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抽血顺序、抽血量等分析前因素对血凝检测中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方法按抽血顺序和抽血量分别抽取抗凝血液标本采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贝克曼公司提供的原装配套试剂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结果采血量不足可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结果,尤其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抽血顺序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结果影响比较轻微。结论为保证血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采集血样时应把血凝放在第2管采集,抽血时采血量一定要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凝血三项在外科手术前常规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0]412号《关于出凝血实验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的通知》中提出如下要求:停止使用出血时间测定项目的Duke法,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和毛细血管法,停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的常规出血时间测定,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Fr)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取代。我室根据卫生部要求和临床需要及病人承受能力开展了凝血三项,即:APTT、PT、FIB加PLT,因为PLT在血常规检测中已包括,我们将操作规程改变前后的3186例外科手术前患者的APTT、PT、FIB结果与旧的出凝血时间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手术前4项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前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凝血酶时间 (TT)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 2 6 0 8例术前PT、APTT、FIB、TT 4项凝血功能并与Duke法和玻片法测定 180 8例术前出血时间 (BT)与凝血时间 (CT)对比。结果  2 6 0 8例中 ,PT、APTT、FIB和TT延长分别为 1.7%、2 .9%、15 .4%和 15 % ;180 8例中 ,BT和CT延长分别为 0 .38%和 0 .49%。结论 PT、APTT的敏感性较强 ,TT、FIB可作为筛检试验 ,此 4项均较BT和CT法敏感。  相似文献   

4.
罗金花  贺慈 《吉林医学》2022,(3):701-702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肝素治疗对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46例,基于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采用大剂量肝素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小剂量肝素治疗,获取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5.
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206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4项主要凝血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6例肝病患者检测结果与100例健康者检测结果比较:肝硬化、肝癌患者PT、APTT、TT时间延长(P〈0.01),FTB含量降低(P〈0.01)。慢性肝炎患者PT、APTT时间延长(P〈0.01)。TT、FTB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凝血功能4项检测明显异常,且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病患者病程进展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血后室温放置不同时间和血液与抗凝剂不同比例对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的影响。方法 抽取 4 0例体检健康者血液与抗凝剂 9∶1和 6∶1混匀 ,分离血浆后立即测定 ,另将 9∶1血浆分别于 1h、2h、4h、6h测定。结果 室温放置 4h和 6h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相比PT、APTT时间均延长 ,PT有显著差异 (P <0 .0 5) ,APTT有极显著差异 ( P <0 .0 1) ;血液与抗凝剂比例缩小 ,PT和APTT时间延长 ( P <0 .0 5)。结论 检测PT、APTT应严格把握抗凝剂比例 ,标本采集后 2h以内检测完毕  相似文献   

7.
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与正常孕妇凝血功能间的区别。方法:用凝固法在COAG-A-MATE XM半自动凝血仪上检测38例妊高征患者和24例正常孕妇的PT,APTT,Fg。结果:妊高征患者的PT,APTT均低于对照组,妊高征患者的Fg高于时照组,两者有差异。结论:妊高征患者的高凝状态远大于正常孕妇。  相似文献   

8.
汪鸿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47-3748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将我院60例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检测结果。结果手术第1,3,5天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B)等指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血液呈高凝状态,因此,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美英  王建惠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55-2756
目的: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及半自动血凝仪分别对40例健康人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以观察健康人群在两种不同方法下所测PT及APTT正常范围。方法:应用Compact BE全自动血凝仪,及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仪测定40例健康人PT测定和APTT值。结果:全自动血凝仪所测40例健康人PT测定和APTT正常范围较半自动血凝仪所测之正常范围更接近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提供的PT测定和APTT正常范围。结论:全自动血凝仪操作简便快捷,人为因素影响小,应广为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及血液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分析标本中有无溶血、凝块、脂血及离心时间,不合格标本重新采集;应用全自动血凝仪对前后两次标本,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全部数据与标准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分析。结果:标本发生溶血、出现凝块、脂血与离心时间不足,均影响检测结果,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结果配对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静脉采血及标本处置符合试验项目的要求,避免人为因素导致实验诊断数据误差,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100例健康人和9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PT、APTT、FIB、TT、AT。结果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延长(P〈0.01),FIB显著减少(P〈0.01),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凝血五项功能的监测。为临床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判断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30例早孕妇女服药前和第一次服药后第8天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服药后PT明显缩短(P<0.05),APTT和TT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孕妇女进行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生理上外源性凝血作用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3.
两种血液凝固仪测定PT、APTT、Fbg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评价两种血液凝固仪。方法:使用STA—Compcat全自动凝血仪凝固(磁珠)法,使用Sysmex-CA50半自动凝血仪光学(散射光)法,分别测定PT、APTT、Fbg。结果:一般情况下无显著性差异,但散射光法受标本纯度的干扰。结论:两种血液凝固仪测定PT、AFTT、Fbg结果具有可比性。但在标本浊度有变化时STA优于CA50。  相似文献   

14.
郭光辉  束振华 《海南医学》2010,21(24):108-109
目的研究分析前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龙岗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采血不合格标本488例与其重抽后合格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测定;并对35例即送检合格标本立即进行凝血四项测定和室温放置2h、4h、8h与4℃放置2h、4h、8h再测定。结果采血量过多或过少、标本溶血以及室温放置时间过长都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凝血四项测定结果准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血液凝集仪的广泛应用 ,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利于质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rothombin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itedpartialthomboplastintime ,APTT)的测定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的重要指标[1,2 ] 。由于PT和APTT试验影响因素对其实验结果准确性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就不同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讨论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本来源 :测定组标本 2 5例均为我院急诊科病人 ,正常对照组 30例为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 ,均静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脑梗死患者的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四项进行了检测,现小结与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150例脑梗死病人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我国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标准,由专人登记。其中男93例,年龄32~81岁,平均56.5岁,女57例,年龄33~81岁,平均56岁。1.2 仪器采用美国400CPLUS半自动血凝仪,使用山东省血栓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凝血检测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凝血象和血小板的变化。方法:对我院86例脑梗死患者和102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进行测试。结果: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值升高,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㈣值缩短,血小板(PLT)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血的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检测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象和血小板,能早期发现患者的血栓前状态,能尽快溶栓.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2 h组、内毒素6 h组、内毒素+肝素2 h组,内毒素+肝素6 h组5组,每组8只,静脉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内毒素2 h组和内毒素6 h组PT及APTT的延长差异显著(P<0.01),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肝素6 h组间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2 h组相比,以及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6 h组相比,PT和APTT延长明显改善(P<0.05);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肝素2 h组相比,PT和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素的早期应用可减缓PT、APTT的延长,改善脓毒症时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22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鼻咽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PTT、Fib、D-二聚体)的血浆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Ⅰ期+Ⅱ期鼻咽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PT、APTT延长以及Fib、D-二聚体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而且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更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卢美红  景蓉蓉 《海南医学》2012,23(18):80-82
目的研究不同分析前处理方法对比浊法凝血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乳糜血20份、健康人血20份,分别用常规法、高速离心法和手工法进行PT、APTT检测;将溶血标本21份、血量不足标本30份和重新补抽来的51份标本同时进行PT、APTT检测。结果健康人标本常规法、高速离心法、手工法检测的PT,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糜血标本常规法检测PT、APTT结果高,甚至检测不出,经高速离心处理后结果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血量不足等问题标本的PT、APTT结果与重新采血后标本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血量不足时APTT明显延长。结论乳糜血、溶血、血量不足等问题标本大大影响了光电比浊法凝血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前标本的处理是保证其检测结果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