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原血氧饱和度初步调查及运动前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超  周晓波  何祎  李珣 《西南军医》2009,11(5):815-816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人群血氧饱和度及运动前后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藏族人群和平原移居者(2年以上)各50名测定血氧饱和度,并对70名驻藏战士5公里越野运动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测定,将三组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原世居者和平原移居者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平原移居者运动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与运动时间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结论高原世居者比平原移居者具有更强的活动能力,平原移居者在高海拔地区进行重体力活动时氧经肺的弥散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高原训练对高原驻训新兵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探讨加快高原习服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抽取2018-09-07~09-27驻平原某部队40名新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亚高原进行中等强度适应性训练,2周后两组同时进入高原.检测两组新兵在平原、亚高原、高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平原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健康武警官兵急进性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低海拔地区急进高原的武警官兵12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海拔3700 m,4200 m,5200 m高度,分别监测增压组与未增压组23:00时至次日6:00共7 h的睡眠状况和脉搏氧饱和度,并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评.结果 在3个海拔高度,增压组与未增压组睡眠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最低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性事件总指数、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高原低压性缺氧,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防治急进性高原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氧是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危及进入高原人员的健康,诱发急性高原病。心血管的功能就是运送组织需要的氧并根据组织代谢需氧量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节。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是反映心血管系统对低氧适应性调节的指标,并且容易进行实地测量。本文主要分析世居平原的健康青年男性在3600m高原习服1个月后乘汽车急进至4400m高原后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急性高原病之间的关系。作者随机选择127名在3600m高原习服1个月后乘汽车急进至4400m高原的健康青年男性作为观察组,填写制式急性高原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对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中度病情的高原肺水肿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和常规治疗加超短波治疗组(实验组,41例)。两组于常规治疗前及常规治疗后15min经皮(手指)测血氧饱和度,此后实验组病人加用超短波治疗20min,2组继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结果:高原肺水肿病人经常规治疗后15min血氧饱和度提高,并基本稳定于一定水平;实验组加用超短波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提高,并稳定于更高水平。结论:超短波治疗高原肺水肿可明显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 altitudepohycythemia,HAPC)的发病机理,了解不同性别高原移居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rgthropoietin Epo)的变化,本文对高原移居人群男女各15名血清Epo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同平原值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高原男性组:15名汉族,年龄22.32±4.38岁,高原女性组:15名汉族,年龄为20.48±3.10岁;平原男性组:15名汉  相似文献   

