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结果术后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双侧下颌角间距有明显缩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之比平均从87.64%下降到82.78%,并且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角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达到了下颌截骨术后下颌骨整体形态的协调美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式.  相似文献   

2.
弧形截骨术和外板劈除术对下颌角形态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和比较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后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对下颌角肥大患者下颌角的形态变化差异。方法对下颌角肥大行弧形截骨成形术的30例和行下颌角外板劈除术后的20例的头颅正、侧位片进行测量比较。结果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使下颌角间距变小,下颌角角度变钝,下颌升支长度变短,下颌角点向前上移位,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变小,下颌骨升支及体部变窄;下颌角外板劈除法可以使下颌角间距变小,而下颌升支长度,下颌角区的下颌骨最大宽度,下颌骨升支及体部的宽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下颌角弧形截骨成形术对面下部正面观和侧面观均有较大改善,下颌角外板劈除术主要对面下部正面观有较大改善,在进行下颌角肥大成形术时,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角截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单纯下颌角截骨整形患者35例,术中使用超声骨刀配以骨刀手具进行截骨。结果全部35例患者术后经6个月至5年随访,口腔全景片示下颌骨双侧对称,下颌骨下缘平滑,下颌神经管清晰完整。1例患者术后单侧面部血肿,对症处理2周后完全恢复。结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使用超声骨刀,截骨效果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颌角精确对称截骨的方法。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进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手术4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 1 0006648.0)结合弧形定位及侧壁打孔技术进行下颌角的连续弧形截骨。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截除的骨块与术前设计基本吻合,术后下颌角及下颌下缘弧线流畅,对称性及外形良好。结论:应用下颌角截骨定位器及侧壁打孔技术能安全准确的完成口内入路下颌角弧形截骨术,能更好的保证截骨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各部位骨质截除的临床应用方法、效果和价值.方法 下颌角肥大美容就医者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均采用鼻插管全身麻醉,口内切口,骨膜下分离充分显露下颌骨,注意妥善保护颏神经,根据不同类型下颌角肥大的术前设计,用超声骨刀分别或同时进行下颌角截骨、下颌缘截骨、下颌骨外板劈除等操作.结果 超声骨刀可以完全截断下颌角骨质,顺利完成下颌角整形截骨的各项操作,比传统的刀锯更加精确,截骨曲线流畅.所有受术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意外损伤及骨折现象,术后随访1年,截骨线条美观,外形稳定,形态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超声骨刀进行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可较好地提高手术精确度和安全性,但较传统刀具,超声骨刀截骨时间略长,必须熟悉与刀具不同的操作方式和手感.  相似文献   

