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一度的调节必伴有相应的集合,又称调节性辐辏。AC/A 示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与调节(Ac-cmmodation)之间的三棱镜的比率(△/D)。AC/A 比率的异常是引起隐斜和显斜的原因之一。AC/A 的测定是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手段,既可作为调节性斜视诊断分型的依据、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AC/A 正常值的范围,国外多有报告,国内仅见方氏报道青少年AC/A 比值、学龄儿童的正常值则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通  相似文献   

2.
著者从1982年4月~1983年12月在住院手术患者中,统计了各种类型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34例,坚持同质原则,按照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并探讨了①斜视度与手术量的关系;②黑氏屏检查在选择手术式上的参考价值,现将手术后观察(最短为50天,最长为一年零八天)结果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本组将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分为三型:①外展过强型:在看远时斜视角大于看近时斜视角,AC/A比值较高,参考黑氏屏检查提示外直肌功能  相似文献   

3.
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双眼内直肌后徙术对高AC/A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高AC/A内斜视患儿,以戴全矫镜后看近(33cm)斜视角为依据行双内直肌后徙术,并比较手术前后眼位、AC/A值及双眼单视功能.结果手术前后看近看远(6m)斜视角及AC/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眼位满意率达到98%.38例病人中,术后28例建立了双眼单视功能,占73.7%,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根据戴全矫镜看近斜视角采取相应手术量的双内直肌后徙术治疗高AC/A内斜视,可以有效降低AC/A值并获得满意的看近看远的眼位,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融合及立体视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共同性斜视AC/A比率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计145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共同性内斜视73例,平均年龄10.48±7.85岁,平均斜视角度+40.90±20.70△。共同性外斜视72例,平均年龄12.96±8.29岁,平均斜视角度-39.78±15.90△。采用同视机法测定AC/A比率。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行共同性斜视的分类,将各类斜视的AC/A比率同正常人作对比。结果共同性内斜视的AC/A比率为4.24±2.23△/D,共同性外斜视的AC/A比率为2.80±2.57△/D。二者差异十分显著(P<0.01)。共同性内斜视除部分调节性和先天性同正常人的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它各类型同正常人的差异都有明显(P<0.05)和十分明显(P<0.01)的统计学意义。共同性外斜视除分开过强型高于正常人(P<0.01)外,其它各类型都明显(P<0.05)或十分明显(P<0.01)低于正常人。共同性内斜视AC/A比率异常值占36.99%;共同性外斜视AC/A比率异常值占43.06%。结论共同性内斜视的AC/A比率高于外斜视,内斜视中多数类型的AC/A比率高于或近于正常人,外斜视中多数类型的AC/A比率低于正常人。AC/A比率失常是共同性斜视发病的重要因素。AC/A比率在斜视的分类诊断及手术设计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AC/A比率1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儿童AC/A比率的特点。方法用英国CCAS公司生产的2001型同视机测量142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AC/A比率,根据屈光性质和平时有无戴镜分组。结果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近视眼裸眼AC/A比率低(1.43±2.16),从未戴镜者裸眼AC/A比率更低(0.93±1.49),戴矫正眼镜后AC/A比率(2.34±2.29)接近正常;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视眼裸眼AC/A比率高(3.11±1.84),一直戴矫正眼镜者裸眼AC/A比率更高(3.28±1.09),戴镜后AC/A比率降低(2.54±1.53)接近正常。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近视眼AC/A比率低,与调节有关;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远视眼AC/A比率高,与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共同性斜视术后AC/A比率的变化特点及其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AC/A比率测量同术前一样采用同视机法。随访术后≥6周病例,内斜视19例:外斜视32例。将各类型的斜视均值同其术前相应的AC/A比率均值及正常人的均值对比,并行不同术式AC/A比率均值分析。结果术后ACJA比率均值:内斜视3.16±1.15;外斜视2.32±1.03。内斜视主要类型的AC/A比率较术前下降(P<0.01),同正常人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视分开过强型较术前下降(P<0.01),集合不足型较术前上升(P=0.012),其它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斜视仅基本型低于正常人(P<0.05)。共同性斜视的异常值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或0.01)。各术式对内斜视AC/A比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对外斜视的影响部分有差异(P<0.05或0.01)。结论手术可使共同性斜视异常的AC/A比率趋于正常。其影响与斜视的种类及类型有关,内斜视所受影响与术式无关,外斜视尚不能肯定其与术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定量的调节必定伴有相应的集合(又称调节性辐辏),AC/A 示调节性辐辏与调节之间的三棱镜比率(△/D)。测定AC/A比率对水平斜视,特别是对调节性内斜视及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对正常视力AC/A 比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隐斜视与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调节滞后量之间的关系,探讨隐斜视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近视伴隐斜视青少年62例,检测其屈光度、近距离水平隐斜度及AC/A、调节滞后量。