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肤扩张粘弹性实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创伤修复中,需要移植自身扩张的皮肤.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快速扩张法已逐渐代替常规扩张,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扩张皮肤的粘弹性分析,将从力学角度确定快速扩张是否可以取代常规扩张.以往包括应力松弛和蠕变的粘弹性分析等是用复杂的连续谱来描述,临床医学接受较为困难.本文采用反映应力松弛和蠕变的速度和程度,即斜率和最终应力松弛和蠕变量作标准,易于临床上采用.并证明快速扩张粘弹性十分接近常规扩张,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改变皮肤的粘弹性性质,使之与对照组接近,因此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和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来提高扩张效果.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皮肤扩张术应用逐渐广泛,但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及对基底压迫影响至今少有报道。 目的:通过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器扩张后皮瓣回缩趋势,观察其疗效,评价定向扩张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对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病灶的患者126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非定向、定向扩张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观察非定向、定向两种扩张方法的皮肤组织学改变。 结果与结论:两种扩张方式使扩张器表面皮肤表皮细胞及纤维包膜组织增殖;部分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层可转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肌成纤维细胞。定向扩张组相对于非定向扩张组具有扩张时间短、扩张次数少、疗效好等优点。两种扩张术对皮肤软组织的病理组织结构改变相似,未发现定向扩张术因单向扩张对皮肤软组织造成更严重损伤及扩张越快挛缩越严重的病理组织学表现。结果提示,临床中定向扩张器相对于非定向扩张器扩张效率高、对基底压迫小、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面颈部体表病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扩张方案下离体皮肤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形外科中,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本研究进行了快速和常规扩张的离体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离体生物力学各参数,如强度、应力一应变、应力松弛、蠕变等参数在Instron实验机上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扩张后的短时期内,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但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对于同样的维持时间,快速扩张和常规扩张对生物力学性质影响区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改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使之与对照组接近。因此,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背景: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正常的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皮肤表面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已成为皮肤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基本技术手段。 目的:通过狗皮肤扩张移植模型了解扩张皮肤在移植后的近期和远期的变化规律。 方法:随机抽取12只成年狗,在其背部置入150 mL的4个扩张器,其中2个不扩张进行对照。测试扩张不同时间后皮肤应力-应变、应力松弛、极限抗拉强度的结果,并对比分析测定结果。 结果与结论:经过扩张,皮肤的黏弹性、强度发生明显降低,黏弹性可在移植后6个月恢复,强度恢复较慢。在行皮肤移植后,生物力学的变化仅为暂时现象,可以恢复至正常,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体皮肤扩张的最佳动物模型,进行模拟临床皮肤扩张的研究。最后一次注水后的第1、2、3天,在扩张和正常皮肤上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样条进行皮肤生物力学的研究。同时在扩张皮肤的中心、中部和边缘取小块标本,在临近周围取小块正常皮肤标本,观察和测定其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琥珀酸脱氢酶(SDH)和酸性磷酸酶(ACP)。扩张后第1、2天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变化,但第3天的曲线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组织化学的平均密度变化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成形外科中,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我们设计和制成了在体张力量测仪并首次进行在体生物力学试验研究。试验表明在扩张结束后,扩张面积的测定表明,扩张皮瓣中心面积增加和整个扩张面积的增加在各种扩张方案下的差别不大;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在扩张时都有明显的增加,然而,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慢慢向正常水平恢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而且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提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据此,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疤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科收治的98例头面部疤痕患者,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修复.手术分三期:一期:埋置扩张器,扩张皮瓣;二期:取出扩张囊后,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组织.三期:细微修饰瑕疵.结果 本组98例患者埋置扩张器共156个,一次修复疤痕面积最大22cm×14cm,出现切口感染1例,扩张器外漏1例,扩张器不扩张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皮瓣均成活,修复后形态自然,术后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皮肤颜色与正常肤色一致.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治疗头面部瘢痕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常规与快速扩张后的狗皮肤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扩张后的皮肤与正常皮肤相比较,其表皮细胞间隙轻度增宽。其厚度,DNA积分光密度及平均光密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面颊部皮肤扩张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移扩张皮瓣修复面颊部皮肤缺损的设计和转移原则.方法:按照皮肤扩张技术的基本步骤和设计原则,根据皮肤缺损的位置、形状和大小,采用皮肤扩张技术获得扩张皮瓣547个,治疗面颊部皮肤缺损患者308例.结果:547个扩张皮瓣修复308例面颊部皮肤缺损,其中95个(17.4%)扩张器出现并发症.117例接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45个月,效果满意.晚期并发症可在6个月后二期修复.结论:本文提出的设计和转移扩张皮瓣的基本步骤和设计原则是安全有效的,在治疗面颊部皮肤缺损时具有灵活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0.
肥大细胞疾病(MCD)是一种或多种器官系统肥大细胞积聚而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包括局限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SM)。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称为色素性荨麻疹的斑丘疹型,还包括持久斑疹性毛细血管扩张(TEMP)、弥漫性CM和孤立性肥大细胞瘤。其中色素性荨麻疹(UP)是一种临床病理名词,用于描述赤褐色皮肤斑点和丘疹,组织学特征为皮肤网状细胞层上部和乳头层肥大细胞浸润和基底细胞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