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寒 《养生月刊》2004,25(11):1034-1036
前不久,我的大学同学小汪得了一种怪病,刚刚迈人中年的门槛,就“性趣”全无,跑了很多医院、看了许多医生也找不出原因来,找心理医生也没解决问题,几经周折,最后还是找了很多专家才帮她找到了原因:居然是饮食不当所致!令人十分惊诧。  相似文献   

2.
庄秋水 《东方养生》2012,(7):154-154
尽管汪政府刚刚成立两年,内部就已经陷入了勾心斗角之中。不久,胡兰成就因为发表在《国民新闻》的社论,开罪了汪政权里的实力派周佛海,被免去了宣传部政务次长一职。  相似文献   

3.
跪功不仅治腰伤治愈痔疮更神速武汉华中灯具厂刘炳中会庆乘革遇急刹风,见回倒下,腰撞汪】形铁板上,腰自椎骨导面起一块,不能睾腰,活动受阻。正常的练功不能进方。我I到翻阅《气功荣而》,找到了1991ty第四期“跪切法腰历”一文,就照文中每天军晚跪初二级,练...  相似文献   

4.
汪老师有个习惯,常年一清早就起床,到院外散散步,吟吟诗,然后回来练书法,已坚持几十年了。一天天蒙亮,他又照例出来散步,忽听到了朗朗读书声,细一听却是在背诵《伤寒论》条文,走近一看,原来是小李他们。汪老师不禁心里一喜,问道:“你们怎么来得这样早?”“现在快要单科结业了,不抓紧不行啊!”小李等回答。“是啊!要有紧迫感!”为不影响他们,汪老师搭讪了几句就走开了。回到家,汪老师高兴之余诗兴大发,挥笔写了“学习歧黄人材济,凌晨犹有读书人。”写毕,他又想起了在卫生  相似文献   

5.
在江西省泰和县马家洲武山脚下的汪陂村,千百年来出产一种乌骨的鸡种,人们叫它乌骨鸡,因该鸡群历年来饮武山汪陂村的水源而保持了乌鸡生态的鸡种特点,也叫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传统以药用配方用或滋补食用而闻名。从地方优良品种志等资料考查,远在唐朝就有泰和乌鸡的  相似文献   

6.
《治病医书》是丽江东部山区的东巴汪戛所写,至今已历6代,时间跨度当在120年至150年之间。汪戛的父亲也叫汪戛,中甸人,大东巴。全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记载星辰名及牲畜与星辰对照作去势手术的最佳时间。第2部分才是正文。第3部分是历次采药时间及汪戛66岁  相似文献   

7.
明代新安医家汪石山对针灸以及内外诸科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在其《医学原理》、《续素问钞》、《外科理例》等著作中对消渴病的记载也颇多。本文通过对汪石山治疗消渴病经验的归纳,总结了汪石山对消渴"内热"病机的阐述及辨证论治和慎用燥性药物等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8.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一种因果规律,有什么因就会得到什么结果,因果规律用在医疗方面,也是如此.许多疾病的发生是可以找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原因的,这些原因常被认为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话说汪老师从省参加学术会议回来的当天晚上,小陶小李等几个函授学员不约而同聚齐在他家里。只见汪老师递过一本《名中医之路》边说:“这本书是刚出版的,介绍了我国近代名医自学成材的经历。学习一下,会更加坚定我们搞好函授学习的信心,所以买了几本送给你们,也算是我给你们带回的礼物。”另外,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省里领导接见了我们这次学术会议的全体代表,汪老师越说越高兴。师生们一直畅谈到深夜。第二天,汪老师吃罢早饭就第一个来到了病房,看望惦记的病友。当看到他临走那天入院的一个“低血压”病人经小李他们用归脾汤治疗一周已基本痊愈时,十分高兴。这个病人的情况是这样:姓朱,男,52岁,是某水库管理处职工。因工作劳累后出现心悸、头昏等证,曾在某卫生院治疗月余无效  相似文献   

10.
这个病案是根据清初名医张石顽治汪五符案整理成病案讨论形式,并作了一些分析,用作研讨。(原案见《张氏医通。诸伤门》) 病者汪××,男性,中年人,儿科医生,起病原因:夏天伤食,又感时邪。症状::发热、呕吐,头颅胀,自利黄水,全身肌肉痛,扪之如刺,六脉模糊,指下寻之  相似文献   

