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中应用内镜辅助技术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手术要点。方法:选取36例内镜辅助技术下行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患者,先设计拟置入假体所需剥离的上极、内侧、外侧、新的乳房下皱襞范围及胸大肌离断线,再切开双侧腋窝皮肤并分离,常规剥离胸大肌后间隙,在内窥镜辅助下,离断部分胸大肌,置入假体,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3±34.5)min,术中出血量(25.6±4.6)ml;术后引流(4.8±2.0)天,单侧乳房引流量为(200.3±65.8)ml。术后随访1年,无明显乳头、乳晕感觉丧失,1例(2.78%)出现包膜挛缩,Baker II级,余35例乳房外形丰满圆润、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假体移位及双峰乳形等并发症。结论:在内镜辅助技术下行双平面法经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术后乳房外形逼真,手感柔软,活动度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假体隆乳的优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内窥镜通过腋窝切口对胸大肌下间隙进行全程直视下剥离,并离断部分胸大肌起点,形成双平面,置入假体。结果:本组就医者共366例,术中解剖清楚,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随访3~36个月,乳房假体位置稳定,形态自然,手感柔软。结论:内窥镜辅助下的腋窝切口假体隆乳术,解决了传统腋窝切口隆乳盲视操作存在的弊端,并可形成双平面,是未来假体隆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内窥镜辅助下经腋下入路行假体隆乳术的效果。方法:采用腋下切口入路,在内窥镜辅助下,直视分离手术腔隙,离断部分胸大肌,将乳房假体置于胸大肌下和乳腺筋膜下双平面腔隙中。结果:本组就医者56例,经过平均11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后恢复快,未出现血肿,包膜挛缩等并发症,乳房形态自然,受术者满意度高。结论:经腋下切口在内窥镜辅助下的双平面假体隆乳术,变盲视操作为可视操作,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可在直视下进行胸大肌的松解,减少胸大肌对假体的束缚,降低了疼痛和包膜挛缩的发生,术后外形美观、手感逼真,可获得理想的动态效果,获得持久、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假体隆乳术的术后长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术的5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长均大于18个月。测量术后乳房各径线,对各项与假体隆乳相关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双侧锁乳线、胸乳线长度及经乳头胸围,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而经下皱襞胸围术前、术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有2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其中绝大多数患者(98%)属于轻症并发症(如乳头感觉改变、乳房假体边缘可触及),仅1例患者(2%)出现严重并发症(Ⅲ~Ⅳ级包膜挛缩)。结论内窥镜辅助下腋窝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可明显增大患者乳房体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技术,经腋窝人路双平面法硅凝胶假体隆乳术的可行性,并对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切口位于双侧腋窝皮肤自然皱褶处,长约4cm.以常规方法剥离胸大肌后间隙,在10 mm-30°内镜辅助下,剪离断部分胸大肌.通过腋窝切口植 入毛面解剖型硅凝胶乳房假体,常规留置负压引流3-5 d.结果 临床应用79例,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与单纯胸大肌后假体隆乳患者相比,本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较轻,外形更为自然,手 术效果满意,无包膜挛缩、血肿、瘢痕增生及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内镜辅助下,可以经腋窝入路完成双平面法硅凝胶假体植入隆乳术.该方法将乳腺后间隙假体隆乳术及胸大肌后间隙假体隆乳术的优点相结合,切口隐蔽.在双平面法隆乳术中,当患者要求采用隐蔽切口时,应用该技术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辅助,在腋下切口假体隆乳术中的临床应用与操作体会。方法: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内窥镜辅助隆乳20例,40侧。手术均行腋下切口,内窥镜辅助,胸大肌下分离置入假体或胸大肌筋膜间分离置入假体。结果:20例均随访1年以上,一例一侧包膜挛缩变硬,再次内窥镜辅助经腋下切口切开包膜组织,扩大腔隙,重新置入假体,,术后恢复好。其余术后乳房形态良好,外形及手感好,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包膜挛缩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房内注射奥美定取出后二期行硅胶假体隆乳术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6年3月,对60例注射奥美定隆乳的患者采用乳晕下缘入路取出注射物,并根据患者的局部情况,25例于注射物取出后6个月行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术后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25例行二期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近期观察术后效果均良好,无血肿和感染发生,外观自然,手感柔软。