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42例(50侧髋)髋臼发育不良的成年病人均接受髋臼旋转截骨术治疗,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JOA评分、中心边缘角和Sharp角。术前骨性关节炎分期:前期32侧髋,早期17侧髋,进展期1侧髋。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7. 4年, 49侧髋的骨性关节炎得到明显改善(98. 0% ); 1侧无明显变化(2. 0% ); 无一例患髋的骨性关节炎病变继续恶化。JOA评分术前平均为76. 4分, 术后为96. 3分; 中心边缘角术前、术后平均为-14. 5°和30. 0°;Sharp角术前平均为50. 5°,术后为36. 3°,术前、术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髋臼旋转截骨术能使发育不良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得到有效的改善,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并使骨性关节炎的过程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Bernese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介绍Bernese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方法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12月 ,共有 2 9例 ( 30髋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接受Bernese截骨术治疗。患者年龄 14~ 35岁 ,术前按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积分 6~ 15分 ,平均 13分 ,X线片示CE角 -5~ 2 0° ,平均 -0 .1° ,sharp角 42~ 6 0° ,平均 5 0° ,股骨头覆盖指数 10 %~ 6 0 % ,平均47.2 %。结果 :Merled’Aubigne评分从术前平均 13( 6~ 15 )分提高到术后平均 17( 12 .5~ 18)分 ,术后CE角平均 40°( 2 8~ 5 0°) ,sharp角平均 36°( 2 5~ 38°) ,股骨头覆盖指数 90 % ( 81%~ 10 0 % ) ,术后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在各方向上均有减少 ,术后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例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2例 ,髋关节半脱位加重 1例 ,浅表液化 2例。结论 :Bernese术具有其它截骨术不可比拟的优势 ,是目前治疗青少年及成年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84例96髋接受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男6例,女78例;年龄11~46岁,平均27.6岁。髋关节发育不良87髋,Perthes病9髋。结果随访3.8~9.0年,平均6.0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76.1分增加到末次随访92.7分;外侧CE角从8.7°增加到32.7°,前方CE角从-4.2°增加到36.4°,髋臼臼顶倾斜角从27.9°减小到9.4°。术前有66髋存在Shenton线不连续,术后为31髋;术前有76髋存在软骨下骨硬化,术后为34髋;术前有41髋存在软骨下骨囊变,术后为23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炎表现改善或未进展者78髋;骨关节炎表现有进展者18髋,4髋进展为T"nnis3级,其中3髋矫正不足,1髋截骨进入关节。主要并发症包括截骨矫正不足9髋,过度矫正17髋,截骨进入关节2髋,截骨块固定失败1髋,股神经麻痹1例,切口疝4例,股外侧皮神经永久性麻木8例,BrookerⅠ期异位骨化3例。结论经髂腹股沟入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畸形矫正与功能改善;缓解髋臼周围硬化和囊变,使髋臼周围骨质再生,保持关节间隙,延缓骨关节炎进展。手术操作正确、髋臼矫正位置准确是其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带阻挡髋骨短缩弧形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方法 :在髂前下棘至坐骨大切迹做一弧形截骨 ,截骨近端短缩平均 0 .9cm ,后侧保留少部分不予短缩 ,远端向下向外旋转 1 .2~ 1 .5cm嵌入近端 ,防止截骨远端旋出的距离回移 ,使股骨头复位后获得稳定。结果 :自 1 989年以来 ,已做 47例 63髋 ,其中随访 2 9例 35髋平均 4年 9个月 ,治疗效果满意 ,术前髋臼指数平均为 35 .8°,术后平均降至 1 5 .7°。结论 :本术氏的优点是截骨后臼顶下移很少 ,对股骨头产生较小的机械压力。矫正髋臼主向的效果准确 ,复位后股骨头得到良好的覆盖 ,能较好地恢复头、臼的持重关系。本术式不需植骨 ,愈合快 ,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术治疗儿童中晚期Perthes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Perthes病新术式-髋臼周围加股骨近端减压截骨.方法1997年8月~2000年8月,21例中晚期儿童接受此术式治疗,共21髋,随访时间24~36个月,X线分期,Ⅲ期17例,Ⅳ期4例,均合并有半脱位和扁平髋畸形.结果术前髋臼指数平均22.45°,骺核高度5.46mm,CE角6.38°,术后髋臼指数6.67°,骺核高度6.56mm,CE角19.95°.功能评价优19例,良2例.结论新术式优于原始术式,并同时解决了压力、肢短、头臼覆盖及预防远期骨性关节炎的目的.另外,强调合理和准确的适应证选择是治疗中晚期Perthes病和降低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对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后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后倾在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中的发生率和影像学特点,以及采用传统的截骨旋转方式对这部分病例进行髋臼周围截骨术后,髋臼后倾角的改变。方法2001年12月至2003年11月共对43位髋臼发育不良患者(45髋)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其中女37例39髋,男6例6髋,年龄15~45岁,平均28.9岁。对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察,当髋臼前后缘的轮廓线出现“交叉征”和“后壁征”时,诊断为髋臼后倾。