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7例(66眼)做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49眼出现荧光素渗漏,其它17眼均可见透见荧光。渗漏点的型态分为三型:喷出型,扩散型,玻璃膜疣型。渗漏点的型态与病程、视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对80例(85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荧光渗漏情况作分析,结果:74眼(86%)有异常眼底荧光;49眼为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渗漏;7眼为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渗漏;12眼为色素上皮合并神经上皮下渗漏;多种异常荧光图像并存6眼;11眼(14%);眼底荧光图像正常。病程长者其渗漏形态多呈扩散型;病程短者渗漏形态多呈喷射型。  相似文献   

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简称中浆病)在临床上较多见。近年来该病的荧光素服底血管造影已较普遍,报道甚多。最近我们对13例临床上确诊为中浆病的患者,除了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外,还用Friedmann Mark Ⅱ型视野分析仪(Visual field analyser;VFA)进行黄斑部光阈值测定和用Nicolet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图像特征。方法按准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患者30名,按国际通用方法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对造影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造影图像均显示斑驳状透见荧光,其他较多的特征有色素斑块所致的荧光遮蔽、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和荧光渗漏,较少表现的还有毛细血管无灌注所致的充盈缺损以及黄斑荧光积存等。结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图像特征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病变所致的斑驳状透见荧光和荧光遮蔽,以及视网膜血管病变所致的视网膜血管一致性变细等。  相似文献   

5.
30例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徐教伦,徐金元,张乃美,王金刚,侯爱学(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滨州市,256610)关键词糖尿病;血管造影;眼底;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我们应用2BAF-I型广角眼底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0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用直、间接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直、间接检眼镜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例,诊断率为25%,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9例,诊断率为54.63%,两组诊断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一种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3例(46眼)Stargardt病及黄色斑点状眼底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见。单纯黄斑变性16例,中心凹周围有斑点的黄斑变性5例,黄斑变性伴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无黄斑变性的后极部弥散性黄色斑点1例,黄斑变性区表现为密集点状透见荧光,夹杂点状遮蔽荧光。大多数斑点呈透见荧光,少数呈遮蔽荧光.4例显示脉络膜湮没征象。所有病例均未见荧光素渗漏。本病具有典型的荧光征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是诊断眼底疾病的主要手段,对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理改变,主要是渗出性脉络膜新生毛细血管膜的形成,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对此病诊断就更有意义,但是,在屈光间质存在浑浊时,例如,玻璃体浑浊,白内障时,诊断黄斑区病变就非常困难,眼部B型超声诊断黄斑区病变就显得相当重要,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观察,并针对性地加强护理,以总结经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持续1年多在我院进行的1526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有98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就其在性别、年龄、注射时间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6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患者中,有98例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2%,在性别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在年龄方面青少年发生率较高,在注射时间上注射时间短发生率较高。在症状方面,以恶心、呕吐多见,荨麻疹、风疹次之。在程度方面,不良反应多为轻型反应,中型反应较少,重型反应偶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本组观察病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注射药物时间快慢有关,精心细致的护理行为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本病又称BEST病[1].该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有不少报道,但脉络膜血管造影尚未见报道.笔者对1例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脉络膜吲哚箐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0月~1992年10月共收治临床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23例。行荧光血管造影73例(87眼),其中60例(67眼)被确诊为本病。临床与造影诊断符合率为77.01%,临床误诊占22.99%。研究表明:荧光造影表现有渗漏者较无渗漏者多见;荧光造影表现与病程关系密切。对临床误诊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68例(74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倍频Nd:YAG激光或氩离子激光对眼底荧光渗漏点进行直接光凝,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激光治疗后1月患者视力平均提高0.18,其中49眼(66.22%)视力提高≥1行,视力提高幅度与激光前视力呈负相关。结论 应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效,视力提高幅度与激光前视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彩色照相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CSC43例(49眼59个渗漏点)行OCT联合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并测量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的距离。结果59个渗漏点在OCT上和/或眼底彩色照相上有阳性体征者54个(91.5%)。FFA测量的54个渗漏点到黄斑中心凹的平均距离为(2.15±1.06)mm,OCT测量的平均距离为(2.09±1.04)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联合同步眼底彩色照相可以用于CSC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诊断为"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32眼)和对照组(24眼),激光治疗组行围绕黄斑区的"格栅状"光凝,光斑强度为Ⅰ级激光斑,对照组仅观察,不进行任何治疗,于1个月后复查视力及OCT。结果激光治疗组32眼经治疗后有30眼视力明显提高,31眼OCT提示黄斑水肿减轻或消失,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4眼视力提高,22眼黄斑水肿无明显改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栅状"光凝治疗"无渗漏"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减轻黄斑区水肿,提高视力,且治疗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52眼)复发的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行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1月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复查了解渗漏点封闭情况。结果:激光光凝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35眼,17眼视力无变化,40眼治疗后2周-1月间黑影及视物变形症状消失,37眼治疗2周内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消失,有2眼需要再次激光光凝渗漏点。所有病例随访6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激光光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旋磁场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96例的近期疗效,显效以上占78.4%,总有效率为97.0%,急性期效果较陈旧性病例为好,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治疗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旋磁场治疗为一便宜、安全、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斌  胡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35-3036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分析192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于造影前、造影中及造影后采用相应护理方法,为造影术正常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本组眼底病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均顺利完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3例发生一过性恶心等不良反应,护士根据病人症状与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眼底造影检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科学护理是完成此项检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28例28眼CSC行TTT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治疗前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变化.结果 28眼CSC经TTT治疗后,患者黄斑水肿减轻或吸收,FFA显示渗漏停止或减少,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TTT治疗CSC有效,但还需要更多的病例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氩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有明确渗漏点,其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500μm以外的中浆患者102例102眼,采用氩绿激光行渗漏点直接光凝封闭,激光参数:光斑直径106—200μn,爆光时间0.2s,能量80-150mW。激光光凝1次或2次补充完成。结果 激光光凝后视力迅速提高-行以上者95眼,视力无变化7眼;眼前黑影、视物变形症状消失的87眼;两周内视网膜神经上皮盘状脱离消失,中心凹反光出现的80眼;首次光凝未完全封闭渗漏点需2次补充光凝的4眼;治疗过程中无1例因光凝损伤黄斑中心凹;全部患者激光光凝后随访6个月至5年,未发现远期光凝并发症,同时无1例复发。结论 氩激光治疗中浆可较快提高视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把握光凝条件是杜绝光凝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对11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68例(136眼),占58.6%。与检眼镜对照,荧光血管造影术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检眼镜(P<0.01)。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检测对照,结果背景型和增殖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测定与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关,提示荧光血管造影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