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38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据术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是否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分为非骨折组71例、骨折组67例。对可能会导致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情况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对造成影响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3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有67例患者发生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占据总人数的48.5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骨折椎体部位(胸腰段)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发生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机率高,骨密度、骨折椎体部位是影响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发生非手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存在差异。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或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随访期间定期摄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共随访12~36个月,平均26.3个月。 结果与结论: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及穿刺时透视次数均低于双侧组(P < 0.05)。穿刺前后两组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单侧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且放射暴露和骨水泥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对疼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8个椎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有28个椎体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照组患者有30个椎体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的影响。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患者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脊柱外科常用的微创技术,在恢复椎体高度及缓解脊柱疼痛感上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86例,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所治疗的86例病例中,在术后6-48小时内均有腰背部疼痛的缓解,有12例13椎出现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静脉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产生。随访2-8个月,均未发现有新的骨折形成。结论椎体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柱及中柱高度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根据Nakai标准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手术后椎体前柱及中柱高度均大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42个月.手术前后ODI和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按Nakai标准评价:优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35%(14/17).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9例14个椎体.结果:9例患者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其中8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另1例因终板部分破裂骨水泥入椎间隙,疼痛减轻.随访3~13个月,患者症状缓解,未见复发,椎体高度未见丢失.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患者,32个椎体,术前充分评估,根据不同程度的压缩性骨折选择不同度微创治疗技术。轻度压缩性骨折选择PVP治疗,重度压缩性骨折选择行PKP治疗。结果 25例患者手术即刻缓解,活动明显改善。2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椎体高度及cobb角维持良好。结论 PKP和PVP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病例,行PKP及PVP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均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椎小关节:是真正的滑膜关节,具有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变动体位时损伤的小关节进一步受力卡压神经,疼痛通过上关节突与横突交界处绕行的脊神经后内侧支传递引起爆发痛。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1994年Reiley等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设计了通过球囊扩张来纠正脊柱后凸畸形的技术,即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做为一种脊柱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在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方面,可以更快地恢复身体动能及缓解疼痛,尽可能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受到临床上广泛的认可,但因存在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促使临床医生寻求新的治疗方案。 目的:对比研究椎小关节注射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对轻度椎体脆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纳入轻度椎体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小关节注射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2组患者在给予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分别行小关节注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第1,3,6,12个月时的数据,采用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镇痛效果;采用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腰椎骨密度评估脊柱稳定性;比较再骨折发生率。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段的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 < 0.01),在12个月时椎体骨密度显著升高(P < 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均优于治疗前(P < 0.01);②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和1个月时,小关节注射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和ODI评分显著高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P < 0.05),而在第3,6,12个月时2组的评分无明显差异(P > 0.0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度均优于小关节注射组(P < 0.01);③再骨折发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P > 0.05);④结果说明,经过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后,小关节注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都能为轻度椎体脆性骨折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后者在快速镇痛和恢复脊柱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ORCID: 0000-0001-6535-7359(罗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25例,均采用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椎体成形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及术后3月分别为8.8±0.6、2.2±0.4、2.1±0.5及1.9±0.4.所用患者均获得随访,未发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结论 改良侧卧位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4例28个椎体,并随访4~11个月,平均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脊髓神经损伤,病椎疼痛缓解,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0°,随访期间,疗效满意,无病椎高度丢失。结论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完善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5具新鲜胸腰段脊柱 (T9~L5)标本随机选取 1 0个椎体节段行椎体成形术 ,观察PMMA在椎体内分布并进行椎体压缩试验。临床选择 4例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 0个椎体节段均穿刺顺利 ;PMMA骨水泥在椎体内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 ,有 1例出现椎体后静脉窦渗漏 ;椎体成形术后抗压强度由 (2 1 97± 355)N增加至 (4861 1 1 0 9)N ;临床治疗 4例患者疗效好 ,未出现椎体外漏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可靠 ;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9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椎体后凸成形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生活质量改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躯体、心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且具有安全、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和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原则。