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包膜挛缩,乳房形态正常,效果满意。结论经乳晕下缘入路取出注射物,二期行胸大肌后间隙或乳腺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隆乳术,其方法可行,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内窥镜辅助隆乳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养活常规隆乳术盲视下操作分离假体置入腔隙而赞成的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探讨内镜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方法 自1996年5月起在内窥镜辅助下行胸大肌下置入腔隙的分离,止血及肌肉,筋膜的剥离,切割,17例置入假体34个,其中经腋切口7例,乳晕旁切口9例,乳房下皱臂切口1例。结果 应用内间辅助进行隆乳术可以减少组织损伤,经乳晕旁切口可以更直接和准确地分离和切割胸大肌内下份起点,腹直肌前鞘和腹外斜肌筋膜,形成分离彻底的置入腔隙和良好的乳房下皱襞形态,防止乳房假体上移及位置不正,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0例术后经随访3-12月,均无包膜挛缩,外形及手感良好,结论 内窥镜 乳术对置入腔分离,止血彻底,可减少血肿,感染等并发症,降低包膜挛缩的发生率,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假体置入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一期隆乳术应用于被覆软组织较薄患者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经腋窝切口分离出胸大肌后间隙,置入硅胶假体;从双下肢大腿部后侧脂肪堆积处采集自体脂肪组织,离心处理后均匀注射于乳房的各个区域,以达到良好的软组织增厚和假体覆盖,形成自然的外观和手感。随访期间对乳房的形态、假体的轮廓感及手感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7个月。本组173例患者中,除1例一侧乳房局部出现较明显的脂肪结节外,余均未出现脂肪液化、坏死等并发症;术后乳房形态、大小、手感和位置的满意率达92%。结论假体置入联合脂肪移植隆乳术,可防止假体轮廓显现,术后乳房形态美观、手感自然,在被覆软组织较薄患者中应用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胸大肌后乳房假体置入术的剥离区定位袁翔李东王晓媛一、理论基础胸大肌后假体置入隆乳术中,假体放置位置对术后乳房形态有直接影响,因此,容纳假体的腔穴剥离范围的准确定位至关重要。由于受术者乳腺量的多少及下垂程度轻重的个体差异很大,以及腋窝入路需外展双臂等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组织补片在隆乳术中的应用,并对其早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5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采用乳晕切口,乳房假体植入胸大肌后间隙;实验组将胸大肌对假体压迫最明显的部位切开,直到假体无明显压迫为止,形成的胸大肌裂口用生物组织补片进行修补;对照组将胸大肌裂口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除对照组出现1例包膜挛缩外,余均未出现排斥、过敏、感染、积液、裂口假体疝等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乳房形态、手感、动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隆乳术中应用生物组织补片修补胸大肌裂口,增加了胸大肌后间隙容量,为乳房假体植入提供足够空间,对术后乳房自然形态、手感和动感有良好的作用,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经腋窝切口入路,以肿胀麻醉技术辅助完成盲视下胸肌筋膜后间隙的剥离,将硅凝胶假体置入胸肌深筋膜与胸大肌之间.自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以此方法对43例求美者施行隆乳术.结果 本组43例求美者,术后经6~12个月的随访,除1例求美者双侧轻度不对称,1例求美者Baker Ⅱ级挛缩,余者均外形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经腋窝入路胸肌筋膜后间隙假体隆乳,其操作简单,切口隐蔽,可有效减少包膜挛缩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内窥镜辅助假体置入在胸肌筋膜下或双平面层次(部分胸大肌下、乳腺下)纠正乳房下垂的可行性。方法本组患者共18例,均为轻度乳房下垂,经腋下切口,通过内窥镜辅助将硅凝胶乳房假体置于胸肌筋膜下或双平面层次。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3~18个月,平均6.5个月。乳房外形良好,下垂基本矫正,未见假体包膜挛缩,无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窥镜技术与双平面胸肌筋膜下隆乳技术相结合,通过腋窝切口使乳房表面不遗留瘢痕,在降低并发症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果,是矫正乳房下垂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取净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MHG)并维持相应的乳房形态。