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 Oliver的内生真菌菌株Trichoderma harzianum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将此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对其发酵液利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方法鉴定得到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包括7个环二肽类、2个酚酸和1个嘧啶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环(R-脯氨酸-甘氨酸)(1)、环-(R-脯氨酸-R-丙氨酸)(2)、环-(S-脯氨酸-R-缬氨酸)(3)、环-(4-甲基-R-脯氨酸-S-正缬氨酸)(4)、环-(R-脯氨酸-R-亮氨酸)(5)、环-(R-脯氨酸-R-苯丙氨酸)(6)、环-(4-羟基-S-脯氨酸-S-亮氨酸)(7)、尿嘧啶(8)、对羟基苯乙醇(9)、间羟基苯乙酸(10)。结论: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的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1,4-二羟基-7-甲基-9,10-蒽醌(1),大黄素甲醚(2),大黄素-1,6-二甲醚(3),Chrysophanol (4),1,4,6-trihydroxy-2-methoxy-7-methylanthracene-9,10-dione(5),大黄素(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值分别为5.5和10.2 μmol.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5094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次级代谢产物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从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结果: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鉴定分别为verruculogen(1),cyclotryprostatins B(2),fumitremorgin C(3),cyclotryprostatin A(4),tryprostatin A(5),tryprostatin B(6).结论:这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是首次从无花果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目前研究表明,无花果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amarii可以作为一种可产生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itrinin(1),tenellic acid C(2),tenellic acid A(3),terretonin(4),echinulin(5),(E)-4,6-dimethoxy-3-[4-oxo-5-(prop-1-enyl)-4H-pyran-2-yl]-isobenzofuran-1(3H)-one(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0.08,0.09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张红  毛伟业  郑彬玥  刘霞  金璐  李圣宇  傅惠英  寿旗扬 《中草药》2022,53(17):5265-5270
目的 研究人参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RSB2007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以期发现新的化合物。方法 该菌大米固体发酵的醋酸乙酯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共振谱、质谱、圆二色谱(electronic circular dichroism,ECD)以及计算ECD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人参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erreus RSB2007发酵产物中初步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8''-二羟基-3,4,6-三甲基-7''-苯基-1,3,4,7''-四氢-2H-吡喃并[2,3,4-de]色烯-8''-羧酸盐(1)、butyrolactone II(2)、aspernolide A(3)和versicolactone B(4)。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聚酮类化合物,命名为曲霉酮A。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噻唑蓝比色法对三尖杉内生真菌CEP18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利用GC-MS分析活性成分。结果:三尖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人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组分Fr2活性最强,主要成分为乳酸丁酯(2.96%),2-氯杀鼠灵酮(8.65%),(Z)-11-二十烯酰胺(13.90%),1-甲基芘(3.51%)及丁二酸二甲酯(6.34%)、对羟基苯乙酸(8.27%)、反油酸甲酯(10.07%)、亚油酸(5.60%)、棕榈酸(7.54%)。结论:对羟基苯乙酸在三尖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中属首次报道,为微生物药物的研发和三尖杉的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生真菌与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兴红 《中草药》2007,38(1):140-143
内生真菌生境独特,分布广泛,是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的理想资源。植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材料,药用植物体内有大量内生真菌分布,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都有影响,如名贵中药血竭的形成需要内生真菌的参与,中药材的道地性可能也与内生真菌有密切关系。从内生真菌中发现活性成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随着野生中药资源及其生境遭到破坏,伴生的内生真菌也会随着大量消失,由此可能对中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一现象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黄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地黄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2,4-dihydroxy-2',6-diacetoxy-3'-methoxy-5'-methyl-diphenylether(1),paecilospirone(2),α-axetylorcino(3),2-rnethoxy-1,8-dimethyl-xanthen-9-one(4),4-hydroxy-a-lapachone(5),enalinA(6),2,3,4-trimethyl-5,7-dihydroxy-2,3-dihydrobenzofuran(7),P-hydroxyethyl-phenol(8),2,4-dihydroxy-3,5,6-trime-thyl-methylbenzoate(9),3-isopropenyl-(z)-rnonomethylmaleate(IO)。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二苯醚类化合物,其显示了一定的细胞毒和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南海沿海海藻内生真菌ZJ27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o BH  She ZG  Lei XL  Chen B  Huang CH  Xu J 《中药材》2011,34(4):544-546
