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在心房纤维性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经胸(TTE)及经食管(TEE)超声心动图对分为阵发性房颤组(A组)及持续性房颤组(B组)的140例受检者进行研究.结果 A组中, TTE技术没有检测到左心耳血栓,TEE技术在90例中检测出6例左心耳血栓,占6.6%;B组中,TTE技术在50例中发现4例左心耳血栓,占8%; TEE中发现20例左心耳血栓,占40%;右心耳血栓3例,占6%;在左心耳血栓中有15%的患者TEE检查发现2块左心耳的附壁血栓.左、右心耳同时发现血栓者占3%. 结论TTE及TEE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检测左、右心耳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房颤(atrialfibrillation,Af)射频消融术前经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对左房及左房耳内血栓检出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23例拟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同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左房和左心耳血栓检出情况。结果:23例房颤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未检出左房及左房耳血栓,TEE在23例患者中发现3例左心耳血栓,占13%,左房耳自发显影(spontaneous echo contras,SEC)2例(8.7%)。结论:TEE在房颤介入治疗前检出左心耳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房颤动时右心耳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时右心耳结构、功能和血流流速曲线的改变。方法 选取 26例房颤患者和 13例窦性心律患者,采用TEE充分清楚显示右心耳图像并采集血流流速曲线和其他相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右心房射血分数 (RAEF)和右心耳射血分数(RAAEF)均显著降低(P<0. 05~0. 01);房颤时右心耳血流流速曲线峰值排空、充盈流速和流速积分均显著下降(P<0. 05~0. 01)。右心耳峰值排空、充盈流速与右室射血分数 (RVEF)、RAAEF、RAEF、右心房最大面积(Smax RA)等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TEE可以安全、准确地评价右心耳血流动力学情况;房颤时右心耳血流流速曲线是反映右心房、右心耳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 (TEE)观察窦性心律时右心耳结构、功能和血流频谱的特点。方法 选取 2 6例窦性心律患者 ,常规超声资料的留取后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 ,清楚显示右心耳图像并采集血流频谱。结果 窦性心律时右心耳血流频谱形态可分为 4相、 3相和 2相波 ,在获取的 2 6例图像中 ,右心耳血流频谱为 4相波者有 6例(2 3% ) ,为 3相波者有 12例 (4 6 % ) ,为 2相波者有 8例 (31% )。结论 窦性心律时右心耳血流频谱是反映右心房和右心耳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房颤患者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准确性,同时探讨二者发生差别的可能原因。方法119名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于射频消融术前行16排增强螺旋CT(16CCT)及TEE检查,排除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结果16CCT发现3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而TEE则诊断7例患者存在左心耳血栓(其中2例患者与16CCT结果相符,另外5例患者,TEE诊断新鲜血栓形成者为3例,其余2例患者血栓位于左心耳入口靠近左上肺静脉处)。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金标准,16排增强螺旋CT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敏感性为28.6%,特异性为99.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7%和95.7%,Kappa值为38.8%。结论16CCT与TEE诊断左心房/左心耳内血栓的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超声心动图对来源不明的栓塞性卒中(ESUS)患者隐性阵发性房颤(CPAF)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将随访期间是否监测到阵发性房颤发生的92例ESUS患者,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预测ESUS患者发生CPAF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3例(25%)患者在随访中监测到阵发性房颤(PAF)的发生。较无PAF的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到的自发回声显影(SEC)和左心耳血流速减低(LAAF)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发现的左房增大的征象在PAF患者中更常见。通过ROC曲线预测CPAF的LAAF最佳截断点为49.5 cm/s,左房前后径(LAAPD)为42 mm。SEC和/或LAAF与LAAPD联合预测CPAF的特异性提高到95%,而单独LAAPD则为70%。结论 TEE联合TTE有助于预测ESUS患者中CPAF风险增加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临床欲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房颤复律的256例风心病患者TTE检查后行TEE检查,对左房血栓(LAT)、左心耳血栓(LAAT)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TE:检出血栓者17例,检出率6.64%,血栓位于左房腔内12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3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2例。TEE:新增检出血栓者32例,检出率12.5%,血栓位于左房腔内3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8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1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13例。结论TEE对左心耳部血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特别是新鲜血栓及左房云雾状回声优于TTE。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房颤时左、右心耳血流频谱的形态特点能否反映左、右心房的激动模式。方法 选取2 6例房颤患者,常规经胸超声资料的留取后,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充分清楚显示左、右心耳图像并采集血流频谱和其它相应指标。结果 房颤时,左右心耳血流频谱类型表现不一致。