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早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是否用艾司洛尔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艾司洛尔组加用艾司洛尔静脉滴注,同时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仅口服倍他乐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1),艾司洛尔组心率减慢较对照组明显(P<0.05),硝酸甘油及硝普钠用量亦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艾司洛尔组较对照组可更有效、灵活地控制心率和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拔管期心肌耗氧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插管全身麻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艾司洛尔组给予艾司洛尔0. 5 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记录2组常规指标,评价2组苏醒质量及拔管质量,并观察2组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镇吐剂使用剂量。结果艾司洛尔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艾司洛尔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艾司洛尔组麻醉插管拔管质量高于对照组; 2组术后均未发生较明显的恶心、呕吐反应,且未使用镇吐剂。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安全有效,能抑制拔管期心率增快,降低心肌耗氧,预防心肌缺血,缩短苏醒时间,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产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进一步观察国产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10例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5例予国产艾司洛尔1~3mg/kg静注,对照组55例予乙胺碘呋酮5~10mg/kg于15分钟静注;予艾司洛尔有效患者随机分为加服倍他乐克组及对照组(未加服倍他乐克)。结果 ①国产艾司洛尔组有效率7455%(41/55),乙胺碘呋酮组有效率8182%(45/55),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艾司洛尔与国外临床实验疗效相似(7455%VS84%P>005);②加服倍他乐克患者室上速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905%VS6500%P<001);③艾司洛尔最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而乙胺碘呋酮为窦性心动过缓。结论 国产艾司洛尔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加用长效β1受体阻滞剂口服可预防室上速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艾司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国产艾司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2例,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的情况,并记录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国产艾司洛尔起效时间为4.2±1.5分钟,治疗有效率为78.6%;副作用较少,静脉注射后仅轻度影响收缩压,共有4例出现低血压,给予快速补液后好转。结论:国产艾司洛尔不仅能有效地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程向阳 《临床医学》2006,26(5):30-31
目的评价艾司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艾司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4例,观察其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的情况,并记录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起效时间为(4.1±1.2)m in,治疗有效率为78.6%;副作用较少,静脉注射后仅轻度影响收缩压,共有6例出现低血压,给予快速补液后好转,3例出现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后好转。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一艾司洛尔(esmolol)对围术期窦性心动过速的病效。方法:对86例窦性心动过速者行麻醉,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43)艾司洛尔1mg/kg静注;Ⅱ组(n=43)艾司洛尔2mg/kg静注,监测心电图,心率及血压。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3,5,10,20min测定指标变化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Ⅰ组有效26例,无效17例,Ⅱ组有效40例,无效3例。结论:艾司洛尔适合主动过速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464-465
探讨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90例快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与对照组的95.56%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与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均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但艾司洛尔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对小,因此艾司洛尔可作为治疗快速恶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中青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用药,分为美托洛尔组189例(治疗过程中β受体阻滞剂仅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艾司洛尔组104例(先给予艾司洛尔静脉注射,后给予酒石酸美托洛...  相似文献   

9.
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4例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艾司洛尔的观察记录及护理资料.结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准确给药、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指导患者饮食和休息以及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制订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应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洛尔 (esmolol)对围术期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对 86例窦性心动过速者行麻醉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43)艾司洛尔 1mg/kg静注 ;Ⅱ组 (n =43)艾司洛尔 2mg/kg静注 ,监测心电图 ,心率及血压。记录用药前 ,用药后 1,3,5 ,10 ,2 0min测定指标变化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Ⅰ组有效 2 6例 ,无效 17例 ,Ⅱ组有效 40例 ,无效 3例。结论 :艾司洛尔适合麻醉期间心动过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加重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共58例,其中25例给予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序贯口服倍他乐克,33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序贯口服胺碘酮,观察两组心律失常疗效及对血压、心率、动脉血气的影响。结果 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及胺碘酮后,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0%和93.9%,两组均会导致血压下降,但不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艾司洛尔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胺碘酮组有2例出现严重心动过缓(<50次/min),退出临床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呼吸衰竭没有明显加重。结论 艾司洛尔在COPD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治疗中安全有效,可有效控制心室率,不会导致呼吸衰竭加重。  相似文献   

12.
