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晓丽 《吉林医学》2011,(34):7384-7385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4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的干预,有助于患者增加糖尿病健康知识,有效的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应琴  马静 《新疆医学》2012,42(8):56-5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意义.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07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期)的患者共61例,出院后根据患者居住条件及能否坚持接受健康教育分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治疗组32例和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29例,经过3.1±0.4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接受正规健康教育的治疗组与未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两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在血糖的控制、血压控制及血脂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尿微量白蛋白亦明显减少,从而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及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出院后健康继续教育指导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糖尿病血糖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出院时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健康继续教育指导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保持血糖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晓华  季黎明  童迟琴 《河北医学》2010,16(10):1182-1184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门诊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为接受运动疗法组30例,对照组为未接受运动疗法组30例,两组均接受原有的药物治疗,每例患者均3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血脂(TG、TC、HDL-c、LDL-c)的代谢控制情况。结果:通过3个月运动疗法后的30例干预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体质指数的代谢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以及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持续有效的运动疗法,病情控制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乡镇基层医院联合个体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依存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个乡镇医院门诊或住院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基层医院联合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50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48例)两组.自我管理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首先在内科接受连续5天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随后内科培训4个乡镇医院糖尿病专业医师,乡镇基层医院建立个体化治疗健康管理档案,定期接受电话和门诊随访;乡镇医院为自我管理组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小组;定期为乡镇医院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小组讲课.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仅接受1次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常规跟踪随访.评价干预前和实施健康教育管理12个月后的血糖的变化,以及饮食、运动和药物的依存性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2小时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以及饮食、运动和药物的依存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基层医院联合个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加上常规糖尿药物治疗方法,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与改善糖尿病控制方面优于单独的常规糖尿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看图对话"工具进行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观察干预前后6个月两组患者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异常血糖的处理、总的自护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自护行为能力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自护行为能力(除遵医嘱服药和足部护理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看图对话教育对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健康行为有促进作用,良好健康行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选择在我社区门诊接受治疗的D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配合施以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加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DM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规化、制度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解放军153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测试优良率及同期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45.0%,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的干预组患者为82.5%,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家属同步参与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案,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心理指导、生活指导、运动指导、技术指导及出院后指导.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采用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量表评定遵医行为,同时测定血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家属同步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对血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玉霞 《当代医学》2012,(31):160-16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按照WHO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2008年7月~2012年3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5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A组)240例,健康教育组(B组)212例.A组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B组在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一定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了解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B组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了解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新进患者患者对本病的了解,从而明显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 < 0.05~P < 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与高胰岛素、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50例伴胆结石与60例不伴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C肽、血脂的变化。结果:发现伴胆结石患者的血清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显著高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载脂蛋白-A1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载脂蛋白-B1无差异。结论: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可能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 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改变与颈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组,年龄60~89岁。10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年龄60~88岁。受试者均测定空腹血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B),同时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①糖尿病组血糖、TC、TG、VLDL、ApoB[(176.81±58.63)mg/dl、(202.67±42.26)mg/dl、(206.56±145.52)mg/dl、(33.32±32.47)mg/dl、(99.30±34.20)mg/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5±1.58)mg/dl、(176.10±47.17)mg/dl、(116.5±60.43)mg/dl、(22.04±11.44)mg/dl、(80.5±22.7)mg/d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纤维蛋白原为(4.675±1.643)g/L。对照组为(3.238±1.065)g/L,糖尿病组纤维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内中膜增厚,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脂代谢异常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表现之一,颈动脉超声能及早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及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回顾性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甘油三酯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较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34例T2DM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根据公式non-HDL—C=TC—HDL-C计算出non—HDL—C含量,并与60例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组TC、TG、LDL—C及non-HDL-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HDL-C明显低于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T2DM无微血管病变患者HDL-C略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微血管病变与TC、TG、LDL—C、non-HDL—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且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相关性优于TG、TC和LDL-C。结论:脂质代谢紊乱的敏感指标non—HDL-C与T2DM微血管病变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hronic metabolic disorder which affects carbohydrate, lipid and protein metabolism.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 between some specific oligoelements and diabetes mellitus. The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serum levels of copper and zinc in 60 type 2 diabetic (Group I) and 60 healthy non-diabetic subjects (Group II). Diabetic patients studied were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 Serum copper and zinc were estimat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AS). The serum copper levels (144.00±12.87μg/d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Group I compared to Group II (138.50±11.00μg/dl). On the other hand, the Plasma zinc (72.70±8.43μg/dl) leve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 (75.92±8.20μg/dl). It is concluded tha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an result in changes in copper and zinc level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raw any definite conclusion from this small study sample but may be suggested that estimation of both copper and zinc is better to be considered in those cases.  相似文献   

17.
赵萍  吴丹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043-10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49例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和48例2型糖尿病无脑梗死患者,对两组间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组的吸烟比率、血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无脑梗死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尿酸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尿酸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2型糖尿病伴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脂代谢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冰 《广西医学》2000,22(6):1191-119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脂代谢变化。方法:对2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比较血脂代谢指标,同时观察新的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TCH/HDL-c)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不同空腹血糖水平等情况下的变化。结果:TCH/HDL-c较其它单项的血脂代谢指标更易反映出各组间差异。结论:TCH/HDL-c有可能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反映脂代谢紊乱的一个有效指标,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其血压、身高、体重,测定其血糖、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高脂血症患病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入高甘油三酯血症回归方程,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性别进入高胆固醇血症回归方程.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与性别、体质指数及肾病、胆囊炎等并发症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erberine (BBR) on the liver phosphatidate phosphohydrolase (PAP) and plasma lipids in rats fed on high lipogenic and normal diet.MethodsFort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Group I (control) received standard diet. Group II received standard diet plus 90 mg/kg BBR and Groups IV received lipogenic diet (containing sunflower oil, cholesterol and ethanol) without treatment. Groups III and V received lipogenic diet plus 90 mg/kg BBR and 30 mg/kg gemfibrozil, respectively. On Day 60 of the experiment,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PAP,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malondialdehyde, plasma antioxidant, and liver histopathology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ResultsPAP, plasma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and malondialdehyde leve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in Group III compared to Group IV (24.94%, 36.11%, 21.18%, 36.86% and 19.59%, respectively). The liver 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in Groups III and V had a remarkable decrease (P<0.001) compared with Group IV (24.94% and 49.13%,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P<0.05) in atherogenic index in Groups III compared with Group IV.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clearly suggested that BBR could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liver PAP, lipid abnormality, liver triglyceride and lateral side effects of hyperlipid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