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贵华  王楷堂  高荣光  高瞻 《医学争鸣》2005,26(17):1578-1578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住院肾脏疾病患者71(男43,女28)例,平均年龄42.8岁.其中泌尿系结石42例,输尿管狭窄10例,肾萎缩8例,肾癌、肾结核、慢性肾功能衰竭各3例,多囊肾、前列腺增生各1例,共80个患肾,其中17例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沁尿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其成功与否,质量好坏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我们的体会,将有关技术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动态显像、静脉尿路造影在上尿路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SPECT,IVP在上尿路梗阻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于1996年1月 ̄1998年6月对132例上尿路梗阻者进行SPECT、IVP检查。结果显示:SPECT在反映肾功能方面灵敏性,准确性优于IVP。SPECT应作为肾脏手术的常规检查。SPECT在梗阻部位、积不程度、梗阻病因的诊断不如IVP清楚、准备。结论:SPECT能够弥补IVP的不足,但不能完全代替IVP。  相似文献   

4.
对象和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非结石性、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显影不良肾脏32例(32只),男19例,女13例,年龄8个月~68岁,平均43.4岁。均经腹部平片(KUB)排外阳性结石,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检查提示患侧泌尿系显影不良。其中输尿管狭窄10例,肾萎缩7例,肾结核5例,多囊肾7例,肾盂肾盏癌2例。其中19例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无功能患肾11只。  相似文献   

5.
易玉海  王艳侠 《医学综述》1995,1(6):267-267
1987年以来我们共对23例肾病综合征的连续住院病人行25次肾静脉造影(其中2例为治疗后复查)。现对其X线表现及临床价值分析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8~59岁,平均23岁。病程0.5~120个月。肾病综合征型11例,型12例(按1985年南京第二届肾病会议标准)。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s法,股静脉穿剌。用7-F肾血管导管造影,导管头要于肾静脉主干的远端,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76%泛影葡胺25~30ml,流速8ml/s。2 结果2.1 23例患者,46个肾脏行静脉造影,其中40个肾脏静脉显示三级以下分枝,6个肾脏静脉显影…  相似文献   

