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索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控制地震伤员残疾的发生与发展,促进伤员整体功能康复,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方法建立康复治疗团队,采用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92例地震后骨折伤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康复干预。于康复干预前、中、后期,采用活动与参与能力量表进行评价。 结果地震伤员活动和参与评定量表的6个领域中,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生活自理、与人相处、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项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 结论采用康复团队模式进行康复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地震伤员活动参与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区伤员后方救治医院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状态及后方救治医院中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52例地震灾区伤员入院后第1天进行心理评估,成立干预小组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伤员需要的信息和帮助,防止对伤员的"再刺激",鼓励伤员情绪表达,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应激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转移伤员注意力,同时针对不同伤员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在伤员出院前1 d再次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入院后第1天得分进行比较,同时将干预后评估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前后伤员各项目评分按等级评定,差异均显著,但干预后仍存在轻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4例,重度抑郁2例;轻度焦虑4例,中度焦虑4例.结论 后方救治医院出院的地震灾区伤员仍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心理,应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震灾区伤员的心理状态及后方救治医院中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在52例地震灾区伤员人院后第1天进行心理评估,成立干预小组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伤员需要的信息和帮助,防止对伤员的“再刺激”,鼓励伤员情绪丧达,正确认识自身心理应激反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转移伤员注意力,同时针对不同伤员进行个性化心理下预,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在伤员出院前1d再7欠进行心理评估并与入院后第1天得分进行比较,同时将干预后评估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显著;干预前后伤员各项目评分按等级评定,差异均显著,但干预后仍存在轻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4例,重度抑郁2例;轻度焦虑4例,中度焦虑4例。结论后力撤治医院出院的地震灾区伤员仍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心理,应进一步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调查在五一二汶川地震中受伤的脑外伤伤员,以了解地震后脑外伤患者的功能状况特点。 方法调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外科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共计38例,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改良Ashworth法评定肌张力;采用Bobath三级平衡分级评定平衡功能;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平均年龄为46岁,男女比例为1.9∶1;轻度脑损伤27例(占71.1%),中度脑损伤4例(占10.5%),重度与极重度脑损伤共7例(占18.4%)。对非昏迷地震伤员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偏瘫等运动控制障碍者有7例(占22.6%),失语5例(占16.2%),认知功能障碍20例(占64.5%),关节活动度下降13例(占34.2%),肌张力障碍11例(占28.9%),肌力下降14例(占45.2%),坐位平衡功能障碍12例(占50%),立位平衡功能障碍21例(占87.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34例(占89.5%)。 结论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功能障碍有其特殊性,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地震后脑外伤康复治疗体系,从而根据地震伤员特点给予科学的康复管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玉树地震伤员急性应激期睡眠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和分析玉树地震伤员急性应激期睡眠问题.方法 2010年4月,对90例玉树地震伤员的急性应激反应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17项量表进行筛查评估,并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PCL-C 17个条目中,提示睡眠障碍的条目2和条目13发生率分别为61.10%、63.3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赴外地治疗的藏族伤员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action,ASR)发生状况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地震后的伤员在来院的第1天(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评估得分情况提供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比较在不同阶段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2周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为玉树伤员提供心理辅导,实施结合西藏文化的本土化心理干预能减轻AS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他评量表在维和伤员创伤早期的心理评估中的应用,分析量表在伤员创伤急性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7月,采用意外创伤者早期心理反应他评量表,获取维和伤员急性期心理状况,并实施干预措施,再基于观察,连续、动态评估和记录其创伤后早期的心理反应及其变化。结果两名伤员均为创伤事件所致急性应激障碍,除轻度心理困扰,无过度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异常反应,其心理反应的内容及持续时间呈现个性化特点。结论他评量表能快速评估伤员创伤后早期的心理变化,可为即时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早期为伤员施以人文关怀的干预,有助其身心调适和社会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地震后100 d仍住院的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我院住院的61例地震伤残人员进行心理评定,分析心理问题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职业、目前伤残级别、早期有否接受心理干预、亲人在地震中的伤亡情况的关系。 结果28例(45.9%)SCL-90总分&rt;160,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与目前伤残程度、前期是否进行心理干预、家庭成员伤亡情况密切相关,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无关。 结论伤残人员作为地震后的特殊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高,在帮助他们进行身体康复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其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对58例经放射治疗后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以了解其认知功能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入选58例患者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者占70.6%(41/58);NCSE量表8个认知项目中以记忆能力及计算能力的障碍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化疗亦会显著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多发病灶及常规放疗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显著高于单病灶及适形放疗患者。 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及防治放射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从而为灾难性事件后的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76名在四川省某三甲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芦山地震伤员,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国内广泛应用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地震后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推断。结果地震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为(44.22±17.92)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约29%,其中轻度占11%,中重度占18%。86%的伤员出现反复重现体验症状,67%的伤员出现警觉性增高症状,57%的伤员出现回避症状。结论芦山地震对伤员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负性影响,医务人员在进行救援的同时,应关注其心理创伤,促进其全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