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 of kidney,MTSCC)是一类具有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特点的肾脏肿瘤,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其正式命名,列为肾细胞癌的一个亚型[1]。该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迄今为止,国外报道80余例[2],国内报道30余例[3]。本研究结合  相似文献   

2.
赵可  钱建忠  徐洪明 《江苏医药》2013,39(1):115-116
1996年Ordó(n)ez等[1]首先报道了1例伴不寻常分化的肾细胞癌,随后陆续有相似病例报道[2],2004年WHO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此类肿瘤确定为一种新的低级别的多形性肾上皮性肿瘤,并命名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以往此类肿瘤常诊断为未分化或肉瘤样癌,为了加深临床与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00年-2012年肾脏肿瘤病例,筛选出5例MTSCC,并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旭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72-674
目的观察卵巢囊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强调诊断标准并探讨病因机制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卵巢囊性肿瘤中附壁结节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其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卵巢囊性肿瘤类型较为多样,其中2例为黏液及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黏液性囊腺瘤。病例1为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附壁结节,免疫组织化学仅表达vimentin;病例2为良性梭形细胞附壁结节,梭形细胞核二端钝圆,VG染色呈黄色,vimentin、SMA、desmin阳性;病例3为恶性梭形细胞肉瘤样附壁结节,细胞呈蝌蚪状,胞质丰富红染,核分裂象易见,desmin、MyoD1阳性;病例4为类癌附壁结节,肿瘤细胞小,大小形态一致,呈腺样或巢状排列,CK、S-100、NSE、syn、CgA阳性。结论发生于卵巢非黏液性上皮性肿瘤中的附壁结节并非十分罕见,附壁结节具有广泛的病理形态图像谱,但由于恶性的附壁结节在囊内生长,且肉眼界限清楚,其生长方式决定了随着囊性肿瘤被早期切除后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求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梭形细胞肿瘤正确的病理诊断,本文采用电镜技术对颅外9种17例梭形细胞肿瘤(包括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神经源性肿瘤、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黑色素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和血管内皮肉瘤)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这类肿瘤均具各自的超微结构特征。结论:电镜检查对低分化梭形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性 ,3 0岁。右大阴唇无痛性肿物 1年余 ,临床诊断 :右大阴唇巴氏 ( Bortholin)腺囊肿 ,行大阴唇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灰红色卵圆形肿物一个 ,5 cm× 3 .5 cm× 2 cm ,似有完整包膜 ,切面实性 ,质韧 ,灰白及灰红色 ,呈胶冻状。镜检 :瘤细胞呈小星形和梭形 ,稀疏分布于黏液样背景中 ,细胞边界不清 ,胞核圆形、卵圆形或梭形 ,染色质细 ,核小而规则 ,核仁小或无 ,细胞异形性小 ,罕见核分裂相 ,间质为丰富的黏液样基质。血管丰富 ,为大小不等的薄壁血管及少数厚壁血管 ,少见分支。免疫组化 :Vim( - )、Desmin( - )、Actin( - )…  相似文献   

6.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了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2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的13.5%,平均发病年龄52.3岁.肿瘤最大径2~15cm,均以乳头或乳头管状结构为主,乳头轴心可见泡沫细胞.均有细胞角蛋白CK7表达.病理分型Ⅰ型肿瘤15例,Ⅱ型肿瘤10例.病理分级高分化14例、中分化7例,低分化4例.随访6~60个月,2倒分别于术后8、15个月死于转移,其余均生存.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其分型和分级、分期有关,其确诊有赖于典型病理检查,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脏原发的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原发性肾脏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右肾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肾双原发恶性肿瘤(乳头状肾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行免疫治疗及生物反馈免疫化疗,门诊随访11个月无复发。结论原发性乳头状透明细胞癌和梭形细胞肉瘤少见,起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以腰部疼痛为主,可伴肉眼血尿,但不易诊断,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根治性肾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措施,化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胃PF患者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胃PF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息肉状或隆起性肿物;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梭形,间质富含小的薄壁血管和黏液样基质,核呈短梭形或卵圆形。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SMA强阳性,CD10局灶弱阳性。结论胃P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诊断需与胃肠道间质瘤、侵袭性纤维瘤等间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某院肿瘤科治疗的10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趋化因子CCL5水平,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CL5表达的差异性、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CCL5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CCL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CCL5表达阴性、弱阳性、中阳性、强阳性的比例与癌旁组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CCL5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肿瘤分级、肿瘤大小等密切相关,在分化低、级别高、直径大的肿瘤,CCL5表达越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显著关联(P>0.05);CCL5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CCL5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趋化因子CCL5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特征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CCL5表达越高,病理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式选择、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行根治性肾切除11例,保留肾单位肾切除7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透明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后恢复平稳,随访2~87 (平均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囊性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少见亚型,恰当的外科治疗后预后好.鉴于其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推荐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OX-2在肾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48例肾癌组织及5例正常肾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患者随访,探讨其与肾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OX-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且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期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COX-2表达阴性者的生存率低于COX-2表达阳性者,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X-2的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有可能作为肾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renalcellcarcinoma,C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学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CRCC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13例均行患侧肾根治性切除术。