结果45髋中的8髋表现为“交叉征”( ),且其中5髋同时伴有“后壁征”( ),后倾发生率为17.8%。术前髋臼前后缘轮廓线的交叉点均位于髋臼近端1/3处,说明后倾主要发生在髋臼的近端1/3。截骨术后,所有髋臼仍然后倾,且前后缘的交叉点均移至髋臼远端1/3处,甚至更远的位置,并全部表现为“后壁征”( )。结论在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中,约有1/6的患者髋臼后倾,而后倾主要发生在髋臼的近端1/3,标准的骨盆正位X线片就可以对这部分患者加以识别。髋臼周围截骨术将髋臼向前外侧旋转的方法,加大了髋臼后倾的范围和程度,不适用于这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内、外翻畸形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髋内、外翻畸形23例(25髋),男2例,女21例;年龄15~26岁,平均(20.5±3.9)岁。2髋行转子间外翻截骨,23髋行内翻截骨。术前髋部疼痛5~24个月,平均(11±4.7)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70~83分,平均(76.7±3.7)分。术前Shenton线均不连续,外侧CE角为-6°~15°,平均5.6°±4.6°。髋外翻23髋,术前颈干角150°~165°,平均158°±3.2°;髋内翻2髋,颈干角均为110°。术前T-nnis骨关节炎分级0级7髋,Ⅰ级12髋,Ⅱ级6髋。结果 术后随访12~78个月,平均(40±18)个月。23髋Shenton线连续、外侧CE角平均28.6°±2.9°、颈干角130°±2.1°、Harris髋关节评分(90.8±3.3)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17髋、良8髋。T-nnis骨关节炎分级无明显进展,0级6髋、Ⅰ级11髋、Ⅱ级8髋。术后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6髋、Shenton线仍不连续2髋、跛行步态3例。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截骨不愈合和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髋臼周围截骨联合股骨转子间截骨术治疗复杂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可以矫正或明显改善髋关节畸形,缓解疼痛,无明显的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成人髋臼成形截骨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春红 《护理学杂志》2001,16(4):222-223
1991年 3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采用髋臼成形截骨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1 8例 ,效果较好。护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 8例 ,男 7例、女 1 1例 ,年龄 1 9~ 34岁。1 8例均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病程 1 9~ 34年。其中 4例曾行髂骨旋转截骨术 ,2例行髋臼髂骨内移截骨术 ,2例行髋臼造盖术 ,1 0例为初次手术。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疼痛 ,髋关节曲屈 50~ 85°(正常值 1 30~ 1 40°)、后伸 0~ 5°(正常值 1 0°)、内旋5~ 1 0°(正常值 30~ 45°)及外旋 1 5~ 2 5°(正常值40~ 50°)。 X线片示髋臼角 45~ 6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伴有囊变的髋臼发育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结果,以及截骨术对囊变的影响。方法从1997年10月至2002年12月,共为28例31髋伴有囊变的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髋臼周围截骨术。男2例,女26例;平均年龄28.7岁。平均随访5.8年。结果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75.5分增加到末次随访的92.1分;外侧CE角从平均8.3°增加到22.7°,前方CE角从平均-3.2°增加到34.4°,臼顶倾斜角从平均27.1°下降到6.4°。骨关节炎表现改善和未进展者27髋(87%),有不同进展者4髋(13%)。31髋中,9髋囊变被完全吸收,15髋囊变范围变小,6髋无变化,1髋囊变范围增大。主要并发症有2髋矫正不足。结论尽管囊变存在,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DDH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当外侧CE角矫正充分时,髋臼周围截骨术能够诱导骨重塑,使囊变区变小或被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在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术前评估、手术设计以及术后效果分析的可行性。方法从2004年7月至2006年4月,16例(18髋)的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使用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男1例(2髋),女15例(16髋);手术时年龄为14-42岁,平均24岁。术前行髋关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使用“Top View”技术及Azuma分级对股骨头覆盖程度进行评估。通过该程序对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进行模拟操作,记录模拟手术中髋臼截骨块向外侧和前方旋转的角度,作为实际手术的参考。术后复查髋关节CT及三维重建对术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8髋术前外侧CE角平均为2.94^o(-14^o-22^o),臼顶倾斜角平均为27.7^o(12^o-40^o),前方CE角平均为8.94^o(-10^o-18^o),Top View的股骨头覆盖率平均为63.5%(50%-77%)。术后平均外侧CE角为30.1^o(13^o-47^o),臼顶倾斜角平均为5.5^o(-13^o-18^o),前方CE角为26.9^o(15^o-38^o),Top View的股骨头覆盖面积平均为92.5%(84%-100%)。术后14髋(77.8%)的Azuma分级与模拟设计的分级相符,3髋前覆盖矫正过多,1髋前覆盖矫正稍不足。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地再现髋臼发育不良的畸形特点,与二维图像可互为补充,通过模拟截骨操作可使术者了解合适的截骨位置和旋转角度,以指导实际的截骨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