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阴道镜在治疗宫颈病变的作用.方法 对1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接受LEEP术治疗,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研究组60例,在进行LEEP术前先行阴道镜检查明确CIN的解剖学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对照组56例,在进行LEEP术前,宫颈表面涂复方碘溶液确定CIN的分布.术后1月内,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切缘未净发生率,随访发现宫颈CIN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切缘未净发生率6.67% (4/60),低于对照组的17.86% (10/56),(P=0.018);两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定位下高频环形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有效减低切缘残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的临床价值及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将116例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研究组行LEEP治疗,对照组行CKC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痊愈率、术后并发症、宫颈上皮内瘤变残余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痊愈率及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宫颈管狭窄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残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均有确切的临床效果.LEEP治疗相对CRC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更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卢惠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15-2516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理情况,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手术、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长短、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年后复查,病变组织全部恢复正常。LEEP手术平均时间为2.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5ml,术后并发症少,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CINⅡ、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宫颈塑形满意181例(90.5%)。结论LEEP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治疗宫颈内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均确诊为宫颈上皮瘤变Ⅲ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照组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病灶残留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除术及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变的效果均显著,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洁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51-152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7例,均行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内随诊情况。结果:本组47例患者,手术治愈46例,治愈率为97.8%;手术时间平均(8.5±5.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6.4)ml;术后无感染、出血、宫颈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临床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6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根据电脑流水号编号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12.64±2.12)min短于对照组的(22.86±4.19)min、术中出血量(21.27±3.81)ml少于对照组的(36.44±4.3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成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中出血量少,可缩短手术时间,建议将该治疗方法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妇科门诊110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的宫颈CIN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前阴道镜下官颈活检、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EEP术治疗宫颈CIN手术时间平均8min,术中出血平均15ml。术后少量创面出血,多数发生在术后7~20天。术后无感染发生,无大出血发生。术前术后官颈组织病理结果比较:病变分级一致76例(69.09%),级别下降27例(24.55%),级别上升7例(6.36%)。CIN治愈102例(92.73%),病变残留8例(7.27%),其中2例行第2次LEEP术。切缘无病变累及98例,术后残留复发率为3.06%(3/98),切缘阳性12例,术后残留复发率41.67%(5/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CIN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对CIN诊断和治疗具有极高的I临床意义。手术切缘累及情况是CIN残留复发的影响因素之一,切缘阳性者CIN残留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χ^2=4.47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8.75%(χ^2=4.17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χ^2=5.345,P<0.05)。结论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优势更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本科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86例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3例,对照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试验组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出血量、治愈率、术后感染率及宫颈狭窄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时间、治愈率、术后感染率及宫颈狭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腔镜电切术均为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安全的方法,而宫腔镜电切术具备更佳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子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00例CIN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CKC 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 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治疗CIN,与CKC比较,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手术费用,且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 Ⅲ)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冷刀锥切(CKC)相比是否更具有优势。方法将120例经过病理诊断为CINⅢ的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CKC组61例及LEEP组59例,即分别采用CKC及LEEP,对比两组的术后残留率及术后复发率。锥切术后半年内无CIN病变存在为治愈;锥切术后1年内仍有CIN病变存在定为病变残留;术后无CIN病变存在,但1年后发现病变定为CIN复发。结果术后半年内LEEP组治愈56例,治愈率为94.9%,有1例于术后1年复发,为CINⅠ,经再次LEEP术后治愈。CKC组治愈率为93.4%(57/61),无复发。两组患者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采用LEEP的患者复发率与CKC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 LEEP治疗时间短,出血少,与传统的冷刀锥切相比更具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对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术后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CIN患者124例,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51例),均用LEEP治疗,术后创口分别敷用rhGM-CSF凝胶和无菌纱布,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创面止血结痂初步愈合时间)、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2周、2~3周、3~5周和>5周的发生率分别为93.15%和23.52%、5.48%和41.18%、1.37%和17.39%、0.00%和13.73%,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20 ml、21 ~49 ml和>50 ml的发生率分别为91.78%和27.45%、8.22%和62.75%、0.00%和9.80%,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8.1±2.4)d和(17.7±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63%和86.27%(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和13.73% (P<0.05).