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氯氮平对血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入组观察的240例精神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开始停药一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2周后达有效剂量。在后的2、4、6、8周分别检查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氯氮平组在治疗8周内有46.7%的病人白细胞增加,治疗8周后自行恢复正常范围,有6例(5%)白细胞总数降低,适当减少用量,加服抗过敏、升白细胞的药物后均恢复正常。氯丙嗪组有8例白细 相似文献
3.
4.
5.
6.
氯氮平与氯丙嗪对白细胞影响的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同期住院单用氯氮平或氯丙嗪治疗的住院病人白细胞计变化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氯氮平组出现的白细胞变化为13.9%,氯丙嗪为5.84%,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白细胞升高氯氮平组明显高于氯丙嗪组(P<0.01),白细胞减少两组差异无显性(P>0.05)。而粒细胞缺乏仅见于氯氮平组。结论:对氯氮平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应高度重视,临床使用时应定期查血象,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监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选取服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时以及恢复正常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次的血浆IL-2、IL-6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发生白细胞减少时研究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较白细胞减少时有显著性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的IL-2、IL-6水平与白细胞减少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均(0.05)。3.白细胞计数与IL-2水平呈正相关(P(0.05),白细胞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提示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引起IL-2、IL-6水平的降低,导致造血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监测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全血细胞计数,选取服药后发生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时以及恢复正常后分别采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次的血浆IL-2、IL-6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1.发生白细胞减少时研究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较白细胞减少时有显著性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后的IL-2、IL-6水平与白细胞减少时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均《0.05).3.白细胞计数与IL-2水平呈正相关 (P《0.05),白细胞计数与IL-6水平呈正相关 (P《0.05).结论提示氯氮平诱发白细胞减少,可能是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引起IL-2、IL-6水平的降低,导致造血系统调节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吸烟对氯氮平(CZP)治疗剂量、疗效和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对167例符合CCMD-2-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BPRS和TESS评定,并对吸烟和不吸烟患者进行了CZP治疗剂量、疗效和副反应的比较。结果吸烟的患者CZP平均日治疗剂量显著高于不吸烟的患者,副反应显著轻于不吸烟的患者,疗效显著差于不吸烟的患者。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CZP治疗期间禁止吸烟,似可减低CZP治疗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住院患者在长期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中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体重、血压等方面影响。方法:对住院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和血压、体重监测。结果:在连续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7年以上的患者中总血糖升高为13.69%(10/73),单用氯氮平血糖升高为14.28%(5/35),氯丙嗪血糖升高为9.52%(2/21),联合用药血糖升高为17.64%(3/17),同时还伴有甘油三脂、胆固醇、血压升高和体重的增加现象。结论:使用氯氮平、氯丙嗪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更容易引起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代谢障碍和血压升高、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3.
氯氮平、氯丙嗪对血沉及白细胞的影响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血沉(ESR)、白细胞(WBC)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观察组)和氯丙嗪组(对照组),对ESR、WBC的变化进行为期五周的检测。结果观察组ESR异常率71.88%,WBC异常率53.13%;对照组ESR异常率6.7%,WBC异常率3.33%,(ESRχ2=26.83,P<0.005,WBCχ2=20.05,P<0.005);观察组ESR、WBC均于一周内增高至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且二者的升降呈高度相关。结论氯氮平可引起ESR、WBC的改变,可能与个体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氯氮平组。疗程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齐拉西酮组显著低于氯氮平组。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仿,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但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相对较少,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氯氯平与氟伏沙明合并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疗效及副作用,为临床更加合理的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有需要合并应用氯伏沙明的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病人30例.单一应用氯氮平.逐渐调整剂量到200~250mg/D,稳定一周后于清晨6时采取患者肘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泌乳素水平.并于当日加用氟伏沙明50mg/D.在合并用药后的第4周清晨6时采取患者肘静脉血测定胰岛素、泌乳素水平.合并用药前后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心电图.结果 合并用药前和合并用药第四周胰岛素、泌乳素异常人数之间无显著差异.合并用药前后空腹血糖异常、心电图异常(除心率)人数无显著差异.合并用药前后肝功能异常、血脂异常、心率异常人数有显著增多.结论 建议合并用药时在动态监测氯氮平浓度的情况下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合并用药后肝功能异常、心率异常、血脂异常人数有增加,程度较轻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氯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15周末各作一次韦式成人智力量表,韦式记忆量表,威斯康新卡片分类测验,言语流利性测验,连线测验A,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TESS副反应量表。结果:治疗15周末氯氮平组显著改善迟滞、活动过多、敌对猜疑因子分,利培酮组显著改善BPRS评分,对于认知功能,氯氮平可改善言语流利性,而其余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组明显低于氯氮平组。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利培酮较氯氮平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