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质粒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使用,淋病奈瑟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及淋病奈瑟菌的mtr外排系统。质粒介导的菌株分别为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病奈瑟菌(TRNG)。为了解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菌株的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质粒流行情况,作者对73株淋病奈瑟菌进行PPNG、TRNG株及其质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抗生素的不规则使用,淋病奈瑟菌耐药性日益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由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及淋病奈瑟菌的mtr外排系统[1]。质粒介导的菌株分别为产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菌(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病奈瑟菌(TRNG)。为了解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菌株的耐青霉素和耐四环素质粒流行情况,作者对73株淋病奈瑟菌进行PPNG、TRNG株及其质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菌株来源:2004年5月~2007年5月自扬州市皮肤性病防治所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中分离到73株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药敏质控菌株ATCC200610为南通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惠赠。培养基和试剂:T-M培养基、GC培养基、β-内酰胺酶试剂(英国OXOID公司)按说明书配制;巧克力平皿自行配制;琼脂糖和溴乙啶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淋病奈瑟菌菌种分离培养、鉴定、保存:临床采集标本均接种在选择性培养基(T-M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氧化酶、糖发酵试验鉴定,将淋病奈瑟菌在非选择性培养基(巧克力平皿)上纯培养,培养物洗于脱脂牛奶中-70℃保存。质粒介导的PPNG测定[2]:采用纸片酸度法将待检菌涂于浸足试液滤纸上,37℃育30 min,如菌株产内...  相似文献   

3.
应用碱裂解法研究淋病奈瑟菌质粒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病奈瑟菌 (淋菌 )的质粒谱 (plasmidprofiles)是淋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淋病监控的对象。本研究利用碱裂解法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门诊分离的淋菌进行了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 :2 0 7株淋菌均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杭州余杭区中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其中男性尿道分离菌 12 0株 ,眼结膜分离菌 1株 ;女性宫颈分离菌 85株 ,眼结膜分离菌 1株。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测定质控菌株A、B、C、D和E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馈赠。2 .菌株鉴定 :采用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NH…  相似文献   

