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建平 《消化外科》2006,5(5):303-30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是目前控制结直肠癌病死率最有效的手段.结直肠癌有明确的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并且可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这是结直肠癌能够早诊、早治的基础.筛查病变的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选择对象人群;第二步检查结直肠.筛查人群选择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筛查效率.常用的筛查方法有粪...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结直肠癌的患病率,探索并分析开展城市居民恶性肿瘤二级预防的措施和序贯粪隐血筛检试验(SFOBT)方案的应用。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选取19个筛查点的63961人作为目标人群,连续4年对筛查对象(40岁以上者)进行SFOBT,对阳性者行结肠镜精筛。结果目标人群中的筛查对象25837例(40.4%),接受SFOBT者7784例(30.1%),男女比例1.0:1.1.中位年龄56岁。SFOBT阳性者956例(12.3%),其中240例(25.1%)接受结肠镜检查,检出有病变者214例(89.2%),其中结直肠癌14例(6.5%),TNMⅠ、Ⅱ期11例,占检出结直肠癌的78.6%;结直肠腺瘤53例(24.8%);直肠炎75例(35.0%);溃疡性结肠炎5例(2.3%);痔和肛门疾病65例(30.4%);胃癌2例(0.8%)。结论武汉地区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为6.5%,SFOBT方案能比较有效地从目标人群中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群中结直肠肿瘤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进行的17 939例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结直肠肿瘤的性别、年龄及部位分布特征.结果 共诊断结直肠肿瘤4450例(24.8%),其中结直肠息肉3410例(19.0%),结直肠腺癌1040例(5.8%).肿瘤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直肠肿瘤检出率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P<0.01),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结直肠肿瘤分布以远端结肠(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63.3%,近端结肠占36.7%.其中息肉局限于远端结肠者1802例(52.8%)、局限于近端结肠者1049例(30.8%)、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者559例(16.4%).癌肿位于远端结肠者921例(88.6%),位于近端结肠者118例(11.3%),同时位于近、远端结肠1例(0.1%).结论 乙状结肠镜检查不足以对全结肠肿瘤进行筛查,采用全结肠镜检查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02万新发病例,导致约53万患者死亡[1]。在美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及5.6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第2位[2]。2000年我国约有14.6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及7.87万患者死亡,占癌症死因的第5位[3]。结直肠癌的特点是:(1)高发病率、高病死率;(2)大部分结直肠癌源于结直肠腺瘤,腺瘤恶变需较长的时间(约10年);(3)结直肠腺瘤可通过纤维结肠镜切除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4)结直肠癌的预后与分期关系密切。根据上述特点,结直肠癌是一种适合于筛查的恶性疾病,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  相似文献   

7.
例(89.2%),其中结直肠癌14例(6.5%),TNM Ⅰ、Ⅱ期11例,占检出结直肠癌的78.6%;结直肠腺瘤53例(24.8%);直肠炎75例(35.0%);溃疡性结肠炎5例(2.3%);痔和肛门疾病65例(30.4%);胃癌2例(0.8%).结论 武汉地区40岁以上人群结直肠癌的患病率为6.5%,SFOBT方案能比较有效地从目标人群中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粪便中T淋巴细胞成熟相关蛋白(MAL)、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CDKN2A)和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69例结直肠癌、24例腺瘤、19例增生性息肉患者及26名健康人群的清晨粪便标本,提取其DNA并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处理,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MAL、CDKN2A及MGMT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3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与粪隐血试验(FOBT)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DNA中MAL、CDKN2A、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78.3%、52.5%、55.1%,腺瘤患者分别为58.3%、41.7%、37.5%,增生性息肉患者分别为26.3%、15.8%、10.5%,正常对照人群分别为3.8%、0、3.8% 结直肠癌和腺瘤患者3个基因甲基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增生性息肉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均P<0.05).3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和腺瘤敏感度分别为92.8%和70.8%,明显高于FOBT的29.0%和25.0%(均P<0.05).3个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无关(均P>0.05).结论 粪便中MAL、CDKN2A、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和腺瘤患者中明显升高,其联合检测可望成为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指导作用,为临床合理开展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参照营养风险筛查方法2002(NRS2002)。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9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比较术前接受与未接受营养支持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显示,11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其中65例实施了营养支持,其临床结局均明显优于未接受营养支持的45例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0.5)d比(3.3±0.5)d、排粪时间(3.5±0.5)d比(4.6±0.6)d、恢复半流饮食时间(10.1±1.2)d比(12.4±2.2)d和术后住院时间(15.7±1.1)d比(18.8±1.4)d,均P〈0.05];其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也优于未接受营养支持者[血清白蛋白(33.2±4.5)g/L比(26.0±4.0)g/L、前白蛋白(0.28±0.05)g/L比(0.16±0.04)g/L和转铁蛋白(1.92±0.33)g/L比(1.75±0.45)g/L,均P〈0.05]。但对于180例经营养风险筛查术前无营养风险患者,术前是否接受营养支持其上述临床结局及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提示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积极予以营养支持;但对于无营养风险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或并不必要。  相似文献   

