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瓣膜置换手术过程中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 )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风心病伴慢性房颤患者 38例 ,房颤持续时间 (2 91± 6 4 2 )年 ,于瓣膜置换术中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 ,即运用自制射频消融探针做围绕 4个肺静脉口的环形消融线及连接消融环最低点与二尖瓣环的消融线 ,输出功率 30~ 4 0W ,每次放电时间 4 5~ 6 0s;同时应用胺碘酮 3个月辅助治疗。 结果 消融时间为 (10± 4 )min ,无相关并发症。术后心脏复跳时 35例 (92 1% )为窦性心律 ,3例为房颤 ,其中 2例于 2 4h内转为窦性心律 ,另 1例随访至今仍为房颤 ;住院期间有 2例房颤复发 ,出院后 1个月左右又有 3例房颤复发 ,其余 32例按计划服用胺碘酮满 3个月后停药 ,随访 6~ 2 2 (13± 6 )个月无房颤复发。总成功率 84 2 %(32 / 38)。 结论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心病慢性房颤有较高的疗效 ,且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术后应用胺碘酮能辅助逆转心房电重构 ,减少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照观察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换瓣术)过程中直视下微创迷宫术法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2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伴慢性房颤患者中,76例在换瓣术中直视下以微创迷宫术法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设计两条迷宫线路:一条为围绕4个肺静脉口外侧的环形线,另一条为连接左下肺静脉口下缘与二尖瓣后叶根部的最短直线.术中分次节段性消融,输出功率30~40W,放电时间45~60 S;术前3 d静脉应用胺碘酮,术后口服3个月停药;随访24个月.其余52例拒绝行射频消融微创迷宫术的风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其换瓣术、胺碘酮应用及术后随访同射频消融微创迷宫术组(消融组).结果 随访24个月,消融组成功率81.58%(62/76),对照组成功率44.23%(23/5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换瓣术中采用直视下在左心房后壁行射频消融微创迷宫术法能显著提高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比传统的药物治疗疗效好,且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胺碘酮有助于逆转心房电重构,减少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内直视术中射频消融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病例15例,年龄32~58(44±8)岁,临床确诊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史1~7年。其中阵发心房颤动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14例,二尖瓣病变11例,双瓣病变4例,合并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射频消融时间20~35(25.0±2.2)min。术后随访3~12月。结果15例病人升主动脉开放后复搏心律均为非心房颤动。2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快速型房性心律,经抗心律失常药处理转为窦性;1例出院时为结性心律;术后3个月呈窦性心律12例,6个月呈窦性心律1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心功能均恢复为1~2级,未见出血及栓塞。结论术中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心内直视术中射频消融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瓣膜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病例15例,年龄32~58(44±8)岁,临床确诊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史1~7年.其中阵发心房颤动1例,持续性心房颤动14例,二尖瓣病变11例,双瓣病变4例,合并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射频消融时间20~35(25.0±2.2)min.术后随访3~12月.结果 15例病人升主动脉开放后复搏心律均为非心房颤动.2例术后住院期间出现快速型房性心律,经抗心律失常药处理转为窦性;1例出院时为结性心律;术后3个月呈窦性心律12例,6个月呈窦性心律11例.术后无死亡病例,心功能均恢复为1~2级,未见出血及栓塞.结论 术中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同期行瓣膜替换术及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近期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8例(消融组),同期行瓣膜替换术及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18例配对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而未行双极射频消融迷宫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36~65岁,平均53.5岁,房颤持续时间1~10年,平均5年,左心房内径为44~67 mm.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消融组18例患者术后窦性心律16例,房颤心律1例,结性心律1例;随访8个月,15例维持窦性心律,3例阵发性房颤心律.对照组13例术中心脏复跳后即为房颤心律,5例心脏复跳后为窦性心律,术后24 h内均转为房颤心律,应用胺碘酮不能持续恢复窦性心律.两组术后左房内径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消融组术后左房内径小于对照组[(33.06±2.88)mm比(36.16±2.43)mm,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在行瓣膜替换术的同时行附加的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疗效良好,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6.
