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瘢痕癌45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78年1月~2008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45例瘢痕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5例均为慢性瘢痕癌,其中溃疡型36例,增生型9例;年龄大于50岁的37例,占82.22%;烧伤瘢痕癌最多见,占40%;皮损好发于四肢(44.44%),其次为头面部(42.22%),躯干部最少(13.33%);皮损恶变的潜伏期为3~60年,平均(30.7±16.3)年;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原发病诊断时的年龄与潜伏期呈显著的负相关;2例(4.44%)烧伤瘢痕癌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为鳞状细胞癌。结论:瘢痕癌主要见于50岁以上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瘢痕癌的重要依据,根治性切除术是瘢痕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E-CD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8月至 1997年 4月 ,我们收集 2 9例食管癌的新鲜手术切除标本 ,研究钙依赖细胞粘附分子 (E Cadherin ,E CD)的表达与食管癌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管壁浸润的深度、长度等关系 ,为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监测提供新的辅助检查指标。临床资料和方法  2 9例中男 19例 ,女 10例 ;年龄 32~78岁 ,平均 5 9 6岁。均为术前确诊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者 ,其中溃疡型 13例 ,髓质型 9例 ,蕈伞型 4例 ,缩窄型 3例 ;伴有淋巴结转移者 15例 ,无淋巴结转移者 14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取 2 9例病人的新鲜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13例行CT检查,确诊4例;2例行MRI检查,确诊1例。术前确诊的5例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膀胱袖状切除。5例分别于开放手术或PCNL术中发现新生物,活检证实后行根治性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1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者后2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转移而被迫放弃手术。5例无功能肾者于肾切除术后常规病检发现合并肾盂癌。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12例,移行细胞癌3例,腺癌1例。获随访10例,随访时间1~35个月,死亡7例,术后生存时间1~27个月。结论: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诊断困难,预后差。对结石病史长、合并感染或肉眼血尿者,术前应考虑合并肾盂癌的可能。CT与MRI检查对诊断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有重要价值;对术前未确诊而又怀疑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建议行开放手术,勿选PCNL。  相似文献   

4.
本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25—70岁,同时多发癌(SC)组平均年龄为50.9岁,异时多发癌(MC)组第1癌平均年龄为41.7岁,第2癌平均年龄为49岁;MC第1癌至第2癌间隔时间为14个月至12年,平均间隔为7.8年,第2痛与第3癌间隔时间为7年。有4例具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家族史。痛灶状况:本组共计72个癌灶,均经病理证实,属于SC共计22例51个,MC共计9例21个。SC中2原癌18例,3原癌2例,4原发癌1例,5原癌1例。2癌灶间相距小于10cm者8例,大于10Cm者14例,在外科根治性切除相同范围内15例,不同切除范围内6例。MC中2原癌8例,5原癌1例。病理类型:分化性腺癌加分化性腺癌21例,粘液腺癌加粘液腺癌5例,分化性腺癌加粘液腺癌5例;SC组根治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有淋巴结转移8例,无淋巴结转移12例,MC组有淋巴结转移者4例,无淋巴结转移者5例。本组有9例伴有大肠腺瘤,占29%。外科手术情况:2例拒绝手术,2例剖腹探查后因癌肿难以切除而施行凹横结肠转流术,以后又囚远端癌肿梗阻再次行降结肠、乙状结肠造口术。其余27例先后共施行根治性切除术42例次,其中包括:Miles术10例、Dixon术4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横结肠局段性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Miles术1例、Hartmann手术1例、直肠癌经肛门径路局部切除术1例、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368例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男性289例,女性79例,年龄38~79岁,平均56岁.术前临床分期I~Ⅲ期.全部患者采用Ivor-Lewis手术(右胸及上腹部两切口)行食管大部切除加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全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8个月.结果 腹腔淋巴结转移58例(15.8%),其中T1-2患者占36.2%(21/58);有13.8%(8/58)的患者为跳跃性腹腔淋巴结转移,均发生在T1-2患者中.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10.3%,低于胸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18.3%.远处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极差,无1例达到5年生存(0/16).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5枚和远处腹腔淋巴结转移是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应该选择有利于腹腔淋巴结广泛清扫的手术方式.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不良,尤其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治性切除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日期间3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原发性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本组38例胰头癌患者中有3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1.6%,1年累积生存率为38.7%,2年累积生存率为12.9%。2 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远处转移与肿瘤大小(rs=0.421,P=0.008)及TNM分期(rs=0.746,P=0.000)有关,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有关(rs=0.543,P=0.001),肿瘤大小也与TNM分期有关(rs=0.475,P=0.003)。3单因素分析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表明,性别(P=0.045)、肿瘤大小(P=0.004)、分化程度(P=0.003)、TNM分期(P=0.000)、远处转移(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01)与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的预后有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03)及淋巴结转移(P=0.007)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4 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的结果显示,中、高分化患者预后明显优于低分化患者(χ2=11.356,P=0.003);TNMⅠ+Ⅱ期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Ⅲ+Ⅳ期患者(χ2=15.970,P=0.000);无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有远处转移患者(χ2=9.248,P=0.00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的预后明显好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χ2=10.144,P=0.001)。