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为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 。作者通过系统回顾、分析总结盲穿法发生置管困难的因素,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显像实时直观,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安全有效,成功率高。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科1997-2007年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盲穿置入双腔导管540例次。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为急性肾衰、慢性肾衰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右颈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1-4]。作者通过系统回顾、分析总结盲穿法发生置管困难的因素,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显像实时直观,无创伤,操作简便、准确、安全有效,成功率高。1资料与方法选择本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10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建立短、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有效途径。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院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103例,对透析期间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静脉置管透析病例103例,男79例,女24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3岁。临床诊断急性肾衰39例,慢性肾衰64例,透析时间1~29个月。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例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肾衰。  相似文献   

4.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稳定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正常进行的保证[1~2].颈内静脉置管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我科重视颈内静脉置管技术并应用于实践,加强颈内静脉置管护理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行颈内静脉置管146例,男85例,女61例,年龄14~76岁.其中糖尿病26例,药物中毒14例,急性肾衰竭6例,其余皆为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患者.  相似文献   

5.
腹膜透析是救治急、慢性肾衰的主要方法之一。近10年来,腹膜透析在全国各地已普遍开展。一个好的腹膜透析效果,来自3分技术,7分护理,这是名符其实的评价。本文仅对腹膜透析的护理讨论如下。一、准备阶段的护理 1.心理指导肾衰患者因病情危重,思想情绪低落,甚至悲观绝望。所以在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腹膜透析的目的与方法,或请病友介绍亲身的腹透体会,既生动又具有说服力。耐心解答疑虑,如希望有经验医生置管,有专业护士精心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10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建立短、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有效途径[1,2 ] 。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3月我院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 10 3例 ,对透析期间的治疗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静脉置管透析病例 10 3例 ,男79例 ,女 2 4例 ,年龄 17~ 6 9岁 ,平均年龄 4 3岁。临床诊断急性肾衰 39例 ,慢性肾衰 6 4例 ,透析时间1~ 2 9个月。动静脉内瘘透析病例 30例 ,男 2 6例 ,女 4例 ,年龄 33~ 6 0岁 ,平均年龄 4 7岁 ,临床诊断均为慢性肾衰。1.2 静脉穿刺置管。采用美国ARROW中心静脉导管 (16~ 2 0cm )。股静脉…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PICC置管患者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主要通过采取对PICC置管患者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进行PICC置管风险识别、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加强护理人员PICC置管相关知识培训、穿刺点渗血的防范、严防感染、溶栓、加强患者PICC置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控制。认为风险管理有效地减少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PICC置管输液及化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股静脉穿刺置管是临时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方法之一 ,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血管 ,同时 ,也可保障血透时充足的血流量 ,以达到充分透析和增加体内毒素的清除率。以往采用肝素盐水 2~ 4次 /日封管不利于有贫血出血倾向、消化道出血等尿毒症病人。我科自 1999年开始已对 7例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封管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置管对象 急慢性肾衰尿毒症期、急性中毒、体弱、重度水肿的患者共 7例 ,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3例。年龄 2 1~ 70岁 ,平均年龄 42岁。有出血倾向者 3例。1.2 置管部位…  相似文献   

9.
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出血、脱管等,通过严格无菌规范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肝素封管等措施,降低了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生儿桡动脉置管与肱动脉置管的并发症.[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收治新生儿106例,其中桡动脉置管(桡动脉组)55例,肱动脉置管(肱动脉组)51例.比较两组间患儿的日龄、胎龄、体重,动脉穿刺时间及留置时间,持续静滴封管液体、是否首次穿刺、是否一次穿刺成功构成比;比较两种动脉置管的并发症.[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的无并发症率(83.6%,46/55)低于肱动脉组的(90.2%,46/51),但无统计学差异.次要并发症中,桡动脉组的局部感染率及局部血肿率较肱动脉组低,置管脱出率,置管堵塞率及短暂性缺血率稍高于肱动脉组相应指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动脉置管具有与桡动脉置管同样的安全、可靠、便捷等优点.由于桡动脉的置管位置较低、置管经验丰富,其仍是上肢外周动脉置管的首选,如果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后,可以选择行肱动脉置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置管会诊单在儿童静脉置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各个科室置管困难请本科会诊协助置管患儿2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儿童静脉穿刺置管会诊单,对照组电话联系本科人员到会诊科室行外周静脉置管术,比较2组静脉置管复针率、置管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别。结果试验组静脉穿刺复针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置管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前有所提高(P〈0.05)。结论使用儿童静脉置管会诊单有助于减少复针率,减少护理人员静脉置管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并能促进护理人员对儿童静脉置管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邓雪梅 《全科护理》2008,6(14):1265-1266
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出血、脱管等,通过严格无菌规范操作,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肝素封管等措施,降低了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开展临床治疗的肾衰患者64例,借助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予以划分,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置管部位在早产儿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 外周 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 103 例分为上肢组 59 例和下肢组 44 例。上肢组于上肢置管,下肢组于下肢置管。观察和比较不 同置管部位下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间、留置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上肢组和下肢组总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3.90%和 15.91%(P<0.05)。两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 肢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组外周静脉中心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上肢组(P<0.05)。 结论 早产儿行下肢静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效果优于上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置管时机与置管深度对胃肠减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8例胃肠手术行胃肠减压患者的置管时机与置管深度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术前置管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插管顺利,成功率高,达到有效引流目的;5例患者选择合适时机术中置管,且在术者直视或探查引导下进行置管,置管成功率及有效率较高;3例术后置管患者中,1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1例患者再次置管成功,1例患者反应较差造成二次手术.结论:最好选择术前置管,确需术中置管者应选择适合时机,尽量避免术后麻醉未恢复情况下插管;插管深度55~70 cm可达到有效减压.采取适合时机置管及合理的插管深度进行胃肠减压,能够保证胃肠减压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研究证明,PICC的使用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带来了信心,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但PICC置管后不仅影响患者置管侧手臂的屈伸动作,而且影响睡眠以及日常生活[1-2]。李全磊等[3]通过对肿瘤患者选择留置PICC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发现患者对PICC置管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是患者拒绝PICC置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将PICC置管患者舒适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克荣  ) 《全科护理》2014,(11):1024-1024
鼻饲管置管是一项临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也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胃管可以给予病人肠内营养,注入药物和水分,又可行胃肠减压。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大多采用硅胶胃管,其前端及侧面均开孔,柔韧有余而硬度不足,置管时至会厌处易打折,尤其是吞咽障碍或不配合的病人极易导致置管不顺利甚至置管困难,从而反复插管引起病人鼻咽部黏膜损伤出血,增加病人痛苦。我科自2010年3月以来采用内置导丝协助鼻饲管置管,成功率为98%,明显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减轻了病人痛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置管处敷料及输液装置、定时冲管、保持导管的固定及通畅,并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加强对65例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从而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置管处敷料及输液装置、定时冲管、保持导管的固定及通畅,并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加强对65例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从而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2009年6月成立了PICC静脉置管小组,由护理部统一协调,对全院需要进行PICC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统一安排,加强了科室间的协调合作,使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相应治疗,提高了静脉置管的成功率,PICC静脉置管小组的成立与运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