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1例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是无菌性脑炎、脑膜炎和小儿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的病因之一。因此。了解NPEV的型别分布和流行趋势,对流行病和临床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现将黑龙江省1997~2002年从745例AFP病例中分离到的71株NPEV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肠道病毒感染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连东  李凡  李哲  易世红  杨彤  尹正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483-1484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无菌性脑膜炎患者肠道病毒感染的方法。并与传统的细胞培养及血清分型相比较。方法对78例无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肠道病毒,用人宫颈癌细胞(HeLa)、横纹肌细胞(RD)和人喉癌细胞(Hep-2)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分型,同时用根据肠道病毒5’UTR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T-R法扩增病毒的基因。结果该方法可检测的灵敏度的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为0.1;78例脑脊液(CSF)中46例肠道病毒培养为阳性,而用RT-PCR法检测52例阳性。结论该方法与细胞培养及肠道病毒血清分型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快速、灵敏地检测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  相似文献   

3.
4.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普遍分布在世界各地。虽然感染后通常无症状而被忽略,但是这些病毒偶然也会引起暴发,导致数量比平常更多的病人发展为临床病例,甚至死亡。1 临床综合征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首先在肠道或呼吸道里复制,当它一旦进入到血液,感染就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导致多种疾病。大多数的感染为无症状或表现轻微,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非脊灰肠道病毒9NPEV)的感染情况。[方法]按照WHO规定的方法。对山东省1998-2001年所有AFP病例的大便标本均采用RD,Hep-2和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46株NPEV,其中艾柯(Echo)病毒占56.16%,病毒型别分布广泛,夏秋季为NPEV流行高峰;5岁以下儿童分离率最高;多数NPEV感染者麻痹前均伴有发热,腹泻,颈项强直和肌肉疼痛,麻痹部位以单下肢,双下肢,四肢麻痹为主,发病60d后随访27.40%的病例仍残留麻痹;146例NPEV阳性的AFP病例中,疫苗相关病例(VAPP)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60例,脑脊髓炎10例,其他非脊灰病例75例;RD细胞对NPEV的分离率高于Hep-2细胞的分离率。[结论]NPEV在山东省AFP病例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今后应加强NPEV感染与AFP病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除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外,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的重要生物性病因。在全球消灭脊灰的活动中,在进行脊灰病毒学监测的同时,从15岁以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可分离到一定数量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随着全球消灭脊灰的日益临近,NPEV致麻痹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我们对河北省2000~2002年122例AFP病例分离到的NPEV进行分型鉴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受感染的病人通常没有什么后遗症。然而,这些病毒偶然也能引起可以鉴别的爆发,高于平常数字的病人发生临床上可以辨别的疾病,其中一些病例可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8.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千万由非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手、足、口腔疾患和非特异性上呼吸道疾病。自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州公共卫生实验室向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报告的病毒分离结果中,有3209份标本确定为脊...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河北省1993-1996年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离到的NPEV毒株数占AFP病例病毒分离的75.36%,有明显的夏秋季感染高峰,感染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人群;在有明确诊断的病例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为最多,但资料民显示有20%的NPEV感染者有与脊灰要类似的麻痹、发热和急速进行性麻痹,6%的NPEV感染者除上述症状外,还在发一60天残留麻痹。提示物  相似文献   

10.
无菌性脑膜炎患者埃可病毒感染的IgM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菌性脑膜炎 (脑炎 )患者埃可病毒 (ECHO)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 13 6例脑炎患者血清和对照组 60例血清中ECHO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 7 5 %和 3 3 % ( 2 =2 4 63 ,P<0 0 1)。儿童组 ( 3个月~ 14岁 )阳性率 43 2 % ,成人组 ( 15~ 72岁 )阳性率 3 0 6% (P >0 0 5 )。[结论 ]潮汕地区脑炎患者中存在ECHO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包括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柯萨奇病毒(Cox)、埃可病毒(ECHO)和新肠道病毒68~72型等共68个血清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是无菌性脑炎、脑膜炎等的主要病因,同时有些型别也是造成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PP)的原因。为了解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的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的型别和流行情况.探讨NPEV感染与其发病关系,对1997~2000年AFP病例分离到的129株NPEV进行血清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NPEV感染所致麻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2002~2005年NPEV感染的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监测系统合计报告病例1645例,其中1629例采集了粪便标本,169例分离到NPEV,年平均分离率为10.4%.169例病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5~10月发病者占76.3%,<5岁儿童占80.5%;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占32.5%,NPEV感染的占36.1%.已定型的54株NPEV毒株中型别较多的有CoxB5、CoxB3、CoxA9、ECHO14和ECHO25.[结论]应加强对NPEV感染导致麻痹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无菌性脑炎与肠道病毒感染关系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菌性脑炎发病与肠道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苍山县和1996年栖霞市发生的两起无菌性暴发病例和1996年7月-1997年3月济南市两所医院无菌性脑炎住院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例粪便或脑脊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分离或/和PCR检测。