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菊芬 《健康必读》2008,7(3):57-58
为了进一步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利于临床应用中密切观察患者体征,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对症处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报道,分析在临床应用时应考虑注意问题,以便利于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42例患者,并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其不良反应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中以中老年患者居首位;药物种类中,以左氧氟沙星居于首位;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为主。结论 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而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高于口服,左氧氟沙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最常累及的器官为消化系统、皮肤及附件和神经系统。因此,药师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合理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所涉及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结果随着临床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着上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0%,肾损害的发生率为0.9%~4.3%。结论在广泛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萘啶酸以来,喹诺酮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价格较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上竞相开发生产和应用的重点药物。特别是近10年来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开发了许多新的品种,这些品种的结构和药理特性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可称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有些产品的抗菌作用和疗效已经达到或超过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甚至达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指标。主要品种有: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格帕沙星、克林沙星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药物是抗菌药物,约占医院药费总额的50%左右,因此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关系重大。近年来有很多不同类别的新抗菌药物投放临床使用,而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原种类和耐药性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就迫使临床医药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知识及用药观念,尽可能的做到合理用药。本文就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几类  相似文献   

6.
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信息.方法 收集2007年2-5月门诊患者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芦氟沙星)所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6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消化、神经、免疫、呼吸、泌尿系统等,其中消化与神经系统的症状较多也更加突出.结论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分布广、高效低毒、与其他类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且价格低廉。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世界上竞相开发生产和应用的重点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医院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并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共检出大肠埃希菌813株,主要来自痰标本及尿液标本,各占43.54%及37.9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3.7%,与国家监测大肠埃希菌耐药率5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与该两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避免出现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重症肌无力 (MG)的影响 ,为临床安全、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MG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的乙酰胆碱受体 (AchR)提取蛋白主动免疫C5 7BL/ 6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EAMG)模型 ,随机将EAMG小鼠分为未治疗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抗菌药物治疗组 ,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 7d和抗菌药物治疗后第 14d进行症状评分、低频重复电刺激(RNS)检查和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AchRab)水平的检测。结果 注射抗菌药物后第 14d ,庆大霉素组(2 .10 )、依替米星组 (1.6 5 )、环丙沙星组 (1.73)和氟罗沙星组 (1.5 7)小鼠的平均症状评分明显高于未治疗组(1.2 0 ) ,头孢呋辛组 (1.2 1)和头孢他啶组 (1.2 0 )小鼠的平均症状评分与未治疗组无明显差别 ;RNS检测衰减幅度 ,庆大霉素组 (2 1.2 2± 4 .6 3)、依替米星组 (19.0 8± 4 .2 5 )、环丙沙星组 (2 2 .2 5± 4 .95 )和氟罗沙星组 (2 1.71± 4 .99)明显高于未治疗组 (15 .75± 2 .2 2 ) ,头孢呋辛组 (15 .2 5± 2 .87)和头孢他啶组 (15 .2 5± 3.30 )与未治疗组无明显差别 ;AchRab滴度 ,庆大霉素组 (0 .392± 0 .0 33)、依替米星组 (0 .36 0± 0 .0 4 7)、环丙沙星组 (0 .310± 0 .14 6 )和氟罗  相似文献   

10.
<正> 喹诺酮类药是合成抗菌药物,种类日益增多,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已达十多种,正逐渐改变临床应用抗菌治疗的现状。 1 抗菌活性喹喏酮类药是通过干扰细菌DNA复制而起到杀菌作用,且有抗菌后效应,具有抗菌谱厂,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金葡菌、表葡菌、化脓  相似文献   

11.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近年来,由于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的问世,特别是新型抗菌药物类免疫抑制剂在临床抗排异反应中的广泛应用,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大提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2011—2014年全国15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临床使用问题,并为控制耐药菌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从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取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体系标准分类,利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从使用情况和经济负担2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151所医院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量和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17.67%和18.66%,占比最多的是美罗培南(每年>50%)。每年使用强度最高的药物是美罗培南,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限定日费用较高的药物是比阿培南,其次是帕尼培南。东部和中部使用强度最大的均是美罗培南,其次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东、中、西部地区用药高峰出现在每年的第1季度和第4季度。东北地区用药高峰出现在第1季度和第3季度。结论三级医院及重点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风险,监管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取得快速发展的几类抗菌药物的开发概况和部分新品种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喹诺酮类抗菌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分析统计喹酮类抗感染药物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并评价其在抗感染药物所致ADR中的地位。方法 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数据库中提取1995-1999年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病例452份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全部抗感染药物所致ADR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所致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约占50%),依次是消化道系统损害、中枢和外周神经损害、心外血管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对原患疾病无明显明显;严重的ADR病例主要表现为重症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患者对β-内酰胺类药物或其他抗感染药物过敏时,使喹诺酮类药物引起ADR的危险性增大,不合理合并用药也可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ADR发生率。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务人员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1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前瞻性调查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26  
目的 为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 前瞻必蛤院住院患者412人。结果 全院抗菌使用率68.93%。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外科系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忽视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抗菌药物趋向高档化,病原学检率低前瞻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方法,容易发现问题,真正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多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发展迅速,但感染性疾病并未销声匿迹,在自然界人与微生物之间.各种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拈抗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医师所要做的,是通过台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干预,以解除其对机体的威胁,本就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张建 《健康大视野》2006,14(2):10-11
目的 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现状及应用概况,以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方法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发展史、研究进展、临床用药状况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抗茼药物,现已发展到第四个阶段,在结构上有了很大改进,药理特性有了很大突破,抗菌活性达到或超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甚至与“泰能”相媲美;②化学结构与作用、光毒性有关,可以通过改造母环8位的取代基降低光毒性;③细菌耐药性机理主要是染色体突变;④有抗生素后效应,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时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两药联用时应减小药物的单剂量;⑤由于抑制拓扑异构酶Ⅱ和抗有丝分裂作用。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趋势;⑥医院用药比例、占总费用份额增加,耐药性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仍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应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与开发,并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合理用药是药师永恒的主题。药师要主动参与病人用药,时时筛查,全程跟踪,深入研究药物利用,提高理论水平,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情况较严重。现将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