结论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左右心耳血流频谱的研究为房颤时左右心房激动模式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流动力学变化状况,探讨其预测左心耳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房颤组138例和对照组30例,均接受TEE检查。分别从0°、45°、90°、135°不同角度观察两组左心耳二维图像,获取左心耳血流频谱及组织速度成像图像;测量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最大容积(LAAVmax)、血流峰值排空速度(LAA-EV)和峰值充盈速度(LAA-FV)、血流平均排空速度(LAAAEV)和平均充盈速度(LAA-AFV),以及左心耳各壁收缩期峰值速度(LAA-SV)和舒张期峰值速度(LAA-DV)。并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LAA-EV、LAA-AEV、LAA-FV、LAA-AFV及LAAEF均减低,LAAVmax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颤组138例患者中,左心耳存在血栓者15例,无血栓者123例,对照组、房颤组无血栓者及合并血栓者LAA-AEV、LAA-AFV、LAAEF及左心耳各壁LAA-SV和LAA-DV依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A-AF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27.5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73.3%、96.7%;LAA-AEV判断发生左心耳血栓的截断值为33.0 cm/s,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0.0%、86.7%。结论 TEE能有效评价左心耳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其功能。房颤患者左心耳收缩、舒张功能减低,左心耳血栓形成时减低更甚。LAA-AFV和LAA-AEV可以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超声心动图对肺栓塞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进行了TTE和TEE检查 ,并与CT结果对照 ,其中 4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TEE随访。结果  10例患者右心房内径 (5 7± 9)mm ,右心室内径 (3 4± 5 )mm ,肺动脉收缩压 (91± 19)mmHg(1mmHg=0 .13 3kPa) ,所有患者均有中度 -重度三尖瓣反流。检出右肺动脉内活动性血栓 2例 ,附壁血栓 2例 ,右心室活动性血栓 2例 ,左肺动脉活动性血栓 3例 ,附壁血栓 1例。 10例患者中 4例为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远段血栓 ,由TEE检出。所有结果经CT或手术证实。溶栓加抗凝治疗 3例 ,手术治疗 1例 ,2 0d~ 3个月后随访TEE ,肺动脉内血栓明显缩小或消失 ,肺动脉压力下降。结论 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检出右心系统和肺动脉内血栓、明确肺栓塞的临床类型、评价肺栓塞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随访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TEE是检出左右肺动脉远段血栓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甄晓闽  李东野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262-1264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自动复律后左心耳功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3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当日和复律后第7天的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同时测定血浆心钠素、房颤持续时间、左房内径等其他指标,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当日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35.95±5.48)cm/s,明显低于复律后1周时(63.03±5.64)cm/s及正常对照组(64.37±6.93)cm/s,复律后1周时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房颤持续时间、心钠素是复律当13左心耳血流最大排空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阵发性房颤存在左心耳功能顿抑,其严重程度同房颤持续时间及心钠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EE)评价排风湿性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方法对30名健康人和30例非风湿性房颤(NRAF)患者分别在心底短轴观测量了左心耳最大直径,同一心动周期内左心耳最大、最小面积及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并将NRAF患者按照左房自发显影及血栓的有无分为2组。结果NRAF组左心耳增大,收缩力及血流速度均减低,且这种变化在有血栓和(或)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结论应用TEE技术评价左心耳功能可为判断NRAF患者血栓栓塞危险程度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窦性心律和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耳脉冲组织多普勒的图像特点,结合脉冲多普勒初步研究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左心耳功能的价值。 方法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各15例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颤患者根据有无心房血栓或心房血流浓密自显影分为2组,并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窦性心律患者的左心耳血流频谱和脉冲组织多普勒图像为可测量的三相波;房颤患者则表现为无规律的可测量的多相波。左心耳血流速度在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脉冲组织多普勒指标在窦性心律和房颤患者中有显著性差异,在有血栓和心房血流自显影的房颤患者中进一步降低或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获得可测量的左心耳(包括房颤患者)组织多普勒图像,可作为分析左心耳功能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自动分析技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和应变。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心房颤动患者50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4例。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左心房、左心耳进行自动容积和应变分析,获取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5°、135°图像的相应参数。