按低、中、高度近视分组,分别对这3组中内隐斜患者与外隐斜患者的AC/A、调节滞后量进行比较,并对隐斜度与AC/A、调节滞后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低度近视组内隐斜患者的AC/A、调节滞后量分别为(4.72±0.38)△/D、(-0.50±0.20)D,外隐斜患者分别为(3.4±0.31)△/D、(-0.20±0.10)D;中度近视组,内隐斜患者的AC/A、调节滞后量分别为(4.25±0.55)△/D、(-0.58±0.12)D,外隐斜患者分别为(3.26±0.25)△/D、(-0.30±0.13)D;高度近视组,内隐斜患者的AC/A、调节滞后量分别为(3.63±0.21)△/D、(-0.60±0.10)D,外隐斜患者分别为(2.50±0.29)△/D、(-0.28±0.12)D;3组中内隐斜患者与外隐斜患者的AC/A及调节滞后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隐斜度与AC/A呈正相关(r=0.670,P<0.05),与调节滞后量呈正相关(r=0.430,P<0.05);外隐斜度与AC/A呈负相关(r=-0.331,P<0.05),与调节滞后量呈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近视患者中,内隐斜的AC/A、调节滞后量均大于外隐斜。内隐斜可能比外隐斜更易促进近视发展,隐斜度越大,近视发展越快。较大度数的外隐斜因伴随较大的调节滞后量对近视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AC/A比率与共同性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辐辏与调节之比率即 AC/A 比率与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和治疗都有密切关系,本文用隐斜法测量204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的 AC/A 比率进行分析,并对其中67例追踪观察至手术后2个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分析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在不同眼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就诊于眼科门诊的127例近视患者,采用近远距隐斜眼位得到计算法AC/A和近距附加+1.00D得到梯度法AC/A,比较计算法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差异。结果:计算法AC/A值高于近距+1.00D梯度法AC/A值(P<0.01);对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眼位组中比较发现,计算法AC/A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组中均有差异,内隐斜组AC/A最高,外隐斜组AC/A最低;对同一眼位组中的两种方法比较发现,在内隐斜组和正视组中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均P<0.01),外隐斜组中两种方法测得AC/A值无差异(P>0.05)。结论: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AC/A,特别是在内隐斜患者和正视患者中使用计算法易得到高AC/A值,造成错误诊断,更推荐使用梯度法。  相似文献   

11.
Faden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定量研究.方法 收集253例伴有双侧上(下)斜肌功能亢进的A-V征斜视,其中V征221例,A征32例,均行双侧上(下)斜肌减弱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观察手术前后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斜肌亢进程度、眼位、双眼视觉及A-V征斜视度与手术和术后残余量的量效关系.结果 221例V征患者术前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25.69±9.27)△;手术平均减少了(23.24±9.42)△,随访末期残余斜度差平均为(2.45±6.37)△.对于外斜视V征,手术解决了(23.41±9.66)△.内斜视V征为(22.72±8.67)△.随访末期V征斜视矫正成功率为95.02%(210/221).32例A征患者术前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23.72±11.29)△;手术平均减少了(24.34±13.56)△,随访末期残余斜度差平均为:(-0.63±5.38)△.对于外斜视A征手术解决了(25.15±13.97)△.内斜视A征解决了(20.83±12.06)△.随访末期A征矫正成功率为96.88%(31/32).结论 伴有双侧斜肌亢进的A-V征斜视,行双侧斜肌减弱术可有效矫治A-V征斜视.虽然随着A-V征的偏斜度数增加,双侧斜肌减弱术所矫正的斜视度有所增加,但术后残余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发生继发性外斜视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内斜术后继发外斜视的相关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对1998-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23 例内斜术后继发外斜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并观察疗效,探讨发生原因。结果内斜视的发病年龄,是否合并垂直性眼位偏斜,弱视及调节一集合功能(AC/A)减弱是造成继发性外斜视的重要因素。外斜视矫正的效果与术前斜视角及术中眼位矫正清况相关。结论1.内斜术后应该进行长期的随防。2.外直肌后徙联合后徙的内直肌前移是治疗继发性外斜视的有效方式。3.术中5-10 PD 小度数过矫可提高术后的正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5例不同的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的视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在验光基础上,应用综合验光仪测量集合幅度、调节幅度以及正负相对调节,用Von Graefe法测量在远近距离的隐斜方向和隐斜度、调节集合/调节值(AC/A)比率(调节性集合与调节量之比),用Risley可变棱镜测量远近水平正负融像聚散,用Worth4点灯和R.D.S立体视觉图测量立体视觉.参照Morgan分析法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视觉训练.结果 (1)1例集合不足的特征是远距隐斜在正常范围而近距高度外隐斜,且近距正相对聚散(PRC)低、AC/A低.(2)1例集合过度是近距内隐斜、远距隐斜在正常范围、负相对聚散(NRC)低、AC/A高.(3)1例散开过度是远距高度外隐斜、近距隐斜在正常范围、高AC/A.(4)1例融像性聚散减低是远、近距隐斜均在正常范围,AC/A正常、但正负融像性聚散均下降.(5)1例单纯内隐斜是远、近距内隐斜均超过正常范围,负相对聚散下降、AC/A正常.结论 5例都属于非斜视性双眼视觉异常,临床症状虽相似,检查结果却不同,诊断和治疗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AMP视觉刺激仪、凸透镜和三棱镜(CAMP CONVEX PRISM,CCP)3者结合应用对儿童近视眼异常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A)的影响。方法对年龄6~16岁的330名患者,根据其年龄分为6~12岁组和12~16岁组;按隐斜性质分为内隐斜组和外隐斜组;按近视程度分为高度组、中度组、低度组,分别进行CCP综合训练3个月,记录训练前后AC/A及隐斜度。