方法:自2004年至2007年笔者用经腋窝切口分离至乳房后间隙,清除PAMHG,并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反复稀释冲洗。经确定冲洗液内已无注射材料残留后,于胸大肌深面剥离、假体置入腔隙,置入硅凝胶假体的方法共治疗108例。结果:已行108例216侧PAMHG取出并隆乳术,其中1例由于感染,清除PAMHG后,经抗炎治疗3个月后行假体置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结论:经腋窝隐蔽切口能相对彻底清除PAMHG,并行胸大肌深面隆乳术,较好地维持相应的乳房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内窥镜技术辅助下行假体隆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入组病例共206例,采用全身麻醉后做腋窝切口,在内镜下行胸大肌后间隙分离,离断部分胸大肌,形成双平面,置入假体。结果:本组共206例隆胸患者,术后随访123例,随访时间1个月~4年,术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包膜挛缩发生Ⅱ级9例,Ⅲ级2例,本组无Ⅳ级挛缩,包膜挛缩发生率约为5.3%。本组无再次手术修复病例。结论:在内镜引导下经腋部入路"双平面"假体隆乳,具有手术切口隐蔽,术野放大,直视下操作,微创安全,止血彻底等优点,该方法适应证较广泛,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既往评定假体隆乳术效果的不足,及胸大肌下与乳腺后层次的假体隆乳术效果的满意度调查。方法各选取10例胸大肌下和乳腺后层次放置假体的隆乳者,分别在立位和卧位下的手感、动感,以及乳房自身感受、配偶感受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而对两种不同层次隆乳方法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乳腺后隆乳和胸大肌下隆乳相比,在立位和卧位时,前者手感更好,尤其是平卧时乳房能自然向两侧展开,且乳房可以随着不刊体位的变动而相应变动,配偶满意度远高于后者。结论作者制订的假体隆乳术后评价分级标准全面可靠。乳腺后问隙层次假体隆乳术后形态自然,尤其是卧位时动感逼真,符合实际生活中隆乳者及其配偶对手术效果的评价标准,优于胸大肌下假体隆乳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胸肌止点移退法双平面隆乳术治疗胸部小乳症。方法:对于67例美容就医者行双平面隆乳术时,借助内窥镜将胸大肌下方与腹直肌、腹外斜肌、前锯肌的连接处做离断,同时将胸大肌与乳腺组织之间的纤维连接进行分离,使胸大肌部分上移,形成腔隙后置入乳房假体。结果:本组术后未出现血肿,感染、假体移位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年,乳房外观美感好,美容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内镜下胸肌止点移退法双平面隆乳术对于小乳症具有很好的矫治效果,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假体隆乳的一种新方法.方法用特制的手术器械,经脐入路,通过腹壁脂肪层向上分离,越过乳房下皱襞,在胸大肌下分离隆乳腔隙,采用奥美定假体隆乳.结果临床应用32例,随访6个月,乳房外形满意,1例1侧只乳房出现早期包膜挛缩.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切口更加隐蔽,胸部、腋窝处无切口瘢痕.与内窥镜下经脐隆乳术相比,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经腋窝切口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治疗乳房过小症和轻、中度乳房松垂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并总结操作要点及手术经验。方法: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腋切口内镜下双平面假体隆乳术876例,其中97例伴轻度或中度的乳腺松垂。通过对876例手术病例分析,从术前设计、术中操作技巧、术后处理三方面归纳总结出其技术要点。结果:876例受术者均未出现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术后均无明显乳头、乳晕感觉丧失。598例术后获随访6~36个月。除68例乳房轻度欠对称外,其余就医者术后乳房外形自然逼真,手感柔软及动感逼真,无包膜挛缩,无血肿及感染。37例出现包膜挛缩,其中15例为Baker III级,其余为Baker II级以下。结论: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隆乳手术,由于采用双平面技术,即乳腺后及胸大肌下两个平面,能同时具有胸大肌后间隙和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的优点,术后乳房形态自然,手感及动感逼真。由于内窥镜的应用使所有手术步骤均在直视下操作,双平面的构建更确切,术区剥离更精准微创,止血更彻底。此手术方法以微创、精准为特色,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腔隙剥离精准,术后切口隐蔽,恢复快,包膜挛缩发生率低等优势。适用于大部分隆乳需要者,满足现代女性对乳房美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假体隆乳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用特制的手术器械 ,经脐入路 ,通过腹壁脂肪层向上分离 ,越过乳房下皱襞 ,在胸大肌下分离隆乳腔隙 ,采用奥美定假体隆乳。结果 临床应用 32例 ,随访 6个月 ,乳房外形满意 ,1例 1侧只乳房出现早期包膜挛缩。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 ,切口更加隐蔽 ,胸部、腋窝处无切口瘢痕。与内窥镜下经脐隆乳术相比 ,方法简单 ,容易操作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