目的:对南海沿海海藻内生真菌ZJ27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真菌ZJ27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核丛青霉素(1)、ochrephilone(2)、6-((3E,5E)-5,7-二甲基-2-酮基-3,5-壬二烯基)-2,4-二羟基-3-甲基苯甲醛(3)、(2E,4E)-4,6-二甲基-2,4-辛二烯酸(4)、pencolide(5)。结论:化合物1量特别大,达11 g,化合物2也有66 mg,因此本菌经优化培养可望成为药源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垂丝海棠内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的代谢产物。方法:从垂丝海棠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CLP001,通过18S r DNA的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液体静置培养的方法得到发酵产物,以及利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半制备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内生真菌CLP001与P.oxalicum的相似性达到99%,因此被鉴定为P.oxalicum CLP001,从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甘油三酯(1),1,2-亚油酸甘油二酯(2),1-单亚油酸甘油酯(3),单乙酸甘油酯(4),棕榈酸(5),亚油酸(6),麦角甾醇(7),1-D-阿拉伯醇-单亚油酸酯(8),尿嘧啶(9),反-丁烯二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1~4以及8,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肉苁蓉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肉苁蓉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方法:分别于春、秋季在宁夏和内蒙古两地采集健康的肉苁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对分离的内生真菌采用玻片法和胶带粘贴法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与结论:共分离得到618株内生真菌菌株,其中453株为产孢菌株,鉴定为22个属,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3.30%,以镰孢属Fusarium(25.89%)和枝顶孢霉属Ammonium(16.99%)为优势种群.肉苁蓉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类上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同时在部位、地区以及季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考察中药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黄酮类成分变化。方法:以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黄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黄酮类成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效液相结果显示,黄芩经侧耳菌发酵后大部分黄酮类成分消失;而经黑曲霉发酵后,黄芩苷含量减少,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是黄芩药材的2.73,5.77倍。结论:黄芩经侧耳菌和黑曲霉发酵后,苷类成分被转化为苷元或其他物质,有利于提高黄芩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内生真菌在其宿主植物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濒危植物八角莲菌根的结构及内生真菌的分布情况,对其野生植株菌根进行了显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八角莲植株与内生真菌关系密切,其根中定殖着2种不同形态的真菌;真菌主要分布于表皮层和皮层,其中皮层中分布着膨大的菌丝结构。研究结果为八角莲属植物菌根结构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川  郭顺星  张靖  陈娟  张丽春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4):3717-3725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菌根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结合MALDI-TOF/TOF质谱方法研究了接种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的福建金线莲的蛋白组.结果:MALDI-TOF/TOF质谱分析了27个差异蛋白点,在数据库中以绿色植物为检索范围,确定了22个差异蛋白,功能大多涉及植物的信号传导、代谢调节等,光合作用及物质代谢中的功能蛋白及酶类等也有涉及.结论:菌根真菌通过影响植物的调控系统作用于植物,积极的调控使得植物物质代谢、光合作用等增强,进而表现出植株健壮、抗性增强;研究还表明植物与菌根真菌互作时可能发生某些基因的沉默.  相似文献   

15.
从3种红树林木果楝属植物材料的枝、叶及果皮中经反复分离纯化获得24株真菌,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于3纲9目11科14属;并发现不同种属、不同产地的木果楝属植物内生真菌在种群组成和数量上存在差异,其中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炭疽病菌属Colletotrichum在3种植物材料中均分离得到。采用MTT法对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15株真菌菌液乙酸乙酯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erevisterol(1),ergosterol peroxide(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fumitremorgin C(5)和cyclotryprostatins B(6).抗菌活性显示,6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真菌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并考察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AlCl3-HAc-NaAc(pH 5.5)为显色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最大吸收波长405 nm处测定.结果:芦丁在7.28 ~30.8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1.000),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 1.92%.14批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范围为1.25% ~3.1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青天葵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刘静  丁广治  方磊  庾石山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974-3977
选用PDB培养基发酵菌株,对内生真菌Penicillium polonicum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合运用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的方法从菌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采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二羟基-2-(7-羟基-辛酰)]-苯乙酸乙酯(1),(3,5-二羟基-2-辛酰)-苯乙酸乙酯(2),(5,7-二羟基-9-庚基)-异苯二氢吡喃-3-酮(3),3-(羟甲基)-4-(1E)-1-丙烯-1-基-(1R,2S,5R,6S)-7-氧双环[4.1.0]庚-3-烯-2,5-二醇(4),(E)-2-甲氧基-3-(1-丙烯基)苯酚(5),对羟基苯乙醇(6)。  相似文献   

19.
滇重楼内生真菌分离与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菌群的多样性,为探讨内生真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通过对云南省嵩明县、鹤庆县、保山市野生滇重楼植株的采集,从其根、块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基于ITS序列分析和形态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试验分离得到内生真菌749株,分别归属于41个属,其中3个属仅在根部出现,12个属仅在块茎出现,8个属仅在叶部出现。各个样地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鹤庆样地块茎部位分离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最高,各样地间,各部位间的内生真菌组成相似性系数低。研究认为,不同样地、不同部位的滇重楼内生真菌的差异性可能与生境以及各部位结构、成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滇牡丹内生真菌PR35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IT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菌种鉴定;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依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菌株PR35鉴定为长梗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从菌株PR35的发酵产物中分离获得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6-dihydroxyphenyl)-3-hydroxybutan-1-one(1),1-(2,6-dihydroxyphenyl)propan-1-one(2),1-(2,4,6-trihydroxyphenyl)butan-1-one(3),4-methoxy-1-naphthol(4)和啤酒甾醇(5),其中化合物1~3对灰葡萄孢、燕麦镰孢和紧密单孢枝霉显示明显的抗真菌活性。结论:内生真菌长梗木霉首次从滇牡丹植物中分离获得,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滇牡丹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微生物发酵产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