11.
一天,汪老师查完房后,和小李、小陶及其他医生谈起叶帅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汪老师鼓励他们要刻苦学习,打好基础。汪老师说:“有人说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不能治急性病,这种看法不全面。你们知道,历史上就有许多中医治急症的先例。如扁鹊、华陀、张仲景、叶天士等,都是以治急性病著称。现在我们要振兴中医事业,就是要从治急性病入手。”说时迟,那时巧,说急症,重病到。汪老师的话还未说完,从门诊送来了一个14岁的病孩,看来  相似文献   

12.
话说望城卫生院的护士小王,将汪老师开的处方取了药后就连忙煎服。她因过去多次服中西药治疗效果差。对汪老师的处方开始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谁知,一试便灵。服了两剂腹痛竟大减,服完四剂痛经便消失了,这是她四年多来多次治疗所没有过的。为了巩固疗效,在下次月经来潮前一周,她又将原方提前服了四剂,经来竟无恙。这不仅使小王高兴,更使三个函授学员感到惊讶!不是病不可治,而是医者功夫有浅深。  相似文献   

13.
一笑百年少     
“县长,我终于找到塞车的原因了!”“什么原因?”“原来在十字路口不知谁家竖了块大美人的广告牌!”“呀!要是超短裙广告,那就不得了!”  相似文献   

14.
70多岁的汪老先生,因便秘导致脑淤血,家人急送医院抢救,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据接诊医生介绍,汪老先生不仅患有老年慢性便秘,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专家指出,气候转凉时,天气干燥,水分流失多,加之,老年人户外运动减少,便秘就会加重。  相似文献   

15.
一些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刚刚放手的东西,扭个身怎么也找不到了;原打算办某件事,转 个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就经常这样,想写点什么.就到处找笔找眼镜。有时笔找到了放在一个地方,再找到眼镜后,笔又不知放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16.
大黄止喘,古已有之,今摘选汪石山等医案五则,并略加讨论,以飨读者。案一:汪石山医案一人形长,色苍瘦,年逾四十,每遇秋凉,病咳嗽,气喘不能卧,春暖即安,病此十余年矣。医用紫苏、薄荷、荆芥、麻黄等以发表,以桑白皮、石膏、滑石、半夏以疏内,暂虽轻快,不久复作。汪诊之,脉颇洪滑,内有郁热也。遂以  相似文献   

17.
伏气(也称伏邪),作为温病的一种发病学说,虽然已存在了两千多年,但从明代开始就一直是个颇多争议的问题,迄今仍无定论。本文拟就此问题,略呈管见。一、伏气的源流《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又云:“冬伤于寒,春生瘅热”;又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些论述,是伏气学说的理论基础。王叔和在《伤寒例》中也说:“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对这个理论,自从明朝汪石山提出温病有新感、伏气之分的观点后,就引起了历代医家对各种温病发病原因的争论。有的对伏气理论提出了否定意见,如刘松丰云: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一次一位30岁左右的女白领前来就诊,主诉是性交无高潮,而且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她说她自己已经认真在网上查询过原因,也尽可能地做了一切努力,包括试用过她所能找到的一切毒品,仍然没有任何改善和进步。当然她也补充说每种毒品只尝试一次,听说两次就会成瘾,她决不会走到那一步。那么毒品真的与性有关吗?  相似文献   

19.
话说《伤寒论》集中面授已经结束,各公社来的函授学员都回单位去了。汪老师和小李等学员没有休息就上班了。两天后,汪老师接到通知到省参加中医内科学术会议去了。又是一个星期天。晚上,六位学员又在一起讨论了,小李是学习小组长,首先发言。他说:“通过近一段的复习,我们对《伤寒论》的条文和基本精神更加熟悉和理解了。今晚,我建议根据原文讨论一下张仲景辨阳明腑实已成有哪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汪莲石及其(伤寒论汇注精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莲石 ,为近代伤寒名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 ,今人了解甚少 ,以致在所有辞书中 ,均未存有条目 ,只是在其他词目中 ,偶有提及 ,如《中医人名辞典》丁甘仁条 :“早年从名医马文植学 ,后学业于汪莲石等名家”。程门雪条 :“少年时从歙县名医汪莲石学”。《中医人物词典》丁甘仁条 :“常与汪莲石、余听鸿……诸同道交往 ,博采众长”;程门雪条 :“少年到沪 ,投皖南名医汪莲石门下 ,后从丁甘仁为师”。《江苏历代医人志》恽铁樵条 :“多次问业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等。于此可见汪莲石与上海诸名医之密切关系和学术影响。近从余听鸿后人余继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