结果:无菌性脑炎的高发季节为春夏季或夏秋季,主要发病年龄为 婴幼儿和小学生;临床以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少见腹泻与皮疹等前驱症状,多数病例的病程较短(10-19天)且预后较好,个别病例发生死亡。两起无菌性脑炎暴发病例的粪便标本病毒分离分别以CoxB3和CoxB5病毒为优势毒株,初步判定为CoxB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对住院的无菌性脑炎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PCR检测,其中8例CoxB病毒为阳性,且3例分离到CoxB3病毒,故这8例病例确诊为CoxB2病毒引致的病毒性脑炎。结论:CoxB病毒是导致我省局部地区病毒性脑炎流行的主要病原,今后应加强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 1 997~ 2 0 0 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病毒学监测中 ,共有 2 0 2例分离到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 ,年均NPEV分离率 1 0 1 %。对分离到的NPEV毒株进行了型别鉴定 ,在明确定型的 1 0 3株NPEV中 ,包括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ox )A组 1个型 ;Cox B组 5个型 ;埃可病毒 (ECHO) 1 4个型。RD细胞对ECHO和Cox A9敏感 ,HEp 2细胞对Cox B敏感。取消HEp 2细胞的使用 ,会造成多数Cox B和一些未能定型的NPEV漏检 ,使NPEV分离率明显降低。NPEV感染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 ,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儿童 ,以 1岁和 2岁为多。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不同组群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肠道病毒 (NPEV)对海南省儿童健康的影响 ,对 2 37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6 91例AFP病例的接触者和 98名健康儿童感染的肠道病毒 (EV)进行分型鉴定 ,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三组儿童NPEV分离率分别为 2 6 5 8%、17 37%、2 0 4 1%。三组儿童都有埃柯 (ECHO)病毒和柯萨奇 (Coxsackie,Cox )B病毒感染 ,但ECHO病毒型别存在较大差异。AFP病例与其接触者中分离的NPEV毒株型别极少相同。 6 3例NPEV阳性的AFP病例 ,夏季发病 4 4例 ,春秋季发病 19例。除地处海南省中部山区的 3个县 (市 ,下同 )外 ,其它县都有分布。病例发病年龄 1~ 3岁的占 73 0 2 % ,男女性别比为 2∶1。79 36 %病例为不对称性麻痹。 4 76 %的NPEV阳性AFP病例在发病 6 0d后有残留麻痹 ,表明NPEV对儿童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开展儿童NPEV感染研究能为进一步巩固无脊灰成果及更加深入研究EV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福州地区2004年儿童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AM)亦称病毒性脑膜炎[1],系指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的弥漫性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一般急性起病,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症状和脑脊液的变化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多数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增多,糖含量正常,涂片及培养证实无细菌、霉菌者,习惯上称AM。在所有无菌性脑膜炎病例中,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1~3型)、柯萨奇病毒(A组23个型,B组6个型)、埃可病毒(31个型)和未分类肠道病毒(5个型)。2004年5~8月在福州地区发生无菌性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0年-2014年江苏省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中非脊髓灰质炎其他肠道病毒(NPEV)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 369例AFP以及162份AFP接触者的粪便标本,共分离出72株NPEV。各年度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AFP病例相关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分离率与年龄分布无关,不同月份组间AFP病例相关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EV感染相关AFP病例7月-9月最高。结论开展AFP病例相关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监测,尤其是病原体的分型鉴定,对于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及完善全省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应急处置能力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 1994~ 1999年共报告 173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 ,其中 47例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 (脊灰 )肠道病毒 (NPEV) ,NPEV分离阳性率为 2 7 17%。经鉴定 ,所有分离出的NPEV可分为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Cox .)A9( 1例 )、Cox .B2 ( 2例 )、B3 ( 1例 )、B6( 2例 ) ,埃柯病毒 (Entericcytopathichumanorphanvirus,ECHO) 11个型 ( 3 1例 ) ,肠道病毒 (EV) 70、71型 (各 1例 ) ,“腺病毒 ?”( 3例 ) ,尚有 5例无法分型。其中男性病例占 68 0 9% ,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 ,3岁以下的病例占 87.2 3 % ,95 .74%的患者口服脊灰疫苗 (OPV)免疫史≥ 3次。海南省NPEV感染引起的AFP病例的肢体麻痹 68.0 9% ( 3 2 / 47)为单瘫 ;47例AFP病例中有 2例于发病 60天后仍残留麻痹 ,分别为ECHO7和EV71型感染病例。NPEV感染是AFP病例的重要病因之一 ,应当引起临床医生、防疫工作者和儿童家长的高度重视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2003~2009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病例流行病学情况,为控制NPEV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要求对AFP病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从1 851例AFP病例中检出NPEV 206株,分离率为11.13%。NPEV感染病例分布于全区各市县,无地区聚集性,有明显季节性,3岁以下儿童占78.8%,男性高于女性,临床诊断以短暂性肢体麻痹为主。结论 NPEV在广西AFP病例中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加强对其基因型别的研究,为AFP病例的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感染(Non-Poliomyelitis Enteroviruses Infection,n PEI)对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考克兰(Cochrane)协作网图书馆等数据库,将有关nPEI对OPV免疫原性影响的研究纳入分析。使用综述管理(Rev 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nPEI对接种OPV后血清阳转率影响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是0.8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9~0.97],其中nPEI对接种单价(Monovalent)OPV(mOPV)后阳转率影响的RR是0.69(95%CI:0.63~0.76),对接种三价(Trivalent)OPV(tOPV)后阳转率影响的RR是0.96(95%CI:0.84~1.09);nPEI对肠道疫苗病毒排出率(Vaccine Virus Shedding Rate,VVSR)影响的RR是0.78(95%CI:0.61~1.00),其中nPEI对接种mOPV后VVSR影响的RR是0.54(95%CI:0.45~0.64),对接种t OPV后VVSR影响的RR是1.11(95%CI:0.83~1.46)。结论 nPEI可降低OPV血清型Ⅰ免疫原性的同时,也可降低mOPV的免疫原性。提示制定OPV免疫策略时,应考虑nPEI的因素,如尽量避开nPEI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