探讨直视下微创迷宫术射频消融左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选择风湿性心瓣膜病伴房颤患者 1 6例 ,阵发性房颤 1例、持续性房颤 1 5例 ,房颤时间 1~ 1 0年 ,在瓣膜置换术中行直视下微创迷宫术射频消融左房后壁 ,即运用射频探针做围绕 4个肺静脉口的环形线性消融及连接消融环最低点与二尖瓣环的直线消融 ,输出功率 30~ 40W ,每次放电时间 45~ 60s ;同时应用胺碘酮辅助治疗 ;随访 6~ 1 2个月。结果显示 :1例手术失败 ,术后早期房颤复发 ;2例出院后房颤复发 ;1 5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 1 2例能够维持窦性心律 ,成功率 80 %。结论 :微创迷宫术射频消融左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有较高的疗效 ,且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同时应用胺碘酮能逆转心房电重构 ,减少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RFA)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AF)的手术疗效。方法: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6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其中男性25例(41.7%),女性35例(58.3%),年龄25~72岁,平均(50.77±1.43)岁,AF病史为1~240个月,平均(47.18±1.43)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6例,Ⅲ级39例,Ⅳ级5例,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或和主动脉瓣膜手术,同期三尖瓣成形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左心房血栓清除12例,术中对AF进行RFA手术。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12.58±28.31)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71.18±22.22)min,RFA手术时间平均(17.88±0.59)min。术后当日心律:窦性心律46例76.7%(4660),AF心律4例6.7%(460),结性和起搏心律患者AF转为窦性,为结性心律10例15.6%(1060);术后随访率83.3%(5060),平均随访(12.58±0.32)个月,术后远期76%(3850)保持窦性心律。结论:术中RFA术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AF患者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明显增加体外循环与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口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58例,于瓣膜置换术中同时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口.结果 50例术后即刻转为窦性心律,8例仍为心房颤动,术后1周6例由窦性心律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52例出院后随访3~24个月,40例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为77%.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口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有较好疗效,且方法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术中射频消融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RHD)合并心房颤动(AF)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手术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RHD心脏患者28例接受手术RFA治疗,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35~72(51.4±6.7)岁,AF病史为5~240(47.8±7.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9例,Ⅲ级16例,Ⅳ级3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手术,同时行心内直视下改良冲洗式RFA手术。结果RFA术后窦性心律17例(60.7%),AF心律5例(17.8%),结性和起搏心律6例(21.4%)。术后随访率为82.1%(23/28),平均随访(12.6±1.3)个月,78.2%(18/23)维持窦性心律,21.8%(5/23)为AF心律。术后随访转窦组AF病史(22.8±39.1)个月,AF维持组为(94.0±31.9)个月,P<0.01。转窦组左房内径为(50.3±11.3)mm,AF维持组为(63.2±11.0)mm,P<0.05。结论RHD合并AF术中RFA治疗,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率较高,RFA作为心脏手术的附加手术具有安全、省时、治疗AF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8年至2013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消融策略及消融成功率。结果共纳入23例患者,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0&#177;9.2)岁。单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13例(56.5%),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0例(43.5%),其中5例同时进行三尖瓣置换或整形术。外科术后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60.9%),非阵发性房颤9例(39.1%);这些患者在外科术前心律情况为9例窦性心律,4例阵发性房颤,10例非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距离外科手术时间为(6.9&#177;5.8)年,外科术后发生房颤病程(3.1&#177;3.2)年,左、右心房内径分别为(44.1&#177;5.9)mm、(48.1&#177;9.0)mm,左心室射血分数64.0%&#177;8.3%。平均消融手术时间(156.8&#177;46.6)min,X线曝光时间(27.3&#177;11.2)min。随访(29.7&#177;21.2)个月,其中4例(17.4%)患者接受再次消融术;14例(60.9%)维持窦性心律(6例服用胺碘酮),1例死亡,2例失访,6例复发(包括2例持续性房颤,1例阵发性房颤,2例偶发性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导管消融有效、安全,步进式导管消融策略可能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选择风湿性心脏病伴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者62例,于瓣膜置换术中在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房后壁。共有56例完成3年以上随访,总有效率为83.9%,但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23次短阵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或房颤发作。