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更昔洛韦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GCV)治疗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相关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ITP)应用指征。方法选择血清HCMV DNA PCR和(或)HCMV IgM检测呈阳性ITP患儿46例,采用逆转聚合酶扩增反应(RT-PCR)检测巨核系祖细胞中HCMV晚期抗原mRNA,并行GCV治疗,判定其疗效及应用指征。结果46例血清HCMV-DNA PCR阳性和(或)血清HCMV-IgM阳性的ITP骨髓巨核祖细胞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19例,GCV治疗有效16例,mRNA阴性27例,GCV治疗有效4例。阳性组疗效高于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CMV感染的ITP患儿,若对常规治疗无效,应检测其巨核祖细胞内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者是应用更昔洛韦的有效指征。  相似文献   

2.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 6 0例婴儿CMV肝炎更昔洛韦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 (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碱性磷酸酶 (AKP)、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的变化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更昔洛韦治疗后血清TBIL、ALT水平下降 ,肝脾回缩 ,所有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1) ,未发现更昔洛韦有明显副作用。结论 正规应用更昔洛韦诱导、维持治疗CMV肝炎 ,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分析及更昔洛韦疗效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肝炎的临床特征及观察更昔洛韦的治疗效果。方法 ①回顾性分析 12 1例婴儿CMV肝炎的临床特征。②观察更昔洛韦正规治疗的 5 3例婴儿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肝脾大小、肝酶 (ALT、AKP、γ GT)变化 ,定量检测 (FQ PCR法 )尿CMV DNA ,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婴儿CMV肝炎绝大部分以黄疸为首发表现就诊 (90 9% ) ,但亦有以其他不典型症状就诊者。多伴有肝脾肿大 (96 7%和 49 6 % ) ,先天性感染者易合并先天畸形 (39 7% )。病程中可并发机会致病菌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血液系统受累、维生素K缺乏等。应用更昔洛韦 5mg/kg每 12h静滴 1次 ,用 (14± 2 )d后 ,血清胆红素下降、肝脾回缩、血清ALT降低、尿CMV DNA定量减少 ,所有指标均差异显著 (P <0 0 1)。未见更昔洛韦的明显副作用。结论 对以黄疸为首发症状就诊的患儿应警惕CMV肝炎的发生 ,治疗中除应用特异抗病毒药物外应同时进行抗细菌、预防出血治疗。并加强母孕期监测及保健。更昔洛韦 5mg/kg每 12h用 1次静滴治疗 ,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马战英  陈伟岗  张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3):1035-1036,1051
目的 观察不同疗程更昔洛韦(GCV)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CMV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4月龄CMV肝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n=25)和治疗2组(n=23).二组均予保肝、退黄治疗,治疗1组给予GCV 5 mg·kg-1,每日2次,连用2周.治疗2组诱导期给予GCV 5 mg·kg-1,每日2次,连用2周;维持期给予GCV 5 mg·kg-1,每日1次,连用7 d.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所有患儿出院后随访2个月,监测其血CMV-IgM水平.结果 二组患儿治疗后血清ALT、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治疗后二组ALT、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a<0.05).治疗后随访2个月,血CMV-IgM转阴率治疗2组高于治疗1组.血常规、肾功能及心肌酶谱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0.05).结论 GCV治疗婴儿CMV肝炎的疗效肯定,且 3周二期治疗方案优于2周一期治疗方案,前者能够获得高病毒转阴率和较低复发率,同时较长程疗法更少引起不良反应,较经济且易于被小婴儿耐受,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 (RV)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2 0 0 1年 8月~ 2 0 0 3年 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大便RV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 84例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3 0例用利巴韦林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西咪替丁组 2 2例单用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 ;观察组 3 2例 ,用更昔洛韦 5mg/ (kg·d) ,西咪替丁 10~ 15mg/ (kg·d)静脉滴注。结果 对照组、西咪替丁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0 %、59%、93 .8%。西咪替丁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观察组与西咪替丁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47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婴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相关胆汁淤积性肝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CMV感染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情况.方法 淤胆型婴儿CMV肝炎47例.根据最初的总胆红素(TB)高低分组:≤136.8 μmoL/L(组Ⅰ)22例,>136.8 μmoL/L(组Ⅱ)25例.予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常规护肝退黄治疗,治疗前后常规行血生化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大和(或)脾大,肝功能异常.二组血清ALT及AST有显著性差异,组Ⅱ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指标略高于组Ⅰ,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清TB及结合胆红素(DB)显著下降,血清ALT及AST指标下降,GGT及ALP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CMV肝炎可侵犯从肝细胞至各级胆管上皮细胞,从而在各个水平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发生在肝细胞水平的胆汁淤积也应引起重视并进行早期干预.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近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对婴儿巨细胞病毒 (CMV)性肝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重庆医大儿童医院通过检测血抗CMV IgG、IgM ,血CMV DNA及肝功能检测而确定 4 0例婴儿CMV肝炎 ,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两组 ,均常规给予保肝治疗 ,退黄 ,补充维生素处理 ,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结果 更昔洛韦治疗可使血CMV DNA阴转约 5 0 % ,在降低转氨酶、肝脏回缩、黄疸消退方面与综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更昔洛韦治疗组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的比例分别为 4 0 %、30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 ,为一较理想药物 ,但要注意该药对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性肝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患儿被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更昔洛韦组(治疗组),对照组更昔洛韦5 mg/kg 静脉点滴,2次/d,连用14 d;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剂量同前,加茵栀黄口服液5 ml/次,3次/d,疗程同前;各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L-10、IL-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IL-10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IL-10及IL-2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显著降低了CMV肝炎患儿血清IL-10水平,同时显著升高了IL-2的水平,提示其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Xiao Y  Lin W  Liu Q  Jin RM  Fei HB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5):346-349
目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很多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巨核系祖细胞致ITP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HCMV相关ITP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体外培养技术收集集落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并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46例血清HCMV-DNAPCR阳性或血清HCMV-IgM阳性的ITP骨髓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集落细胞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阳性19例,更昔洛韦治疗有效16例;mRNA阴性27例,更昔洛韦治疗有效4例。阳性组疗效高于阴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CMV可感染CFU—MK而成为1TP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巨核系祖细胞HCMV晚期抗原基因mRNA检测阳性者更昔洛韦治疗有效,能使血小板上升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p65抗原血症检测方法(AA)对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11月~2002年10月入院的76例婴儿肝炎患儿应用间接荧光染色法检测外周血pp65抗原血症,并与血清ELISA法检测HCMVIgM进行比较。对部分婴儿HCMV肝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短期随访。结果76例中64例为HCMV肝炎。AA、ELISA法HC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2%(59/64例)、64.1%(41/64例)。抗原血症呈高水平、中水平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1.4%(48/59例)、18.8%(11/59例),无低水平者。47例婴儿HCMV肝炎更昔洛韦治疗2周,治疗前、后抗原血症水平,经卡方检验,P<0.01。治疗后随访中肝功能正常与肝功能异常组,抗原血症水平经精确概率法检验,P<0.01。结论pp65抗原血症检测方法有助于监测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动态变化,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