结论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关系密切,而与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阴茎癌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阴茎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阴茎癌84例,鳞状细胞癌80例,乳头状瘤恶变4例。行阴茎肿瘤局部切除3例,阴茎部分切除术67例,阴茎全切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4例,17例有癌转移者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结果 76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5年和8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88.5%和82.2%,行阴茎全切术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和8年生存率分别为88.3%和81.6%,有淋巴结转移者则分别为62.5%和50.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包茎和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因素。合理选择适应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治疗有效,其5a和8a生存率较高,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因为具有早期淋巴结转移和嗜神经性转移的特性其预后极差,根治性手术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该疾病的治疗方式.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备受关注,但是其具体清扫范围以及是否联合血管切除一直也是争论的焦点.近年来,胰头癌切除的动脉优先原则被认为是对胰头癌手术相关理论的很好补充.而全胰腺系膜切除理念的提出也为胰头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阴茎癌5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鳞状细胞癌44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恶变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肿瘤切除+包皮环切术2例,阴茎部分切除术36例,阴茎全切+尿道会阴部造口术13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11例。结果41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76.7%,行阴茎全切除术者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63.6%。结论阴茎癌早期诊断并予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应积极行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再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局部复发、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可疑转移者的预防及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994年6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的再次手术的23例乳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并随访。结果全组病例腋窝淋巴结再清扫17例有淋巴结转移,占74%。其中,12例原改良根治术中淋巴结阳性者8例;4例原Halsted根治术淋巴结阳性者3例;4例原单纯乳房切除术中,淋巴结阳性3例;原象限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象限切除术各1例,淋巴结均有阳性发现;原单纯乳房切除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淋巴结阳性1例。再次手术者中,发现原切口疤痕或胸肌有残留或复发癌6例。17例曾行腋窝清扫病人中,经手术再清扫共得淋巴结283枚,平均每例16.6枚。结论恰当的手术方式、规范化的切除范围、精细的手术操作和无瘤技巧是预防和减少局部复发转移的重要措施。对局部复发、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可疑转移者再补作手术有助于控制和减少局部病情的发展,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侧肾盂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临床表现为腰部或胁肋部不适、隐痛或胀痛,1例因血尿发现,4例均有患侧肾结石病史(20~45年,平均30年);伴发热者2例,左侧骶髂关节疼痛者1例,右侧第6肋骨疼痛者1例;血清结核DNA均1000IU/ml;行CT检查4例,IVU检查3例,B超检查3例,KUB检查1例,全身骨扫描2例。术前诊断为肿瘤1例,误诊为结核1例,诊断为肾多发结石2例;肾结石术中发现肿瘤并经快速冰冻病理确诊2例。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者3例,根治性肾切除者1例。结果 4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其中低分化3例、中分化1例,T_3N_1M_0者2例、T_3N_1M_1者1例、T_4N_2M_1者1例。术后均获随访,生存时间50天~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个月,患者均死于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CT、IVU检测对于肾盂尿路上皮癌并发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较好方法,但本病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水平,寻求鳞状细胞癌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8例病理活检证实阴茎鳞状细胞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Jackson分期,Ⅰ期2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期4例。53例行手术治疗;行阴茎肿瘤局部切除及阴茎癌部分切除43例;阴茎全切除并尿道会阴部造口术及髂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0例(腹股沟淋巴结均阳性,髂淋巴结阳性1例)。术前新辅助治疗(热疗加化疗)联合术后化疗37例,仅术后化疗12例,单纯手术治疗4例;5例未手术治疗患者行化疗和/或放疗。48例随访2~5年,4例行阴茎部分切除者2年内复发,4例2年内死亡,7例2~5年内死亡,2年生存率为91.7%,5年生存率为77.1%,10例失访或随访期未满2~5年。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联合术后化疗是目前治疗阴茎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淋巴结的清扫根据临床分级具体处理,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治疗及术后化、放疗是否可减少复发及提高生存率,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肾盂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IVU检查,13例行B超检查,4例行CT和MRI检查;1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加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行IVU检查者仅提示4例有占位性变病,13例行B超检查者仅显示2例有占位性病变,4例行CT或MRI检查者均提示有肿瘤改变。