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有较高的长期疗效,但消融后阵发性房颤或房扑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同时肺静脉隔离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手术中合并房颤患者34例,17例消融组,17例对照组,消融组运用自制射频消融圈分别对4个肺静脉进行射频消融,术后随访,了解手术疗效。结果两组临床基线一致,平均随访(9.9±2.2)个月,消融组房颤转复率52.9%,对照组房颤转复率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内膜射频消融隔离肺静脉能安全、较有效地治疗风湿性瓣膜性心脏病永久性房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的经验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采用Cardioblate<,TM>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机为21例器质性心脏病(19例为风湿性瓣膜病、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施行消融术,其中持续性/永久性房颤17例,阵发性房颤4例,消融经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同时行迷宫术(MazeⅢ)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1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Mazem术。患者年龄56.5(44—65)岁,房颤持续时间5(2—11)年,左心房内径(55.1±5.9)mm。随访并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0min,术后即刻、出院时及平均随访(9.2±3.2)个月时房颤消融成功率分别为100%、84.6%及92.3%。结论瓣膜置换术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MazeⅢ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长期持续性房颤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共同主办 ,中日友好医院承办的全国首次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射频消融治疗演示会于 1999年 11月 2 4~ 2 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 2 2个省、市、自治区的 12 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内著名心脏电生理专家陈新、孙瑞龙、王方正、黄从新、黄德嘉等主持了会议。大会主席陈新教授首先对房颤治疗的现状作了概括性发言 ,强调我国临床电生理界应更为活跃地进行房颤的研究与学术交流 ,努力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发展 ,要鼓励年轻医师积极向上 ,在临床科研…  相似文献   

16.
导管射频右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报道导管射频右房双线性消融临床试验性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结果。10例特发性房颤的患者接受治疗 ,用 8mm大头电极温控导管完成下腔静脉口至三尖瓣口的线性消融 ,用连续 4个大头电极的温控导管完成从下腔静脉口经界嵴至上腔静脉口的线性消融。术中及术后无 1例发生并发症 ,术后恢复过程无异于一般的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 1~ 10月 ,其中 6例无房颤发作、2例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此 8例中 ,6例在术中诱发房颤时房颤是由 b型心房扑动转变而来。另 2例房颤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初步结果表明 :导管射频右房双线性消融对 b型心房扑动启动的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和做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7.
射频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Cox发表了外科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报告,认为AF的折返环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瞬时性,有效的治疗应是对心房进行多部位的透壁切割以破坏所有可能的折返环而不干扰窦性冲动的传导。但迷宫术不根据电生理标测结果而对心房进行固定术式的复杂切割是其固有的缺陷。随后其他医师依不同的临床情况又报道了系列改良手术。迷宫型手术及其他改良术式在恢复窦律、保持房室同步性及心房传输功能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由于外科手术需在开胸及体外循环下进行,创伤大,可能出现相应的合并症,故一般仅在开胸治疗其他心脏病时一并进行。为此,…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房颤发病率为0.73%[1].房颤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心室率、抗凝治疗、缓解症状、治疗基础心脏病和诱发因素、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房颤的药物疗效差,不能预防血栓栓塞和心力衰竭,抗凝药物的应用虽然减少血栓栓塞风险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导管及外科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药物治疗12-4].内、外科微创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各有优缺点,可结合其优点联合治疗房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直视下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房颤 )的效果。方法 :选取 136例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患者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射频消融迷宫术 ,同时行瓣膜替换术 ;另选取 18例患者 (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 13例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房颤 5例 )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 ,同时行瓣膜替换及其他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无手术死亡。射频消融迷宫术组有 112例恢复了窦性心律 ,占 82 .4 %;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组 11例恢复了窦性心律 ,占 6 1.1%。结论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成功率高 ,方法简单 ,效果满意 ,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病可以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心房颤动(Af)为最多见,二尖瓣病变合并心力衰竭几乎都伴有Af。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而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此外也可能与近年来流行的链球菌菌株发生了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