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尊善  王秀丽 《中外医疗》2012,31(21):22+24-22,24
目的探讨经颈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小切口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将2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切口改良手术组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着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可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至2009年7月甲状腺切除术312例的临床资料。传统手术组162例,小切口改良手术组150例,将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切口改良手术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龚景林 《中国医疗前沿》2011,(23):34+25-34,25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改良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切口等指标,评估改良手术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2个月,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改良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及术后使用镇痛药比率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患者满意度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的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0月甲状腺瘤切除术5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手术组26例,低位小切口手术组24例,将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位小切口手术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颈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将164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各82例,对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小切口手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颈部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美容效果较好,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改良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改良小切口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生好 《河北医学》2014,(4):594-597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小切口手术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观满意度,探讨其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传统手术组的切口大小与平均出血量均大于小切口手术组,其手术时间小于小切口手术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传统手术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小切口手术组;两种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低于小切口手术组。结论: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小、美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0月到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患者手术方式,纳入改良组与传统组(n=35).传统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改良组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传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更加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是1.9%,与对照组的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相比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微创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以后,观察组的患者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观察者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55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26例和小切口组29例。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美观满意度。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45.59±5.78 min、术中出血量44.61±5.77 mL、术后引流量32.15±3.11 mL、住院时间 4.52±0.84 d,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72.13±8.29 min、术中出血量76.84±9.33 mL、术后引流量45.44±4.12 mL、住院时间6.89±1.15 d,小切口组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总有效率96.55%,高于传统组的88.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传统组的11.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美观满意度65.52%,高于传统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甲腺结节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以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将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可减少甲状腺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分别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6例,分成各33例的甲组、乙组。甲组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乙组患者予以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且乙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甲组(P0.05);甲乙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进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从手术时间长度、术后康复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对照组明显劣于实验组;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上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术后恢复情况更优,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斌  付肥郭 《中外医疗》2014,33(4):46-46,48
目的对甲状腺腺瘤治疗中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甲状腺腺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31例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患者治疗中,改良小切口术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3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开惠 《中外医疗》2010,29(8):65-66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文对3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改良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83.4±19.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9±7.4)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1.2)d。一般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113.4±2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4±12.5)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4±1.1)d。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改良小切口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一般手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较原来大大缩短及减少,且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治疗和美容效果均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徐新  沈毅  马跃磊 《吉林医学》2015,(7):1342-1343
目的: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83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按术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小切口手术组(观察组)43例与传统切除术组(对照组)40例,并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瘢痕美容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随访2~6个月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颈部麻木不适),发生率为2.3%;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麻木不适2例,切口感染1例,颈前疼痛1例,紧缩感1例)其发生率为12.5%,以上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瘢痕美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瘢痕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可明显提高美容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应用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颈前区疼痛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5.3%,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颈前区疼痛症状,3例吞咽困难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26.3%,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