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共进行32人次螺旋CT检查.层厚5~10mm,螺距1~1.5。对其螺旋CT影像的征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钙化移位5例(31.3%),显示真假腔13例(81.3%),其中4例(25%)真腔明显较假腔变窄;内膜破裂显示7例(43.8%);显示撕裂内膜片11例(70%);附壁血栓显示3例。结论:螺旋CT是评价和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分离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年桑  伍卫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17-101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近9年来收治的主动脉夹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主动脉夹层中,主要基础病变为高血压(53.8%);对该病的临床误诊率高(42.3%)。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胸部X线平片检查作为基础,可提示该病;核太共振显像检查可作为确诊主动脉夹层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3年 8月~ 2 0 0 0年 4月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1例。本文就超声探查技术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本组男性 9例 ,女性 2例 ,年龄 42~ 78岁。均因突发性胸背部或腹部剧痛 ,心悸 ,胸闷前来就诊 ,血压正常者 4例 ,其余 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采用安科ASU -0 1C型彩超和西门子VersaPlus型彩超 ,探头频率 2 .5~ 3.3MHz。常规行胸前各切面扫查 ,部分患者做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扫查。二维超声观察心脏房室大小 ,形态 ,各组瓣膜情况 ,主动脉内径有无增宽 ,主动脉内有无异常回声。多谱勒超声观察真…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50例,按照分类随机抽取法(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研究学意义.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和传统的主动脉夹层常规用的检查方法是CTA的诊断精准...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管壁遭到破坏或结构异常而形成的一种梭状、囊状或多发性扩张性病变。可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腹主动脉最多见,周围动脉则以股动脉瘤居多。依据病变类型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及蔓状动脉瘤。动脉夹层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超声心动图(UCG)、CT、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的广泛使用,其诊断水平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三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 【例1】男,51岁。患者因突发上腹持续性撕裂样剧痛,心电图示“部分导联ST-T段改变”,以“腹痛原因待查”收入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68/min,呼吸20/min,血压188/98 mmHg。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68/min,律齐,心脏瓣膜区无杂音,腹肌紧张,剑突下深压痛,肠鸣音亢进。急查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电解质、心肌酶学等均正常,给予抗感染、抗酸治疗。入院第2天胸腹X线透视示:升主动脉迂曲、搏动强烈;左上腹肠腔充气扩张,并可见两个液平面。以低位性肠梗阻转入外科。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因患者午后持续低热,体温36.0~38.1℃,红细胞沉降率34 mm/h,结核聚合酶联反应阳性,肺部CT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予试验性抗结核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第21天6时突然心慌,胸骨后紧缩感,心电图示肢体及胸前导联ST-T段均有缺血改变转入心内科,连续5天监测心肌酶学正常,心电图示V1~2导联ST段弓背上抬0.05~0.1 mv,V4~6导联ST段下移0.05~0.1 mv,Ⅰ,Ⅱ,aVL,V2~6导联T波倒置,酷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心梗)改变。腹部B超示腹主动脉瘤。进一步行CT及MRI检查证实为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氨酰心安及抗感染、通便等治疗,患者无腹痛,血压、体温正常。住院1个月出院。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为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器官受压和组织穿破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常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78年以来经尸检(8例)和主动脉造影(2例)证实为DAA的10例分析报告如下,并重点提及本病在老年人中的某些特点。临床资料分析本文10例,年龄28~90岁,男女各5例,60岁以上者6例,女性占5例。10例中8例死亡,均做尸检;2例存活,其诊断由主动脉造影证实,DeBakeyⅡ、Ⅲ型各1例。一、致病因素有高血压或高血压史者9例(90%),马凡氏综合征2例。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Ⅲ~Ⅳ级)6例。二、临床表现特点 1.疼痛:除2例猝死者外,3例呈胸骨后撕裂样疼痛,向背、腹部放射,其中2例于发病后第3、6天出现腹部剧痛。其他3例分别为一般性胸痛、胸闷或剑下疼痛。疼痛呈持续性,用硝酸甘油和止痛剂不能缓解。2例无疼痛者为老年人,伴休克和全身衰竭。2。血压:疼痛发作时3例血压异常升高。3例发病初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24小时内异常升高,最高达40/13.3 kPa,其中2例后期血压再度下降,需用升压药维持。此6例中2例尸  相似文献   