结果大多数内隐斜患者经过训练,AC/A及内隐斜度减小。但外隐斜患者AC/A变化不明显,6~12岁患者外隐斜度也无明显改变,12~16岁患者外隐斜度减小。结论CCP综合训练对恢复异常的AC/A,治疗调节性隐斜视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A型外斜视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A型外斜视的病因、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自 1995- 01/2003- 12 收治的 1 825 例斜视中62 例 A 型外斜视病例的病历资料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依据是否伴有上斜肌功能过强、原位水平斜视及双眼视觉功能情况行上斜肌部分肌腱切除术或断腱术和 / 或水平直肌手术, 术后随访时间 6 ̄18( 平均 9) mo。结果: A型外斜视占同期斜视患者 3.4%。在同期所有的A- V征中, A- 外斜占 21.2%; 术后眼位恢复正位 52 例( 83.9%) , A征消失 56 例( 90.4%) , 术后 54 例获得立体视功能( 包括术前 3 例存在立体视功能患者) 。结论: A型外斜视是一种较常见的斜视类型, 发病原因以斜肌功能异常为主, 常合并水平斜视, 应依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异常及双眼视情况,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可获得满意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早期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与调节(accommodation,A)比值的变化.方法 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38例76眼,按术前屈光矫正方式分为归为框架眼镜组17例和角膜接触镜组21例,采用VonGraefe法测量各组术前戴镜和术后裸眼1月及3月远距、近距水平隐斜,根据公式得到计算性AC/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框架眼镜组术后1个月计算性AC/A值明显低于术前戴镜AC/A值(P<0.05),而术后3月计算性AC/A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接触镜组术后1月和3月AC/A值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戴框架眼镜的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AC/A值较配戴角膜接触镜明显减小,3月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LASIK手术对高度近视患者计算性AC/A值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老视前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调节性集合(AC)与调节(A)比值的变化.方法 对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老视前期近视患者25例(50只眼),按术前屈光矫正方式分为戴框架眼镜组11例和角膜接触镜组14例,采用Von Grade法测量各组术前戴镜和术后裸眼1个月及3个月远距、近距水平隐斜,根据公式得到计算性AC/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视前期近视患者戴框架眼镜组术后1、3个月计算性AC/A值明显低于术前戴镜AC/A值(P<0.05),而术后6个月计算性AC/A值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接触镜组术后1个月AC/A值明显低于术前戴镜AC/A值(P<0.05),3个月和6个月AC/A值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视前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AC/A值较术前先减小,以后逐渐上升,至术后6个月时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LASIK手术对老视前期近视患者计算性AC/A值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眼视功能各参数中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系的参数,以发现在视疲劳中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为进一步通过视功能训练改善视疲劳症状提供基础。方法:通过问卷调查选取门诊患者50例,年龄11~37岁。其中,有视疲劳症状患者25例,无症状者25例。用综合验光仪进行主觉验光以及双眼视功能各项参数(隐斜视,AC/A,融合范围等)测定,并分析结果。结果:有视疲劳症状组与无症状组之间,视远及视近隐斜无统计学差异;AC/A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融合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视疲劳的发生与双眼视功能的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AC/A)异常是视疲劳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70例先天性内斜视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病例行三棱镜、眼球运动检查,合作者行同视机等检查.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其余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据斜视角大小等情况设计不同的手术方式,有斜肌异常的一并解决.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先天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多为轻度远视,戴镜不能矫正眼位,斜视度≥30△,78.57%合并下斜肌亢进,21.43%合并眼球震颤,经手术治疗正位率达88.57%,12.86%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 先天性内斜视需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除高AC/A且斜视度≤4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术外,其他以非对称性手术为主,此方法 既满足了双眼视的发育条件,又有利于二次手术设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眼上斜肌肌腱延长手术对A型斜视的影响.方法 对11例双眼上斜肌功能亢进伴A型斜视患者施行上斜肌肌腱延长术,对术前术后的眼位、A征的矫正情况、双眼视功能等进行分析.结果 11例中,术前A征10~34,平均(19.27±7.50)△,术后上方与下方水平斜视度差-12~3△,平均差别(3.67±3.28)△,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手术对A征的矫正量15~38△平均(20.64±4.97)△;术后A-V征均消失;6例患者恢复双眼视觉,2例存在立体视觉.结论 上斜肌延长手术治疗伴上斜肌亢进的A型斜视安全有效;特别对于轻中度上斜肌亢进、A型斜视和具有双眼视功能患者,针对性较好,不易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