7.
《高原医学杂志》2010,20(1):28-28
血氧饱和度(SaO2)是反映机体供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平原人进入高原后,由于大气压降低,肺泡氧分压也降低,氧弥散入肺毛细血管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因此降低,造成机体供氧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ATP等高能化合物生成减少,这是高原环境下人体劳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玉树地震灾后重建中平原工人对高原的习服过程,并探讨高原习服的生理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赴玉树进行灾后重建的平原工人50人,观察其在初进高原(1—7)d、30d、45d的临床症状、心率、呼吸、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变化,并与平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高原病的相关临床症状多于初进高原(1—7)d出现,(2—7)d症状消失;心率、呼吸、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表现为初进高原(1—7)d、30d、45d与平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体对高原环境具有较强的习服能力,但经45天后仍不能恢复至平原水平,因此,应在一定限度内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手段,来加强和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世居平原男性青年高原习服各时程淋巴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DNA (mtDNA)拷贝数及其氧化损伤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7名世居平原武警新兵急进高原,分别在移居高原3、7、90 d检测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tDNA中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蛋白表达.结果 与平原阶段比较,移居高原3d和7d,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升高(P<0.05);移居高原90 d,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移居高原90 d与移居高原7d比较,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8-oxodG含量,mtDNA拷贝数和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原习服初期淋巴细胞能量重构主要依赖于线粒体数量增加,而在高原习服后期主要依赖于单个线粒体健康程度及能量代谢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0.
健康新兵移居海拔3658m6个月窦房结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惠亮  王春科 《武警医学》1999,10(12):713-713
高原世居者和移居者发生窦性心动过缓(60次/min以下)高达40%,提示高原长期慢性缺氧可能影响窦房结功能[1]。本文选择在平原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的35例健康新兵,在移居海拔3658m的高原拉萨05a后进行了窦房结功能测定,探讨短期高原缺氧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17~21岁,平均19岁,受检对象要求:(1)全部病例均为出生并生长在平原(海拔1000m以下)的汉族武警新兵;(2)一般检查无急、慢性疾患;(3)无病窦的临床及心电图表现;(4)检查前未用过阿托品、心得安、异搏定、镇静剂等影响心率的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对急速进入高原人群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了解药物对急性高原缺氧的预防效果。方法将330名进藏新兵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三组,溶栓胶囊组110名设为A组,进入高原前后7 d口服溶栓胶囊;红景天组110名设为B组,进藏前后7天服用红景天胶囊;医用淀粉胶囊组110名设为C组,进入高原前后7 d口服医用淀粉胶囊;测定进藏前后SaO2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溶栓胶囊和红景天胶囊均能够提高进藏人群的SaO2,与医用淀粉胶囊组的SaO2存在明显差异,但均不能达到进藏前水平。结论溶栓胶囊可适当提高进入高原人群的SaO2,从而发挥预防急性高原缺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进高原对新兵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平原(海拔500 m)和高原(海拔3685 m)对30名空运入藏新兵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观察新兵入藏前后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的测试分值和基础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对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进入高原后的测试值与平原时比较,数字跨度、目标追踪分值明显下降(P<0.05);简单反应时略有增加(P>0.05),视觉保留和译码测试分值略有下降(P>0.05);提转捷度测试习惯手和非习惯手的分值明显增加(P<0.05).新兵进藏后,晨脉显著增快,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为13.3%.结论 急进3685 m高原后新兵的及时听觉记忆能力、手部运动的速度及准确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平原工人进入玉树灾区重建期间普遍出现睡眠障碍,为此对比研究其在海平面和在高原的睡眠结构和血氧饱和变化。方法:对10名健康男性工人先在济南(50m)和在结古(3 750m)习服5个月后进行睡眠研究。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经行睡眠监测,按国际统一的睡眠监测方法实施。同时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在平原表现为正常的睡眠结构并有较高的睡眠血氧饱和能力。但到高原后出现明显的睡眠结构改变,总睡眠时间(TST,min)明显减少,1期非快眼动睡眠时间%(1-nREM)显著增加,而2nREM及3+4期快眼动睡眠时间%(REM)明显减少,反应处于浅睡眠状态。同时周期性呼吸活跃,伴有明显的睡眠低氧血症。但存在个体差异。在高原5个月后,受试工人的动脉血氧水平仍较低,而血红蛋白值则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证实平原健康工人尽管在海拔3 750m高原初步习服了5个月,但其睡眠生理结构仍未恢复至平原正常状态,长期处于浅睡眠使机体机能活动受到影响,而睡眠低氧血症导致高原红细胞增多是发生慢性高原病的病理途径。改善高原睡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高原新兵的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危机心理干预对进入高原新兵心理的影响。方法:792名入藏新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新兵入拉萨前后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填写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心理干预对入藏新兵的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结论:危机心理干预法是防治进入高原人员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高原武警士兵健康状况,提供保障依据。方法 对高原某部的768名士兵进行健康体检,根据入伍是否满1年分为新兵组和老兵组,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 新兵血红蛋白均数(161.45±10.03)g/L显著低于老兵血红蛋白均数(170.34±12.8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心电图异常比(10.79%)显著低于老兵相应值(44.81%)意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蛋白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原环境对士兵健康存在影响,应根据高原驻训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检查,长期驻训者建议轮换,合理科学安排作训计划,开展健康讲座普及知识。

  相似文献   

16.
影响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具有特殊的气压及环境气候特点,如:空气稀薄、寒冷、风大、干燥和日光辐射强。一般来说,当平原地区的人员进入这种艰苦、高寒、缺氧的环境时,均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初人高原地区的新兵也不例外,对高原新兵进行心理卫生及高原病防治等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可以明显提高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高原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健康青年男性急进高原早期鼻腔空间及鼻黏膜变化,为研究急进高原人群鼻腔生理及疾病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100名在成都市(海拔463 m)集结的世居平原健康青年男性新兵,在鼻内窥镜下采集鼻腔图像,并测量鼻腔空间指标.然后随同乘飞机进入拉萨市(海拔3650 m),分别在进入高原后48 h、72 h重复上述检测,并与成都市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进高原后48 h、72 h,鼻腔空间与平原比较,均有所增加,其中48 h时空间最大,72 h开始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平原.进入高原后,鼻腔黏膜干燥,鼻腔空间增大,48 h时鼻出血发生率为19%,72 h时为22%.结论 从平原急进高原后早期,鼻腔空间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仍高于平原;急进高原后早期鼻腔黏膜干燥,鼻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如何方便有效的吸氧,提高资源利用度,为指导高原人群有效地吸氧寻求依据.方法 利用指氧饱和度检测仪对高原守防官兵以不同方式、不同流量吸氧后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在同等吸氧浓度(2-4L/min)的情况下,双鼻孔较面罩吸氧可使血氧饱和度平均提高0.4%-0.9%,较单鼻孔吸氧提高0.9%-1.2% 面罩吸氧较单鼻孔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0.3%~0.5%.结论 针对高原保健双鼻孔吸氧更为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19.
黎志强  周建丽  康宁  李俊  郭晓莉  王斌 《西南军医》2009,11(6):1100-1101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受检者为驻地支队及平原急进部队官兵,共计2723人,全部为男性,年龄17-38岁。其中常驻部队1248人,急进部队1475人;  相似文献   

20.
低氧条件下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压舱模拟急性低氧3000m和日喀则高原3836m条件下,以41名健康成年人为被试对象,经15min健身顺运动使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运动后3min血氧饱和度仍比对照有显著意义的增加。结果提示:在低氧条件下进行健身运动确有提高血氧饱和度的功效,是克服生低氧反应的一各肯效措施。本文对此类健身器运动后增加血氧饱和度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