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脂血症与五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中没有高脂血症这一病名。根据高脂血症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痰浊”、“血瘀”的范畴。中医对脂质的认识,源于《黄帝内经》的津液学说和膏脂学说。《灵枢·卫气失常》曰:“人有膏、有脂、有肉”。《礼记·内则》云:“脂,膏以膏之。”《说文解字注》说:“膏,肥也”;孔颖达疏:  相似文献   

2.
浅谈脂浊证     
脂浊证即高脂血症,属痰饮的范畴。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没有病名记录,但对脂质的认识却源远流长。如《灵枢,卫生失常论》“人有脂、有膏、有肉,”脂,《辞海》注:“泛指动植物所含的油脂、脂肪。”《辞源》:“膏是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学文献尚无高脂血症 (HLP)及其并发症的病名 ,但有其相关的论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 :“凡治消疸、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灵枢·卫气失常论》谓 :“人有肥 ,有膏 ,有肉”并有“膏人”、“肉人”、“脂人”之论 ,张志聪补注曰 :“中焦之气 ,蒸津液化 ,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 ,余于内则膏脂丰满。”宋·方贤指出 :“风痱者 ,身无疼痛 ,四肢不收 ,智乱不甚 ,言微有知 ,甚则不能言 ;风懿者一旦奄忽不知人事 ,痰涎上迷心窍 ,咽中窒塞 ,忽然舌强不语 ,牙关不开 ,手足拘挛。”皆为对高脂血症和脑…  相似文献   

4.
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西医称之为发作性睡病。多寐之病名首见于清代沈金鏊所著之《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医籍中虽无多寐之病名 ,但有类似此病之记载。如《素问·诊要经终论》云 :“秋刺夏分 ,病不已 ,令人益嗜卧。”《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云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多年来 ,中医一直认为阳气虚而阴气盛 ,终致阴阳失调是本病发病之主因。但由于该病病程较长 ,故而往往多见虚实夹杂之表现 ,虚多系心脾肾气虚 ,实多为湿热痰浊瘀…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学“痰湿”、“痰淤”、“眩晕”、“瘀血”范畴,是以肝、脾、肾之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的病症,采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李氏[1]认为高脂血症病机为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或脾气虚弱,或痰浊内盛,困遏脾土均致脾阳不健,输运失常,水谷精微变为脂浊,进入血液而形成血脂升高。另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煎熬津液,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大分子物质相对增多,也会造成血液粘稠。顾氏[2]认为高血脂为血中痰浊,而痰浊产生多责之脾肾两脏。正如张景岳所说:“痰之所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两者之中,尤以肾为…  相似文献   

6.
山楂在高脂血症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者.中医古籍对本病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相似症状的描述,如《丹溪心法》"肥人多痰湿".《景岳全书》曰:"脂者,血清而气滑大,故不能大,虽肥盛皆别于众人,而脂者之气似不及膏,肉也."故本病属于中医"痰浊"、"痰瘀"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造成运化输布失调,机体气机阻滞,瘀血痰浊痹阻脉络引起.治疗重在化痰降浊,燥湿散瘀.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1]。中医传统医学并无高脂血症之病名记载。但在“胸痛”、“胸痹”、“心痛”、“卒中”、“眩晕”、“痰浊”、“湿阻”及“血瘀”中有相类似的论述, 且对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有了认识。如《素问·通平虚实论》曰: 凡治消痹, 仆击, 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甘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其意为象消渴、卒中、半身不逆等症多是一些体质肥胖, 嗜食膏粱厚味所引起。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高血脂的形成有外因和内因, 外因是因为脂质摄取过多即嗜食膏…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体质学说溯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论痛》云:"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炳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篇》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提出体质的形成与先天禀赋有关,不同个体存在差异性。在《灵枢·通天》中还依据人体阴阳盛衰,将其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阴阳平和"五态"之人;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归纳出"木、火、土、金、水"五型人及各具有的不同体型、秉性、对疾病的易感性等;《灵枢·卫气失常》还将肥壮体型划分为肉型、膏型、脂型3种体型。但《内经》中  相似文献   

9.
中医虽然没有高脂血症的病名,但很早就注意到了血脂增高现象的存在,尤其对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引起高脂血症的危害性,有着颇为丰富的认识。认为,饮食水谷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所谓“人以水谷为本”,一旦饮食失节,如“饮食饥饱,生冷甜腻,聚结不散”,则“或作痞块,膨胀满闷”,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 中医学认为,血脂增高现象的发生,主要与痰浊形成、阻滞经脉,或血瘀不行、脉络受阻有关。而痰浊、瘀血的形成和发展,又与脾、  相似文献   

10.
脾虚与免疫的研究概况福建中医学院95级中基研究生(福州350003)黄春丽指导老师郑家铿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中州而灌溉四旁,脾的功能健旺,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中医“脾为之卫”(《灵枢·五癃津液别》)、“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11.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 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 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