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一个智力发育障碍家系中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 染色体核型G显带方法分析先证者染色体核型,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方法探究致病基因,并在先证者家系中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 G显带核型分析未显示先证者染色体核型的数目和结构异常.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共从先证者外显子基因中鉴别出1 4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187个indels,结合家系信息筛选出X染色体上ARHGAP4基因突变与智力障碍表型相关,Sanger测序法验证结果一致,符合孟德尔家系遗传.结论 X染色体上ARHGAP4的C2822T突变位点可能与家系中的智力障碍疾病表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3.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类视力进行性损害的遗传性眼病,遗传方式可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和性连锁隐性遗传。笔者遇见此病一家系4代8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例1先证者Ⅲ女49岁,因夜晚视力不好,于2005年10月23日来我院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8,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视盘边界清,色淡红,网膜发暗,动脉狭窄,赤道区前后可见大量骨细胞样色素斑块沉积,后极部沿血管旁可见少量游离色素,中心凹反射(+)。 相似文献
4.
应用微卫星多态位点对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遗传连锁分析方法对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分析,确定其致病基因的所在位点。方法在2个目前常见的X-连锁遗传位点——RP2和RP3处分别选取具有高信息量的微卫星位标,对2例疑似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遗传连锁分析。通过对家系成员的单倍型分析,并使用两点法计算其最大优势时数(LOD Score)值,确定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位置。结果微卫星标记DXS993与2例遗传家系表型间最大LOD值分别为:〈-2和0.8;DXS 1068在2例遗传家系LOD值分别为0.4和0.8。结论RP2基因可能不是XY家系的致病性基因;在ZLK家系,怀疑疾病位点与RP2或RP3基因连锁。用遗传连锁分析方法确定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范围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例毛囊闭锁三联征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精细定位研究,确定其致病基因位点.方法 应用覆盖1号染色体1p21.1~1q25.3区域的17个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基因分型、连锁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 在1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DIS2 707处获得最大LOD值为2.11(重组率θ=0.00).通过单倍型分析将该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在微卫星标记D1S2 715和D1S484之间的染色体1q21.3~1q23.2区域.结论 该研究提示1p21.1~1q25.3(61.8cM)是毛囊闭锁三联征致病基因连锁区域,并将致病基因支持连锁范围缩小至1q21.3~1q23.2(9.8 cM)区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运用DNA多态性连锁分析对血友病A携带者进行筛查及产前诊断检出率的途径。方法对3个血友病A家系的成员进行BclⅠ、St14VNTR、Intro13(CA)n和DXS15 4个位点的连锁分析。结果家系a中II7的BclⅠ位点和Intro13(CA)n位点均呈纯合状态,无信息;St14VNTR和DXS15的连锁分析显示III6为携带者,通过对BclⅠ的进一步分析显示胎儿为患儿的可能性大。家系b中II1的BclⅠ位点和St14VNTR多态位点为纯合状态,无信息;联合应用Intro13(CA)n和DXS15进行连锁分析显示II1为携带者,胎儿为正常女性。家系c中St14VNTR、Intro13(CA)n以及DXS15位点在II4均为纯合状态,BclⅠ位点为杂合状态,连锁分析显示胎儿为正常男性可能性较大。结论联合应用多个遗传多态性位点可以提高血友病A的诊断率和携带者分析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三个家族性DMD和(或)BMD家系,并用该基因位点内部DNA探针PERT87系列及XJ2.3和两翼连锁探针754和C7对它们进行了Southern分子杂交。根据上述DNA探针所检测到的多种DNA多态性标记,建立了三个家系中所有成员每条X染色体Xp21的RFLP单倍型,通过三个家系的单倍型连锁分析,在每个家系中找到了和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DNA标记,结果将家系中大部分女性个体的携带者风险估计到临床可实践的范围。同时,这种DNA分析也为将来这些家系的产前基因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寻找DMD家系中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性DNA标记,以检出女性携带者及实施基因诊断。方法:应用四种DMD基因内及旁侧紧密连锁的DNA探针(P~ERT87-15、P~ERT87-8、XJ23、C7)对四个DMD家系进行了七种RFLPS连锁分析(包括4名肯定携带者和3名可能携带者)。结果:所有肯定携带者和可能携带者均被检出,且对患者进行了基因诊断。结论:提示选择多个探针联合应用RFLPs方法对DMD患者及女性携带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一个中国汉族单纯性下颌前突家系进行遗传研究,为找到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先对这一单纯性下颌前突家系的遗传模式进行判断,再根据侯选区域法,对1p36、6q25、19p13.2、1p22.1、3q26.2、11q22、12q13.13、12q23区域利用微卫星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用Linkage和Genehunter等软件对基因分型的结果进行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析,分析此次实验家系的下颌前突致病基因是否存在于这些侯选区域。结果此家系共21人,有11例患者,其中10例是直系家属,5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该家系在1p36,6q25,19p13.2,1p22.1,3q26.2,12q13.13,12q23区域分析结果LOD值均小于0。而在11q22区域,微卫星位点D1IS1886与D11S4206之间(遗传距离为3.1cm),LOD值分别为0.59和0.63,NPL值分别为1.18、1.19。结论该汉族单纯性下颌前突家系为单基因遗传。最有可能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外显性遗传。中国汉族可能存在其他未报道过的基因位点,拟下一步做全基因组扫描确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研究开展温州地区血友病A(HA)家系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单体型基因连锁分析,为HA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症状前、携带者基因诊断方面的依据。方法:针对HA先证者及其有关家系成员,进行单体型基因连锁分析。采用PCR检测凝血因子VIII(FVIII)基因外的DXS52(St14)位点的VNTR多态性,检测FVIII基因外的DXS15(CA)n、DXS9901(GT)n、DXS1073(GT)n位点和内含子1(GT)n、13(CA)n、22(GT)n(AG)n、24(GT)n位点的STR多态性并经毛细管电泳确证。另外采用PCR产物限制酶切检测FⅧ基因的内含子18、19、22位点的RFLP。结果:以2个HA家系为例报道研究结果。家系一先证者年幼弟弟肯定为正常人,先证者母亲、外祖母为携带者,先证者小姨肯定为携带者而其年幼儿子肯定为正常人。家系二先证者外祖母肯定不是携带者,先证者的X染色体来自外祖父,但已知外祖父不是患者,那么按照最大风险估计,母亲的那条来自外祖父的X染色体在外祖父生殖细胞中FVIII基因发生了突变,因此母亲是携带者。家系二先证者年幼妹妹是携带者,将来有生育患儿的风险,但先证者大姨及其年幼女儿不是携带者。结论:该研究的HA家系的VNTR-PCR、STR-PCR和PCR/RFLP单体型基因连锁分析,特别是对症状前男孩的诊断、对未曾有患病后代的女性携带者的检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全身性癫痫伴高热惊厥附加症2个家系致病基因连锁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魏建科 黄希顺 尹景岗 卢宏 魏华 黄素娟 顾仁骏 贾福军 李冲 霍卫 Lemuel Racacho 王家勤 郭学鹏 Dennis Bulman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0(1):32-34