8.
下颌神经管三维CT定位在下颌角截骨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以减少下颌角弧形截骨整形术中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几率.方法 对30例青年女性下颌角肥大患者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定点后测量下颌神经管下缘在各点距下颌牙牙冠的距离.术中应用钢尺测量定位其在下颌骨体外表面的投影.指导截骨.术中、术后观察下颌神经管的完整性.结果 30例下颌角截骨术后下颌神经管骨壁均完整,未损伤下颌骨体内神经血管柬.结论 三维CT可以准确定位下颌神经管,指导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截骨设计与术中操作,减少下齿槽神经血管束损伤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截骨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下颌骨截骨术后产生第二下颌角伴下颌边缘不流畅或双侧不对称患者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18~40岁。通过CT行全头颅扫描,应用Mimics 13.0软件建立颅骨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截骨线,根据设计线进行二次截骨,并于术后6个月时再次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修复前、设计后及术后6个月时下颌角角度,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侧对称性及设计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相符程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15 d出现血肿,经口腔换药清洁、引流、加压包扎,术后2周B超下观察血肿已吸收,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及颏突意外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39例患者的下颌角角度由术前左侧118.12°±18.08°、右侧114.60°±16.01°改善至左侧121.28°±6.96°、右侧121.32°±5.88°,术前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P=0.045),术后6个月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529)。比较各例设计后下颌角角度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实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601),且患者均对第二下颌角及面型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骨截骨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既可避免术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及颏神经,亦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颌缘全长截骨治疗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的疗效。方法:因美容需要进行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整形手术患者5例,术前根据头颅X线正侧位片、下颌全景牙片及下颌骨CT三维重建检查对患者的下颌骨形态进行分析,并征求患者需要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法:5例全部采用下颌缘全长截骨,3例同时行双侧下颌角区外板截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h左右,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经过6月~2年随防,所有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明显,双侧基本对称,咬合关系正常,疗效明显。结论:下颌缘全长截骨对单侧下颌骨过度发育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下面部骨性轮廓改形的手术中,寻找下颌骨最佳截骨部位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82例女性受术者,经口内入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利用电动往复锯片的弹性,原位调整锯片切入骨质的角度,一次性整体截除下颌骨升支下部、下颌角、下颌骨外板、下颌骨体下缘及部分颏骨,将残端磨削平滑圆润,线条流畅。结果早期为追求下颌角最大程度地截骨缩小下面部,致出现俗称“马脸”变形、第2下颌角,8例均是由于早期手术对下颌骨体及下缘、下颏处理不到位。术后随访101例,医患双方对效果非常满意61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5例,差2例。结论下面部骨性缩小的3个关键点足下颌角后份、下颌骨体中份和颏骨前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下颌角肥大直线截骨的特点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为手术及手术辅助器械的设计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择100例咬牙 合关系正常伴不同程度下颌角肥大的成人头颅侧位X线片,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对截骨线及其与下颌角相关解剖结构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截骨线长度及截骨线到下颌角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负相关(P <0.01).截骨线长度为(60.0±5.2)mm;截骨线长度到下颌角的距离为(10.5±1.5)mm.下颌角区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呈正相关(P <0.01),截骨线到下牙槽神经管的距离为(10.3±1.5)mm.新下颌角到磨牙咬牙合平面的距离与原下颌角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距离为(16.9±1.4)mm.结论 以下颌第一磨牙近中临面对应的下颌骨下缘为起点向后上方做直线截骨将下颌角恢复到125°时,截骨线与下牙槽神经血管神经束有相对安全的距离,下颌角截骨量比较充分,能够有效改善下颌角形态.新下颌角距磨牙咬牙 合平面的距离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矫治下颌角肥大有多种式术,但单一式术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矫治效果,探讨下颌角截骨术与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术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2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于完成术前检查与分析后,在全身麻醉下应用口内入路行双侧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后同时行下颌角弧线截骨术,术后观察两侧下颌角间距变化。结果21例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经7个月至1年的随访,双下颌角间距明显缩小,下面部宽大畸形显著改善,下颌角部曲线圆滑,形态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术式不仅有效地纠正了面下部过宽,使整个面部轮廓变得圆滑、柔美,方形面型得到满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辅助下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改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内窥镜辅助下,经口内入路,先用小圆钻钻孔,之后用来复锯截除下颌骨外板、摆动锯长斜形或弧形截骨。结果本组共29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效果满意26例,不满意3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开口度、口型及咀嚼功能均正常,无血管损伤、下齿槽神经损伤、下颌骨意外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辅助下口内切口下颌角截骨重塑面部轮廓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口内入路咬骨钳法矫正下颌角肥大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一种应用特制咬骨钳咬除肥大下颌角的矫治方颌畸形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口内入路,磨削下颌骨外板,标定需要咬除的下颌角范围,用特制的咬骨钳咬除下颌骨,再用骨锉将骨断面打磨光滑、平顺.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采用该方法矫治方颌畸形求美者128例.结果 术后随访128例求美者1~36个月,其中125例下面部外形柔和、自然、流畅,效果满意.3例不满意,其中2例为左右不对称,1例为去骨量不足,均行Ⅱ期修复术得以矫正.咬骨钳咬除下颌骨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明显出血,未发生面神经损伤、"第二下颌角"、升支骨折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口内入路咬骨钳法矫正下颌角肥大畸形,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截骨术对面下部轮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68例因下颌角肥大致方形脸的患者行口内切口定位,并肿胀麻醉,充分显露下颌截骨区,直视下用来复锯行下颌角和部分下颌骨升支、水平支外板斜行截除术,颏孔周围以小圆柱磨头磨平,放置负压引流并关闭黏骨膜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一次性截除的骨片完整,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斜行截骨的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且效果良好,适合大部分情况的下颌角肥大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998年至2 0 0 2年,对2 4例患者采用经口内切口置入导引板定位行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效果良好。1 材料与制作根据术前口腔全景片及头颅正侧位定位片测得下颌角肥大程度,及所需截除的下颌骨形状和大小。先用温水(约摄氏80℃)将带孔状白色可塑性塑胶板软化,再按需截下颌骨大小制成导引板,该板厚约3mm(图1)。2 手术方法2 1 局部浸润麻醉[1 ]2 2 口内切口暴露下颌骨 在口内自下颌升支下前缘,向前沿龈颊沟至第二双尖牙作切口,遗留1cm宽牙龈缘黏膜组织以便缝合,垂直点状下刀,直达骨膜。伸入剥离子充分剥离下颌骨升支外侧板中下段、下颌角及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下颌角截骨是面型轮廓重塑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术,为了提高手术的精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我们对各种下颌角截骨术操作技巧进行探讨.方法:术前进行面部测量、下颌骨曲面断层X线和头颅正侧位定位X线片投影测量,设计截骨线和去骨量,术式选择口内切口下颌角截骨术、口内切口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耳后切口下颌角截骨术、耳后和口内联合切口下颌角截骨术;结果:面下部过宽同时下颌角肥大者单纯下颌角截骨效果往往不会很理想,需要同时进行下颌角外侧骨板部分去除,减少面下部的宽度,206例术后两侧对称,效果良好;1例面瘫;2例下颌骨骨折,术中做内固定;3例下颌骨体部成角,3个月后第二手术将突出部分磨平.结论:术前测量设计下颌角截骨的术式和截骨线是十分必要的,根据下颌角肥大的不同类型选择相适应的截骨术式.  相似文献   

19.
形态良好的下颌是维持面部协调的关键元素,下颌角整形也是面下部整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颌角肥大属于下颌骨的常见畸形,主要表现为向后向下突出或外翻的下颌角所导致的下面部宽大。下颌角肥大可手术矫正,常用术式包括下颌角全层截骨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角截骨联合下颌角外板劈开截骨术,以及下颌角截骨联合其他截骨术等,各术式有各自的适应证。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开始应用于下颌角肥大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和3D打印技术可针对不同患者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还可制作用于术中截骨和定位的手术导板,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下颌角肥大的矫正术式及常见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下颌咬面为定位基准的下颌角截骨引导保护器的安全准确截骨效果。方法术前通过测量耳垂到咬面的垂直距离,并根据患者对术后下颌角形态的要求来弯制截骨引导板的弧度,使下颌角截骨引导保护器的下颌咬平面板、固定板、下颌升支后缘保护板和截骨引导板与3D打印模型贴合。术中将弯制好的下颌角截骨引导保护器按照术前预定的位置安放并固定后,紧贴引导板内侧面截骨。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术后效果。脱套分离下颌骨和下颌角,使下颌角截骨引导保护器安放更加容易,固定板与下颌骨外板固定后截骨引导保护器处于稳定状态,便于安全准确地进行截骨操作。结论下颌咬面定位下颌角截骨引导保护器可以安全准确地引导下颌角截骨,是一款有效的辅助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