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心理暗示的不同结果 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一家旅馆。睡至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背靠在床上,依然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黑暗中,他摸索了好一阵子才找到窗户,可任凭他怎么使劲,也无法将其打开。情急之下,他只得举起拳头,把窗子的玻璃砸碎。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在家里等待要见的客人,可是却不见他来,这时可能突然“听到”敲门声,赶快说:“请进”。打开门一看,却大为失望,没有人。这是由于期待而引起的暗示性的幻听。曹操的部队在行军的路上,口干舌燥,曹操巧妙地运用“望梅止渴”的暗示,对士兵们说“前有梅林”,兵士立刻口生唾液。  相似文献   

3.
前段时间,一首被称为“死亡音乐”的乐曲在网上迅速流行。据说许多人在听后都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些听过该乐曲的人说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恐怖。一首乐曲就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能让人去自杀吗?心理专家说,其实这只是心理暗示在作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减轻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60岁以上确诊尿毒症伴皮肤瘙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采用心理暗示配合尿毒症常规皮肤护理,对照组采用尿毒症常规皮肤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参考Dirk R.kuypers的评分系统,按皮肤瘙痒程度、分布、频率和睡眠干扰情况分别打分。结果常规皮肤护理配合心理暗示护理1周后,瘙痒积分由常规皮肤护理平均积分14.6±5.6降为11.4±3.8,有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皮肤护理配合心理暗示护理治疗2周与治疗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常规皮肤护理加心理暗示减轻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见效快,提高了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适合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暗示是采用含蓄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接受某一观察或按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分娩中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减轻直至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因素,促使分娩过程顺利进行,现将我院妇产科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岩 《河北医药》2012,34(19):3029-3029
老年患者术前由于紧张焦虑,以及对手术的恐惧,常会发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应激反应。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可因此发生意外,有诱发心律失常、心脑血管意外的潜在危险。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紧张压力,增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在手术前采用心理暗  相似文献   

7.
8.
公民对无偿献血这一新生事物从好奇到认同直至参与,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路程,在整个献血过程中,每个人对相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比较放松,有的比较紧张,个别的甚至出现恐惧,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识水平、人格的特点、遗传状况、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等等。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献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大汗、头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积极的心理暗示“扩大优点法”对分娩的影响,以探讨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暗示“扩大优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孕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产妇产程缩短,产时出血量减少、剖宫产率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李冬梅  马小军  张金辉 《河北医药》2013,(24):3821-3822
心理暗示治疗多应用于内科病人,随着人类社会化的进步,孕妇对分娩成功与否的困惑、对产痛的恐惧、对产后性生活及身体恢复程度的担忧,使得心理暗示治疗在产科分娩前后得以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医药保健杂志》2005,(11A):35-35
当夫妻间有一方产生性要求时,一般情况下是不肯也无需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的。夫妻间不直接表述性要求是高明而又文明的。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不说,对方怎么会知道呢?尤其是那些相知不深或感觉迟钝的夫妻。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正>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而那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比较幼稚的人更易受到暗示。心理暗示的不同结果某人出门旅行途中投宿一家旅馆。半夜,哮喘的老毛病发作,感到呼吸困难、胸部憋闷。黑暗中,  相似文献   

13.
痛觉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任何一种疼痛都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心理抗痛是指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针对病情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而缓解病痛带来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降低。它是治疗疼痛的辅助办法,由于老年人疼痛患者较多,这一方法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老年病痛。积极的心理因素能抗手术痛、药物痛、生理痛大量的临床手术时间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能减轻手术给人体带来的疼痛。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即患者对手术有着正确的认识,富有积极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与医生积极地配合,术中和术后疼痛都很轻微,甚至有人没有感觉到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联合心理暗示对青年癌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4月收治的青年癌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管理及心理暗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营养评价法(MNA)量表以及生存质量问卷(QLQ-C30)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MNA和QLQ-C30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量表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营养状况改善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管理联合心理暗示可减轻青年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风险,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赵爽  宫淑芝 《河北医药》2004,26(3):284-285
暗示是一种正常心理活动,也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心理现象。暗示同样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病人挑选老医生,认为贵药比贱药更治病等,都是受暗示的表现。积极的暗示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可以治病;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萎靡不振,消极被动,可以致病。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充分了解影响暗示的因素,利用积极的暗示,避免消极的暗示。  相似文献   

16.
牙科畏惧症(DF)又称牙科焦虑症或牙科恐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治疗过程中所持有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暗示是一种强大力量,如果是不好的暗示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坏影响,尤其是对失眠危害很大,其中心理学家总结了6种是危害最大的。害怕心理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心理暗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9例.心理暗示组在活动义齿修复前采用心理暗示干预的方法,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暗示,按照快速适应型、渐进适应型及弃用型三个等级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理暗示组的快速适应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渐进适应型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弃用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干预应用于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可有效减轻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初戴时的异物感,增强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使用的信心,缩短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时间,能够使患者坚持戴用,且简单易行,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美丽 《北方药学》2012,9(6):99-99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精神、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及分析,并就我站2010年~2011年的献血人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人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了统计,为了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应用宝贵的无偿献血资源,保证无偿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参加无偿献血,我站自2011年起,在采血工作中对过度紧张或有过晕针、晕血经历的无偿献血者进行了身体放松及正向心理暗示处理,这一方法的引入对降低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在慢牙周炎患者中选取心理暗示治疗对疼痛和负性情绪的临床影响作用。方法:项目资料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参考随机法实施研究。参照组(n=33)行常规超声洁治处理,实验组(n=33)行心理暗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参照组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与实验组数值比对,P<0.05,表明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心理暗示治疗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可显著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