2组患者间左心房、左心耳自动容积及应变相关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左心房应变与左心耳应变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并对不同角度的左心耳容积及应变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同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容积增大,而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排空分数减小(P均<0.05)。应变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各角度及平均左心耳应变低于窦性心律组(P均<0.05)。平均左心耳应变同左心房应变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中同左心房应变储备功能、通道功能、收缩功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0.667、0.780。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同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及排空分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45°测得的左心耳容积较小[窦性心律组:(3.2±1.4)ml vs(5.1±2.8)ml;心房颤动组:(6.4±3.1)ml vs(12.0±6.3)ml],而排空分数较大[(窦性心律组:(65.8±10.7)% vs(61.2±9.8)%;心房颤动组:(38.3±12.0)% vs(35.2±11.4)%]。心房颤动组两角度(45°与135°)测得的左心耳应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7.9±4.1)% vs(9.2±4.5)%,P=0.045]。 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明显降低,建议采用斑点追踪成像双平面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功能及应变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5.
Surgically induced abnormalities in atrial conduction could result in unusual P wave changes. A 31-year-old woman underwent concomitant mitral valve surgery and atrial compartment operation for mitral stenosis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AF). After operation, the AF was successfully converted to sinus rhythm, whereas an unusual electrocardiogram (ECG) with a discrete negative deflection before the T wave in V1 was note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showed a marked conduction delay from the high right atrium (HRA) to the right atrial appendage (RAA) compartment, which resulted in a separation of P waves. The P wave preceding the QRS complex represented the activation of sinus node and the left atrial compartments, and the P at the vicinity of T wave represented the activation of RAA compartment. The conduction from HRA to RAA was worsened on HRA pacing at a faster rate, and improved after isoproterenol infusion. This report demonstrated that conduction across a surgically created isthmus in the atrium could be severely impaired and result in unusual P wave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6.
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结构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与左心耳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88例房颤患者及18例对照组患者的左心腔前后径(LA-D)、左心耳入口宽度(LAA-W)、左心耳长度(LAA-L)、左心耳前壁、后壁及顶部的运动速度及左心耳充盈及排空速度等指标。根据左心耳内透声,将房颤患者分为无自发显影(NO SEC)亚组、自发显影(SEC)亚组、泥浆样改变(sludge)亚组和血栓(thrombosis)亚组,并将各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左心耳结构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sludeg亚组及thrombosis亚组的LAA-W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栓亚组的LAA-L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各亚组的LA-D均较对照组扩大(P均<0.05);房颤各亚组的左心耳充盈及排空速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在血栓亚组降低更为明显;除无自发显影亚组外,余各亚组的左心耳各壁运动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与左心耳的结构以及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自发超声显影(SEC)的超声学机制。方法经胸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44例房颤患者左心功能、形态学参数、左心耳和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背向散射积分定量测量左心房SEC,共线性分析筛选独立的血流速度参数,后者与显著性形态学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左心房SEC显著性相关的有左心房内径、左心耳入口内径、左心耳排空/充盈血流速度峰值、积分(Vi)和充盈血流速度平均值(RVm)、左上肺静脉血流速度S/D波峰值、S波积分(PVS-VTI)和D波平均值(PVD-M)(P〈0.05-0.01)。共线性分析显示,RVm、RVi、PVS-VTI和PVD-M为独立、代表性血流速度指标。多因素分析显示,RVm和PVD-M为左心房SEC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左心耳充盈顺应性降低和跨二尖瓣血流的阻挡为左心房SEC形成的主要超声学机制,共线性分析为研究血流动力学和左心房SEC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