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源  李正恭  严宇  陈灏  杨庆军  梅霞  郑向清 《重庆医学》2012,41(32):3383-3384
目的通过对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及经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脏复合手术)者的观察,了解围术期抗栓药物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23例同期行PCI及心脏复合手术者。其中21例PCI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停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改为依诺肝素4 000U皮下注射,2次/日,5~7d后再行心脏手术。院内随访:大出血、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长期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死亡、心肌梗死及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 2例急诊冠状动脉旁边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中出血增加。1例风湿性心脏病行PCI+瓣膜置换术患者,随访4.7年后因脑出血死亡;另1例随访2.3年出现脑梗死。其余19例心脏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及长期随访未发现支架内血栓、卒中及MACCE事件的显著增加。结论心脏复合手术患者围术期规范化使用抗栓药物是有效与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19例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当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塞史、吸烟并伴有冠脉血栓(冠脉内充盈缺损、偏心Ⅱ型狭窄或多发不规则狭窄)、严重心肌缺血、微小心肌损害、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发病早期评价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害性,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19例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当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塞史、吸烟并伴有冠脉血栓(冠脉内充盈缺损、偏心Ⅱ型狭窄或多发不规则狭窄)、严重心肌缺血、微小心肌损害、新近发生的静息性心绞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结论发病早期评价其发生心脏事件的危害性,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异常是否会增加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心血管事件.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于科学城医院进行非心脏手术的680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为18岁以上成年患者,进行了非心脏相关手术,且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1、3、7天分别做了心电图、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n=80,11.8%)的血糖水平比没有发生事件的患者(n=600,88.2%)明显升高(P<0.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糖水平为131.7±42.5mg/dl,没有发生心血管时间的患者血糖水平为106.5±37.5 mg/dl.多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可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2.1倍,糖尿病患者为6.4倍;血糖每升高10mg/dl,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11%.结论:血糖水平异常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应激事件与危险行为发生的关联。方法 以上海市徐汇区、虹口区、嘉定区随访管理的9 5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2018年4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服药情况、自知力情况、涉及暴力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监护情况和最近3个月内应激事件发生情况,2018年7月和10月随访危险行为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近3个月应激事件发生情况(无/轻微/严重)与危险行为的关系,并按年龄、性别等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7 955名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期间,共观察到危险行为发生有203例,发生率为2.55%。多因素调整相关因素后,以近3个月无应激事件的患者为参照,有轻微应激事件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是其7.18倍(95%CI:4.17~12.37),有严重应激事件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是其9.33倍(95%CI:2.33~37.41)。分层分析结果提示,在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分层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风险分别是无应激事件患者的7.37倍(95%CI:3.27~16.61)和21.65倍(95%CI:8.95~52.40);而在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患者中,这一比值是2.32(95%CI:0.19~27.88,Pfor interaction=0.010)。在规律服药的分层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的患者发生危险行为风险是无应激事件患者的12.61倍(95%CI:6.95~22.88);而在未规律服药的患者中,经历应激事件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风险是未经历者的2.86倍(95%CI:0.82~9.97,Pfor interaction=0.015)。结论 在上海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队列研究中,存在近3个月应激事件是患者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且这种负性影响在中学学历和服药规律的患者中被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 I(cTnI)对无 ST 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程度分层的评价及意义。方法对96例 NSTEACS 患者、16例健康者分别进行血清 cTnI 测定,并跟踪30天内及10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TnI≥0.04μg/L 的 NSTEACS 30天内的死亡率和心脏局部缺血的复发率明显增高(P<0.01);10个月内患者的 cTnI≥0.04μg/L 与死亡率或心肌梗死(MI)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血清 cTnI 检测对 NSTEACS 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潘生丁负荷心肌201 Tl-SPECT显像在血管外科术前预测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24例连续的血管病患者术前潘生丁负荷心肌显像、临床危险因子分析以及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子的预测价值.结果224例患者根据临床心脏危险度分成:低(n=173)、中(n=39)和高危险组(n=12).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在高危险组明显多见于低危险组(P<0.001).18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外科手术,9例(5.0%)在围术期发生了心脏事件,其中心力衰竭1例,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6例.