6.
静脉肾盂造影(ivp)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显示肾盂、肾盏及输尿管、膀胱的形态结构,而且可以了解肾脏的深缩和排泄功能.因此,迄今为止,此法一直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对一些特殊状态病人,如高龄高危病人、儿童、体形异常以及伴有腹水或腹部肿瘤病人等,如何设法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1)肾动态显像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设备为Philips Fort SPECT,99Mo-99Tcm发生器由北京原子能研究所提供,配套药盒DTPA(注射用亚锡喷替酸)由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原制药厂提供。(2)Philips16排螺旋CT,层厚5mm,螺距5mm。(3)Philips Essenta RC数字胃肠机,造影剂碘佛醇注射液(50ml:33.9g)。(4)分组:①肾动态显像加GFR测定与CT联合检查组。②肾动态显像加GFR测定与静脉肾盂造影联合检查组。③静脉肾盂造影肾、输尿管未见显示(单侧或双侧)组。结果肾动态显像加GFR测定与CT、静脉肾盂造影符合率高。CT、静脉肾盂造影为临床提供详细解剖信息,肾动态显像加GFR测定提供详细分肾功能量化信息,功能评价优于肾盂静脉造影。结论肾动态显像加GFR、CT组合为评价肾脏、输尿管的解剖和功能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意大利产1000mA全自动数字化X光机,对15例泌尿系先天性异常的患者全部采取低张头低足高位静脉肾盂造影法。结果 15例患者中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3例,先天性孤立肾3例,盆腔肾1例,肾旋转不良3例,巨输尿管3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2例。结论 静脉肾盂造影能较好的显示肾及输尿管,膀胱的解剖结构及分泌功能,因此它是诊断泌尿系先天性异常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鲁键  黄小伟 《吉林医学》2013,34(11):2010-2011
目的:对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肾脏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100例,采用肾脏CT进行临床检查;乙组患者106例,采用肾脏CT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进行临床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准确诊断率。结果:乙组患者准确诊断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操作时间显著长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采用静脉肾盂造影进行检查可显著提高患者肾盂性疾病、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结石、肾盂静脉后输尿管狭窄等疾病的诊断率,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但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检查和诊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姚晓波  张然  金晓毛 《安徽医学》2009,30(7):723-724
目的探讨核素^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B超检查诊断为重度肾积水的患者29例(共30只患肾),应用核素^99mTc—DTPA行肾动态显像,同期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比较这两种方法评价患肾残余功能的差异。结果(1)在30只受检患肾中,有12只患肾IVP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均显示有残余功能,GFR为(22.32±3.55)ml/min;IVP不显影的患肾18只,其中8只^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提示患肾有残余功能,GFR为(13.36±4.54)ml/min,剩余10只患肾^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亦显示无残余功能。(2)^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有残余功能肾脏多于IVP(P〈0.05)。结论^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用于评价重度肾积水患肾残余功能较IVP更为灵敏,且能定量分析肾小球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评估静脉肾盂造影(IVP)示无功能肾患者的实际肾功能状态。方法回顾 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IVP检查提示无肾功能,并同时进行了99Tcm-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的107例泌尿 外科肾疾病患者,研究患侧肾双血浆法GFR测定值(GFR双血浆)及Gates’法GFR测定值(GFRGates’),结合功能动态影像,将测量结 果按GFR双血浆值分成4组:(1)轻度受损组:GFR双血浆≥30 mL/min;(2)中度受损组:GFR双血浆介于20~30 mL/min;(3)重度受损组: GFR双血浆介于10~20 mL/min;(4)无功能组:GFR双血浆≤10 mL/min,计算各构成比并比较各组GFR双血浆及GFRGates’。结果107 例 IVP 无功能肾患者中,GFR双血浆提示肾功能轻度受损、中度受损、重度受损、无功能分别为12 例(11.2%)、33 例(30.8%)、41 例(38.3%)、21 例(19.6%),GFR双血浆和GFRGates’在肾功能轻、中度受损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重度受损组GFR双血浆 值为13.9±6.2 mL/min,低于GFRGates’的18.8±4.2 mL/min,t=-2.73,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肾功能组GFR双血浆值为4.5± 2.1 mL/min,低于GFRGates’的7.2±3.2 mL/min,t=-3.81,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VP检查提示无功能的肾疾病患者只 有58%的患者肾功能受损在重度及以下,术前需要进一步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查来评估患肾的真实肾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马蹄肾(horse-shoe kidney)是肾脏融合畸形的一种,发生率为1:400,男性多见,约1/3的病例合并多系统畸形[1]。现回顾性分析16例马蹄肾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静脉肾盂造影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泌尿系统患者进行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与差异性.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Meta分析技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异质性检验,建立相关的效应模型,从结果显示的汇总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中对比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存在的差异性.结果 经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肾盂造影技术与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结果存在异质性,但是存在的异质性均被允许.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在灵敏度以及诊断效果上的确诊率较之静脉肾盂造影要高很多.结论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的诊断有效率明显要高于静脉肾盂造影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常规静脉肾盂造影方法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以期达到可以提高造影成功率及胶片质量。方法:改进造影前准备、造影荆选择、投照中心线角度等各个环节进行造影检查摄片。结果:改进法静脉肾盂造影使肾孟肾盏更好显影,保证检查成功。结论:改进法静脉肾盂造影可以提高成功率及胶片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DR系统静脉肾盂造影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肾盂造影(IVP)不但能测定肾脏排泄功能,还可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简单易行,诊断价值高,是泌尿系统检查中应用最传统的一种造影方法。自2003年11月起,我院利用德国IMIX UNIVERAL-2000DR数字化摄影系统开展了100例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笔者通过实践,对DR系统数字化摄影在IVP检查中的肾盏、肾盂显示时间,输尿管全程显示及DR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当常规静脉肾盂造影(IVP)显影不良时,为推确了解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形态结构变化,进行延缓摄片,获得明确诊断,以便合理治疗。方法:在原注射造影剂后每小时再摄全尿路片,一般延缓1—6h,最长在24h后,当中间隔可适当延长。结果:122例中获得明确诊断108例;6例IVP显影不良,延缓摄片肾、输尿管正常显影;8例仅延缓1h或因肠道内容物太多未能明确诊断。结论:延缓IVP能较真实显示肾功能和泌尿系统形态结构变化,帮助诊断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IVP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99mTc葡萄糖酸钙对140例肾疾患病人的150只患肾进行了肾动态显像,并与同期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比分析,核素显像有功能的患肾明显高于IVP,P<0.05,IVP不显影的患肾,核素显像多表现为核素吸收中度以上减少,30只IVP、核素显像均不显像难与一侧肾缺如鉴别,B超可见21只(70%)存在不同程度肾疾患。核素检查简便、无损伤、灵敏,能准确反映肾功状态,但对肾形态观察粗糙,尚需与其他检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蒋汉胜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31-132
目的:探讨非压迫性双倍剂量静脉肾孟造影(改良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腹部手术15例。用76%泛影葡胺双剂量(40m1)静脉注射,不加压,电视透视观察显影情况确定摄片。对照组230例,加压,常规剂量,摄双肾区片及全尿路片。结果:改良法IVP对232例病人检查过程无明显不适,其中224例经常规时间或延迟摄片(最多可延迟到6H)显影良好。6例一侧显影,2例无显影。结石英钟并肾功能减退者221例,肾癌1例,尿路畸形2例,8例正常。  相似文献   

20.
非加压法静脉肾盂造影方法的评价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研究获取高质量的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影像资料的最佳技术方法以保障全面、准确的诊断.方法:研究组为非加压法IVP 300例,其中头低足高位100例,动态头低足高体位100例、低张常规位100例;100例常规加压法VIP作为对照组.由高年资技术人员与副高级职称医生对两组显影效果、图像质量、诊断要求进行评价,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300例因无加压痛苦,全部顺利完成符合诊断要求的VIP检查;对照组100例因年老、体弱、肥胖、下腹部病变等不能承受腹部加压而于检查中途解压以至于无法达到诊断要求者达5%(5/100)、图像欠佳影响诊断者13%(13/100).研究组300例.肾盂肾盏、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输尿管全程清晰显示为93.7%(281/300),显示欠佳但达到诊断要求6.3%(19/300).研究组因诊断要求需改变体位多角度摄片以显示病变细节11.7%(35/300);对照组需要多角度摄片而无法完成7%(7/100).尿路全程显影率:研究组93.7%(281/300),对照组43%(43/10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检验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法IVP具有免除加压痛苦、清晰显示解剖、病变细节、尿路全程显示率明显高于加压法等优点,优于加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