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明确并规范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方案,以指导颅脑战伤的时效救治。方法调研现代战争颅脑战伤的资料,参考国内外关于颅脑创伤的急救方案,结合我军战伤救治经验,分析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方案。结果提出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标准化方案、救治模式以及颅脑战伤处理程序图。结论此方案为颅脑战伤的时效救治及我军颅脑战伤救治手册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卫勤保障中的群众性战伤救治训练目的是提高单兵战(现)场急救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确保单兵在实战中发挥高水平的保障能力~([1])。目前世界上军事强国均已认识到提高军队官兵战伤救治水平的重要性,美军于2002年专门成立战术战伤救治委员会(CoTCCC)~([2,3])。在开展群众性战伤救治日常训练和集中训练过程中发现个别人思想认识不到位、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工训矛盾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3.
左晋桐  谢雄 《医药世界》2010,(6):522-523
检伤伤票是战时用于记载人员负伤及救治处置情况,并随伤员后送的卡片。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伤票应运而生。美军在电子伤票的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在战伤救护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战伤是指在战斗中由敌方武器直接或间接对人员造成的损害,或因战斗行动及战争环境造成的损伤[1].在现代战争中,核、化学、生物、基因等武器的使用导致伤情复杂,新伤类型增多,给救治带来新的挑战.战伤急救包括战(现)场急救与紧急救治,是为稳定血流动力学,挽救生命、保留肢体、预防致命并发症而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为安全后送到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行进一步抢救提供条件和保障.加强战伤急救技术研究,是提高我军战伤救治水平的关键[2].随着远程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伤急救器材与装备信息化、自动化、无人化系统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几种重要的战伤急救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中、美军队战伤感染防治用药的差别,吸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方法 对中、美两军战伤感染的防治用药指南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差异.结果 两军在战伤感染防治用药方面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阶梯救治用药和不同伤部用药上.结论 美军战伤感染用药指南在感染防治的临床路径和给药细则方面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战伤战术阶段救治是为了稳定血流动力学,挽救生命、保留肢体、预防致命并发症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随着"战术战伤救治"(TCCC)理念和技术发展,以前肢体战伤出血等"可压迫性出血"(compressive hemorrhage,CH)导致的可预防死亡已从60%降至2%~7%。这使得需依靠二级或三级救治阶梯手术止血的躯干和交界部位战伤所致"不可压迫性出血(non-compressive torso hemorrhage,NCTH)"上升到潜在可预防性死亡的87%。笔者针对躯干和交界部战伤出血和张力性气胸这两大潜在可预防性死亡原因的战伤战术阶段救治进展和我军创新发展的策略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为进行旅救护所战伤救治技术模拟评估,对我军旅救护所战伤救治的流程、伤员发生规律及旅救护所战伤救治范围和救治技术种类进行了描述,为卫勤人员和建模人员开发模拟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美军医疗机构的职责在于保证武装力量的健康,即在战时实施迅速有效的战伤救治服务;在和平时期向现役人员、退休人员及家属提供高效、质优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为这些人员提供医疗保健过程中,药学技术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介绍美军药学服务现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美军十年海外战争的战伤救治经验证实控制出血对降低战伤死亡率的意义至关重要。躯干和躯干交界处出血的止血比四肢出血的止血过程复杂,四肢止血带的应用对降低战伤死亡率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躯干和躯干交界处出血常规方法难以奏效。近年来发展的主动脉阻断技术通过阻断主动脉通路控制远心端不可压缩躯干的出血,其应用在动物实验和小范围临床研究方面获得了成功。文章就主动脉阻断技术和各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美军战时卫勤信息化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信息化技术在美军战时卫勤保障方面的运用介绍,指出我军在战时卫勤保障方面与美军的差距。方法通过美军战时单兵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卫生信息化系统的介绍,提出我军未来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结果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求,我军卫勤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我军卫勤保障时效,发展数字化卫勤装备和卫勤保障系统。结论借鉴美军在战场医疗救治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打破传统观念,借助军地双方力量,开展战区卫勤信息化建设,形成独特的战场卫勤组织指挥,伤员寻找、救护、后送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战创伤早期即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并形成临床路径,为改善我军战伤救治进行尝试.方法 2007-2012年收治的按DCS纳入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6例采用整体DCS,56例仍按传统DCS进行救治,对两组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传统DCS组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整体DCS组(P<0.01).结论 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尽早积极实施整体DCS,有利于伤员的高效、批量的救治,最大限度地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和野战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伤员最多的战争.现代武器的杀伤力与杀伤范围均有极大提升,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战伤伤情分布变化及其受伤机制.战伤救治指南的持续更新、战伤研究与实践的完善等构成了现代战争战场救治的多维度发展.文章主要就战创伤类型、伤情机制和救治原则以及最新的战伤救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平战结合是新时期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如何搞好高科技战争的医疗卫勤保障,建立适合我军平战结合卫勤保障的运行机制,练就高科技战争战伤的救治本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1].本文就军队医院如何做好平战结合卫勤保障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WXX2000医用箱组是我军研制的第3代医用箱组,是师以下部队战备药材和基本卫生装备等战伤救治物资的载体.我部于2000年10月20日~12月29日完成了该医用箱组的实装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平战结合是新时期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研究如何搞好高科技战争的医疗卫勤保障,建立适合我军平战结合卫勤保障运行机制,练新高科技战争的战伤救治本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烧伤是现代海战中最常见的战伤之一,由于海战的特殊性,需要及时前接后送批量伤员,我军医疗船规模数量较少,由于滚装船易改装,可作为医疗运输船重要后补力量,故阐述滚装船改装医疗船的优势和缺点,探讨海战中烧伤伤员的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军队医院担负着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野战医疗队在应急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多医务人员缺乏卫勤实战经历,导致战伤救治能力不足、分级救治观念淡薄,甚至把战伤救治等同于平时的临床工作。针对卫勤训练中存在的脱离实战,缺乏实战经验,战救意识不强等问题,在野战医疗队战伤救治训练中使用"标准化伤员",旨在提升战伤救治能力尤其是批量急危重症伤病员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伤病员分类是战时做好战斗应激伤员收容、治疗和后送工作的前提。参照美军分类方法,结合我军现行的战伤分类准则,本研究提出将战斗应激伤员分为:值勤、休息、留治、后送,并对其分类标志、分类流程进行了探讨,为心理卫生勤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军事和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胸部战伤的发生特点和救治能力均发生了变化。我国在近40多年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因而可能对现代战伤缺乏直观的认识,或导致战场救治和实际情况的脱节。拟通过查阅、总结伊拉克、阿富汗及其他战争的胸部战伤情况,以及英国、美国等北约国家战地医院的救治经验,旨在为未来战争中胸部战伤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情景模拟培训方式应用于野战医疗队专业训练,旨在提升急危重症伤病员救治水平和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贴合实战化、伤员逼真化的情景模拟训练,野战医疗队队员在战伤救治能力尤其是提高急危重症伤病员的救治能力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了专业训练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