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在全体甚至在低危险患者均是唯一有效的危险预测因子(odds比:7.0和11.6,95%,可信区间:1.7~28.0和2.3~57.4,P值:0.007和0.004),其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5.6%和84.8%,57.1%和89.7%.结论潘生丁负荷心肌201Tl-SPECT显像对预测血管外科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甚至对临床低危险度的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以确定该组患者的疗效.方法 入选36例高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成功植入药物支架,长期随访.结果 36例冠心病患者共118支病变血管,处理相关血管71支(60%),植入药物支架共51枚(Firebird支架43枚,Cypher支架8枚),非药物支架50枚,手术即刻成功率97%.随访3月内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Ⅱ级改善29例(81%),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31例(86%),运动耐量提高Ⅰ~Ⅱ级28例(77.8%);6~12个月内6例(16.7%)发生主要心脏事件.药物支架组的主要心脏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药物支架组(11.8%、29.0%,P≤0.05;6.1%、17.7%,P≤0.01).结论 高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使用国产药物支架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黄惠桥  应燕萍  陈荣丽 《广西医学》2003,25(10):2057-2058
严重创伤、大手术、感染、缺氧等应激状态下 ,由于内环境的严重紊乱 ,使体内交感—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导致胃肠黏膜血管强烈收缩 ,局部血流量锐减 ,胃肠黏膜细胞缺血缺氧 ,屏障作用受到严重损害 ,常发生广泛胃黏膜糜烂和出血 ,即临床上所谓的应激性溃疡。体外循环 ( CPB)心脏手术后 ,胃肠道粘膜明显损伤者约 0 .6%~ 2 .0 % (1)。我科 1 998年元月~ 2 0 0 1年 1 1月行心脏手术 997例 ,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 1 3例 ,经过回顾性分析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例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2个月~ 67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危险分层与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63例确诊为冠心病并且行PCI手术的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的hs-CR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运用Gemini评分对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完成手术后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分析患者hs-CRP水平和血管病变支数、Gemini评分以及不良心脏事件(MACE)和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3组患者在高血压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s-CRP水平和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44,P<0.001),而hs-CRP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呈现负相关关系(r=-0.18,P=0.003);随着患者Gemini评分的升高患者hs-CRP水平也同样升高,Gemini评分为重度血管狭窄和中度、轻度血管狭窄患者的hs-CRP水平分别为(17.11±9.58)、(10.02±3.59)、(4.11士1.62)mg/L,3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21,P<0.05).术后6个月内3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2.1%、52.9%和5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523,P=0.001),并且靶病变血运重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22,P=0.022).hs-CRP水平是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6,95%CI:1.31~3.42,P=0.005).结论 血清hs-CRP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出现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潘生丁负荷心肌^201TI-SPECT显像在血管外科术前预测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24例连续的血管病患者术前潘生丁负荷心肌显像、临床危险因子分析以及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发生,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子的预测价值。结果224例患者根据临床心脏危险度分成:低(n=173)、中(n=39)和高危险组(n=12)。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在高危险组明显多见于低危险组(P〈0.001)。180例患者接受了血管外科手术,9例(5.0%)在围术期发生了心脏事件,其中心力衰竭1例,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6例。心肌显像可逆性缺损在全体甚至在低危险患者均是唯一有效的危险预测因子(odds比:7.0和11.6,95%,可信区间:1.7~28.0和2.3~57.4,P值:0.007和0.004),其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5.6%和84.8%,57.1%和89.7%。结论潘生丁负荷心肌^201TI-SPECT显像对预测血管外科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甚至对临床低危险度的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对存在2个或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受试者,评价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临床前诊断在降低心脏事件危险度方面的有效性。方法:将141例无已知心脏疾病或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CAD筛检组(71例患者)和对照组(70例患者)。筛查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测试和潘生丁应激超声心动图描记,如果其中一个测试结果异常,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15例受试者筛查结果阳性(21.4%)。15例中有14例患者接受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存在≥50%血管直径的狭窄,其中的4例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另有4例施行经皮穿刺腔内冠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cTnT诊断老年UA患者心肌微小损伤及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48例老年UA患者及42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清cTnT定量的测定,同时测定CK-MB,并分组比较相关因素,观察住院6周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UA组随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血清cTnT值相应增高;老年UA组中,血清cTnT≥0.1u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5.7%,高于血清cTnT<0.1ug/L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5.8%(P<0.05).结论血清cTnT检测对老年UA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判断价值,血清cTnT阳性提示存在心肌微小损伤的老年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晓峰  黄青青 《医学综述》2009,15(5):775-778