光镜所见:肿瘤细胞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组成,呈梁状和腺状分布。嫌色细胞呈多角形,胞膜清晰,胞浆呈半透明的网状结构,细胞核皱缩,有核沟及核异型存在,无明显核仁;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性,多呈圆形,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组化CD117(+),EMA(+),Vimentin(-)。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65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C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明确诊断需要依据典型的病理学特征。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长期随访发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囊性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例囊性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式选择、病理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行根治性肾切除11例,保留肾单位肾切除7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透明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后恢复平稳,随访2~87(平均36)个月均无瘤生存,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囊性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少见亚型,恰当的外科治疗后预后好。鉴于其相对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推荐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HJURP基因对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TCGA肾癌数据库分析HJURP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qPCR进一步检测HJURP基因在20例肾癌组织,肾癌细胞株CAKI-1、786O、A498及正常化肾小管细胞HK2中的表达。分别设计HJURP特异性siRNA(si-HJURP组)和对照序列(NC组)转染CAKI-1细胞株,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HJURP基因对肾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癌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肾癌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及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TCGA数据库中HJURP在肾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0.05)。HJURP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明显较HJURP低表达组患者降低。(2)肾癌组织及肾癌细胞株中HJURP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肾小管细胞。(3)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i-HJURP组CAKI-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抑制,G2期细胞比例增高,细胞迁移数量明显下降,EMT相关蛋白N-cadherin表达下降,E-cadherin表达升高,同时AKT通路关键蛋白p-AKT及p-GSK3β明显下调(P<0.05)。结论 HJURP基因在肾癌中高表达,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其可作为肾癌的潜在临床诊治靶点及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膀胱癌肉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提高膀胱癌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例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示癌肉瘤,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显微镜下为鳞癌和梭状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显示CK及Vimentin反应均为阳性。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对分期较晚的病例,根治性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案。膀胱癌肉瘤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表现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SNC6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经过山西省肿瘤医院1991—1992年诊治,有较完整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病例92例,对每例病例的蜡块重新连续切片。其中苏木素-伊红(HE)切片按照最新的临床和组织学分类标准重新复习。其余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进行单克隆抗体SNC6基因标记。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大肠癌SNC6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随着SNC6的表达增强,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SNC6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有关,是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SNC6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1年间诊治的11例囊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囊腔直径2.8~8.5cm。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例,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9例,颗粒细胞癌2例。病理学分型:5例为单房囊性肾癌,2例为多房囊性肾癌,肾囊肿恶变型2例,肾癌囊性坏死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8.6个月,无瘤存活10例,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囊性肾癌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以免漏诊,囊性肾癌同肾癌一样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8.
余结水  余科达  邵志敏 《安徽医药》2007,11(12):1112-1114
目的研究乳腺单纯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它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区别,并分析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3例可手术乳腺单纯性黏液腺癌患者和同期863例对照的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单纯性导管癌占全部同期乳腺癌的2.6%以下,患者中位年龄51岁(23岁~86岁),肿块中位大小2.5 cm;单纯性黏液腺癌患者中位年龄62岁(36~83岁),肿块中位大小3.0 cm。浸润性导管癌和单纯性黏液腺癌之间的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腋淋巴结状态转移数、ER状态和HER-2状态存在显著的差异,后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优于前者。而且ER PR 组和ER PR-组在单纯性黏液腺癌中的比例显著提高。中位随访17.6月(1~24个月)内,无一例单纯性黏液腺癌发生复发转移。对照的86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2例死亡,6例复发转移。结论单纯性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显著优于浸润性导管癌,提示了其预后的优势,而且ER阳性比例高,年龄大,内分泌治疗可能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breast mucinous carcinoma,B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 SP法对20例 BMC 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单纯型 BMC 肿瘤细胞为较均匀的小圆细胞排列成团状,簇状,漂浮在黏液湖中,由纤维分隔为小叶样,部分可呈小管样,乳头状,异型性不明显。混合型 BMC 除黏液癌成分外还伴有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成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型 BMC 的 ER、PR 大多阳性,HER-2少部分阳性。混合型 BMC 免疫表型不一。结论BMC 是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或/和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一类乳腺癌,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可以帮助治疗的选择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