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风患者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须在特定腧穴上激发出酸、麻、胀、重、窜动、电流感、蚁行等针感。其中"窜动"是指以提插手法为基础的行针过程中出现的酸麻、抽动等针感的概括,是"醒脑开窍"针刺法取效的重要因素,"窜"特指酸麻感的循经传导和放射状扩散,"动"指腧穴局部肌肉抽动及肢体关节、远端的不自主运动。通过在特定腧穴上激发"窜动"针感可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神导气、平衡中风病人之阴阳的目的。本文从腧穴的定位、进针以及行针角度论述获得这种针感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2.
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毫针手法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进针手法、出针手法、各种运针手法和附加手法。其中尤以各种运针手法为针刺手法的核心内容。现有针刺手法的归类奚氏[1]把毫针手法分成基本手法与辅助手法两类,将“进针后再施以一定的手法,称为行  相似文献   

3.
针刺手法的形成与发展(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95博士生王飞针刺手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针刺手法是指针刺操作全过程中的施术方法,包括进针前的准备、治神、揣穴、循切,以及进针后的操作和出针等各种手法;狭义的针刺手法是指毫针从进针后到出针前的一系...  相似文献   

4.
针刺手法,既为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又需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故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针刺手法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近5年有关"针刺手法"的检索,就理论探讨、临床试验、基础实验、相关仪器研究等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研小组在成功研制"ATP-Ⅰ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的基础上,又通过提出新的算法、充实所分析的针刺手法物理参数种类、完善针刺手法比较和评价的方法,设计出新的针刺手法物理参数分析软件"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该系统对针刺手法波形的分析方法更为科学,对针刺手法物理参数的分析也更加齐全,针刺手法的比较和评价方法更切合实际应用,从而更能满足针刺手法教学规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手法 (指毫针针刺手法 ,下同 )是指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针刺手法包括基本操作手法和补泻方法。而进针得气后的补泻手法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笔者仅就针刺补泻手法中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1 针刺补泻手法种类于书庄[1] 收集了多种古今的补泻手法。其中基本补泻法 :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呼吸、开合、九六等 ;综合针刺手法有 1分层 (部 )补泻法 :烧山火、透天凉 ,2补泻结合法 :阴中隐阳、阳中隐阴 ,3捻转补泻法 :龙虎交战 ,4捻转提插补泻法 :子午捣臼 ,5捻转升降行气法 :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原 ,6…  相似文献   

7.
张新河 《新中医》2014,46(5):244-245
根据针刺疗法中"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的认识,从立论观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手法的操作和临床感应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补泻"与"强弱刺激"不能完全划等号,"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基于各自的基础理论,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用时要灵活掌握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8.
周密 《新中医》2007,39(12):44-44
笔者采用"阿是"穴针刺法配合按摩手法,治疗近万例痛症,包括各种急慢性扭伤、头痛、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病、腰肌劳损及髋、膝关节痛、足跟痛、痛风等,病程从几小时至20多年不等,均获得显著疗效。选穴针刺息部压痛点及周围压痛敏感点等,每次取3~5穴。急性扭伤者(4小时以内)避开肿胀部位。近侧或循经远侧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针刺研究的资助力度,"十五"攻关,"十一五"攻关,2005年以来的"973"项目均设有中医专项,并将针刺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刺研究的国际化,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国外同行的研究.现将近年国外针刺研究概况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客观、有效、快捷地选取针刺穴位?不同性质疾病的针刺深度如何把握?如何掌握针刺剂量?答案尽在《针法新探》中。作者根据当前针刺临床现状,逐步提出疑问,以《内经》为轴线,对传统针刺理论展开挖掘、解读,层层递进,并结合现代生物学理论,探讨针刺选穴、针刺深度和针刺手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十四  相似文献   

11.
<灵枢><素问>文献研究表明针刺"气至"现象是针刺引起气的活动,针刺"气至"可分为"正气至"、"谷气至"、"邪气出"、"正邪相争"等不同反应,针刺"补泻手法"的技巧在于对不同性质气至现象的利用与控制,形成了深浅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方员补泻等.补泻手法的技术关键乃是基于一种观念上"出邪气,补正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13.
针刺手法特征参数是针刺手法操作特点的定量化数据表示。针刺手法波形是针刺手法操作细节的可视化显示,不同的手法操作具有不同的波形显示。为了用定量化的数字描述手法特点,本文应用“针刺手法分析系统”研究针刺手法的波形,提取表征针刺手法波形特点的特征参数,并对其进行识别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些参数可作为表征针刺手法特点的数学语言,初步实现应用定量化数学语言描述针刺手法操作特点,为针刺量效关系的分析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及临床的手法操作提供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是决定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针刺手法仿真采集系统获取的专家针刺手法数据为基础,根据针刺手法的特点,研究以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为核心的聚类算法,设计和实现针刺手法参数的聚类分析软件,从而对针刺手法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的探索研究,并探讨针刺手法的内部规律,希望藉此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莫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申瑞华  贺莲  余洁英  赖小平 《新中医》2014,46(1):245-246
<正>《黄帝内经》认为,"神"在针刺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指出诊治疾病的根本在于了解患者"得神"还是"失神"。根据"神"的异常变化作出正确的诊断,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1]。如果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都已受到损伤,那么就不可再妄用针刺进行治疗。患者与医生的互相配合,可使经气容易运行。同时,在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可以进行针刺治疗,以免加重气血逆乱。1把握"神"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外在表现,《黄帝内经》认为,"神"在针刺临  相似文献   

16.
针刺手法是决定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针刺手法仿真采集系统获取的专家针刺手法数据为基础,根据针刺手法的特点,研究以针刺手法参数分析为核心的聚类算法,设计和实现针刺手法参数的聚类分析软件,从而对针刺手法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的探索研究,并探讨针刺手法的内部规律,希望藉此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插、捻转类针刺手法物理参数分类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针刺手法信息分析系统"对针灸医籍中记载的一些补泻针刺手法进行模拟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提插类手法还是捻转类手法,补法与泻法在波形图和数据结果中都呈现出特异性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波形上升段(t1)与下降段(t2)的持续时间上,即t1和t2值的大小决定针刺手法的补泻特征;而决定针刺手法刺激量的参数可能与波幅s、频率f、周期t有关;波形平台段t3t、4及各种参数的方差值则可反映针刺手法操作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医籍中记载的针刺手法进行模拟,也发现:由于经典文献中记载的针刺手法操作过程过于简单,对某些传统手法,我们已经无法重现,这正说明了针刺手法操作客观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针刺手法作为针灸施术的基础,是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总结、分析并传承针刺手法的特征业已成为针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从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角度总结了现今针刺手法参数测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及仪器实践,并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思路。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诸如"运动视频"、"红外运动跟踪"等更多技术手段应用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之中,以为中医的量化、规范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必然涉及刺激参数和刺激量的问题。千百年来针刺手法与刺激量、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总结分析近30年来关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的文献,发现虽然针刺手法研究的思路在不断拓展,研制的针刺手法参数仪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刺手法的研究要从临床角度寻找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规律的东西,从而探索针刺手法量学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针刺方向,就是在刺入腧穴时针体保持一定的角度,针尖朝向某一方向或部位刺去。目前常用的针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平刺,选取的针刺方向因腧穴的部位和治疗目的而定。针尖为激发经气的部位,针尖所指的方向及深度对经气感传和治疗效果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针刺方向是针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研究掌握好针刺方向对针灸治疗疗效、扩展针灸治疗领域、提高针灸治疗安全性具有极大的帮助和意义。1针刺方向与针刺安全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