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红光照射联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予红光照射配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21天愈显率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术后第1、7天两组的创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在第14、21天两组的创面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疼痛和创面渗液评分比较,术后7、14天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第21天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联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面渗液的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予金黄洗剂坐浴、湿敷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文丽容 《新中医》2020,52(16):86-88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坐浴联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按密封信封法随机等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坐浴治疗;观察比较2组创面愈合效果,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渗液量评分、创面水肿评分,比较2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pH值变化情况。结果:创面愈合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7.56%,对照组为7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2组创面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各时间点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2组创面pH值均较术后3 d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创面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坐浴与藻酸盐敷料换药联合应用可促进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改善创面渗液、水肿及疼痛等症状体征,降低创面pH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期根治术结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方法:86例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一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熏洗坐浴。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当天比较两组术后14天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根治术结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周脓肿可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及并发症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挂线疗法联合五倍子汤加减坐浴治疗复杂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复杂高位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挂线疗法进行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外洗,观察组采用五倍子汤加减坐浴外洗,对比两组总体疗效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肛门括约肌功能与肛门功能。结果: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两组患者VAS评分、水肿评分、创面渗液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肛门括约肌功能与肛门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2.1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结论:挂线疗法联合五倍子汤加减坐浴治疗复杂高位性肛瘘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高云 《河南中医》2020,40(8):1266-1269
目的:观察苦参解毒合剂坐浴联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高位肛周脓肿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挂线引流术,术后使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肛周脓肿挂线引流术,术后使用苦参解毒合剂坐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脓腔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有效率为97.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脓腔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14 d、21 d、28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脓肿复发率、创面感染率、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解毒合剂联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 62%(41/42),对照组为85. 71%(36/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术后1、5、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 2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坐浴辅助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且创面感染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黄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收治的78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予以三黄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比较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情况、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黄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坐浴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疼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以完全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80例术后予以高锰酸钾坐浴,试验组80例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比较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及水肿消失时间,另外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组间、时间、空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7d的VAS评分均术后3d术后1d(P0.05),两组术后1d的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7d、3d的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老年肛肠疾病术后疼痛应用中医熏洗坐浴配合针刺治疗,对于减轻疼痛、促进症状好转,提高治疗效果有更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痔瘘熏洗剂联合一期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60例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江苏省中医院自制的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温水坐浴治疗。2组均治疗至愈合,愈合后随访1个月。于术后第3日评价2组患者疼痛及水肿情况,术后第20日评价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疼痛、水肿消失时间。结果:术后第3日,治疗组疼痛评分、创缘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0日,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5.23±2.45)d,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03±3.17)d,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疼痛和水肿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瘘管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使用痔瘘熏洗剂,在显著提高治愈率的同时,可减轻痛苦,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速愈洗剂坐浴结合红光照射对肛瘘术后创面的影响观察,探讨一种综合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及优势,提高肛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速愈洗剂坐浴结合红光照射,对照组(30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合红光照射。术后观察所有患者总体疗效、术后疼痛、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创面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9.73±2.48)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3.27±3.01)天,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速愈洗剂坐浴结合红光照射作为一种综合疗法应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的创面修复,可明显减轻术后伤口疼痛,促进创面愈合,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康复新液内服联合自制肛洗方坐浴对混合痔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对肛周疼痛、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混合痔术后水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例)和观察组(n=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自制肛洗方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评价术后肛周痛感程度、创面水肿程度,记录术后创面的愈合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肛周疼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水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7d、术后14d的创面愈合率更高(P0.05)。结论:康复新液内服联合自制肛洗方坐浴利于减轻术后创面疼痛,缓解创面水肿,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对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40例行肛肠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术后进行中药熏洗坐浴,并针刺痔疮穴位,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7 d、14 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 d、14 d的水肿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渗出物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肛肠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水肿吸收,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银蒲红酱汤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治疗方案上,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及坐浴,研究组予经验方银蒲红酱汤熏洗及坐浴,每次熏洗及坐浴15~30分钟,每天至少1次。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疗效评价、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术后创面渗液、术后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肛门疼痛评分比较,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创面渗液消失和创面愈合时间中,研究组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予中药银蒲红酱汤熏洗治疗,可提高疗效、缓解疼痛、减少渗液,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张侨  赵颖  李春耕  刘念  李玲 《河北中医》2023,(11):1815-1818+1823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中医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78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干预,联合组39例予艾灸联合中医干预。2组均干预2周。比较2组创面愈合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以及术后第1、3、7、14天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肉芽形态评分,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情况,比较2组术后1、7、14天便秘症状积分。结果 联合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84.62%(33/39),对照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64.10%(25/39),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3、7、14天疼痛VAS、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较本组术后1天降低,且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P<0.05),联合组术后3、7、14天疼痛VAS及术后7、14天创面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干预后血清EGF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7、14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味苦参汤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对肛瘘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肛瘘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液熏洗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味苦参汤坐浴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方案,对2组的创面疼痛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3 d、7 d创面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 d、7 d创面渗液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3 d、7 d、12 d及18 d肉芽形态评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 d、12 d及18 d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苦参汤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能有效降低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的疼痛程度,改善其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6.
陈显韬  陈玉川  祝琦  甘倩 《河北中医》2020,42(1):54-56,62
目的观察苦参汤加减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在术后常规治疗同时予苦参汤加减溻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0%(47/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40/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肛门疼痛VAS评分及切缘水肿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切缘水肿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汤加减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肛门疼痛,减轻切缘水肿,促进肛门疼痛、切缘水肿及分泌物的消失,促进伤口愈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科室自拟药物"消炎止痛洗剂"联合"收敛生肌洗剂"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前期消炎止痛,以及后期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研究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60例,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例术后24h后应用消炎止痛洗剂坐浴,7d后应用收敛生肌洗剂坐浴,对照组30例术后应用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情况、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疼痛,腐肉脱落,创面愈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炎止痛洗剂联合收敛生肌洗剂能够有效地减轻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腐肉脱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生肌止痛方坐浴联合紫草纱条引流促进小儿肛周脓肿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肛周脓肿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组,各30例。3组均给予肛周脓肿一次根治术,A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联合凡士林纱条引流,B组术后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紫草纱条引流,C组采用生肌止痛方坐浴联合紫草纱条引流。观察3组术后1、7、14 d时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缩小率,记录3组创面愈合时间,统计3组术后1、14 d时血清P物质(SP)、五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术后7 d和14 d,B组和C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术后7 d和14 d,B组和C组创面缩小率均高于A组,C组创面缩小率均高于B组(均P<0.05)。B组和C组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A组,C组切口愈合时间低于B组(均P<0.05)。术后14 d,3组5-HT、SP、TNF-α、IL-1β水平与术前1 d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4 d,3组5-HT、SP、TNF-α、IL-1β水平差异明显(P<0.05),B组和C组均低于A组,C组水平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生肌止痛方坐浴联合紫草纱条引流可促进肛周脓肿患儿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窄谱红光照射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42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窄谱红光照射;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窄谱红光照射.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创面疼痛、肉芽生长和创面分泌物情况,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雷火灸治疗对肛周脓肿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愈合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肛肠三科的6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每天中药熏洗坐浴肛肠科换药;治疗组30例在中药熏洗坐浴肛肠科换药基础上加用雷火灸熏灸长强穴、腰俞穴治疗,30 min/次,2次/d,连续灸疗7 d。观察2组术后1 d、7 d、14 d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疼痛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和血清SP、5-HT、VEGF水平变化,比较2组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治疗28 d后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后7 d、14 d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及SP、5-HT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术后7 d、14 d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7 d、14 d的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后1 d(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