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儿童抽动障碍门诊数量较10年前增加3倍以上,已经成为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导师马丙祥教授立足辨证,以病机为论治核心,运用四逆散、半夏厚朴汤、苓桂术甘汤、甘麦大枣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经方辨证论治抽动障碍,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越来越被家长们认可,也受到更多中医儿科专家的关注;本文概述了近2年来各中医儿科名家关于抽动障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的不同观点以及治疗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儿童抽动障碍是以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症状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影响患儿身心健康。李宜瑞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失调为本,外邪、痰湿、食积为标,治疗上主张抑木扶土、肝脾同调,疏风散邪、理气调肺,祛痰化湿、消食和胃,共病同治、身心并治,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刘洁  张娟 《广西中医药》2009,32(2):38-39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据统计其发病率约占咽喉疾病的10%~20%,占耳鼻咽喉疾病的2%~4%。常因长期有害气体或粉尘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邻近组织慢性炎症(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等)蔓延而来。在小儿多数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导致。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已成为当今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因容易反复发作,甚至损伤肾脏,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总结了常克教授运用泻黄散治疗本病的经验: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根于脾胃伏火,热毒是其最关键的病理要素,治疗以清为主,补不宜早,清热解毒应贯彻病程始终,但勿过伐脾胃,还当注意先安未受邪之地。临床可辨病选用泻黄散为基础方,并结合病位之深浅、热毒之轻重、湿热之多少随证配伍;重病、久病者还应合理使用化瘀、补虚之法,使伏火热毒得散,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张骠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方药4方面介绍张骠教授对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认识。结果张骠教授认为禀赋不足,肾精虚亏,五志过极,肝郁刚亢是儿童抽动障碍的基本病因;该病基本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风内动,痰火内扰,心神不宁;治则宜以滋肾育阴,平肝熄风,开郁化痰,清心安神;方药选用经验方静安口服液(生地黄、白芍、天麻、钩藤、僵蚕、地龙、全蝎、郁金)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效,临证加减。结论张骠教授对儿童抽动障碍的认识见解独到,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明显,发挥了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袁叶  张焱  刘宁  贾六金 《光明中医》2014,(6):1154-1155
近年来,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与生活质量。贾六金主任医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本病主要为心肝有余,治疗时重视辨证求因,治病求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注重对患儿和家长的心理、情志的调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崔文成教授治疗抽动障碍(TD)的经验。崔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密切相关,病因为饮食不节与情志失调。基本病机为肝郁化火、热极生风、阴虚风动,临床注重审因辨证,以消除抽动病因为主,采用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阴柔肝之法,分别以龙胆泻肝汤、羚角钩藤汤、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治之,并配合情志调畅,以减少患儿紧张情绪,标本兼治,临床疗效较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以临床医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对黄教授的治疗经验进行实践论证总结。黄教授认为儿童抽动障碍临床以脾虚痰扰,肝亢风动型较为多见,治疗宜健脾平肝,豁痰止痉。对此,立足中医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予中药口服,副作用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名中医姚晶莹教授为辽宁省著名儿科专家,为辽派儿科清润流派的创始人.姚老深受金元四大家中滋阴派的创立者朱丹溪先生学术思想的影响,认为小儿生理特点为稚阴稚阳,患儿病后多有伤阴表现,多伴有手足心热、盗汗、脾气大,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故在治疗上认可朱丹溪的诊疗思路,推崇以清润疗法治疗小儿阴虚内热诸证,如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1.
吴敏教授系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学会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儿童脑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系国家自然基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局科研课题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2.
熊磊教授认为风邪留伏、痰瘀互结、风动痰扰是抽动障碍的病机关键,其中风邪留伏是本病反复发作的夙根,临证治疗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病势急,实证为主,根据患儿风、痰、火邪的偏重程度分别予平肝息风、清热涤痰、疏风清热;慢性持续期病程长,虚证为主,根据脾虚、阴虚、血虚不同分别以健脾养肝、滋补肝肾、养血柔肝为主。同时根据抽动部位加减化裁,并注意兼顾共患病。  相似文献   

13.
刘芳 《中医杂志》2021,(24):2131-2134
总结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经验.认为风痰为儿童抽动障碍的标证,而脾虚既是痰液生成之本,也是肝木化风的重要因素之一,故提出儿童抽动障碍的主要病机为风痰上扰,流窜经络,外风和内风应同样重视,有形和无形之痰需要兼顾.主张从肝脾论治、采用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强调健脾与运脾相结合;脾胃之气阴兼顾,润燥相兼;注重脾胃...  相似文献   

14.
闫慧敏教授总结先辈学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当代患儿临床特点,认为小儿抽动障碍病机为风痰湿热内蕴,心肝脾脏腑功能失调,为本虚标实证。从风痰湿热论治,治以息风化痰、清热利湿、调复心肝脾脏功能;尤重调肝健脾清心,兼顾肺肾;并兼以活血通络。发作频繁常以平肝清心实脾、祛风化痰、清利湿热为主;抽动缓解后多以健脾调肝、养心安神为主,各有侧重。同时注重调畅情志、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5.
谢晓宇  周朋 《光明中医》2023,(8):1598-1601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压力加大,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因其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更有甚者明显异于常人而成为困扰家长的难题之一,影响患儿学习及心理健康。中医在治疗抽动障碍方面效果良好,且方法多样,如口服汤药、针刺、推拿、灸法、贴敷等,其疗效日益得到认可。此文综述了近十年相关文献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郭宁  李亚平 《陕西中医》2021,(7):983-封3
抽动障碍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随着患病率升高,人们对此病的关注也逐渐增多。相对于西药来说,中医治疗此病有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目前阶段,中药依旧为主要临床治疗方法,可从疾病的不同角度辨证论治,而非药物疗法的发展,使得抽动障碍治疗逐渐多样化,为家长及患儿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文章通过总结抽动障碍治疗方面的文献,概述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许凌帆 《河南中医》2012,32(3):385-387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名家经验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儿童抽动障碍.指出儿童抽动障碍需要进行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寻找多发性抽动症辨证论治规律,揭示多发性抽动症的本质;通过临床研究建立一套包括症状、实验室指标、病理改变、预后、药物副作用在内的、能够全面反应中医药疗效的科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指以某一组或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多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起病,5~10岁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运动性抽动(motor tics)和(或)发声性抽动(vocal tics)为特征[1-2]。抽动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与情志、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每因劳累、学习压力大、受委屈或被批评后病情加重或复发,部分患儿可共患多动障碍、强迫  相似文献   

19.
总结常克教授自拟夜咳方治疗儿童脾胃伏火夜咳诊治经验。常克教授基于小儿"脾胃易伤""肺娇易病"的特殊生理病理,从中焦脾胃出发,采用泻黄散加味为自拟夜咳方治疗小儿夜间咳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又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多发性不自主运动或伴有异常发音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多发于3~15岁小儿,病程大约在1年以上。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迅速的不规则肌肉抽动,发声痉挛,怪异动作,自伤、自残,注意力不集中、涣散,情绪激动,容易暴躁,常有自卑感、较敏感等~([1])。针灸疗法治疗TD简便廉验,无副作用,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现就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