方法对经MR I等明确诊断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且合并顽固性疼痛的患者,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结果37例患者均疼痛缓解,恢复了正常生活。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至3年6个月,其功能恢复按照以下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酸胀感,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不适,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 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组优31例(83.8%),良6例(16.2%)。结论对有轻微外伤或无明确诱因的顽固性腰痛大于2周的老年患者行站立位过屈和过伸侧位X线检查如发现骨折椎体呈"合页"状,椎体高度有明显改变,可明确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可以作为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的手术指征,坚定了医生为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决心。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迅速地缓解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顽固性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术后强化治疗骨质疏松,防止再骨折,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四川奥斯迪康骨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0例,随机分为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ODI功能指数评分及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结果治疗前两组VAS、ODI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功能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后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见效快,效果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椎体成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在C臂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3),对照组采取常规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使用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术前及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测骨密度(BMD);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变化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活动能力,并分析骨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安返病房,随访时间为13~21个月,平均16.7月。相比椎体成形术前,研究组患者术后3、6、12月较对照组BMD及OPG均有一定程度增高(0.05);经阿仑膦酸钠治疗3月后,研究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后续不同随访时间点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能有效维持(0.05)。相比椎体成形术前,所有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优于术前椎体高度(0.05);且治疗3月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较优于对照组(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Cobb角明显减小(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阿仑酸钠治疗老年骨折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较为显著,术后持续使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能一定程度增加椎骨骨密度,抑制骨保护素的降低进而防止骨破坏,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及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再次发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高患病率给社会经济和医疗带来较大的负担,并且临床治疗中对于最佳治疗的时间以及方法存在重大争议,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可减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并发症,减轻疼痛,加强结构完整性。目的:探究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随访康复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与疗效欠佳组,每组37例。术前及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以及影像学资料等。结果与结论:(1)术后疗效欠佳组有3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疗效良好组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2)在术前与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与目测类比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在术后12个月时均明显改善,其中疗效良好组明显优于疗效欠佳组(P <0.05);(3)术前两组患者的伤椎高度丢失率、Cobb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偏移以及胸椎后凸角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入路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0月应用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共148例,所有患者均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其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64例,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plasty,BKP)84例。随访分三个时间节点:术后2天,术后1个月,术后2年以上。前两个时间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估近期治疗效果,术后2年使用Barthel指数及SF-36表来评估远期效果。结果 128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有效随访,89例患者术后2年仍有效随访,59例失访,9例死亡。未发现脊髓损伤及有症状的肺动脉栓塞,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23例,总渗漏率为15.5%。所有接受椎体强化术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BKP组与PVP组VAS评分及术后2年Barthel指数和SF-36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单侧入路骨水泥充填椎体强化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以及BKP技术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短期及长期临床效果,PVP和BKP的短期疗效和2年以上的长期效果之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郭运岭  李蕊  王雷 《医学信息》2019,(1):119-121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五禽戏运动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行PV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五禽戏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Barthel指数和复诊率。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Barthel指数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24±1.10)分 vs (4.01±1.88)分,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1.95±0.25)cm vs (1.83±0.23)cm],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91.54±3.75) vs (81.03±4.02)],1年内复诊率低于对照组(5.71% vs 26.32%),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五禽戏运动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有效减轻患者腰部疼痛,避免椎体再次受到压缩,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降低再次腰痛复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侧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例侧方OVCF患者,随机行凹侧或双侧球囊撑开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分别在术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对椎体高度恢复、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结果比较发现,凹侧撑开及双侧撑开组患者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脊柱后凸、侧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5)。术后定期随访无丢失。凹侧撑开组与双侧撑开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凹侧球囊撑开椎体成形治疗侧方OVCF,与双侧撑开相比疗效相当,可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创伤、减少费用,是治疗侧方OVCF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