硫脲 (SMT)组 8只 ,缺损应用BMP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充填 ,皮下注射iNOS抑制剂SMT(5mg·kg-1·12h-1) ,术后 1年处死动物。按组织形态学评分标准 ,作修复组织评价 ;化学比色法检测软骨修复组织一氧化氮 (NO)释放量和 (NOS)活性 ;天狼猩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原的分布 ;3 5S掺入法检测蛋白多糖的合成率 ;BrdU掺入法检测修复组织细胞活性。结果 形态学观察证实 ,1年后SMT组关节软骨缺损修复在边缘修复结合度、细胞形态和缺损区结构等评分方面均优于BMP组和对照组 (P <0 0 1) ;天狼猩红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MT组Ⅰ型胶原明显少于BMP组和对照组 ,Ⅱ型胶原多于BMP和对照组 ;3 5S检测显示SMT组蛋白多糖的合成率明显高于BMP组和对照组 (P <0 0 1) ;BrdU掺入显示SMT组术后 1年仍有增殖活力较强的细胞。结论 iNOS抑制剂SMT的应用能明显提高软骨修复的质量 ,延缓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