近50%的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术前诊断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敏感方法为CT和MRI,其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肾切除术,但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治的95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体尾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胀痛、腰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和消瘦、乏力.肿瘤标志物、B超、CT、MRCP、PET-CT等检查是诊断胰体尾癌的主要方法 ,各有特点.本组手术切除率为37.9%(36/9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31.6%(30/95),姑息性切除6例(6.3%),姑息性旁路引流手术18例,26例仅行剖腹探查.根治性切除者生存期明显长于非根治性切除者(P<0.01),扩大根治术又较根治术有更长的生存期.行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神经转移、淋巴结转移或切缘残留者术后生存期较短.结论 早期诊断,提高根治切除率,才有可能延长胰体尾癌患者的生存期.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可明显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肿瘤是否有神经转移、淋巴转移及切缘有否残留是影响根治性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膀胱憩室癌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膀胱憩室癌 5例。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73岁。术前膀胱镜下活检确诊 3例 ,术中冰冻切片确诊 2例。其中移行细胞癌2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混合性癌 (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 )各 1例 ,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术后辅以化疗 3例 ,化疗加放疗 1例。 结果  5例随访 6~ 72个月 ,平均 2 3个月。 2例移行细胞癌分别于术后 6、8个月局部复发 ,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术后 1例死于肿瘤转移 ,1例随访 6年无瘤存活。鳞癌者术后 1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腺癌者术后 1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混合性癌者目前术后 6个月无瘤存活。 结论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为主 ,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茎鳞状细胞癌的特殊类型疣状癌误诊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阴茎疣状癌患者的诊治资料,患者平均年龄49岁,肿瘤呈菜花样生长。瘤体病现活检6例误诊。4例患者肿瘤局限于阴茎头者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其余5例均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见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手术标本切缘未见肿瘤细胞。病理诊断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随访2-6年,平均3.8年,无1例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阴茎疣状癌细胞分化好,组织活检易误诊。由于其生物学行为以局部侵袭性生长为主,手术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膀胱憩室癌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5例膀胱憩室癌患者均行CT和膀胱镜检查确诊。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移行细胞癌2例,鳞状细胞癌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3例于术后2个月内死亡,均为非移行性细胞癌;另外2例术后随访1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CT和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膀胱憩室癌的临床分期不同,预后明显不同,非移行细胞癌病理类型有早期浸润行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股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浸润性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早期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可提高生存率。体格检查、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假阳性率高 (2 5 % ) ,可靠方法是腹股沟淋巴结清除后病理检查。因此确定阴茎鳞状细胞癌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选择高危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行治疗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是重要的。材料和方法  48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 ,切除原发灶 ,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或严密随访 (平均随访 5 9个月 )。检查内容包括 :肿瘤病理分期 ,肿瘤大小 ,浸润深度 ,分级 ,在原发癌中异形细胞占的比例 ,有无血管浸润。…  相似文献   

19.
膀胱混合癌的诊治及死亡原因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膀胱混合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对收治的 10例膀胱混合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  10例膀胱混合癌占同期 44 2例膀胱肿瘤的 2 .2 % ,其中移行、鳞状细胞混合癌 7例 ,鳞、腺混合癌 2例 ,移行、腺、未分化混合癌 1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8例 ,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2例 ;术后 9例获随诊 ,生存期 7个月~ 6年。结论 膀胱混合癌恶性程度高、易转移 ,早期不易诊断 ,预后极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时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头面部瘢痕癌溃疡创面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4例头面部瘢痕癌溃疡创面患者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发病年龄21~81岁,平均61.6岁。潜伏期1个月~70年,中位时间4年。发病部位:头顶部7例、颌面部6例、颈部1例。致伤因素:创伤5例,抓伤5例,烫伤2例,烧伤1例,针刺伤1例。病理检查结果示鳞状细胞癌9例、基底细胞癌3例、皮脂腺癌1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合并管状顶泌汗腺腺瘤1例。手术行单纯肿瘤扩大切除1例,肿瘤扩大切除+植皮修复1例,肿瘤扩大切除+局部皮瓣转移修复7例,肿瘤扩大切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5例。结果 1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3个月,平均27.8个月。2例(14.29%)患者出现瘢痕癌溃疡创面复发,其中1例术后化疗2个疗程,于术后2年复发,现予以口服中药治疗,仍健在;1例于术后1年复发,复发后化疗2个疗程,已死亡。1例患者行左眼及眼周肿瘤扩大切除+游离左侧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嵌合肌肉轴型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经抗感染和扩创缝合术处理后愈合良好;其余患者瘢痕癌溃疡创面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