4.
淋病奈瑟菌流行菌株耐药性及R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R质粒的携带情况。方法 对广东省湛江地区1998-1999年发离鉴定出的98株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采用碱裂解法进行质粒抽提,分析R质粒的分布情况。结果 淋病奈瑟菌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82.65%、69.39%、50%、32.65%;质粒提取后,检出42.5kb、39.5kb、7.4kb、4.2kb四种质粒,其中7.4kbR质量粒达到59.16%。结论 湛江地区淋病奈瑟菌对多种抗生素均耐药,耐药谱型达42种,R质粒为7.4kb“亚洲型质粒”,R质粒与耐药性的关系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的分布情况。方法:(1)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淋病奈瑟菌质粒;(2)采用琼脂糖电泳法测定质粒分子量大小,并对菌株的青霉素耐药现象与4.5Md质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18株淋病奈瑟菌中有206株菌携带质粒,质粒总检出率为94.50%;质粒谱共分7型,以4.5Md+2.6Md和24.5Md+4.5Md+2.6Md为主,分别占30.73%及24.77%,未检出3.2Md的R质粒。结论: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的分析对该地区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4.5Md质粒与青霉素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我县近年来分离的淋病奈瑟菌(NG)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可能原因,为临床治疗淋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5株分离菌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NG菌株(PPNG)。 结果:NG对壮观霉素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为46.7%;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传统抗生素耐药率分别为96.2%、94.3%、93.3%;检出PPNG 37株(35.2%)。 结论: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等药物已不适用于淋病的治疗,壮观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广州地区2005年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MIC,按WHO标准判定四环素MIC≥16mg/L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病奈瑟菌(TRNG);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病奈瑟菌菌株;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结果104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质粒介导对青霉素(PRNG)和四环素(TRNG)耐药菌株分别为14株(13.5%)和15株(14.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6.9%(80/104);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分别为8mg/L、>32mg/L,2mg/L、32mg/L和4mg/L、32mg/L;其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高水平耐药,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8.
76株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质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6):373-37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且不合理的应用,使得淋病奈瑟氏菌的耐药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多重耐药菌株也日益增多,为此对淋病奈瑟氏菌的耐药谱进行连续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了解我院的淋病奈瑟氏菌的耐药情况,我们分析了从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疑为淋病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中培养培养出淋病奈瑟氏菌192株的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黄胶囊消除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方法选取10株2008年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病性病研究所门诊淋病患者中分离鉴定的淋病奈瑟菌作为实验菌株,并测定其质粒谱;将实验菌株接种于含亚抑菌浓度的三黄胶囊培养基上分别作用24、48、72小时,观察其消质效果。结果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的亚抑菌浓度为2.667 mg/ml;三黄胶囊对淋病奈瑟菌耐药质粒具有消除作用,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消除效果越明显(P=0.000);作用72小时后,质粒阴转率达到90%,与消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三黄胶囊具有消质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的分子型别及耐药特征。方法用淋病奈瑟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法对2013年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离的65株NG进行基因分型。同时用琼脂稀释法测定NG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等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NG-MAST分型鉴定出37种ST型别,其中15种为新发现ST型别,包含≥2株细菌的簇群有9个,最大的簇群是ST3285。药敏结果显示,本地区流行的NG对环丙沙星、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6.9%、92.3%、67.7%、3.1%、1.5%;未发现对头孢曲松耐药的菌株。NG的耐药模式以同时对青霉素、环丙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株为主,占52.3%。结论 ST3285、ST2083、ST1768、ST1766等NG簇群为遵义地区流行的主要基因型别,需加强对相应菌株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特征的定期监测。本地区流行的NG对阿奇霉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好,可以推荐这些药物作为淋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女性淋病患者中分离的淋病奈瑟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用纸片扩散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头孢硝噻吩检测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球菌(PPNG)。结果 95株淋病奈瑟球菌中PPNG检出率40.0%(38/95),95株淋病奈瑟球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100%,对青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仅0%~2.6%,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敏感率均高于90%。结论 大观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作为治疗女性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淋病奈瑟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淋病奈瑟菌的β内酰胺酶并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方法:测定淋病奈瑟菌β内酰胺酶;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推荐方法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16例标本共检出淋病奈瑟菌90株(阳性率9.8%);测定其中50株β内酰胺酶,32株为阳性,阳性率64%,90株淋病奈瑟菌对大观霉素敏感率100%,对青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率仅在0%~5.6%;头孢曲松对淋病奈瑟菌产酶和不产酶株均有较好抗菌作用。结论:测定淋病奈瑟菌的β内酰胺酶和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更合理、更准确的用药。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4岁,因患下腹部疼痛、尿道口红肿且有脓性分泌物,周身不适,关节酸痛,发热38.7℃,来我院就诊。问诊患者以前有淋病病史。取患者尿道脓性分泌物做革兰染色,发现在白细胞内存在革兰阴性双球菌,如咖啡豆。后又发现其膝关节疼痛严重且水肿,立即抽取其关节腔积液及尿道脓性分泌物送市人民医院做细菌培养,鉴定为淋病奈瑟菌,诊断为淋病及淋菌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淋病奈瑟菌 (NeisseriaGonorrhoeae ,NG)的青霉素、四环素耐药表型研究 (即药敏分析 )国内已有较多文献报导。但不同的药敏检测方法其检出率的差异颇大。NG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多数分别为获得TEM基因和TetM基因的质粒所致。为精确了解常州地区NG对青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状况 ,我们应用以TEM基因为靶基因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nPCR)和以TetM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技术对分离自常州地区的 5 0株NG进行了分析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抗淋病奈瑟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改良Kado法进行质粒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G等7种药物对76株不同质粒类型的淋病奈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含24.5×106质粒的49株菌株中,3株含4.4×106R质粒,β-内酰胺酶阳性,并同时显示耐青霉素G(≥2μg/ml)、盐酸四环素(≥4μg/ml)和红霉素(≥2μg/ml),8株虽不含4.4×106质粒,也表现对青霉素G(≥1μg/ml)、盐酸四环素(≥2μg/ml)和氨苄西林(≥4μg/ml)的交叉耐药。与不含24.5×106质粒组(0/2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耐壮观霉素菌株。结论24.5×106质粒与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G、盐酸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交叉耐药形成有关;壮观霉素可作为抗淋病奈瑟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淋病奈瑟菌隐蔽性质粒的克隆及PCR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分生物学方法自淋病奈瑟菌标准分离株中克隆4.2kb的隐蔽性质粒,并根据该质粒D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淋病奈瑟菌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标处理简单、反应程序优化,可在2.5小时内完成一次检测。  相似文献   

18.
淋病奈瑟菌的血清型与其耐药性、血清抗性、营养分型、对免疫球蛋白A1蛋白酶的表达以及引起的淋病奈瑟菌感染类型均有密切关系。但淋病奈瑟菌的抗原结构非常复杂 ,与细菌表层结构有关的外膜蛋白、脂多糖和菌毛都可以作为血清学分类的基础。淋病奈瑟菌细胞的外膜蛋白是淋病奈瑟  相似文献   

19.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 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 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 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及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108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NGgyrA和parC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序列并作测序分析。结果108株NG中检出84株对青霉素耐药(77.8%),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0株(55.6%);四环素耐药率为61.1%,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RNG)为28株,占25.9%;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的22株NG均发生gyrA基因的91、95氨基酸位点突变,原91位氨基酸全部由丝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parC基因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为86、87和91。结论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基因检测分析证明了NG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