9.
陈彩秀 《临床医学》2001,21(9):26-2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 AD)是心血管疾病中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突然、发展迅速,急性期死亡率高。现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做一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为我院1997~1999年收入住院的病人,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30~40岁2例,40~50岁4例,50~60岁4例。60~70岁5例,70岁以上1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3例,以胸痛入院者10例,以背痛入院者3例,以腹痛入院者2例,以其它症状入院者1例。其中大部分病人都不同程度伴有恶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金斗 《临床误诊误治》1996,9(4):153-15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北京市特钢第二医院[100043]刘芳,金斗北京市首钢总医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dns“n”“’v’”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因本病发病率较低,症状与体征多变...  相似文献   

11.
Intracranial electrography is an extension of scalp and surfac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in which electric impuls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depths of the human brain. The surgical technic required for the placement of deep electrodes is simple, and the multi-contact electrodes are well tolerated. Pertinent information may be obtained by means of electric recording from or stimulation of the subcortex. This method portends to become a valuable diagnostic and investigative aid.  相似文献   

12.
Drug therapy greatly increases the chances fo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dissecting aortic aneurysm. Trimethaphan is used to relieve stresses on the aortic wall by reducing the force of myocardial contraction and mean aortic pressure.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or lack of response to drug therapy may necessitate surgery. Dissection occurs most frequently in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early mortality is higher in these cases than when only the descending aorta i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3.
14.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术前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凶猛 ,预后险恶。文献报道 ,动脉瘤发病后 2 4h内病死率为 2 1% ,两周内病死率为 60 % ,1月内病死率为 90 %。临床上一般发病两周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称为急性期 ,突出的症状是疼痛 ,而疼痛又常是夹层动脉瘤发展的标志和破裂的先兆。因此 ,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应注意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症状。通过对 2 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疼痛的观察与分析 ,认为科学、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病人痛苦 ,争取手术时机和降低病死率。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总结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 1984年 7月— 1996年 12月收治的急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51例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CPR及VR后处理.结果: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而后处理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整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破口、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1型16例,Ⅱ型10例,Ⅲ型25例.结论:主动脉CTA是诊断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后处理技术对提高图像质量及确诊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猝死的原因、临床特点、病理基础,从而早期诊断,有效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猝死患者的临床尸检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老年人11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a型和Ⅲb型各3例。死亡原因:急性心包填塞8例,以Ⅰ型和Ⅱ型多见;休克4例;1例引起反射性心跳骤停。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隐匿,但其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或撕裂,则发病急骤,常导致严重后果。尽早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夹层动脉瘤的根本措施。对于老年人,应定期查体,防治急性事件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主动脉夹层 (aorticdissection)是主动脉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和常见病相比发病率又相对较低 ,加之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 ,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 ,由此也常引发医疗纠纷。我们在工作中曾遇到 1例 ,由于认识不足 ,导致误诊。现结合该病例并复习文献 ,就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和防范对策加以分析 ,以期提高诊断率。1 病例资料男 ,4 9岁。因突发剧烈、持续性上腹部疼痛 1小时就诊于当地医院。疼痛无放射 ,剧烈难忍 ,平卧位时加剧。查体 :体温 37℃ ,血压 15 0 /96mmHg ,呼吸稍快 ,腹部检查未发现有意义体征。…  相似文献   

18.
收集近几年我院确诊的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手段。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为3:1,平均年龄53.6±10.6岁,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马凡氏综合征、妊娠等。临床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占88.9%,非疼痛症状者占11.1%。辅助检查:胸片阳性率76.3%,超声心动图阳性率98.2%,血D-二聚体浓度阳性率97.2%,CTA和MR I阳性率100%,异常心电图72.1%。临床以剧烈胸痛就诊者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超声心动图和血D-二聚体浓度检测可以作为初筛方法,MR I或增强CT检查可确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总结了16例主动脉窦瘤的临床特点,1例右冠窦瘤破裂伴双腔右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国内未见报告。讨论了心电图、X线、右心导管、升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及脉冲多普勒心动图对诊断本病的价值。探讨了可能提示本病的线索。减少误诊的关键是临床医生不要满足于单一先心病诊断而忽视了查找其他畸形及该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升主动脉夹层瘤破裂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君美  于美 《护理研究》2003,17(24):1438-1439
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种最复杂的、最危险的大血管疾病之一[1]。如动脉瘤体破裂 ,15min病死率为 2 0 % ,48h病死率为50 % ,手术是其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深低温停循环(DHCA)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主动脉重建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在常温状态下 ,脑缺血 4min ,脊髓缺血 2 0min ,肾缺血 3 0min ,即产生不可逆损伤[2 ]。深低温可以更好地保护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我科在深低温停循环合并右锁骨下动脉持续低流量脑灌注下 ,行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术治疗 2例主动脉夹层瘤破裂的病人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