10.
<正>结直肠发病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第3位,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肿瘤进展期,预后效果差[1]。在无症状人群中开展结直肠癌的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一些癌前病变,对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结直肠癌筛查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结直肠癌的有效筛查手段。1基因DNA甲基化标志物筛查及相关筛查方法基因DNA高甲基化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一个早期事件,肿瘤细胞基因启动子的过甲基化作为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发生情况。方法利用微卫星分析法对3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6个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s,MMR)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进行了分析。结果6个MMR基因LOH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hMSH3(30%)、hPMS2(25%)、hMLH1(30.0%)、hMSH2/hMSH6(23.07%),hPMS1基因未发现杂合性缺失。结论在中国人散发性结直肠癌中,MMR基因通过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分子遗传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早在70年代,人们就发现结直肠癌发病率与饮食习惯有关,并逐渐认识到环境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进入80年代,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则主要致力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在病因中相互作用的研究,并有效地筛选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子,从而深入了结直肠癌流行病...  相似文献   

13.
373例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大肠癌373例,男216例,女157例,平均年龄56.2例,发病高峰年龄50~69岁。病变部位以直肠最常见(49.5%),其次为乙状结肠(15.8%)。肿瘤根治性切除281例(75.3%),手术死亡率为2.4%。总5年生存率为46.8%,A期、B期、C期和D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74.3%、23.8%和0%。术后肿瘤复发157例(55.9%)。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海宁市和嘉善县是我国最早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的地区,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已持续40余年。由此,海宁和嘉善也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全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40年间,得益于郑树教授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以及全体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结直肠癌筛查工作从不被理解、困难重重,到广泛接受、造福大众。如今,海宁和嘉善的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推动我国结直肠癌防控事业进步的先锋力量,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影响力。同时,郑树教授及其团队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技术方案,并推广至全国范围使用,对我国的结直肠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我国的结直肠癌防控之路依旧艰辛,我们将继续发挥现有的优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结直肠癌2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257例65岁以上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57例中,年龄65岁~89岁(平均73.5岁),男162例,女95例.右半结肠癌69例,左半结肠癌131例,直肠癌57例.同时性多原发癌4例,合并结肠多发息肉5例,合并结肠梗阻75例.DukesA、B、C、D级分别15例,115例,102例和25例.145例有并存病,其中61例合并1种并存病,合并2、3种并存病分别为57例、27例.见表1、2.  相似文献   

16.
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美国新发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病例147000例,其中死亡50000例[1]。30%的CRC患者发生肝脏转移[2],这也是造成CRC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发生远处转移者5年存活率远低于10%[3]。研究CRC的发病机制、浸润转移、对治疗药物的反应等对改善CR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发生情况。方法利用微卫星分析法对3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6个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repairgenes,MMR)的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进行了分析。结果6个MMR基因LOH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hMSH3(30%)、hPMS2(25%)、hMLH1(30.0%)、hMSH2/hMSH6(23.07%),hPMS1基因未发现杂合性缺失。结论在中国人散发性结直肠癌中,MMR基因通过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分子遗传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验证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应用于体检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可行性,了解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筛查的效果。方法 入组体检受试者447例,进行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检测阳性的受试者推荐进行肠镜检查,明确肠镜及病理结果。分析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率、病变检出率以及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将入组受试者分为高危组[满足年龄≥50岁、男性、具有不良指标(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BMI≥24 kg/m2四者有其二)人群]与对照组,分析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在不同风险人群中的筛查效果。结果 447例入组体检受试者中有35例(7.8%)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中28例接受了肠镜检查,肠镜依从性80%(28/35),肠镜异常(CRC、腺瘤、息肉、黏膜炎)检出率89.3%(25/28),结直肠癌及腺瘤检出率为28.6%(8/28)。肠癌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在体检人群中对肠镜异常结果筛查的灵敏度为89.3%, PPV为89.3%;对结直肠癌和腺瘤筛查的灵敏度和PPV分别为100%和28.6%。高危...  相似文献   

19.
30多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现已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某些发达地区已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因此,有必要重视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直肠癌预防和筛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多种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及生存情况. 结果 1、3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83.3%和33.3%,经动脉化疗栓塞组分别为50.0%和15.2%,肝动脉插管皮下埋泵术组分别为47.1%和5.9%,冷冻治疗组分别为55.5%和11.1%,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6.7%和40.0%. 结论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以个体化为原则的术后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