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多年来采用自拟“参麦玉梅汤”加减治疗疳渴数百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方剂组成太子参2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乌梅5克淮山10克山楂6克生地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法:体质极虚者,太子参易白人参,以大补元气;发热加葛根,以解肌退热;大便秘结者加玄参,以滋阴润燥,增液通便;大便溏薄  相似文献   

2.
绦虫病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我科自1985-4~1988-9,采用我院名老中医胡青山教授拟订的方剂驱绦湯,治疗28例绦虫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科本组28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1例,女7例.年龄在16~55岁之间,平均31岁.病程2个月至3年不等.28例患者均有自动排绦虫节片史,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80年始以自拟槟榔承气汤治疗绦虫病(及囊虫病),收效甚佳。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槟榔100克,甘草15克,大黄20克(后下),芒硝25克(冲服)。将槟榔,甘草加水适量先煎,15分钟后放入大黄继煎10分钟,将药液倒入装有芒硝的碗中约200毫升,然后将余药再加水适量,煎10~15分钟,再将药液混于前液中,共约400毫升。晨起空腹时服200毫升,4小时后再服200毫升,中午便可进食。  相似文献   

4.
绦虫病     
<正> 处方:仙鹤草根及芽适量。用法:将上药洗净,刮去外皮,晒干,粉碎,制成片或丸剂。成人每服30克,小儿每公斤体重服1克。空腹顿服。疗效:治疗31例,近期疗效100%。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用槟榔合剂,治疗3例猪肉绦虫病,荻得显著效果。此方方法简便,且易掌握,门诊治疗一例,只需7~8角钱,适合农村使用,特简介如下,以供参考。治疗方法:1.得方:槟榔片四两,南瓜子四两,元明粉五钱,驱绦丸(即槟榔轧成细面,炼蜜为丸如黄豆粒大小)一两。小儿可酌情减少。  相似文献   

6.
<正>几年来,笔者用化虫丸加减治疗四例绦虫病人,全部痊愈。处方:鹤虱、芜荑、雷丸、使君子、苦楝皮各三钱,榧子一钱,鸦旦子十五个,槟榔片五钱,甘草二钱。另外,南瓜子二两,炒去皮,分两次吃。上药除南瓜子外,水煎二次混合后,分两次服。在每次服药之前,先吃一两南瓜子,间隔十分钟左右后,喝药水。如一剂没有下来虫子,再服一剂。以上是成人用量,小儿用量可酌减。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驱绦饮治疗绦虫病 180例 ,临床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80例中 ,男 10 2例 ,女 78例 ;年龄 2 0~ 47岁 ,平均 34.8岁 ;病程 1~ 6年 ,平均 1.8年。治疗方法 驱绦饮药物组成 :槟榔 10 0 g,当归 2 5 g,甘草 15 g,大黄 2 0 g(后下 ) ,芒硝 2 5 g(冲服 )。用法 :将槟榔、当归、甘草加水适量先煎 15 m in后 ,放入大黄继煎 ,约 10~15 min后 ,将药液倒入装有芒硝的碗中约 2 0 0 m l,然后将余药再加水适量 ,煎 10~ 15 min,再将药液混于前液中 ,共约40 0 m l。晨起空腹时服 2 0 0 ml,4h后再服 2 0 0 ml。疗效标准 治愈 :服药后 …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西藏工作十余年,对藏族同胞的多发病——绦虫病(牛肉绦虫),曾作过临床观察和研究,终于在叶桔泉编著的《实用经效单方》中找列雷丸粉内服这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按叶氏雷丸粉的用量为每服20克,1日3次,连服3天。因如法使用后部分患者有恶心呕吐反应,我们结合藏族同胞的生活习惯加以改进,即将雷丸粉按上述剂量加入适量的糌粑(即元麦炒熟后磨成的粉末)、少许白糖,空腹服,1日3次,连服3天(后减为2天);同时,不必服泻药。改逃后无特殊气味,服后无任何不适,颇受患者欢迎。通过数百例的治疗,部分患者药后  相似文献   