目的:研究全身性癫痫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连锁定位分析。方法:分析2个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不相同。在D5S1480及D5S1471的微卫星标记处,在不同重组率时LOD值在0~2.0。在两个微卫星标记之间新增加了5对微卫星标记(D5S1500,D5S820,D5S1403,D5S1476,D5S1386),进一步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存D5S1500、D5S820处LOD值均大于3.0(θ=0.00);提示有肯定连锁关系。结论:患者存在着表型异质性;全身性癫痫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在5q34区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一个帕金森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个四代人的帕金森病家系,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确认该家系为一个典型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家系。运用微卫星标记和两点法连锁分析,在该家系中对已有文献报道的致病基因和部分易感基因进行筛查,在9个已经有证据显示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附近共选取13个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这9个基因均不为这一家系的致病基因。结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并不为以上9个基因,值得进行全基因组扫描。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Hypertension is a complex biological trait that influenced by multiple factors. The encouraging results for hypertension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linkage analysis can be used to replicate other studies and discover new genetic risk factors. Previous studies linked human chromosome 14 to essential hypertension or blood pressure traits. With a Chinese population, we tried to replicate these findings.Methods A linkage scan was performed on chromosome 14 with 14-microsatellite markers with a density of about 10 centi Morgen (cM) in 147 Chinese hypertensive nuclear families. Multipoint non-parametric linkage analysis and exclusion mapping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GENEHUNTER software, whereas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variance component method integrated in the SOLAR package.Results 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highest non-parametric linkage score is 1.0 (P=0.14) at D14S261 in the single point analysis, and no loci achieved non-parametric linkage score more than 1.0 in the multipoint analysis. Maximum-likelihood mapping showed no significant results, either. Subsequently the traditional exclusion criteria of the log-of-the-odds score-2 were adopted, and the chromosome 14 with λs≥2.4 was excluded. I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blood pressure with the SOLAR software, two-point analysis and multipoint analysis suggested no evidence for linkage occurred on chromosome 14 fo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Conclusion There was no substanti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linkage of chromosome 14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or blood pressure trait in Chinese hypertensive subjects in this study.
Chin Med J 2005; 118(23):1939-194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扩张型心肌病(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FDCM)家系进行基因定位。方法: 收集FDCM 家系, 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详细心血管内科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且伴发有传导功能障碍;采集外周血3~5 mL,并抽提基因组DNA;选取与该表型相关的已定位区间CMD1A(1q21.2-q21.3),CMD1H(2q14-q22), CMD1E(3p22-p25)和CMD1F(6q22-23)内的共计18个微卫星DNA标记,在该家系中进行排除性定位分析;最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及连锁分析。结果:①已定位区间的18个微卫星DNA标记位点的LOD值均<-2,证实该家系与已知DCM位点不连锁;②全基因组扫描及两点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遗传标记D3S1614(3q26)连锁, 在θ= 0时得到最大LOD值2.68。结论: 该家系与已知的4个DCM位点均不连锁,其致病基因位于D3S1614(3q26)附近的一个新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位点是否与7p11存在连锁关系。方法 从1个5代发病的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大家系中选出32名具有较高遗传学研究意义的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他们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参照国外最近相似研究的方法,在染色体7p11上选取已知的4个最大两点LOD值的微卫星为遗传标记。经PCR扩增,产物基因分型,再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在重组率0=0-4).1时,这些微卫星标记的两点LOD值都小于-2.排除这些标记与染色体7p11的连锁关系。结论 首次发现了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位点不在染色体7p11上的遗传学证据,说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