随着人口老龄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也不断增多,而多数患者行的是胸、腹、血管、矫形外科等手术。术中的许多应激因素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显著的相关性,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麻醉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对72例老年UAP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清cTnⅠ测定,并观察住院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UAP组血清cTnⅠ值为(1.96±0.61)μg/L,明显高于sAP组的(0.68±0.19)μg/L及对照组的(0.46±0.10)μg/L(P均〈0.01)。UAP组内,随着Braunwald临床分级增高,Ⅰ~Ⅲ级血清cTnⅠ值相应增高[分别为(1.25±0.38)μg/L、(2.12±0.34)μg/L及(3.06±0.72)μg/L](P〈0.05)。对照组、SAP组及BraunwaldⅠ级UAP患者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18例Ⅱ级患者中,1例(其血清cTnⅠ≥1.5μg/L)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33例Ⅲ级UAP患者中,21例血清cTnⅠ≥1.5μg/L患者中的9例发生心脏事件(6例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心脏猝死),总心脏事件发生率16.7%;16例血清cTnⅠ〈1.5μg/L者仅1例发生非致命性MI,其总心脏事件发生率6.3%。血清cTnⅠ≥1.5μg/L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nⅠ〈1.5μg/L者(P〈0.05),比数比(OR)为2.05(16.7%/6.3%),95%可信限为1.02~9.78。血清cTnⅠ≥1.5μg/L时判断心脏事件的阳性预测值为44.3%,阴性预测值为84.8%。结论血清cTnⅠ检测对老年UAP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78例AMI患者在治疗前行99mTc-HL91乏氧显像检测心肌活性,并计算梗死心肌的99mTc-HL91摄取率.根据摄取率高低分为高摄取、低摄取和无摄取组,随访1年以上,对3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根据定性诊断结果分为存活心肌组和坏死心肌组,对组内接受再血管化治疗和药物治疗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梗死心肌不同99mTc-HL91摄取比值的3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无摄取组发生率较高,高摄取组发生率较低.存活心肌组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再血管化治疗者,差异有显著性,而坏死心肌组内治疗方法不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99mTc-HL91乏氧显像检测存活心肌有助于鉴别AMI高危患者、判断预后,并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和肾动脉狭窄患者同一住院期间内行经皮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急性期疗效.方法 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的冠状动脉狭窄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造影剂用量和术前.肾功能情况,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即刻、7 d内和7 d后行肾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102例患者共有148处冠状动脉狭窄和113处肾动脉病变植入支架,即刻手术均成功.术后30 d随访,l例患者于术后15 d因自行停止服用氯吡格雷后出现心肌梗死,其余患者无不良心脏事件发生.65例高血压患者中,7例(10.7%)血压恢复正常,11例(16.9%)抗高血压药物减量,其余47例(72.3%)患者的血压无变化.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术前血肌酐水平为(158±57)μmol/L,术后为(142±71)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和肾动脉狭窄患者同一住院期间内行经皮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普通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Tp-e)作为Brugada综合征(BrS)一种新的危险分层指标。方法23例男性BrS患者与20例男性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普通体表心电图Tp-e值进行比较.结果BrS组Tp-e平均值为(109.57±22.86)ms,PSVT组Tp-e平均值为(88.50±13.08)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科(P<0.05)。BrS组中16例患者并发心脏事件(晕厥、临床记录室颤、电生理诱发室颤),7例患者无上述心脏事件,心脏事件组BrS患者Tp-e值较无心脏事件组BrS患者和PSVT组患者的显著延长(P<0.05),而无心脏事件组BrS患者与PSVT组患者Tp-e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值延长可作为BrS患者一种新的无创性危险分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cTnI)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危险度分层的价值.方法对42例UA患者于入院后行系列采血,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cTnI,根据患者血清cTnI水平正常或增高,分组比较临床相关因素和冠脉造影情况,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42例UA患者,17例(40.5%)cTnI增高,25例(59.5%)cTnI正常.cTnI增高组属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Ⅲ级者13例(13/17),发生心脏事件9例(9/17);cTnI正常组属不稳定心绞痛BraunwaldⅢ级者5例(5/25),发生心脏事件2例(2/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cTnI增高的UA患者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并比较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5年1月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狭窄度超过70%)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支架组67例,药物组79例,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前术后影像学结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临床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影像学复查情况被前瞻性记录并被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接受治疗后30 d内支架组4例(6.0%,4/67)发生卒中,包括2例(3.0%,2/67)致死致残性卒中,药物组3例(3.8%,3/79)出现缺血性卒中包括1例(1.3%,1/79)致残性卒中,支架组30 d内卒中及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率略高于药物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所有患者随访(20.8±9.2)个月,30 d后随访期间,支架组共4例(6.2%,4/65)发生治疗侧缺血性卒中,4例均为非致死致残性卒中;药物组共7例(9.0%,7/78)出现治疗侧缺血性卒中,6例(7.7%,6/78)为致残性卒中.两组随访期间总的卒中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支架组致死致残性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 =0.032).结论 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安全性较单纯药物治疗稍差,两种治疗手段对卒中预防的总体效果无明显差别,但支架成形术对远期致死致残性卒中的预防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