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前,予以艾司洛尔或生理盐水前的基础值,及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min,3min,5min的无创血压、心率及心输出量的变化。结果:在气管插管后,C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输出量上升的幅度均明显大于E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以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司洛尔在老年患者颅脑手术拔管期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ASAⅡ-Ⅲ级颅脑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注艾司洛尔或静滴硝酸甘油,观察拔管前2 min、拔管中及拔管后5 min SBP、DBP及HR。结果:艾司洛尔组SBP、DBP和HR拔管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硝酸甘油组SBP、DBP及HR拔管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药物均可预防老年患者颅脑手术拔管期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对内毒素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根据研究需要分三组,分别为正常组、脂多糖(LPS)刺激组、艾司洛尔租、艾司洛尔与脂多糖(LPS)共同刺激组。结果 LPS刺激组中TNF-α 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艾司洛尔与LPS共同刺激组中TNF-α的表达明显低于LPS刺激组(P〈0.01)。LPS刺激组中β1-A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艾司洛尔组β1-AR的表达水平少于正常组(P〈0.05),而共同刺激组中β1-AR的表达水平较LPS刺激组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LPS刺激组中p65的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共同刺激组中p65的表达明显低于LPS刺激组(P〈0.05)。LPS刺激组中NFκβ/DNA结合力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LPS刺激组相比,艾司洛尔组与共同刺激组中NFκβ/DNA结合力受到显著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司洛尔对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中TNF-α表达的减少可能通过对β1受体调控作用NFκB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β1-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和美托洛尔单独应用对脑双频指数(bispectml index,BIS)的影响,以探讨B1-受体阻滞药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20例,艾司洛尔组(E组)20例,美托洛尔组(M组)20例.用Aspect A100连续监测BIS.C组不给任何药物.E组给艾司洛尔,单次1mg·kg-1,然后以50 μg·kg-1·min-1持续静注.M组给美托洛尔1mg.2min后再次给1mg,总量5mg.结果 单纯静注艾司洛尔对BIS无任何影响.M组美托洛尔Img静注30s后80%患者BIS明显下降.约40.6%±12.7%(P<0.01).并没有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 艾司洛尔不影响BIS值,美托洛尔可降低患者BIS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在全麻气管拔管期缓解心血管副反应的疗效。方法观察组45例术毕给予艾司洛尔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于20~30s内静脉缓慢注射。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在应用艾司洛尔后心率明显下降,SBP、DBP较低;拔管后SBP、DBP均低于基础值。结论盐酸艾司洛尔静注,适用于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期,具有防止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使患者舒适无躁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与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8例快速心房颤动的患者 (心室率≥ 12 0次 /min ,心功能Ⅱ~Ⅳ级 )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和胺碘酮。结果 艾司洛尔和胺碘酮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1%和 84 6 % (P >0 0 5 ) ,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4 4 %和 4 0 % (P >0 0 5 ) ,平均用药有效时间分别为 5 8± 3 1min和 2 4 6± 8 2min(P <0 0 1)。艾司洛尔组有 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1例出现心动过缓 ,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能有效、迅速、安全地控制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 ,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18.
艾司洛尔对冠脉搭桥患者气管插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对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冠脉搭桥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插管前5rain给艾司洛尔(1.5mg/kg)组;Ⅲ组为插管前即刻给艾司洛尔(1.5mg/kg)组。在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min、5min、10min分别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肺动脉压、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等。结果:3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都下降(P〈0.01),而肺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后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P〈0.01),而用艾司洛尔的两组血压和心率也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中Ⅲ组在插管后5min,10min心率较慢,其中有2例心率为〈40bpm,但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未作处理;而Ⅱ组插管后血压、心率与诱导后无显著差异。插管后,对照组与艾司洛尔两组相比,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有显著差异(P〈0.05);而肺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有4例出现室性早搏,而艾司洛尔组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安全地抑制冠心痛患者由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诱导前5min给药更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即时无创和可重复的特点对于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作用愈加明显[1-2]。盐酸艾司洛尔作为一种可静脉应用的超短效、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3-4]。本研究采用床旁超声评估对重症患者使用艾司洛尔静脉应用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以期能通过床旁超声心动图结果指导艾司洛尔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艾司洛尔在预防全麻气管插管致心血管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麻醉气管插管前分别应用 3种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对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病人 60例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5人。A组 :注射生理盐水 10mL(对照组 ) ;B组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0 5mg/kg ;C组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1mg/kg ;D组 :静脉注射艾司洛尔 2mg/kg ,观察4组病人麻醉诱导和各插管后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不良反应。结果 :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另外 3组 (P <0 0 5 ) ,B组病人心率、血压快于C、D组 (P <0 0 5 ) ,C、D组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 :D组发生率高于B、C组。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 1mg/kg的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临床效果和副作用与用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