结论 rhGM-CSF可促进LEEP刀治疗CIN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李国丽 《中国药业》2011,20(15):68-69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Ⅱ~Ⅲ级、Ⅲ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Ⅱ~Ⅲ级、Ⅲ级CIN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行宫颈锥形切除,观察手术后感染和出血、病灶残留情况,随访手术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随访观察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持续及其转阴时间.结果 术后发生宫颈感染21例(8.82%),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为9 d;术后发生病灶残留25例(10.5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复发9例(3.78%);术后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平均时间为7个月.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切除高级别CIN病变的同时,还能有效清除高危型HPV感染,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惠人 《医药世界》2009,(11):676-67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预后。方法:对洛阳东方医院就诊的123例CIN患者进行LEEP手术并对术中、术后情况及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与LEEP手术病理诊断相符的65例(52.8%);术后诊断级别下降50例(40.7%);而诊断级别上升8例(6.5%),其中微小浸润癌1例。96例(78.0%)宫颈标本边缘病理学检查未见CIN病变;27例(22%)宫颈标本边缘CIN病变检测阳性或不能指定(由于电灼对细胞的破坏而影响诊断),其中CIN病变残留患者为3例,复发患者为2例;而在96例(78.0%)宫颈标本边缘无CIN病变累及患者中,仅有1例CIN病变残留,无复发患者。123例中,首次术后治愈117例(95.1%);4例(3.3%)患者发现残留CIN病变,2例(1.6%)患者术后复发;11例(8.9%)患者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LEEP治疗CIN快速安全、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不足,是目前治疗CIN的最佳方法。但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注意标本边缘的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不同程度和性质宫颈疾病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A、B、C、D(锥形式、环形蘑菇式、环形浅蘑菇式、削果皮样式)4种LEEP术式治疗的宫颈疾病5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CE)433例,观察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随着LEEP术式由D→A,切除宫颈组织平均体积逐渐增大,术中平均出血量逐渐增加,平均宫颈愈合时间逐渐延长;80例行术前多点活检与术后行病理检查,术前、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0.0%;LEEP-A、B、C、D 4种术式的治愈率分别为100.0%、98.7%、100.0%、93.7%;CCE总治愈率为99.1%,CIN总治愈率为96.2%;术后宫颈塑形总满意率为94.5%;LEEP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感染、宫颈管黏膜外翻、宫颈管狭窄.结论 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宫颈病变应采取不同的LEEP术式,达到既要治愈疾病又避免过度切除宫颈组织的目的,以保护宫颈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后,减少创面感染、促使创面愈合及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寻求预防宫颈环切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进行LEEP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LEEP术后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创面上药者100例作为治疗组,LEEP术后自然修复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发生出血量多时用云南白药和甲硝唑药粉混合局部上药止血。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流液量及流血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带异常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和3个月观察痊愈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具有局部抗菌、止血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作用,使宫颈愈合时间缩短,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以及LEEP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黄秋穗  侯晓红  胡越 《海峡药学》2010,22(7):115-117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耐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LEEP术后予碘伏消毒后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行碘伏消毒创面,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的创面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疤痕软硬度、阴道排液量和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阴道流血量和术后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率,并减少不规则阴道出血率、阴道排液量及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术后的转归。方法对109例高危型HPV感染的CINⅠ~Ⅲ患者进行LEEP治疗,术后6个月再次检测其宫颈HR-HPV的平均负荷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 LEEP术后6个月,CIN患者HR-HPV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HR-HPV负荷量转阴率为73.39%(80/109),但各级别CIN HR-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EEP术后6个月宫颈HPV-DNA负荷量,低度负荷量组8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1例为CIN;中度负荷量组10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3例为CIN;重度负荷量组11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4例为CIN。中、高度HR-HPV病毒负荷组与低度HR-HPV病毒负荷组之间CIN转归存在差异(P<0.05)。结论 LEEP是目前治疗CIN有效的方法,HR-HPV感染的宫颈CIN在LEEP术后,HR-HPV负荷量明显降低,宫颈CIN的转归与持续HR-HPV负荷量的高低密切相关,HC-Ⅱ动态监测HR-HPV负荷量,对术后宫颈CIN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C-HPV-S)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检查C-HPV-S的6695例,包括查体者1339例(体检组)和因患妇科疾病就诊者5356例(患者组),受检者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并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C-HPV-S检测.对其中病理诊断为CIN者(491例)中472例LEEP,术后6个月、1~2年随访时行TCT和C-HPV-S检查.结果 ①体检组和患者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7.8% (238/1339)和27.4% (1470/5356) (P <0.05).②本组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8.8% (167/579)、80.8% (286/354)、90.5% (124/137)、97.5%(115/118)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单一亚型感染率[20.9% (121/579)、68.9% (244/354)、78.8% (108/137)、90.7% (107/118)]呈增高趋势(P<0.05).④对CIN患者行LEEP后1~2年随访,CIN Ⅰ~Ⅱ组复发率为1.2% (4/335),CIN Ⅰ~Ⅱ组HPV持续感染率为3.9% (13/274);CINⅢ组复发率4.4%(6/137),其HPV持续感染率为9.5% (13/124),其中13例复发者HPV持续感染率为92.3% (12/13).2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HPV持续感染率高于CIN Ⅰ~Ⅱ组(P<0.05).结论 C-HPV-S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测CIN,也可作为CIN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为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干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