9.
<正>绦虫病患者常有一片片白色节片随粪便排出,故祖国医学称绦虫为(?)白虫。槟榔、南瓜子作为驱虫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200多年前驱虫方剂中就已使用了槟榔,汉朝以后,虽然槟榔多在复方中与他药配伍使用,但也有用单味槟榔驱绦虫的。解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已有不少报告,一致推崇槟榔或槟榔、南瓜子合剂为驱多种绦虫有效药物。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鲜山楂、槟榔治疗绦虫病方药及用法鲜山楂1000g(小儿减半,如系干品,成人500g,小儿酌减),洗净去核,下午3时开始零食,晚10时吃完,晚餐禁食。次晨用槟榔100g,煎至1小茶杯(约100~150ml),一次服完,然后上床休息。有便意时尽量忍耐一段...  相似文献   

11.
绦虫病为猪绦虫或牛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小肠所引起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疾病,多发于牧区。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发现白色扁平体节。我们运用中药南瓜子治疗绦虫病22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牧民16例,回族1例,汉族5例;年龄17~60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年。2 治疗方法 本组22例均用南瓜子槟榔治疗。祛虫前一周减少食肉量,晨起空腹服南瓜子仁120 g,嚼碎吞下,2小时后再服槟榔煎剂(槟榔120 g加水500 mL,煎至约250 mL)4~5小时后如无肠蠕动增…  相似文献   

12.
绦虫病,祖国医学称之谓“寸白虫”、“白虫”,是临床常见人体寄生虫病之一,笔者从1973年——1990年用加味千金槟榔散治疗本病56例,疗效卓著,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31例,女25例;年令最大55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4年,最短15天,腹部隐痛者30例,占53.57%;粪便中发现虫体节片53例;占94.64%;腹泻者16例,占28.75%;食欲亢进者19例,占33.92%;体重减轻者35例,占62.50%;头痛乏力者12例,占24.42%,凡采用本方治疗的病人,其它中西医驱虫药物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笔者用槟榔承气汤治疗绦虫病118例,获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男性96例,女性22例。年龄9—25岁18例,26—40岁77例,41—65岁23例。农民63例,工人21例,学生12例,其他22例。治疗方法:方药组成:槟榔片100克、生大黄20克、芒硝25克、甘草15克(儿童用量  相似文献   

14.
绦虫病治验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绦虫病,除用槟榔南瓜子煎剂外,还用山楂槟榔煎剂治疗本病多例,均获速效,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鲜山楂1000克槟榔100~  相似文献   

15.
绦虫病治验     
绦虫病为猪肉或牛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所引起的疾病。祖国医学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临床表现肛门痒、腹痛、消化障碍等症状。验血:仅见嗜伊红性白细胞轻度增加,无贫血迹象。粪检:肉眼可见白色带状虫节,显微镜下可见绦虫卵。是比较难治的一种虫病。现摘录各地来稿有关治疗绦虫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0~2006年,采用槟榔南瓜子合剂治疗绦虫病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5岁,最大60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年。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泻或腹部隐痛、消瘦乏力、大便中每次有扁节状虫体片、色白长约寸许从粪便中排出或自行从肛门中脱落排出体外。2治疗方法驱虫前1周禁食油腻或肉类蛋白食物,并于前1日晚禁食,次日晨空腹服药,服药前嘱病人排便1次。将南瓜子炒熟去皮取100~120g,早晨空腹将碾粉或直接嚼服,继服槟榔120g煎剂100~120m l,一般服药后保持安静,煎剂冷服,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等副作用。2h…  相似文献   

17.
笔者20余年来使用雷丸散治疗肠绦虫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64例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发病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68岁;9岁至20岁6例、21岁至40岁28例,41岁至60岁21例,61岁至68岁9例;男51例,女13例;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农民27例,工人16例,干部14例,学生5例,少年2例。病例来源:本病治疗64例病历中大部分为门诊病人。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来,我们应用自拟中药驱绦汤,驱绦虫计53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中药方剂、治疗方法及临床体会,介绍如下。不当之处,望批评指导。诊断依据粪便中有绦虫的成熟节片或有绦虫卵检出者,为诊断绦虫病的依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槟榔间歇疗法治疗微小膜壳绦虫病22例,治毕7天内逐日粪检虫卵均为阴性,出院时症状消失,体力增强。  相似文献   

20.
绦虫病临床表现为粪便内有白色节片和消化道症状。近年来,笔者用槟榔煎治疗8例,其中5例为猪肉绦虫,3例为牛肉绦虫,均1次根治。1 药物组成及功效 槟榔煎由槟榔、南瓜子、芒硝3味组成。槟榔味辛苦,性温,杀虫消积,行气利水,能驱杀多种肠道寄生虫,而以治绦虫病疗效最佳;南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