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回顾性研究了Wills眼科医院1999年3月至2001年8月连续的滤过性手术失败患44例44眼,采用比以往报告的剂量大10倍的丝裂霉素C(MMC)和较大容积的麻醉剂在裂隙灯下进行滤过泡针刺修正术。方法:术前向患眼滴表面麻醉剂、5%聚维酮碘各1次。然后滴喹诺酮类抗生素4次,  相似文献   

2.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裂隙灯显微镜下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因小梁切除术后发生包裹性囊状滤过泡而行裂隙灯显微镜下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结膜下注射的患者25例(27眼),随访时间在12m以上。结果包裹性囊状滤过泡的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23.85±10.6)d(9d~60d)。针刺分离前患者眼压为(22.51±5.30)mmHg(10~32mmHg),分离后2d,眼压下降至(11.57±4.82)mmHg(4~21mmHg),在随访终点眼压为(17.26±7.72)mmHg(7~20.3mmHg),与分离前眼压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治疗的完全成功率为55.56%(15眼),条件成功率为37.04%(10眼),总有效率为92.6%。针刺分离治疗后主要并发症为滤过泡被动渗漏和低眼压,短期内可恢复,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针刺分离联合滤过区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是治疗包裹性囊状滤过泡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包裹性囊状滤过泡是滤过手术后滤过功能丧失、眼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局部可应用肾上腺素或双三甲基乙酰肾上腺素(保目明、Propine)、皮质类固醇、眼球按摩等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者经结膜下针刺修复术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小梁切除术后1~4 wk来院复诊的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对功能不良的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观察滤过泡形态、眼压和并发症,随访3 mo。结果:针刺分离后滤过泡形态有24眼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针刺分离前患者眼压为26.4±2.8mmHg,分离后眼压为14.1±1.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率70%(21眼),有效率17%(5眼),总有效率87%。常见并发症包括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前房积血。结论: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对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有着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埃及Ghoneim等在2011年第8期Journal of Glaucoma杂志报告,滤过泡针刺术联合局部用丝裂霉素C(MMC)对于拯救滤过性手术失败有效,与MMC相关的并发症较少。连续的32例32眼在小梁切除术后第2个月滤过泡消失或增厚、扁平滤过泡,眼压超过21mmHg而行针刺术联合局部MMC(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对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泡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青光跟滤过术后3月内21例25只眼功能不良的滤泡,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结膜下注射5-Fu,隔日1次共5次,其中15只眼1次针刺分离,4只眼2次针刺分离,2只眼3次针刺分离;观察治疗后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 25只眼中,不加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有21只眼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其中18只眼在15mmHg以下.滤泡形态:有19只眼表现为功能性过泡.结论 青光眼术后早期功能不良的滤泡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是安全、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术的失败率变异较大,有人报告4年失败率为60%,另有报告20年失败率为21%。当滤过泡形态允许时优先考虑滤过泡针刺术,当滤过泡针刺术不可能施行,而又无其他选择时,可考虑滤过泡修复术。在原手术处行滤过泡修复术的挑战在于结膜、结膜下组织与巩膜瓣及其周围粘连明显,已存在的瘢痕可能妨碍其远期效果。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弱化了这一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粘弹剂辅助分离结合多次小剂量5-氟尿嘧啶注射在青光眼术后包裹性滤过泡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A组11例(11只眼)包裹性滤泡分离时先注入粘弹剂支撑滤泡,然后用针分离滤过泡,确保分离范围达180°以上,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每次2.5mg,并与以往B组15例(15只眼)常规水分离组在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作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A组8只眼转为功能滤过泡,占72.73%;B组4只眼转为功能性滤过泡,占26.67%。两组分离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A组泪液分泌量减少及角膜上皮损害增多,3个月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组术中100%滤过泡塌陷,很难分离到180°范围,术中7只眼刺中滤泡顶端,B组泪液分泌量及角膜上皮无明显变化。结论 粘弹剂辅助分离结合多次小剂量5-氟尿嘧啶注射在包裹性滤过泡修复中作用显著,疗效明显优于水分离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巩膜通道重建术联合结膜下注射5-Fu、Healon在治疗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中的效果,为临床诊治功能不良滤过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14年01月至2018年10月于利津县中心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失败并连续随访的76例77只眼,采用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39只眼),对照组38例(38只眼)。治疗组行巩膜通道重建术联合术中在巩膜通道弥漫注入0.4ml透明质酸钠(Healon),术后于鼻上方分离的球结膜下注射5mg 5-氟尿嘧啶(5-Fu),每5天1次,共2次;对照组行眼球按摩,随诊1年,观察并记录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滤过泡、眼压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滤过泡对比,根据Kronfeld滤过泡分型法,Ⅰ、Ⅱ型滤过泡为功能性滤过泡,Ⅲ,Ⅳ型滤过泡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治疗后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5,P=0.032);治疗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8,P=0.044);治疗治疗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5-FU)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不同时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
  方法:对76例83眼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进行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针刺分离后随访12mo,对随访时患者的眼压( intraocular pressure,IOP)、用药次数、角膜内皮、滤过泡的形态及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
