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改进,患者生存期的延长,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由于CT和MRI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明显提高,为放射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报道本院1991~2000年间收治的18例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4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放射治疗后未发生放射性脑损伤的61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检验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并发放射性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同时依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风险预测模型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双侧颞叶最高照射剂量、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高水平双侧颞叶最高照射剂量、血清GFAP、血清COX-2及血浆Fib是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脑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ROC内部验证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AUC的95%CI为0.851~0.972,特异度0.967,...  相似文献   

3.
张国千 《当代医学》2009,15(18):6-7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放射性脑损伤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绡果1例脑干损伤经多方治疗不可逆转,在出现神经症状6个月后全身衰竭死亡。无瘤生存3例,生存时间48~60个月,生活自理。结论放射性脑损伤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长期生存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疗效难以评定,主要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合理的设计照射野。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清S100蛋白在诊断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6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放射治疗前后血清S100蛋白水平。结果 放射治疗前、治疗疗程中期及治疗疗程结束后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9.3%(8/86)和19.8%(17/86),治疗前后及治疗组间比较血清S100蛋白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可导致血清S100蛋白水平升高且与星形细胞瘤治疗疗程和剂量相关,检测血清S100蛋白可作为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损伤诊断较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5.
γ刀、X刀和粒子刀系三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及肿瘤等治疗,本文主要对γ刀、X刀及粒子刀三种放射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性价比做一比较,其中包括设备价格、安装操作难易程度、放射生物效应、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等,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常常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脑损伤。大部分患者在放疗结束后的长期随访观察中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CT检查并无异常的信号或密度改变。但是,当出现CT及常规MRI可见的影像学改变时,损伤往往已较为严重,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此,如何在潜伏期内检出放射性脑损伤,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放射仪器的发展及对放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治疗及预防的进一步研究,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然而肿瘤放疗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放射性食管炎(Radioactive Esophagitis RE)、放射性心肌损害等并发症仍然没有更好的治疗及预防办法,这就导致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并且各种并发症不仅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也是放射治疗后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放射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及较少放疗后各种并发症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个体因素、同步放化疗、放射物理学因素、基因水平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四大支柱(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之一,始于19世纪末期,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距今也有近100年的历史。但由于早期使用的放射性核素222Ra、198Au和192Ir等,释放高能Y射线,穿透力较强,医护人员和患者不易防护,临床应用进展缓慢。80年代后期,随着新型、低能+125I放射性粒子研制成功,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技术获得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测脑胶质瘤放疗后的放射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方法,探讨容积旋转调强(VMAT)技术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差别.方法:24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恶性胶质瘤(WHOⅡ~Ⅳ级胶质瘤)术后患者,其中12例进行VMAT技术放疗,另外12例进行3DCRT技术放疗,处方剂量全部为...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在控制头颈部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放射性脑坏死和认知功能下降,其发生率最高可达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人员近年来在多个层面上对放射性脑损伤的潜在病因进行了探索,通过筛查和鉴定不同干预靶点,为预防和治疗放射性损伤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对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现有的药物及非药物干预手段,提出了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江炫光 《海南医学》2004,15(8):111-112
鼻咽癌(NPC)是一种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REP)随着患者寿命的延长及CT、MRI等影像技术的进步,其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现将收集到的30例NPC放疗后REP患者,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鲍光明  赵孝琴 《浙江医学》2008,30(7):740-741
放射性肠炎是指因腹腔及盆腔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小肠、结肠和直肠的放射性损伤。放射性肠炎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发生在放射治疗后早期,亚急性期发生在放射治疗后2~12个月,慢性期发生在12个月以后。随着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广泛应用,放射性肠炎的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删。慢性放射性肠炎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浅谈医疗设备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娟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2):125-12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如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RI(磁共振)、PECT(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监护起搏仪及γ刀、X刀等一系列诊断、抢救、治疗设备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技术水平。医疗设备的先进与否决定着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脑损伤机制及放射保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射性脑损伤(radiated brain injury,RBI)系指脑部或脑邻近部位的病变经放疗后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是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RBI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鼻咽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其发生放射性脑病的可能性逐步增加.目前RBI逐渐受到神经病学和放疗学界的重视.本文就其发生及保护机制研究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于形状较为规则且体积较小的肿瘤,X-刀治疗技术已取得较为广泛的应用。SRT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立体定向系统、治疗准直器、治疗计划系统等3大部分,其中治疗准直器筒径大小均有固定的分组限制,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如何使其径值大小无限定,更适合肿块情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我院自1999.10率先采用准直器同靶点合成技术对16例各类肿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技术特点和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NPC)是头颈部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放射性脑损伤是NPC患者放疗后较为严重的晚期并发症之一。随着3维适形及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率较2维放疗时代明显下降,但由于目前仍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且在临床和影像学上有时难以与肿瘤复发相区分,其临床重要性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脑损伤是指脑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而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最严重的后遗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其病程为进展性,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就放射性脑损伤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外放疗和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由于局部剂量高和副作用轻而易于被患者接受。放射性粒子发射能量相对小的射线持续地对肿瘤细胞起作用,达到彻底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近距离放射治疗前列腺癌的适应证是前列腺癌低危组的病例,其长期疗效与根治手术相似。对前列腺癌中危的患者,可以作放射性粒子植入配合外照射及内分泌治疗,也取得相当好的疗效。副作用主要是尿路、直肠症状,多为轻度和自限性。  相似文献   

19.
肿瘤放疗自由基损伤副作用修复的新构想及研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和立体定向X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X-刀)用于人体内不同肿瘤的治疗,放射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7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是,无论哪种放疗手段,在治疗病灶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周围及全身的正常组织。正是这种副作用限制了对照射局部所有肿瘤细胞彻底杀灭的作用,因此研究防治放疗副作用就成为提高肿瘤放疗效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探讨放射性脑病的治疗原则.方法:分析14例患者放射治疗方案与放射性脑病的关系及治疗措施.结果:(1)14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脑病;(2)用甘露醇等药物治疗无效,用地塞米松药物治疗有效.结论:放射性脑病的发生与照射面积、分割次数、分割剂量、总剂量及全程治疗时间有关,其治疗以激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