  结果:针刺分离前患者的眼压为35.3依5.8mmHg(1kPa =7.5mmHg),随访结束时眼压为17.0依4.3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24.846,P<0.01);术前平均用药种类为1.7依0.9种,随访结束时平均用药种类为0.4依0.7种,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 =11.145,P<0.01)。针刺分离12mo 后滤过泡成功率为89.2%,其中完全成功率为69.9%,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示83眼平均生存时间为11.0mo(95% CI:10.3~11.6)。青光眼的类型、滤过手术是否使用丝裂霉素 C(mitomycin C,MMC)、患者年龄及滤过手术至针刺分离的间隔时间对针刺分离效果无影响,针刺分离前滤过泡形态对针刺分离效果有影响,包囊型滤过泡较扁平型滤过泡针刺分离效果好,滤过手术后3mo 内进行针刺分离的患者比>3mo 的患者平均针刺分离的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针刺分离联合5-FU 结膜下注射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简单处理方法,小梁切除术后发现功能不良滤过泡应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刘芳桂  陈长征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0):1820-1822
目的:探讨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U)对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后的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治疗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后3mo内因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患者18例23眼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治疗后6mo,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眼压和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治疗的相关并发症。

结果:治疗前眼压平均为(24.13±2.94)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即刻、1、3、6mo的眼压分别为15.13±4.93、14.98±5.12、15.18±3.77、15.54±5.07mmHg,治疗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治疗后6mo功能滤过泡形成率和治疗的总成功率均为83%。4眼(18%)治疗失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滤泡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采用针刺分离并结膜下注射5-FU治疗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患者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毅  蔡岩  王新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88-1390
目的:评估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功能不良滤过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3/2013-02在我院以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而眼压升高的连续病例34例34眼。分析治疗后眼压、滤过泡形态的变化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平均眼压从35.51mmHg降至14.43mmHg(P<0.05),成功率达91%。常见并发症包括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撕裂和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反复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5-FU的方法处理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我院诊治的91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 B组31例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C组30例术中应用环胞霉素。术后随访1a,记录手术成功率、1a不良反应发生率、视力、眼压情况、低眼压、浅前房、角膜损害等指标情况。结果:A,B,C 三组眼压分别为20.5±8.6mmHg,15.2±5.5mmHg,20.0±8.1mmHg,经方差分析,B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A,B,C三组患者1a后视力提高比率分别为22.5%,38.1%,23.1%,经卡方检验, B组提高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三组患者1a后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7.5%,88.1%,71.8%,经卡方检验, B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9.5%,20.5%,经卡方检验,B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5-氟尿嘧啶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6.5mmHg,治疗后6个月平均眼压16.5mmHg,其中眼压降至10.5~20mmHg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者22只眼(88%)。结论针刺分离联合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对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云珍  赵雪芹  朱伟  杜萍  王芙莲  沈祯 《眼科》2010,19(5):347-348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常因纤维增殖和瘢痕形成而失去滤过功能。因此,对术后早期即将失败的滤过泡及时干预有助于防止滤过失败或挽回滤过功能,进而改善手术的整体效果。我们对22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的患者,采用针拨联合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5-氟尿嘧啶(5-FU)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艳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0):1821-1822
目的:通过在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环胞霉素A(CsA)与5-氟尿嘧啶(5-FU)的对照研究,评价环胞霉素A(CsA)与5氟尿嘧啶(5-FU)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60例9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45眼,一组患者术中应用20g/LCsA溶液于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另一组用25mg/mL5-FU溶液浸润巩膜瓣上及结膜瓣下,共4min。术后随访15mo。结果:术后第15mo末,CsA组和5-FU组功能性滤过泡的累积百分率分别为(81.25±10.13)%和(61.75±8.1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sA组累计完全成功率与条件成功率分别为(81.25±10.13)%,(92.62±3.38)%与5-FU组的(61.75±8.12)%,(79.37±6.12)%,差异有显著性(P<0.05)。CsA对眼部毒副作用比5-FU少,且无长期严重并发症。结论:CsA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术比5-FU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术后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盘周滤泡内注射5-氟尿嘧啶(5-Fu)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25只眼)AGV植入术后1个月至1年眼压升高、滤泡包裹失败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滤泡周围纤维瘢痕,然后滤泡内注射5-Fu约10 mg,隔日1次共3~11次,分析治疗后眼压情况及治疗后的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结束时,平均治疗(8.2±5.1)次。25只眼中有22只眼眼压〈21 mm Hg;治疗后3个月时,当时治疗有效的22只眼中11只眼眼压〈21 mm Hg,7只眼加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治疗后6个月时,7只眼眼压〈21 mm Hg,8只眼加用1~2种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 mm Hg,另5只眼加用3种以上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仍〉21 mm Hg。并发症:治疗后常见并发症有滤泡结膜出血、角膜上皮损伤、滤过泡损伤等,其中1只眼发生引流管脱出前房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AGV植入术后盘周包裹致眼压升高的患者采用针刺分离联合滤泡内注射5-Fu治疗简单、安全、有效,在其他有创性治疗前以及某些病例加用药物治疗前,可首先考虑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